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Planning》2017,(3):421-424
通过对北大别山王湾钼矿成矿地质背景、控矿构造、含矿岩体、围岩蚀变及矿产特征的研究,运用热液成矿理论,阐述了王湾钼矿的地质特征,总结出找矿标志。研究认为王湾钼矿床位于东秦岭—大别山钼成矿带东段,属斑岩型钼矿床,矿体受龟(山)—梅(山)断裂带及马鞍山岩体双重控制,其中地表矿(化)体集中于北西向蚀变破碎带内,深部矿(化)体呈面状沿马鞍山岩体内外接触带展布。岩体化学成分具中酸性、略微富钾等特点,围岩蚀变发育,具明显分带现象,网脉化硅化、钾化、绢云母化及黄铁矿化与成矿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2.
东昆仑克停哈尔地区物化探异常丰富,古元古界金水口岩群大理岩是成矿有利地层,印支期似斑状花岗闪长岩为铜钼矿含矿围岩,岩体中有小的隐伏斑岩体及隐爆角砾岩筒,岩体内北东向构造裂隙发育,围绕岩体已形成了斑岩型铜钼矿、夕卡岩型铁多金属矿及热液脉型铜铅锌多金属矿的岩浆热液成矿系列。由岩体往外依次出现钼、铜、铅锌矿化的分带性,总结区域及矿区地质特征认为,结合物化探异常加强隐爆角砾岩筒为中心的似斑状花岗闪长岩体及花岗斑岩体勘查,将是后期找矿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3.
中河、老里湾银多金属矿是近年来在崤山东部发现的大型银多金属矿床,本文详细分析矿床的成矿地质背景、矿产地质特征,探讨成矿模式,总结归纳了找矿标志并划分找矿远景区。研究表明:NNW向断裂构造是主要控矿构造,由宽变窄、由陡变缓部位是形成厚大矿体的有利部位;成矿地质体为早白垩世燕山期的花岗斑岩体,成矿流体主要来自于岩浆期后热液,岩体为矿床形成提供了成矿物质和动力来源;崤山东部地区存在斑岩钼-中低温热液脉型银铅锌成矿系统,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4.
广西地处古中国构造域南端,是中国著名的有色金属基地,钨钼资源较丰富。广西钨钼矿矿床类型以热液脉型和矽卡岩型为主,成矿时代分布较广,包括加里东晚期、印支晚期及燕山晚期,区内大型钨钼矿床主要成矿于燕山期。钨钼矿床的空间分布与构造和岩浆岩关系密切,区域性断裂和富含W、Mo等成矿元素的复式岩体对成矿更加有利。本文对广西区内主要钨钼矿床进行了梳理,总结了广西钨钼矿成矿规律,并以典型钨钼矿床特征为依据,划分了11个矿床成矿系列,对区内下一步找矿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吕江  陈伟民  王磊  李艳艳 《矿产勘查》2022,13(11):1640-1648
研究区位于大兴安岭晚古生代、中生代CuPbZnAuAg多金属成矿带北段,中—晚华力西期韧性推覆构造贯穿全区。矿区圈定出1条含钼铅锌银矿化蚀变带,27条钼矿体、6条铅锌矿体,斑岩体控制了矿化蚀变带的空间分布、形态及产状。早白垩世花岗斑岩在空间上、成因上与矿化活动关系密切,是成矿最主要的热源、矿源。矿体产出于斑岩体顶部,向深部矿化蚀变均有变厚和增强趋势。铅锌钼矿体脉群底部具有形成厚大斑岩型钼矿体的最佳地质条件。初步认为矿床类型属热液脉型钼多金属矿床。矿区经历多期次构造—岩浆活动,特别是燕山晚期岩浆侵入与火山喷发活动异常强烈,成矿条件优越。  相似文献   

6.
严琼  郑崔勇  石建国  艾昊 《矿产勘查》2018,9(6):1058-1064
青海省泽库县尼马龙卡花岗闪长岩体是同仁—泽库构造岩浆岩带上的一个小型岩株,该岩浆岩带是重要的热液型多金属矿成矿带。近年来在该岩体中发现了多条钨矿体,文章利用LA-ICP-MS技术测定了尼马龙卡花岗闪长岩体的锆石U-Pb年龄为(229. 8±1. 1) Ma,证实该岩体形成于晚三叠世,结合地质、物化探、遥感异常、成矿特征。还发现该地区花岗闪长岩作为成矿母岩,受岩浆期后热液及北东向断层的双重作用,形成了石英脉型钨矿。  相似文献   

