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研究了伽马射线辐照对CCD敏感参数的影响,获取了CCD器件暗电流和电荷转移效率参数随辐照剂量的变化规律,辐照试验结果表明,暗电流参数的增长和电荷转移效率参数的衰减与辐照剂量近似成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2.
从实验和理论上研究了受激布里渊散射(SBS)光脉冲波形.在Nd∶YAG调Q激光器中实验研究了SBS光脉冲波形随抽运光参数、结构参数和介质参数的变化规律,并利用SBS理论模型进行了数值模拟,实验与数值模拟结果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结果表明,抽运光能量越小,透镜焦距越短,镜-池间距越长,介质声子寿命越长,SBS光脉冲波形就越不容易出现调制现象.分析和讨论了抽运光参数、结构参数和介质参数对SBS光脉冲波形的影响机理. 关键词: 受激布里渊散射 脉冲波形 抽运光参数 结构参数  相似文献   

3.
环形磁芯快脉冲动态参数测量方法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磁开关压缩脉冲过程中,磁芯磁参数需历经非饱和与饱和两个阶段,磁滞回线变化经历半个周期,通过测量这一变化过程中通过磁开关绕组的电流和磁通量变化率,可以计算出磁芯的磁滞回线,确定饱和磁通密度、剩磁等动态参数。 讨论了基于高电压放电和脉冲压缩方法测量磁芯动态参数的原理,给出了测试装置的电路原理和电路元件参数的选择方法,测量了大型磁开关磁芯快脉冲条件下的电参数,计算了相关的磁参数,给出了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4.
S参数是网络分析仪的基本测量参数,它包括了反射系数(驻波系数)、传输系数(或衰减系数)、相位等参数。通过引进射频矢量网络分析仪,可完善和建立本单位射频S参数测试标准,实现S参数量值统一,开展仪器设备和元部件的射频S参数现场及实验室检定。  相似文献   

5.
张勇  陈天麒  陈滨 《物理学报》2007,56(1):56-66
建立了跃变参数混沌同步的数学模型,提出并证明了其同步的充分条件,在理论上分析了充分条件的可实现性.提出了跃变参数混沌同步和跃变周期同步的有效算法,借助Chua混沌系统仿真实现了参数跃变混沌同步保密通信.最后,分析了跃变参数混沌保密通信对抗现有混沌窃听方法的性能.仿真结果表明跃变参数混沌同步及其保密通信具有易实现和强保密性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在GdOBr∶Eu的常压和高压荧光谱实验数据基础上,对晶场能级及其重心进行了拟合计算,得到了晶场参数和自由离子参数(Slater参数和自旋轨道耦合参数)在高压下的变化情况.计算结果表明,随压力增大,晶场参数B40,B60增大,B64减小,B20,B44的变化有些起伏.晶场强度在8GPa以下随压力增大而减弱,其后开始变强,但在实验压力范围内未能达到常压下的数值.自旋轨道耦合参数在高压下的变化与晶场强度相似,Slater参数Ei(i=1—3)对于不同的i其变化趋势不同,E1∶E2∶E3与类氢比率相近,但随压力有一定的起伏.为了揭示晶场参数和自由离子参数的这些变化所包含的物理内容,文中还与其随REOBr(RE=Y,Gd,La)基质阳离子的变化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7.
双稳随机共振参数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双稳系统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影响和产生双稳随机共振的参数选择特性.双稳系统参数和二次采样频率参数有着内在的物理联系,它们的改变都会引起势垒、势阱间距和粒子跃迁速率的改变,并使噪声能量相对重新分配,进而影响随机共振效果.根据随机共振的参数选择规律,可通过适当的参数选择来得到最佳的随机共振状态,为后续数据处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不确定Chen系统的参数辨识与自适应同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兴元  武相军 《物理学报》2006,55(2):605-609
研究了不确定Chen系统的自适应同步和参数辨识,设计了自适应控制器和参数更新规则,理论证明了该控制器可使得两个Chen系统——驱动系统和未知参数的响应系统渐进地达到同步,并且可以辨识出响应系统的未知参数.数值模拟结果证明了该控制器的有效性. 关键词: 不确定Chen系统 自适应同步 参数辨识 控制器  相似文献   

