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分析2011-2018年上海市青浦区高温中暑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其与气象因素的关系,为制定和改进高温中暑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1-2018年6-8月间高温中暑患者的报告数据和气象数据,利用SPSS 24.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2011-2018年,共报告高温中暑患者342例,其中轻症210例(61.40%...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高温中暑的发生与气象因素的关系.方法 以武汉市1994-2010年每年6-8月的逐日气象因素与逐日的高温中暑病例为研究对象,并通过单因素相关分析筛选气象参数,多元回归分析建立回归方程.结果 单因素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高温中暑与日均温、日最高温、日最低温、日均湿度相关;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在T日均温≤30℃情况下中暑主要与日均温有关;在T日均温>30℃情况下中暑与日均温、日均湿都相关.结论 高温中暑的发病与日均温、日均湿有关,并随着日均温的升高,日均湿的协同作用越来越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  描述淄博市2018年高温中暑患者发病特征,分析中暑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为制定高温中暑的防控策略提供依据。
  方法  收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2018年6月1日—9月30日淄博市高温中暑病例报告以及同期淄博市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和湿度等数据,采用SPSS 20.0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结果  淄博市2018年共报告高温中暑178例,其中重症中暑104例(占58.4%),死亡5例,病死率为2.8%;男性126例(占70.8%),女性52例(占29.2%);男性平均年龄(59.3±19.5)岁,低于女性的(68.4±19.8)岁(P < 0.01)。60岁以上年龄组高温中暑病例占50.6%。30 ~ 59岁年龄组中,男性在重症中暑中占比更高(P<0.05)。淄博市2018年高温中暑发病率为4.1/10万。患者以临淄区最多,占31.5%。患者以农民和工人较多,分别占38.8%和36.5%。农民在重症患者中占比高(P<0.05)。104例重症中暑患者中,中暑时身处户外的有86例(占82.7%),室内中暑的有18例(占17.3%),户外发病的患者以农田劳作和户外工作较多。户外重症中暑病例分布的工作场所主要包括石化生产、建筑工地、物流企业等。男性在户外中暑的比例高于女性(P < 0.01)。轻症中暑、重症中暑病例数与最高气温、最低气温、相对湿度均呈正相关(P < 0.05)。
  结论  淄博市2018年高温中暑病例多发于7—8月,重症中暑病例较多且主要分布在临淄区,户外工作人群以及老年群体是重点防控人群。建议改善工作环境,减少高温接触时间,加强对气温、气湿等气象数据的监测,进一步推进职业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
  相似文献   

4.
气象因素与中暑发生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数资料表明,当日最高气温超过31℃时便有中暑发生。但是,日平均气温与中暑发生关系的深入研究尚不多见。我们对南京市区60万自然人群中1988、1994及1995年三个高温气候年份所发生的563例重症中暑病例[1~3]与逐日的气象因素作了逐步回归分析,...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描述南通市2016—2017年高温中暑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高温中暑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2016—2017年南通市高温中暑病例报告,采用SPSS 20.0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南通市2016—2017年共报告高温中暑145例,其中轻症中暑占53.79%(78/145),重症中暑占46.21%(67/145);死亡4例,均为重症中暑,病死率为2.76%(4/145),死亡病例3例为农民(户外作业),1例为居家老人(99岁)。男性高温中暑73例(50.34%),女性72例(49.66%);男性重症中暑35例(47.95%),女性32例(44.44%);不同性别高温中暑程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79,P=0.672)。高温中暑平均年龄为(68.25±18.08)岁,男性(67.01±16.77)岁低于女性(69.50±19.34)岁,不同性别高温中暑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27,P=0.409)。70岁~、80岁~年龄组高温中暑占比最多,占49.66%;其中男性80~岁年龄组占比最多(27.40%,20/73),女性80~岁年龄组占比最多(25.0%,18/72)。