7.
陈文辉  刘铁生  刘浩  李惠纯  杨斌  周鑫 《矿产勘查》2021,12(10):2060-2068
木瓜园斑岩型钨矿位于洞庭湖拗陷区与雪峰隆起区结合处,处于安化-浏阳东西向构造带钨、锑、金矿带中段。钨矿体呈似层状产于三仙坝花岗斑岩体中,该岩体受北西西向F2断裂控制。钨矿石类型为细脉浸染状花岗斑岩型,硅化和硫化物化与成矿关系密切。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三仙坝花岗斑岩体;成矿物质主要为壳幔混合来源。花岗斑岩中的石英细脉、粗大的石英斑晶颗粒、硅化都为矿床的找矿标志。三仙坝钨矿体向北西侧伏方向、北西西向F2断裂及两侧多斑花岗斑岩都具有较好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22,(Z1):57-62
稻城县尼龙金多金属矿位于中国特提斯成矿域,西南三江构造带之义敦-中甸岛弧带,是我国重要的钨钼铜铅锌多金属成矿区,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区域内主要发育了三期岩浆侵入活动,其中与本矿区成矿最密切的是燕山期、喜山期岩浆侵入活动。矿区存在多期构造、多期岩浆侵入活动,北西向断层和北东西断层在矿区交汇,成矿地质背景十分优越,具有较好的重砂异常和水系沉积物异常,经过勘查工作,发现3个金铅锌多金属矿体,3个铅锌多金属矿体,1个钼矿体,证实为矿致异常;矿区地层、构造、岩浆岩、成矿作用跟毗邻的休瓦促中型钨钼矿相似,如加强科研和勘查投入,有望取得重大找矿突破。矿区附近有几个矿权,各矿区的矿体均有延伸出界外的趋势,建议统一布置勘查工作,加快勘查进展。  相似文献   

9.
内蒙古锡林浩特地区大地构造环境复杂,成矿地质条件优越,有色金属矿床类型多样,找矿潜力巨大。文章通过对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珠尔嘎钼及银铅锌矿地质特征、地球化学特征及矿体特征进行分析,总结了其成矿规律:矿体均赋存于燕山早期(黑云母)二长花岗(斑)岩(ηγ52)与泥盆系上统安格尔音乌拉组(D3a)变质粉砂质细砂岩及变质中酸性火山碎屑岩的内外接触带中,(黑云母)二长花岗(斑)岩体为成矿提供了含矿热液,北东向断裂构造为成矿提供了运移通道和容矿空间。故建议在矿区西南一带靠近主断裂及岩体的内接触带附近进一步加强银铅锌钼多金属的找矿勘查工作。  相似文献   

10.
安徽东源钨钼矿床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东源钨钼矿床是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332地质队在东源地区找到的大型钨钼矿床,也是安徽省目前探明的规模最大的斑岩型钨矿床.其矿床类型为斑岩型白钨矿,矿体主要产于东源岩体顶部或浅部的强蚀变带中;在东源岩体的接触带及东源岩体深部还发现有热液充填型辉钼矿体;在东源岩体北东部的蚀变辉绿岩中则发现有热液改造型白钨矿.文章着重从成矿地质条件、矿体特征和主要控矿因素等方面阐述该矿床的地质特征和矿床成因.  相似文献   

11.
新疆西天山喀腊萨依钨矿是在赛里木铜多金属矿带发现的。作者基于野外地质调查,对矿床地质特征进行了总结,认为矿床赋存于晚石炭世花岗岩体远接触带附近上泥盆统托斯库尔他乌组细碎屑岩地层中,含矿地质体为白钨矿化石英脉(带),受倾向SSW的较陡倾斜的一组节理裂隙控制,矿床成因属石英脉型钨矿。通过对矿床区域成矿环境的分析,认为应注意在矿床所在的库松木切克山一带寻找与华力西中晚期S型花岗岩有关的高温热液型钨、锡、钼、稀有元素矿产。  相似文献   

