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探讨周围组织与乳腺病灶的应变比值( strain ratio,SR)鉴别常规超声分级为BI-RADS 4级乳腺病灶良恶性的应用价值.方法 64例(良性34例,恶性30例)常规超声诊断为BI-RADS 4级乳腺病灶,通过超声弹性成像获得周围组织与乳腺病灶的SR,以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结果为标准,分析良、恶性病灶SR之间的差异,应用ROC曲线评价SR鉴别乳腺可疑恶性病变的价值.结果 34例良性乳腺病灶及30例恶性乳腺病灶的SR值分别为2.85±1.30及5.03±2.50,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9,P=0.000).应用SR鉴别常规超声分级为BI-RADS 4级乳腺病灶的良恶性,ROC曲线下面积为0.875(P <0.0001).当SR诊断阈值取3.26时,鉴别常规超声分级为BI-RADS 4级乳腺病灶良恶性的敏感性为83.33%,特异性为82.35%.结论 超声弹性参数SR对常规超声发现的乳腺BI-RADS 4级病灶的鉴别诊断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应变比值(SR)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97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其中良性65例,恶性32例,采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测量周围组织与结节的SR,比较良性与恶性结节间SR的差异,通过建立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来评价SR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价值。结果 65例良性及32例恶性甲状腺结节的SR值分别为1.41±0.73及6.57±4.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应用ROC曲线评价SR诊断甲状腺恶性结节的曲线下面积为0.982,取SR阈值为2.73时,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6.88%、96.92%、96.91%、93.94%和98.44%。结论超声弹性参数SR对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鉴别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估超声弹性成像在乳腺良恶性病变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使用超声弹性成像观察120例乳腺疾病患者的120个病灶,使用5分评分系统进行评估。结果:组织病理检查证实,120个乳腺病灶中良性病变71个,恶性病变49个。良性病变的超声弹性成像评分平均为(2.04±0.36)分,恶性病变平均为(3.06±0.94)分(P<0.001)。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为0.822,弹性成像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的最佳界值位于2~3分,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69.39%、91.55%和82.50%。结论:超声弹性成像有助于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有望成为辅助诊断乳腺恶性肿瘤的新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弹性应变率比值(Strain ratio,SR)在乳腺微小实性病灶(≤10 mm)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165例共184个乳腺微小病灶进行术前超声实时组织弹性成像(Ultrasonography real-time tissue elastography,URTE)检查,采用SR法分析计算病灶与周围对照组织的SR及其平均值.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构建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获得SR的最佳诊断临界值并分析其对乳腺微小实性病灶良恶性鉴别诊断的价值.结果:184个乳腺病灶中,良性114个,恶性70个.良、恶性病灶SR平均值分别为1.81±0.334,2.92±0.753.根据本组良恶性病灶SR绘制的ROC曲线,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ROC curve,AUC)为0.891,面积标准误为0.023.面积的95%可信区间为0.846~0.935,不包括0.5,P=0.000,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通过ROC曲线分析确定良恶性病灶SR的最佳诊断临界值为2.165.其对应的诊断敏感性(Se)81.4%,特异性(Sp)77.2%,约登指数(YI)为0.586,Se与Sp之和最大(1.586),误诊率与漏诊率之和最小(0.414).结论:SR能提供乳腺微小实性病灶硬度信息,有助于病灶的良恶性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5.
乳腺超声弹性成像8分评分标准价值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8分评分标准诊断乳腺病变良、恶性的最佳诊断界点及其诊断价值。方法以弹性成像评分8分法作为诊断标准,对经手术病理结果证实的583个乳腺病灶的超声弹性成像图依据8分评分标准进行评分,并进行诊断试验的ROC曲线分析。结果8分法弹性成像评分标准对乳腺病灶良、恶性诊断的最佳诊断界点为5分,其ROC曲线下面积为0.9523,其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性分别为:82.07%、98.63%、95.20%、94.32%和94.51%。结论超声弹性成像8分评分标准使用更为简便、准确,有助于乳腺肿块的良恶性鉴别。  相似文献   

6.
