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建立市场导向型润滑油企业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中国润滑油行业发展中经历的生产导向型、生产经营型、销售主导型和营销型等不同阶段,提出建立市场导向型润滑油企业是润滑油行业发展的必然。基于市场导向理论,提出了市场导向型润滑油企业的模型,并探讨了建立市场导向型润滑油企业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2.
夏世祥 《石油商技》2007,25(6):78-79
历时一年的中国石化销售企业润滑油业务技能竞赛与技术比武活动于2007年12月在昆明降下了帷幕。油品销售事业部副主任夏世祥先生在中国石化润滑油技术比武决赛闭幕式上,对此次活动进行了总结,要求以本次技术比武为契机,在销售企业润滑油业务部门掀起学知识、练技术的高潮,激发员工爱岗敬业、奋发向上的精神,把员工队伍的整体素质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促进销售企业润滑油工作的全面进步。  相似文献   

3.
蒋晖  施静 《石油商技》2007,25(3):84-86
面对润滑油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格局,如何打造一支熟悉油品知识和营销技能的高素质的润滑油销售队伍,提高销售服务质量,是每一个润滑油销售企业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中国石化江苏石油分公司润滑油中心多年来一直坚持对全体润滑油员工进行普及培训,并以润滑油技能知识竞赛为契机,不断提高润滑油营销队伍的素质,从而为更好地迎接润滑油市场的挑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正>本文分析了润滑油营销数字化转型的内涵,探讨了转型过程中存在的主要挑战,提出了润滑油营销数字化的转型路径,为促进润滑油企业实现营销全渠道对接、提高企业竞争力提供参考。随着我国工业水平的不断提高,工业发展速度越来越快,润滑油作为工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5.
张华 《石油商技》2006,24(5):26-29
“十五”期间我国润滑油产量增长53%,我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润滑油生产和消费国。本对国内润滑油市场进行了展望。希望润滑油企业能更好地把握市场,减少资源浪费,有序竞争,从整体上促进润滑油行业的良性发展。[编按]  相似文献   

6.
徐平 《石油商技》2007,25(1):78-79
随着润滑油行业同质化竞争程度的日益激烈,客户需求的不断变化,产业和市场的逐渐成熟,理性的价格策划在市场搏击要素中的地位日益凸现。根据润滑油企业的营销渠道特点,提出建立合理价差体系的建议,为润滑油企业价格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编按]  相似文献   

7.
陈泽姝 《石油商技》2012,30(2):94-96
润滑油产品品种繁多,市场需求变化的不确定性较大,对润滑油生产企业的库仔管理提出了很高要求。本问对中国石化润滑油北京分公司和润滑油原料、成品油库管理中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针对性的库仔管理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8.
废润滑油再生技术现状及行业发展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国内外废润滑油再生的主要工艺路线、废润滑油再生后的主要用途以及废润滑油的再生技术,重点描述了蒸馏-加氢废油再生技术。此外文章还介绍了国内外废润滑油再生行业的发展情况:国外首先从法律上规范和支持废润滑油的再生行业,使废润滑油的回收和再生逐步走向专业化、规模化;我国的废润滑油再生行业到目前为止政策和法律的规范和支持力度不够,导致我国废润滑油回收、再生企业的规模小,技术落后。  相似文献   

9.
徐云华 《石油商技》2007,25(3):72-73
国内外润滑油品牌共同面对着的是一个消费结构升级的市场。家用轿车的逐渐普及,车型的不断更新,国人养车护车意识日渐的提高,都强烈地刺激着高端润滑油市场的发展。虽然先期进入中国市场的壳牌、美孚、嘉实多等国外品牌在润滑油高端市场上已经抢占了先机,但以长城润滑油为代表的国产润滑油仍然通过牵手F1、成为奥运会合作伙伴等诸多营销手段,在润滑油高端市场实现了较高的增长率。润滑油高端市场份额的逐年增长,是国内润滑油企业在激烈的润滑油市场竞争中不断提升产品品质和服务质量,大力开展品牌建设的结果。本文对车用润滑油高端市场营销策略进行了分析。[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石油商技》2007,25(5):84-85
上海石油商品应用研究所石油产品分析评定中心(以下简称“中心”)隶属中国石化润滑油公司上海石油商品应用研究所,专业从事石油产品分析测试20余年,属同行业资深企业。历年来,中心累计为千余家中外企业提供了油品检测服务.检测油样范围涉及润滑油(工业润滑油、内燃机油、[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17.
Translated from Khimiya i Tekhnologiya Topliv i Masel, No. 10, pp. 9–10, October, 1991.  相似文献   

18.
19.
20.
对石油企业知识型员工流失的现状进行了描述,并分析了流失的原因;阐述了稳定知识型员工队伍的基本思路;从提高待遇、增进感情、发展事业、制度创新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对石油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的创新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