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通过对交感性眼炎患者各相关因素的分析,以便对交感性眼有一较全面的了解,更好地开展交感性眼炎的防治工作.方法 对32例住院交感性眼炎患者的性别、年龄、职业、受伤地点、致伤原因、就诊时间等因素进行了临床统计与分析.结果 统计结果显示,交感性眼炎发病以青壮年居多,男女之比为4.33:1;锐器伤占首位;潜伏期2~8周最多;农村患者24小时就诊率低于城市(镇)患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视力>0.3居多.结论 应提高人们对交感性眼炎的认识,不能放弃治疗,并定期随访.  相似文献   

2.
崔浩  孙彦秋 《黑龙江医学》2001,25(12):883-884
交感性眼炎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因此 ,在做出“交感性眼炎”的诊断之前应当进行鉴别诊断 ,排除其它原因 (非诱发眼性原因 )引起的双眼葡萄膜炎。另外 ,交感性眼炎的病理特征特异性不够。因为有明确报告证明某些非交感性眼炎 (如原田 -小柳氏病 )亦可出现交感性眼炎的病理改变 ,而临床上诊断的交感性眼炎符合率仅为 2 5 %~ 80 %。我们认为 ,在证据不足的情况下勉强做出“交感性眼炎”之诊断不如先诊断为双眼葡萄膜炎 (某眼穿孔伤史 ) ,依此类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隐匿性巩膜破裂伤的漏诊原因、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分析30例隐匿性巩膜破裂伤的临床表现、手术治疗方法。结果:30例患者除1例,其余都得到及时诊断和手术治疗,无1例发生感染或交感性眼炎。结论:临床上遇严重眼挫伤时必须仔细检查,疑为巩膜破裂者应立即进行手术探查。及时诊断和初期修复不但是影响视力恢复的重要因素,而且可预防感染或交感性眼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隐匿性巩膜破裂伤的漏诊原因、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分析30例隐匿性巩膜破裂伤的临床表现、手术治疗方法。结果:30例患者除1例外,其余均得到及时诊断和手术治疗,无1例发生感染或交感性眼炎。结论:临床上遇到严重眼挫伤时必须仔细检查,疑为巩膜破裂者应立即进行手术探查。及时诊断和初期修复是影响视力恢复的重要因素,还可预防感染或交感性眼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为了考察交感性眼炎发生中再次手术因素所占的比例及其概况,回顾性调查了1981年1月到1997年8月期间住院的所有穿透性眼球外伤1494人,对其中14例发生交感性眼炎者进行了病案考察分析.交感性眼炎14例中再次手术5例,占36%.  相似文献   

6.
1962年至1989年我们收住院治疗53例交感性眼炎中男37例、女16例,5岁~78岁,21~30岁者占39.62%。眼外伤后致交感性眼炎的潜伏期10天~4年,以伤后2周至2月者最多,29例占54.71%。发病部位在眼球后节者32例(60.37%),眼球前节者21例(39.(?)2%)。以脉络膜炎及视网膜炎为主要表现者多于虹膜睫状体炎者。  相似文献   

7.
交感性眼炎     
本文将我院十一年间治疗过的交感性眼炎18例,予以总结分析。 1.交感性眼炎发病率:门诊为0.0212%,住院为0.57%,住院外伤中为2.62%,住院穿伤中为3.29%,住院眼內异物中为2.55%。 2.交感性眼炎中以虹膜伤占38.9%,睫状体伤占6.11%,单纯手术后占16.7%,眼内异物占33.3%。 3.潜伏期:最短20天,最长约40年。多数在20天~2个月占66.7%。  相似文献   

8.
交感性眼炎早期诊断体会(324000)浙江省衢州市人民医院眼科邓文香交感性眼炎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眼炎,为眼外伤最严重的后果之一。其发病率约占眼穿孔伤病例的1~1.5%。本文报告我院自1985年以来在眼球穿孔伤病例中发现的7例交感性眼炎,由于及早发现,及...  相似文献   

9.
1 临床资料1.1 眼部表现 角膜裂伤51例占62%,巩膜裂伤31例占38%,角巩膜同时损伤10例.主要并发症中虹膜嵌顿27例占33%,晶体损伤(包括外伤性白内障得、晶体脱位和脱出)35例占43%.玻璃体混浊25例占30%,球内异物33例(磁性异物18例、非磁性异物15例)占40%,眼内炎7例占9%,交感性眼炎1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复发性交感性眼炎的治疗和预后。方法:回顾分析20例复发性交感性眼炎的治疗及预后,讨论复发性交感性眼炎治疗方法。结果:对病情反复的复发性交感性眼炎,经一般疗法治疗后效果不佳者,经采取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后取得满意效果。结论:甲基强的松龙冲击疗法对复发交感性眼炎效果好、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11.
交感性眼炎的不典型表现1例二院眼科于永斌哈尔滨市眼科医院翟晶/皮质类固酵是治疗交感性眼炎的常规用药。尽管类固醇不能预防交感性眼炎,但眼外伤后早期应用类固醇可减轻刺激眼的病理变化。然而它也给早期诊断交感性眼炎带来一定的困难。病例女,23岁。1987年1...  相似文献   