比较声触诊组织量化与弹性应变率比值法诊断乳腺疾病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比较声触诊组织量化(VTQ)与弹性应变率(SR)比值法判断乳腺病变良恶性的价值.方法 对103例女性患者共126个乳腺病变进行压迫式弹性成像检查,获得相应的弹性图,测量SR值;进一步应用声辐射力脉冲成像测量病灶的VTQ值;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构建ROC曲线,比较两种方法的诊断价值.结果 VTQ值判断乳腺病变良恶性的最佳临界点为6.64 m/s,ROC曲线下面积为0.88,其判断乳腺恶性病变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82.61%(19/23)、100%(103/103)和96.83%(122/126).SR比值法判断乳腺恶性病变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7.二者ROC曲线下面积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TQ技术可用于判断乳腺良恶性病变,其诊断价值与SR比值法相当.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加速时间指数(ATI)及弹性应变率比值(SR)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乳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病理结果分为良性组76例(98个病灶)和恶性组44例(57个病灶),均行常规超声和超声弹性成像检查,计算并比较两组二维超声图像特征、ATI及SR值。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ATI、SR值及其联合鉴别诊断乳腺恶性肿瘤的价值,计算曲线下面积(AUC)。结果良、恶性组二维超声图像特征(病灶形态、长轴方向、回声强度、内部回声是否均匀、边界情况、钙化程度、后方回声强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恶性组ATI、SR值均高于良性组(0.18±0.05 vs.0.11±0.03,3.05±0.65 vs.2.33±0.4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ATI、SR值鉴别诊断乳腺恶性肿瘤的AUC分别为0.842、0.813,且联合应用的AUC(0.906)高于其单独应用(均P<0.05)。结论ATI、SR值均能准确鉴别乳腺良、恶性肿瘤,两者联合应用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应变率比值(strain ratio,SR)法在鉴别良恶性微小非肿块实质性乳腺癌病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2年5月湖州市南浔区人民医院的113例经病理学检查(金标准)确诊的乳腺微小(≤1cm)非肿块实质性病灶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病理结果将患者分别列入良性组和恶性组,两组均行超声弹性成像检查,测定病灶部位与周围组织区域之间应变率的比值,并采用ROC曲线检测其诊断效能。结果:113例患者中良性病灶患者82例,恶性31例,SR法鉴别准确率为85.84%(97/113),灵敏度87.80%(72/82),特异度80.65%(25/31),阳性预测值92.31%(72/78),阴性预测值71.43%(25/35),SR法鉴别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63,P=0.453>0.05),Kappa值0.658;乳腺微小非肿块实质性恶性病灶超声成像SR值显著高于良性病灶(P<0.01);ROC曲线显示,超声弹性成像SR值鉴别的最佳截断值为2.930,灵敏度76.80%,特异度91.80%,最大约登...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弹性定量参数应变率(SR)比值、直径变化率及面积比对临床触诊阴性乳腺病灶(non-palpable breast lesions,NPBL)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150例经超声检查和手术病理证实的NPBL患者,根据术后病理结果分为良性病灶组(A组,n=110)和恶性病灶组(B组,n=40),比较两组SR比值、直径变化率及面积比。应用ROC曲线分析SR比值、直径变化率、面积比及其联合诊断乳腺恶性病灶的ROC曲线下面积、临界值、敏感性及特异性,并对其进行比较。结果 B组SR比值(6.04±2.53)显著高于A组(2.86±1.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31,P=0.000),常规超声与弹性成像测得A组病灶的直径和面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弹性成像测得B组病灶的直径与面积均显著高于常规超声测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16)。B组病灶的直径变化率显著高于A组(P=0.000),面积比亦显著高于A组(P=0.025)。应用SR比值、直径变化率及面积比联合诊断乳腺恶性病灶的敏感性为77.5%,特异性为94.5%,曲线下面积为0.937,高于SR比值、直径变化率及面积比单独诊断的效能。结论弹性定量参数SR比值、直径变化率及面积比在NPBL良恶性鉴别中均有效,而其联合诊断能够显著提高对乳腺病灶良恶性的鉴别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剪切波弹性成像在乳腺良恶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8年12月收治的乳腺病变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均接受手术病理检查确诊,共96个病灶,并接受剪切波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得到乳腺病变定量弹性模量值,分析剪切波弹性成像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准确性。结果:96个病灶中,病理检查显示共70个乳腺良性病变,26个恶性病灶;良性病变的弹性平均值、最小值、最大值、SD值均低于恶性病变,P0.05;接受剪切波超声弹性成像检查,以病理检查为金标准,灵敏度为92.31%(24/26),特异性为98.57%(69/70),准确性为96.88%(93/96);ROC曲线分析,弹性平均值参考值为40.2 k Pa时,平均值≤40.2 k Pa为良性病灶,平均值40.2 kPa为恶性病灶;弹性最大值诊断参考值为58.79 kPa时,最大值≤58.79 k Pa为良性病灶,最大值58.79 k Pa为恶性病灶。