按年龄组分层分析,40~岁年龄组的不同性别高温中暑程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南通市高温中暑病例集中发生在7—8月,占97.93%(142/145);其中7月占82.76%(120/145)。结论南通市高温中暑好发于7月,轻症中暑比重症中暑病例稍多,性别与高温中暑关系不大,相比其他年龄段,80~岁年龄组的老年人为高温中暑易发人群,应加强对老年人高温中暑的预警和急救。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某市高温中暑的危害现状,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收集某市2013至2017年高温中暑报告病例共1 307例,并使用R 3.4.1版本软件对不同类型高温中暑病例的人群及年龄资料进行F检验,对不同性别的不同类型高温中暑病例的构成比资料进行χ^2检验。 结果 2013至2017年该市共发生高温中暑病例1 307例,其中轻症中暑878例(67.18%),重症中暑429例(32.82%),其中死亡15例(病死率1.15%)。男性(947例,72.46%)多于女性(360例,27.54%),不同性别发生高温中暑严重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41,P<0.05);45~55岁年龄段发生高温中暑人数最多,不同年龄组间发生高温中暑严重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87,P<0.05)。高温中暑病例成逐年增多趋势,且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主要集中在6至9月。 结论 该市高温中暑以轻症中暑为主,且中年男性为高发人群,应加强高温中暑病例监测预警,有效预防和控制高温中暑病例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武汉市中暑流行病学特征及气象因素对其的影响,为中暑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9—2017年武汉市高温中暑病例基本信息及气象信息,利用R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9—2017年武汉市共报告中暑病例2 688例,死亡74例,2017年发病率最高,为9.88/10万,2015年最低,为0.96/10万,发病率呈现"波浪形"变化,具有严格的季节性,未来10年呈现上升的长期趋势。中暑患者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40~59和≥70岁年龄组发病率较高,汉南区和东西湖区发病率高于其他行政区。日平均气温、日最高气温、相对湿度与中暑频数呈正相关,总辐射与中暑频数呈负相关,其回归系数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武汉市中暑病死率较高,Holt模型预测其发病率长期呈上升趋势。中暑集中发生在6—8月,受日最高气温、日平均气温、相对湿度等多种气象因素的影响。应对重点人群和重点季节加强防暑降温等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9.
《上海预防医学》2021,33(8):726-731
【目的】了解2013—2018年上海市闵行区高温中暑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探讨高温中暑与高温热浪的关系,为制订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3—2018年上海市闵行区高温月期间气温数据和高温中暑个案信息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6年间共监测中暑病例101例,集中分布于6—8月,男性多于女性,其中51.5%(52/101)为重症中暑,40~59岁、≥60岁人群重症中暑发生比例均显著高于40岁人群。重症中暑人数与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均呈显著正相关,轻症中暑人数与日最高气温呈正相关(P0.05)。识别出的15个热浪期间共报告病例86人,占当年病例总数均50%,对于2个可识别风险的热浪段,热浪期间病例发生风险均出现显著增加。【结论】上海市夏季高温形势严峻,男性、老年人群是高温中暑防控的重点对象。中暑主要集中于7—8月,高温日、尤其是热浪期是中暑防控的重点时期。除须关注日最高气温对中暑的影响,日最低气温对重症中暑的影响同样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0.
刘智保  刘杰 《职业与健康》1999,15(10):31-31
本文用查询法(查看急诊门诊登记实录、住院病历检索和其他相关资料)进行漏报调查,并对中暑报告中一些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济南市高温中暑事件发生状况,分析高温中暑病例特征,探讨有效预防和控制措施。方法对2007~2012年济南市上报的高温中暑事件及发生的高温中暑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7~2012年济南市累计报告高温中暑事件18起(I起为Ⅱ级事件、17起为Ⅲ级事件),发病117例,死亡35例。18起高温中暑事件中,7月发生11起,发病89例,死亡19例;8月发生6起,发病27例,死亡15例(其中2例发病时间为7月,其中1例死亡时间为9月);6月发生1起,发病I例,死亡1例。117例病例中,40~92岁的中老人100例;35例死亡病例中,农民20例,工人(含民工、环卫工)6例。结论8月是高温中暑的高发季节,中老年年人、农民和工人是高温中暑的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12.
