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前言 尼龙11,学名聚酰胺11,代号PA11。商品名Rilssn,1944年由Societe organico首次开发成功,1950年实现工业化。做为聚酰胺系列品种之一,目前世界产量不大,但由于其附加值高,需求增长很快。PA11在我国至今未见工业化和有关应用方面的报道。研制和开发用蓖麻油生产PA11的新工艺,无疑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
《塑料加工》2005,40(3):42-42
最近世界PA(聚酰胺)系纳米复合材料开发和工业化取得了一些进展,有以一般PA6为基础树脂的复合材料,也有以PA12和特殊尼龙MXD6为基础树脂的纳米复合材料。日本北川工业公司、昭和电工公司和信州大学于2002年采用纳米粒子直接混合法制备了PA/碳纳米纤维纳米复合材料,碳纳米纤维含量20%,用于精密注射成型制品。  相似文献   

3.
采用酸处理和聚乙烯亚胺(PEI)表面修饰两种方法对多壁碳纳米管(MWCNTs)进行改性,将改性碳纳米管与聚酰胺11(PA11)熔融共混,制备了聚酰胺11/酸刻蚀碳纳米管(PA11/a-MWCNTs)和聚酰胺11/聚乙烯亚胺接枝碳纳米管(PA11/PEI-MWCNTs)复合材料,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热重分析仪...  相似文献   

4.
我国聚酰胺(PA)工业自实现工业化以来,得到迅速发展,品种呈现多样化。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又开发了性能优异的新型PA纳米复合材料和半芳香族PA等新品种。虽然PA的纤维用途已渐成熟,但由于聚酯纤维的竞争而使其增长速率缓慢。然而由于PA作为工程塑料应用领域的拓宽,使PA工业仍然充满生机与活力。 进入80年代,我国相继引进PA原料和聚合生产技术,通过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国内年生产能力已达到18.5  相似文献   

5.
市场动态     
PA系纳米复合材料发展迅速 最近世界PA(聚酰胺)系纳米复合材料开发和工业化取得了一些进展,有以一般PA6为基础树脂的复合材料,也有以PA12和特殊尼龙MXD6为基础树脂的纳米复合材料。日本北川工业公司、昭和电工公司和信州大学于2002年采用纳米粒子直接混合法制备了PA/碳纳米纤维纳米复合材料,碳纳米纤维含量20%,用于精密注射成型制品。 美国伊士曼化工公司与纳米粘土生产厂Nanocor公司  相似文献   

6.
采用熔体共混的方法制备了聚酰胺11/聚酰胺1010(PA11/PA1010)共混物,通过力学性能和差示扫描量热(DSC)测试,研究了PA11/PA1010共混物的力学与结晶性能。测试结果表明:PA1010对PA11同时具有增韧、增强作用;当PA11/PA1010为70/30时,共混物开始出现两个结晶峰和低温熔融峰;共混物的结晶和熔融以PA11为主,兼具有PA11和PA1010的优良性能;断裂伸长率、拉伸强度与缺口冲击强度均达到极大值。  相似文献   

7.
1 应用范围和领域本国际标准规定了在某种规定溶剂中聚酰胺稀释溶液粘数的测定方法。本方法适用于ISO 1874/1中规定的聚酰胺—PA66、PA6、PA69、PA610、PA612、PA6(3)T、PA11和PA12,以及共聚多酰胺和在规定条件下溶于规定溶剂的其它聚酰胺。  相似文献   

8.
据“European Plastics News”,2006,33(4):10报道,法国聚酰胺(PA)生产厂Rhodia(罗地亚)公司认为,新开发的全塑汽车前端结构件将成为工业化塑料汽车部件。  相似文献   

9.
日本可乐丽公司(Kuraray)公司开发成一种新型聚酰胺(PA)树脂,在290℃下仍稳定,新树脂PA9T是对苯二甲酸和壬二胺的缩聚物,壬二胺从该公司的壬二醇产品制备。在1999年5月份建成年产1kt的半工业化装置。 据该公司介绍,PA9T有良好的耐高温性、低吸水性和合理的成本,可与PPS(聚苯硫醚)和LCP(液晶聚合物)相竞争。PA9T用于汽车和电子工业,特别适用于小型设备。  相似文献   

10.
一、前言 尼龙学名聚酰胺,尼龙系列代表性的品种为尼龙6、尼龙66,其次为尼龙11和尼龙12。尼龙11由法国阿托化学公司于1955年实现工业化。尼龙12由EmSer公司和Huls公司于1966年实现工业化。尼龙11和尼龙12在我国开发和应用时间不长,所需工业产品每年几乎完全依靠进口解决。尼龙11和尼龙12分  相似文献   

