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利用2009年浙江、湖南2省9县(市、区)12个乡镇38个行政村413户农户的调查数据,对浙江省与湖南省稻农生产的超级稻品与常规稻的经济效益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超级稻的单位面积产量、生产成本、总产值、净产值、纯利润均高于常规稻,但成本利润率低于常规稻0.91个百分点;超级稻品种单产湖南高于浙江,常规稻品种单产湖南低于浙江;超级稻生产成本利润率浙江为29.366%,湖南为12.843%,常规稻生产成本利润率浙江为27.348%,湖南为15.567%;在调查的品种中,成本利润率在40%以上的超级稻品种有新两优6号和中浙优1号,常规稻品种有秀水114.超级稻生产在产量和推广面积上还有较大的潜力,在大力推广超级稻品种的同时,各级政府主管部门也不能忽视优质常规水稻的推广.  相似文献   

2.
湖南水稻生产发展的对策与关键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世纪以来,湖南水稻生产发展较快,实现了"九连增"。但也面临许多新的问题,必须采取新对策,如集成组装超级稻超高产栽培、双季稻抗逆稳产、资源高效利用、轻简均衡等增产新模式,推广应用超级稻等优质品种、増种増蔸増苗、水肥耦合、绿色防控、机械插秧等新技术。  相似文献   

3.
Y两优2号是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用Y58S与远恢2号配组选育的两系杂交中稻新组合,具有超高产、株叶形态优良、丰产性好、米质优良、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2011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2年通过云南省红河州审定,2013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4年被农业部认定为超级稻品种。介绍了该组合的选育过程、产量表现和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与制种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4.
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双两优1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双两优1号是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用不育系双8S与恢复系0293配组育成的中籼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该组合在区试和生产中表现株型优良、高产稳产、生育期适中、适应性广、米质优良等特点,2009年3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5.
浙江省从2005年开始组织开展超级稻示范推广,通过超级稻集成技术创新和完善示范推广运行机制,带动绿色高产优质超级稻品种及其核心配套技术的应用,促进了全省水稻生产增产增收。本文通过总结近几年浙江省超级稻示范推广工作的做法和经验,对下一步超级稻示范推广工作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隆两优华占系湖南亚华种业科学研究院用自育的隆科638S与中国水稻所选育的强恢复系华占配组而成的两系杂交籼稻新组合。该组合高产稳产、抗病抗逆、广适、品质优良,2015—2017年相继通过了长江上游中籼、长江中下游中籼、华南晚籼、武陵山区中籼等4个区域的国家审定及湖南、江西和福建等省级审定。2017年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超级稻品种,2019年被国家"863"计划"绿色超级稻新品种选育"重大项目总体专家组认定为绿色超级稻。2016—2018年累计推广面积53万hm2,2017、2018年年种植面积分别列全国杂交水稻品种第2位和第3位,展现了其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作物研究》2008,22(4)
为了探讨超级稻的生态适应性以及影响产量稳定性的因素,揭示超级稻产量形成规律及高产群体的形态生理指标,形成超级稻高产栽培的技术体系,湖南省超级稻研究办公室组织湖南农业大学、湖南省水稻所、桂东县农科所、衡阳市农科所、常德市农科所、郴州市农科所、益阳市农科所、岳阳市农科所、永州市农科所、南县农业局等单位进行了超级稻栽培技术体系研究。课题组先后进行了超级稻的适宜播期、种植密度、施肥方法、  相似文献   

8.
湖南省一季晚稻生长季节介于中稻和双季晚稻之间.至2011年有37个品种(组合)通过湖南省审定.但优质稻品种尚不能满足需求。本研究征集了湘晚籼13号、中健2号、创香5号等10个优质常规品种(系),以黄华占为对照,在湖南长沙进行了一季晚籼稻品种的适应性研究。试验表明:创香5号、湘晚籼13号、香中籼16、农香18表现优质与高产结合好,农艺综合性状较好。  相似文献   

9.
黄籼占是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在水稻核心种质育种理论指导下,以丰产性好、高抗稻瘟病的中间材料丰丝占/特籼占25为母本,以耐热性强、适应性广的黄华占作为父本,利用系谱法选育出的抗病、优质水稻新品种,具有耐肥抗倒、耐热性强、后期熟色好、适应性广、抗白叶枯病、米饭食味好等特点。2009年1月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0.
为探明高产条件下不同超级稻品种对种植密度的反应特性,选用两优培九、Y两优1号、Y两优2号、Y两优900、超优1000等5个超级稻品种,以常规稻品种黄华占为对照,于2016年在湖南省郴州市桂东县进行小区试验。结果表明,两优培九、Y两优1号、Y两优900、超优1000均以高密度(24万丛/hm^2)处理产量最高,分别为11 469.33、13 438.75、11 125.56和11 969.35 kg/hm^2,比低密度处理(12万丛/hm^2)增产11.71%、9.41%、25.80%和9.90%,增产原因在于这4个品种在高密度种植下单位面积有效穗数较低密度和中密度处理分别高出40.76%和33.24%。Y两优2号在插植密度为12万丛/hm^2时,有效穗数较高并且千粒重显著高于其他两种种植密度,因而有着较高的实际产量,达到11 172.44 kg/hm^2。24万丛/hm^2处理时所有超级稻品种齐穗期与成熟期干物质生产总量均较高;黄华占则在低密度下(12万丛/hm^2)有着最高产量和干物质生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