热应激蛋白70与高温中暑的发生发展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高温中暑患者热应激蛋白 70 (HSP70 )测定的临床意义 ,了解其在热应激与热适应中的作用 ,应用 West-ern blot法 ,测定了 74例高温中暑患者、30例正常对照者和 9例病人治疗前后血浆中的 HSP70水平。结果表明轻症中暑组 HSP70水平为 45 5 0 .1± 1838.1,重症中暑组为 4137.8± 12 0 7.5 ,与正常对照组 6 0 43.5± 135 4.8比较 ,各组均有高度显著性差异 (P<0 .0 1) ,但轻症中暑与重症中暑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 9例病人病愈出院前 HSP70水平与发病住院时相比略有升高 ,虽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 ,但治疗后 HSP70水平的提加值与患者的住院天数呈显著负相关 (r=-0 .849,)。研究提示 HSP70可能在高温中暑的发生和恢复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夏季是职业性中暑和职业中毒多发季节,各地曾多次在夏季发生职业性中暑死亡和中毒事件。  相似文献   

14.
赵霞  崔劲松  张奕  谈建国 《上海预防医学》2022,34(3):219-222,234
[目的]探讨上海市闵行区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及气象因素对手足口病疫情的可能影响,为手足口病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收集闵行区2014—2018年手足口病发病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对可能影响手足口病的气象因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2014—2018年,闵行区手足口病年均发病...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铜陵市高温中暑流行特征,分析中暑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为相关部门制定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2-2016年铜陵市间高温中暑病例信息和同期天气逐日气温、湿度数据,采用SPSS 19.0分析高温中暑的流行特征,分析中暑人数与气温、湿度的相关性.结果 2012-2016年铜陵市共报告155例中暑病例,其中,轻症中暑132例(85.16%),重症中暑23例(14.84%),男性121例(78.06%),女性34例(21.94%),<40岁48例(30.97%),≥40~<60岁73例(47.10%),≥60岁34例(21.93%),7月16日至8月15日共发生中暑112例(72.26%),为中暑高发期.轻症中暑人数和重症中暑人数均与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与湿度无明显正相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铜陵市高温中暑病例以中年男性、轻症为主,多发生于7月16日至8月15日,中暑人数与气温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6.
炎热的夏季,高温难耐,热“晕”了不少人,笔者从杭州各大医院了解到,因为没有及时补充水分或长时间在太阳下曝晒已经出现了不少中暑患者。也许有人对中暑不以为然,认为暑期出现中暑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但可知道中暑会导致热衰竭。  相似文献   

17.
<正>1)迅速将中暑者移至阴凉通风处;2)脱去或解松衣服,使中暑者平卧休息;3)给患者喝含盐清凉饮料或含盐0.1%~0.3%的凉开水;4)用凉水或酒精擦身,用冰凉毛巾敷在中暑者头部和颈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高温热浪期间居民行为习惯变化与中暑的关系,为中暑易感人群开展行为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4年9—11月,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随机抽取的宁波市2个县(市)各随机抽取2个乡镇,每个乡(镇)随机抽取2个居委会(村),共抽中8个居委会(村),每个居委会(村)抽取120户开展入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7—9月高温热浪期间行为习惯变化及中暑情况等。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居民行为习惯变化与中暑的关系。结果调查对象平均年龄为(44.51±16.37)岁,其中男性1 356人,女性1 409人,发生中暑173人,中暑发病率为6.26%。将单因素logistic回归中P0.20的5个变量(饮食、口味、睡眠变化及改变出行交通工具、空调降温)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并控制混杂因素的影响,发现口味变重(OR=3.37,95%CI:1.54~7.38)是中暑的危险因素,改变出行交通工具(OR=0.64,95%CI:0.46~0.90)是中暑的保护因素。结论在高温热浪期间,大部分居民行为习惯发生变化,且部分行为改变与中暑存在一定关联。  相似文献   

19.
20.
周贵珍  严寒  袁红 《上海预防医学》2014,26(11):614-616
中国气象局规定日最高温度35.0℃以上为高温[1]。近年来,我国夏季区域性高温天气频繁出现,强度较大,高温炎热引发的群发性中暑事件不断发生[2-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