11.
正日前从科技部获悉,"高性能聚酰胺工程塑料制备关键技术开发与产业化"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完成的技术产品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任务书规定的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主要产品已在电子电器、汽车等领域实现应用,填补了我国在高端聚酰胺工程塑料研究领域的空白,并实现了工业化。聚酰胺(PA,俗称尼龙)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耐热性、耐化学性、耐磨性和自润滑性,且易加工,产品广泛应用于  相似文献   

12.
选用纳米蒙脱土作为增强剂,聚酰胺弹性体作为增韧剂,对尼龙11(PA11)进行了增强和增韧改性,考察了各添加剂用量对改性PA11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质量分数5%纳米蒙脱土和质量分数4%聚酰胺弹性体时,改性PA11材料的增强增韧效果最佳。同时,改性后PA11材料经军用65#航空冷却液长期浸泡后,力学性能基本变化不大,具备优异的耐65#冷却液能力。  相似文献   

13.
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聚酰胺11/石墨烯氧化物(PA11/GO)纳米复合材料,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研究了PA11和PA11/GO纳米复合材料的非等温结晶过程和熔融行为,并通过Jeziorny法和Mo法研究了PA11及其复合材料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结果表明,PA11和PA11/GO纳米复合材料均呈现双重熔融峰。GO的加入抑制了PA11的结晶行为,降低了结晶速率。GO会影响PA11的成核和晶体生长规律。  相似文献   

14.
采用API 17TR2标准试验方法对海洋复合软管中内压密封层材料聚酰胺11(PA11)材料进行校正固有粘度(CIV)试验测定,而海洋复合软管中聚酰胺11(PA11)进行CIV试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试验确定聚酰胺材料降解程度,根据降解程度来分析材料使用中的剩余寿命。由于CIV试验数值可以作为PA11老化程度的评判指标,因此该文将着重从试样颗粒大小、试样溶液浓度、水浴温度、试样水份含量方面探究对CIV试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PA10T是我国开发的聚酰胺新品种,它是一种半芳香族聚酰胺共聚物,熔点约310℃,玻璃化转变温度约100~200℃,一般力学性能与PA66相似。经改性后,其性能可与PA46、PA9T相毗美。可通过注塑和挤出加工制成所需产  相似文献   

16.
《塑料科技》2016,(11):30-36
采用毛细管流变仪对熔融聚合耐高温聚酰胺(PA)的流变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熔融聚合耐高温聚酰胺PA10T、PA10T/11皆为假塑性流体,其非牛顿指数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表观黏度都随着剪切速率或剪切应力的增加而降低;随着剪切应力的增大,黏流活化能减小,表观黏度对于温度的敏感性减弱;与PA10T相比,PA10T/11通过引入第三单体11-氨基十一酸能有效地提高表观黏度对剪切应力、剪切速率和温度的敏感性,从而改善了PA10T的加工性能。利用DMA和DSC对PA10T、PA10T/11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PA10T引入第三单体11-氨基十一酸后,能提高其分子链的柔顺性,改善PA10T的加工性能。  相似文献   

17.
以己二胺、对苯二甲酸和氨基十一酸为单体,通过高温熔融缩聚合成了一种新型的半芳香耐高温聚酰胺(PA),即共聚酰胺PA6T/11。采用特性黏度、傅里叶红外光谱对PA6T/11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PA6T/11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然后用莫志深法对其非等温结晶动力学进行了描述,并采用Kissinger方法和Khanna方法计算了相关结晶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莫志深法较好地描述了PA6T/11的非等温结晶过程;PA6T/11在非等温结晶条件下的结晶活化能和结晶速率系数分别为-324.836kJ/mol和42.1 h-1。  相似文献   

18.
在德国举行的2005年国际包装展览会上称,日本字部公司开发出新一代聚酰胺材料,材料采用PA6、PA66和PA12三元共聚物.主要应用是在肉类、谷物类和香肠包装等热成型膜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19.
《合成纤维工业》2015,(5):51-56
简述了世界生物基化学纤维及生物基聚酰胺(PA)纤维的发展现状;详述了世界生物基PA的品种、分类、商品化生产以及新品种研发现状,并对我国生物基PA的发展提出了建议。在所有生物基PA中,长碳链PA和PA11已商品化,正研发的新品种有PA 46,PA 56,PA 4,PA 69以及生物基PA 6和PA 66等,并将逐步商品化;原料来源和技术成本是影响生物基PA的研发和生产的关键因素;我国应加强生物基PA的研究开发与应用,实现产品结构调整、产业链延伸和技术创新,以促进我国PA工业的持续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20.
《塑料制造》2005,(6):43
日本宇部公司在德国举行的2005年国际包装展览会上称,该公司开发出新一代聚酰胺材料,材料采用PA6、PA66和PA12三元共聚物,主要应用是在肉类、谷物类和香肠包装等热成型膜等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