12.
东部非洲厄立特里亚矿产资源丰富,Augaro金矿区位于该国最大的碧莎(Bisha)—扎拉(Zara)铜金成矿带内。通过地质调查发现金矿主要富集于石英脉中,第二期呈灰白、粉红色石英脉为主要的赋矿脉体;通过地球化学水系沉积物勘查,圈出9处Au元素异常区域,结合其他元素异常分布、套合关系及成矿地质背景,判断不同元素异常的内在联系,共圈定10处综合异常区域;通过地球物理磁异常勘查,测区的北部异常区呈椭圆状,中部呈现较为复杂正磁异常,南部主要为负磁异常。结合石英-硫化物型金矿高阻高极化激电异常特征,对激电异常进行综合分析,圈出具有较好成矿背景的异常带。综合分析Augaro金矿特征,判断该矿区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3.
辽宁省朝阳市王营子钨钼矿位于努鲁儿虎山脉大青山东部,属辽西凌源—北票金成矿带高杖子—大庙—东五家子金成矿区中部,蝴蝶沟—王营子金钼多金属矿化带。研究区内地层、岩浆岩发育较好,构造未见明显特征。主要岩体以斑状花岗岩、似斑状花岗岩为主,矿体严格受似斑状花岗岩控制,富集于钾化似斑花岗岩中,矿脉与围岩无明显界线。基于野外实际勘查、成矿地质条件等的研究,认为王营子钼矿为细脉浸染型斑岩型钼矿,并总结了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4.
吴宁 《矿产勘查》2020,11(3):452-457
东至县余村金矿是石英脉型金矿床。矿体呈脉状赋存于邓家组岩屑石英砂岩、粉砂岩中,空间上受东西向断裂控制。通过研究金矿地质特征、矿石类型及变化规律、成矿地质条件,认为金矿成因类型为热液型,邓家组地层中伴随多热液蚀变的构造蚀变岩带、含多金属矿物的石英脉是主要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5.
刘忠  张怀东  赵康  方明  王萍 《矿产勘查》2018,9(4):571-576
金寨地区位于安徽北淮阳成矿带西段,根据区域地质构造背景和已知铅锌钼多金属矿床的分布规律,将金寨地区划分为4个矿化集中区。归纳总结了区内的矿床成因类型,主要有斑岩型、岩浆热液型、矽卡岩型和角砾岩型等,并就各成因类型进行了典型矿床的举例。对区内铅锌钼多金属矿床的找矿前景综合分析提出:银沙矿化集中区以寻找斑岩型和岩浆热液型铅锌钼多金属矿为主;银水寺矿化集中区以寻找矽卡岩型铅锌多金属矿为主,力求突破岩浆热液型和次火山岩型铅锌钼多金属矿;洪冲矿化集中区以寻找岩浆热液型和斑岩型铅锌钼多金属矿为主;鲜花岭矿化集中区以寻找角砾岩型和浅成热液型铅锌铜多金属矿为主。  相似文献   

16.
湖岽矿区处于南岭东西向构造带与武夷山北北东向断褶带的复合部位。区内有夕卡岩型、石英细脉带型和石英大脉型3类钨锡多金属矿化体;夕卡岩型钨锡多金属矿化体1条,呈似层状,长600 m,铅直厚度6~18 m,钨品位0.084%~0.256%,锡品位0.194%~0.41%;石英大脉型钨锡多金属矿化体17条,延长100~400 m,厚度0.05~0.5 m,钨品位0.024%~1.580%,锡品位0.104%~0.152%;石英细脉带型钨锡多金属矿化带6条,长320~550 m,宽12.6~41 m,钨品位0.021%~0.113%,锡品位0.025%~0.143%。文章重点阐述了矿床的地质特征,分析了成矿条件和成矿机理,建立了多位一体成矿模式,探讨了矿床成因,以期对矿区进一步找矿及外围找矿等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7.
曾小华  刘嘉  徐江嬿  杜文洋  刘雷 《矿产勘查》2020,11(9):1845-1852
双庙关金矿床是湖北麻城地区新发现的金矿床,位于桐柏—大别构造带内。矿体赋存于北东向—北东东向破碎蚀变带中,局部产于近东西向的石英脉中,矿体产状及品位稳定,矿石类型主要为蚀变岩型,石英脉型金矿次之。矿体围岩主要为片麻状二长花岗岩,其次为变辉长岩脉。通过研究双庙关金矿床成矿地质条件和矿床的主要控矿因素,认为该矿床为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矿体受北东向构造破碎带控制,找矿方向为北东向破碎带内发育的硅化、褐铁矿化(黄铁矿化)变质地质体。通过双庙关金矿与卸甲沟金矿的成矿地质条件对比,认为两者同属于构造蚀变岩型金矿,找矿方向认识对开拓桐柏—大别金矿找矿思路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8.
前垂柳矿区位于胶东半岛中部胶莱盆地东北缘成矿带,区域内金矿星罗棋布,成矿地质条件优越。通过在前垂柳矿区开展1∶1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查明该区元素分布分配特征,圈定了土壤综合异常6处。检查发现破碎蚀变带4条,含钨矿化石英脉1条,找矿效果较好。根据矿区地质构造背景和成矿规律,结合土壤地球化学测量成果,在前垂柳矿区划分找矿靶区2处,为下步找矿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9.
张向文  刘攀峰  文美兰  朱超 《矿产勘查》2020,11(10):2210-2219
为了进一步探索敖包山地区铜多金属矿成矿潜力,本文开展1∶50000水系沉积物测量、1∶10000高精度磁测面积性物化探工作,圈定多个异常区,并结合地质特征、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综合分析认为:(1)区内中元古界蓟县系平头山群地层属浅海相沉积,以还原沉积环境为主,下岩组内大理岩和大理岩夹板岩中Pb、Zn含量较高,可为区内成矿提供物质来源,东南部二长花岗岩的侵入可为成矿提供充分的热源;同时侵入的岩浆热液沿区内近东西向、北西向断裂运移,可使地层中Pb、Zn等元素活化、富集,再次成矿;(2)区内成矿元素以Pb、Zn、Ag、Cu等中低温元素为主,是寻找中低温热液铜铅锌多金属矿的有利地区,下一步工作重点应放在C5磁异常区,并对C3磁异常南北部已发现的矿点和破碎带加密控制,以期实现更大的找矿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