结论:临床评估、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可采用剪切波超声弹性成像技术,所得SD值、弹性最大值、弹性平均值可为临床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相对造影参数在乳腺良恶性病灶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通过获取造影定量参数及计算相对造影参数评价其对乳腺病灶良恶性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对54例经病理结果证实的乳腺病灶(良性31例,恶性23例)进行超声造影检查,使用ACQ软件对病灶及病灶旁组织增强感兴趣区绘制时间-强度曲线,测定超声造影参数,并计算相对造影参数。结果以病灶周围腺体为对照,良性组时间-强度曲线多数(80.65%,25/31)为与腺体曲线接近型,或呈缓升速降型,峰值后移。恶性组时间-强度曲线多数(91.30%,21/23)呈速升缓降型,峰值前移。病灶相对开始增强时间、相对达峰时间及相对峰值强度在乳腺良恶性病灶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对基准强度良恶性之间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研究乳腺病灶的造影参数应充分重视病灶周围腺体的增强情况,计算病灶与周围腺体造影参数的差值并结合时间-强度曲线形态特点进行良恶性对比分析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组织多普勒超声弹性成像(TDUE)时间-应变曲线在乳腺实性病灶定性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在我院行乳腺超声检查并经手术病理确诊的46例乳腺实性占位性病变患者共54个乳腺实性病灶(良性病灶39个,恶性病灶15个)行TDUE检查.在乳腺良、恶性病灶内及病灶周围乳腺正常脂肪组织内分别建立面积1 cm2的圆形感兴趣区(ROI),得到ROI解压时时间-应变曲线.记录乳腺正常脂肪组织、乳腺良性病灶、乳腺恶性病灶解压时最大应变绝对值(max-ARS).结果 (1)每个乳腺实性病灶及病灶周围乳腺正常脂肪组织均重复测量3次,共得到ROI解压时时间-应变曲线:乳腺正常脂肪组织162条,乳腺良性病灶117条及乳腺恶性病灶45条.(2)乳腺正常脂肪组织162条ROI解压时时间-应变曲线均为正向波形,未出现负向波形;乳腺良性病灶117条ROI解压时时间-应变曲线中正向波形108条,负向波形9条;乳腺恶性病灶45条ROI解压时时间-应变曲线中正向波形12条,负向波形33条.乳腺正常脂肪组织、乳腺良性病灶及乳腺恶性病灶ROI解压时时间-应变曲线形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检验水准修正法,χ2=172.37,P<0.0001).乳腺正常脂肪组织ROI解压时时间-应变曲线形态与乳腺良性病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isher确切概率法,P=0.0003),与乳腺恶性病灶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Fisher确切概率法,P<0.0001);乳腺恶性病灶ROI解压时时间-应变曲线形态与乳腺良性病灶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χ2=72.92,P<0.0001).(3)乳腺正常脂肪组织、乳腺良性病灶和乳腺恶性病灶max-ARS分别为(15.57±8.91)%、(6.78±4.48)%及(1.14±2.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4.21,P<0.05).且乳腺正常脂肪组织max-ARS大于乳腺良性病灶和恶性病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q=1.32、1.85,P均<0.05);乳腺良性病灶max-ARS大于乳腺恶性病灶,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q=0.67,P<0.05).结论 乳腺恶性病灶ROI解压时时间-应变曲线多呈负向波形,乳腺良性病灶max-ARS大于恶性病灶.ROI解压时时间-应变曲线可为判断乳腺实性病灶良恶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高频超声显示乳腺微小钙化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目的评价高频超声对乳腺微小钙化灶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经钼靶X线片证实的56例患者的66个乳腺微小钙化灶进行高频超声观察,评价高频超声显示乳腺微小钙化灶的能力及影响因素,并对钙化的良、恶性倾向进行判断。结果66个乳腺微小钙化灶中,高频超声共显示出45个(68.18%),其中对恶性病变的微小钙化灶显示率(84.78%)大于良性病变(30.00%,P<0.05)。在声像图中,高频超声对低回声背景内的微小钙化灶的显示率(97.67%)大于正常回声背景内的微小钙化灶的显示率(13.04%,P<0.05)。结论高频超声可以显示乳腺微小钙化灶,对乳腺恶性病变和声像图中低回声背景内的微小钙化灶显示较好。当超声发现多发微小钙化时,多提示为恶性病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RI,DCEMRI)定量参数对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价值及其与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s,VEGF)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收集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2014年11月至2015年2月67例乳腺病变患者行T1-DCE-MRI扫描,总扫描时相70次,第1时相17.3 s,以后单时相扫描时间4.58 s,总时间约5 min 33 s。测量如下参数:容量转移常数(volume transfer constant,Ktrans)、速率常数(rate constant,Kep)、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比(extravascular extracellular volume fraction,Ve)。