9.
基于自适应无下采样提升框架的Stokes图像获取方法   总被引:7,自引:7,他引:0  
赵永强  潘泉  张洪才 《光子学报》2005,34(8):1270-1273
根据成像偏振探测中stokes参数图像获取的原理和方法,分析了传统求取stokes参数图像方法在保留图像细节信息和处理输入图像微小平移等方面的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自适应平移不变小波分解的stokes参数图像求取方法,并用无下采样的提升框架来执行平移不变小波分解以提高算法的灵活性和计算速度.针对不同的stokes参数图像求取方法,用均值、方差、熵、边界能量对融合结果进行评价和分析.通过仿真,表明本文方法提高了stokes参数图像的质量并改善了stokes参数图像计算方法对输入图像平移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0.
符文彬  唐驾时 《物理学报》2004,53(9):2889-2893
设计了非线性参数控制器,改变了参数激励系统2 倍超谐共振时的稳态响应,减小了系统的响应幅值和消除了超谐共振时的鞍结分岔,从而消 除了跳跃和滞后现象.首先由多尺度法得到参数系统的近似频响方程,再进行分岔分析,从 而实现非线性控制的目标.通过数值模拟,说明状态反馈控制是可行的和有效的. 关键词: 参数激励 鞍结分岔 分岔控制 2倍超谐共振  相似文献   

11.
J-TEXT装置由许多相关子系统组成,其中央控制系统的主要功能和作用是统一调度和协调各个子系统,控制装置的运行状态。J-TEXT中央控制系统是基于Windows和QNX操作系统平台,并采用工业控制计算机结合PCI工业控制卡来实现的。该系统已经完成了相关测试并获得满意结果。在首轮的J-TEXT放电调试中,该系统运行稳定可靠,控制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
郑少白  沈仲卿 《物理学报》1986,35(7):874-881
本文给出托卡马克装置中,等离子体电流环水平位移和电流值同时作线性反馈控制时的演化方程,反馈控制稳定性的判据和在小扰动下作线性近似给出CT-6B装置的反馈稳定区的计算结果。 关键词:  相似文献   

13.
HT-7等离子体密度反馈控制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HT-7等离子体密度反馈控制系统,分析了影响等离子体密度控制的因素,改进了密度反馈控制方式,使控制系统密度反馈更为完整、规范,实现了控制系统从单纯的反馈控制向多功能转化。给出了在HT-7装置上的实验结果,并提出了进一步改进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本文简述亚辉光放电在HL-1装置上的应用。实验表明,这是一种安全、简便有效的清洗和碳化手段,它可以弥补磁控清洗放电和碳化的不足之处,并为HL-1M装置器壁锻炼提供了先行试验。  相似文献   

15.
HL-2M 装置供电系统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满足 HL-2M 装置的供电需求,须配套建设相应的供电系统。通过仿真计算 HL-2M 装置的总体供 电需求,考虑到 HL-2A 装置现有的供电系统设备,提出了兼顾 HL-2A 和 HL-2M 装置供电需求的总体配置方案。介绍了国内首台 300MVA 立式交流脉冲发电机组、磁体电源、高压电源和电源控制系统的研制情况。  相似文献   

16.
现有的HL-2A实时平衡重建系统采用的是网格尺寸为33×33,将无法满足HL-2M装置对控制精度和速度要求。为此开发了网格尺寸为129×129的重建系统,并通过GPU并行、算法重构等优化方法,使得新的重建系统在保证计算精度的情况下能够使得每一次平均重建计算维持在600μs内,可满足HL-2A和HL-2M中周期为1ms等离子体控制系统对重建系统精度和速度要求。  相似文献   

17.
现有的HL-2A实时平衡重建系统采用的是网格尺寸为33×33,将无法满足HL-2M装置对控制精度和速度要求.为此开发了网格尺寸为129×129的重建系统,并通过GPU并行、算法重构等优化方法,使得新的重建系统在保证计算精度的情况下能够使得每一次平均重建计算维持在600μs内,可满足HL-2A和HL-2M中周期为1ms等离子体控制系统对重建系统精度和速度要求.  相似文献   

18.
用托卡马克模拟程序对实验前期的放电进行了模拟,获得了期望的等离子体演化过程及主要参数波形,如极向场线圈电流、等离子体电流、等离子体位置等。通过等离子体控制系统将模拟获取的参数波形用于实验,开展了等离子体R位置控制、完全程序场控制及RZIp控制下的放电模拟对实验的预测研究。模拟结果与实验吻合较好,表明放电模拟具有一定的可预测性,为今后EAST装置开展更深入的物理实验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用托卡马克模拟程序对实验前期的放电进行了模拟,获得了期望的等离子体演化过程及主要参数波形,如极向场线圈电流、等离子体电流、等离子体位置等。通过等离子体控制系统将模拟获取的参数波形用于实验,开展了等离子体R位置控制、完全程序场控制及RZIp控制下的放电模拟对实验的预测研究。模拟结果与实验吻合较好,表明放电模拟具有一定的可预测性,为今后EAST装置开展更深入的物理实验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基于 HL-2M 装置主机集成安装实践,以风险控制、过程管理为质量管理工作总体思路,对工程策 划、实施、验收环节进行全面质量管理。通过实施质量管理活动,确保了 HL-2M 装置主机集成安装工程达到质 量目标,并于 2020 年 12 月 4 日首次放电成功。通过本项目的实施积累了大科学工程的质量管理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