12.
交感性眼炎为眼外伤特别是穿通伤的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它不仅使受伤眼的视力严重减退,以致丧失,而且对健眼存在着一定的威胁,常致双目失明。现将我院1965~1978年中收治的交感性眼炎住院病例统计分析如下: 病例分析1.发病情况:每年均有病例住院,以1975年最多,为7例,发病率占眼球穿通伤住院病人的2.26%,(单纯外伤所致者为1.9%)。2.性别与年龄:男27例,女17例,男女之比为1.6:1,男性较多,与眼球穿通伤男性发病率较高有  相似文献   

13.
临床讨论杨歆皇主治医师本病是一种特殊类型的非化脓性葡萄膜炎,是眼球穿孔伤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约41~46%的交感性眼炎病人因此而失明.本例眼球穿孔伤后为什么会得此病,又通过什么途径侵犯健眼?目前还不十分清楚,现主要有两种学说:一是病毒感染;二是自身免疫反应.有人认为此病可能为某种病毒所引起,并认为病毒由伤口进入眼内,经过血路传至健眼.现在公认为交感性眼炎是细胞免疫反应的特异性炎症。从交感性眼炎的病理组织变化中,可以找出淋巴细胞、浆细胞及巨噬细胞浸润.在治疗方面应用免疫反应抑制剂(如激素、环磷酰胺)治疗效果较好.似亦说明此病为免疫反应性疾病.本例交感性眼炎的眼球前部病变,开始的症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交感性眼炎的临床疗效以及对于血清中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9月~2016年10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6例交感性眼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抽签方式分为两组,即对照组(n=48)和实验组(n=48).对照组采用地塞米松治疗,实验组采用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的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45/48),明显高于对照组75.00%(36/4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和治疗前比较,两组血清IFN-γ、IL-17水平在治疗后均明显下降,且实验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交感性眼炎患者采用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降低血清IFN-γ、IL-17水平,不会增加不良反应,促进患者身体恢复,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5.
1前言:关于交感性眼炎的发病情况,曾有作者这样总结与阐述:我国交感性眼炎主要以临床诊断为依据,发病率一般指住院病例数和眼穿通伤的比例而言。我们认为,这一观点有两处不妥,其一,“主要以临床诊断为依据”是不可靠的,因为临床上无法鉴别“交感性眼炎”与大多数其他原因引起的葡萄膜炎无  相似文献   

16.
作者对48例眼外伤后应用皮质类固醇治疗的21例和未用药的27例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初步说明应用类固醇虽不能预防交感性眼炎的发生,但可延长发病时间。作者统计,外伤后未用类固醇组27例,潜伏期7~83天,全部在外伤后3个月以内发病。用药组21例,潜伏期2天至6年,3个月以内发病者16例,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交感性眼炎的最佳护理措施,挽救视力。方法对我科2001年1月~2006年12月收治的9例眼外伤后交感性眼炎患者,进行密切观察病情包括视力观察、瞳孔观察、眼压房角观察、视网膜脱离观察和感染观察。对患者做好心理护理、用药护理并进行健康指导。结果在医疗护理过程中,患者能主动配合,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本组有7例获得随访,炎症均未出现反复。结论加强交感性眼炎的病情观察和护理,使患者树立了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挽救视力。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97例眼球穿通伤的临床分析,提出用分度法表示眼球穿通伤的致伤程度,并对伤口和眼内组织脱出的处理,交感性眼炎的预防等方面提出分析意见。建议伤口应在显微镜下进行缝合,根据具体情况考虑对眼内组织脱出的处理方法。指出激素不能预防交感性眼炎的发生,但可控制交感性眼炎,眼球穿通伤后并发炎症早期应用激素仍属必要。强调对眼球摘除术必须持慎重态度。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97例眼球穿通伤的临床分析,提出用分度法表示眼球穿通伤的致伤程度,并对伤口和眼内组织脱出的处理,交感性眼炎的预防等方面提出分析意见。建议伤口应在显微镜下进行缝合,根据具体情况考虑对眼内组织脱出的处理方法。指出激素不能预防交感性眼炎的发生,但可控制交感性眼炎,眼球穿通伤后并发炎症早期应用激素仍属必要。强调对眼球摘除术必须持慎重态度。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97例眼球穿通伤的临床分析,提出用分度法表示眼球穿通伤的致伤程度,并对伤口和眼内组织脱出的处理,交感性眼炎的预防等方面提出分析意见。建议伤口应在显微镜下进行缝合,根据具体情况考虑对眼内组织脱出的处理方法。指出激素不能预防交感性眼炎的发生,但可控制交感性眼炎,眼球穿通伤后并发炎症早期应用激素仍属必要。强调对眼球摘除术必须持慎重态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