检查后1周内均经手术取得病理,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LSD法两两比较正常组、良性组及恶性组间定量参数的差异,并绘制ROC曲线分析良、恶性组间的差异。用Pearson相关分析,分析恶性组MVD、VEGF表达与定量参数的相关性。结果正常组Ktrans、Kep、Ve值分别为(0.012±0.003)min-1、(0.439±0.083)min-1、(0.045±0.013);良性组Ktrans、Kep、Ve值分别为(0.049±0.007)min-1、(0.588±0.073)min-1、(0.107±0.022);恶性组Ktrans、Kep、Ve值分别为(0.187±0.045)min-1、(1.205±0.517)min-1、(0.133±0.049)。Kep、Ktrans在良、恶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P=0.041);Kep、Ktrans在正常、恶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P=0.008)。以最大约登指数为最佳诊断切入点,Ktrans、Kep的敏感性分别为86.8%、67.9%。Ktrans、Kep特异性分别为89.5%、94.7%,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31、0.819。30例乳腺癌患者的Ktrans、Kep、Ve值分别为(0.183±0.031)min-1、(1.192±0.063)min-1、(0.127±0.031),MVD计数为(34.96±9.86),VEGF积分为(5±1)分,均与Ktrans、Kep、Ve呈正相关(P0.05)。Kep、Ktrans与VEGF相关性最强(r=0.759,r=0.771),与MVD相关性较强(r=0.613,r=0.607)。结论定量参数Ktrans、Kep对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有临床价值,且有较高的诊断效能。乳腺癌Kt r a ns、Ke p与VEGF、MVD相关性较强,有望成为无创性评价乳腺肿瘤微循环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超声"萤火虫"成像(MI)对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134例乳腺占位病变患者行MI和常规乳腺X线摄影(MMG)检查,观察微钙化分布及形态,通过活检或术后病理检查明确诊断。采用ROC曲线评价MI、MMG对乳腺恶性病变的诊断效能。结果 病理诊断乳腺良性病变85例、恶性49例,MI正确诊断良性82例、恶性44例,MMG正确诊断良性69例、恶性34例。簇状和线性分布的微钙化更倾向于恶性病变。ROC曲线结果显示,以MMG所示每平方厘米病灶内存在5个钙化点为截断值,诊断恶性病变的AUC为0.64(P=0.01),敏感度69.39%(34/49),特异度81.18%(69/85),准确率76.87%(103/134);以MI所示每平方厘米病灶内存在3个强回声点为截断值,诊断乳腺恶性病变的AUC为0.76(P<0.01),敏感度89.80%(44/49),特异度96.47%(82/85),准确率94.03%(126/134)。结论 MI所示微钙化数量及分布有助于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且诊断效能高于MMG。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应变式弹性成像(SE)与剪切波弹性成像(SWE)技术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病灶的价值。 方法选择2015年1至12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乳腺疾病患者150例共155个乳腺病灶进行SE检查,用改良5分法对病灶进行弹性评分,测量应变率比值(SR);对病灶进行SWE检查,测量最大弹性模量值Emax、平均弹性模量值Emean、弹性标准差Esd、病灶/脂肪弹性比Eratio。绘制SE、SWE弹性参数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病灶构建操作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选取AUC最大的SE及SWE参数,采用McNemar检验比较其鉴别诊断不同乳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BI-RADS)分类乳腺良恶性病灶的准确性。 结果ROC曲线显示,SE参数弹性评分及SR,SWE参数Emax、Emean、Esd及Eratio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病灶ROC的AUC分别为0.823、0.810、0.877、0.835、0.881、0.853。ROC的AUC最大的SE、SWE弹性参数分别为弹性评分、Esd。Esd鉴别诊断BI-RADS 4A类乳腺良恶性病灶的准确性高于弹性评分(86.3% vs 64.7%),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39,P<0.05);Esd鉴别诊断BI-RADS 3类、4B类乳腺良恶性病灶的准确性高于弹性评分,且弹性评分鉴别诊断BI-RADS 4C类及5类乳腺良恶性病灶的准确性高于Esd,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SE和SWE技术对乳腺良恶性病灶鉴别诊断均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且价值相当。与BI-RADS分类相结合可以优化弹性成像技术在临床中的选择及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进一步探讨超声造影结合时间-强度曲线分析在乳腺良恶性肿块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以病理结果为标准,比较95例乳腺肿块的超声造影表现及时间-强度曲线。结果60个乳腺良性肿块的时间-强度曲线斜率、峰值强度均较35个恶性肿块小,60个良性乳腺肿块的时间-强度曲线斜率、峰值时间、峰值强度与周围组织的差值均较35个恶性肿块小与周围组织的差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肿块的时间-强度曲线形态与周围正常乳腺组织相似,清除相有一平台期;恶性肿块的时间-强度曲线形态与周围正常组织相差较大。结论超声造影结合时间-强度曲线分析有助于乳腺良恶性肿块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