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甲状腺恶性肿瘤中以乳头状癌较常见,一般情况下容易诊断,但微小乳头状癌却容易被忽视,下面结合我院8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进行文献病理复习,目的 在于加深对微小乳头状癌的了解,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2.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亦称隐匿性癌,是指肿瘤直径≤1 cm的甲状腺癌[1]。由于肿瘤微小,常无相应的临床表现,临床上诊断较困难,大多病例是因甲状腺其他疾病在术中或术后病理检查时发现,易被忽略,造成漏诊。  相似文献   

3.
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为了确定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病人的特点及术后效果.方法总结了我院1954年至1992年间外科治疗的1196例甲状腺乳头状癌病例.结果93例(7.7%)甲状腺肿瘤直径在1.0cm以下.其中49例因其它甲状腺疾患,手术时意外发现.41例行一侧腺叶切除术,其10年生存率为100%.44例以颈淋巴结转移为首发症状的病人,皆行一侧腺叶切除和颈淋巴结清除术,10年生存率为91.8%.所有病人平均随访11年,44例颈淋巴结转移的病人中,有3例死于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结论分析结果提示,无颈淋巴结转移的病人,一侧腺叶切除已足够.而伴有颈部转移的病人,一侧腺叶切除和颈淋巴结清除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星形细胞上调基因-1(AEG-1)和纺锤体与着丝粒相关蛋白3(SKA3)的表达与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5年5月至2016年8月经病理学检查确诊的92例PTMC患者的癌组织及对应癌旁组织石蜡标本。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组织标本中AEG-1和SKA3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与PTM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AEG-1、SKA3表达与患者无复发生存时间(RFS)的关系,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影响PTMC患者RFS的因素。结果 AEG-1在癌旁组织和PTM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7.4%(16/92)和72.8%(67/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SKA3在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15.2%(14/92),在PTMC组织中为66.3%(61/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AEG-1蛋白表达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和腺外侵犯有关(P<0.05); SKA3蛋白表达与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PTMC组织中AEG-...  相似文献   

5.
蒋烈浩  温庆良  殷珂欣 《中国肿瘤》2018,27(11):851-856
摘 要:甲状腺乳头状癌是最常见的内分泌腺恶性肿瘤,其发病率显著上升。lncRNA因其非编码性一直处于研究盲区,随着基因测序技术的逐渐成熟,lncRNA在表观遗传调控、转录调控、转录后调控的重要作用初步显现,探究lncRNA对于细胞生命活动的意义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lncRNAs作为一类新的ncRNAs,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增殖,癌变和转移中起重要作用。其可作为甲状腺乳头状癌诊断、预后的生物标志物学和靶向治疗的潜在靶点。全文就lncRNA的结构功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应用,以及作为治疗靶点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藏族人群中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microcarcinoma,PTMC)BRAFV600E基因突变情况,分析BRAFV600E基因突变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7年5月期间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西藏成办分院就诊并行手术治疗的PTMC患者69例,收集患者临床病理资料,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BRAFV600E基因突变状态。结果:藏族人群中PTMC患者BRAFV600E基因突变率 为60.9%(42/69);69例患者中多灶肿瘤占33.3%(23/69),肿瘤腺外侵犯率为30.4%(21/69),淋巴结转移率为23.2%(16/69),进展期肿瘤(III/IV期)构成比为21.7%(15/69);BRAFV600E基因突变与多灶肿瘤(P=0.036)、肿瘤腺外侵犯(P=0.024)、淋巴结转移(P=0.013),进展期肿瘤(P=0.021)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淋巴结转移除与BRAFV600E基因突变相关而外,还与多灶肿瘤(P<0.001)肿瘤腺外侵犯(P<0.001)相关。结论:藏族人群中PTMC患者BRAFV600E基因突变较为多见,且与肿瘤多灶、侵袭、转移及临床分期相关,可作为筛选高危PTMC患者的分子标记,评估预后并指导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PTMC)发生淋巴结转移(LNM)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535例行甲状腺切除术且病理证实为PTMC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PTMC患者中有和无淋巴结转移、不同转移区域、不同肿瘤直径组间临床病理特征,分析淋巴结转移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PTMC合并淋巴结转移组192例(35.89%),非淋巴结转移组343例(64.11%),两组比较,淋巴结转移组年龄<55岁、男性、癌灶多发、双侧分布、直径>0.5 cm、合并桥本氏甲状腺炎(HT)、中/高危复发危险分层比例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中央区淋巴结转移(CLNM)组147例(76.56%),颈侧区淋巴结转移(LLNM)组45例(23.44%),与CLNM组比较:LLNM组癌灶多发、双侧分布、合并HT比例升高,BRAF基因突变率比例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肿瘤直径≤0.5 cm组187例(34.95%),直径>0.5 cm组348例(65.05%),与直径≤0.5 cm组比较:直径>0.5 cm组癌灶多发、双侧分布、合并LNM、包膜外侵犯、中/高危复发危险分层比例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年龄<55岁、男性、癌灶多发、直径>0.5 cm、合并HT是LNM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年龄<55岁、男性、癌灶多发、直径>0.5 cm、合并HT是PTMC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颈部淋巴结转移增加PTMC复发风险。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MALAT1的表达是否可以作为食管中段鳞癌患者根治术后的预后指标。方法 应用qRT-PCR法检测77例接受食管癌根治术治疗的食管中段鳞癌患者肿瘤组织及对应癌旁组织中MALAT1的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结果 与癌旁组织相比,食管癌组织中MALAT1表达水平明显增高(P<0.001)。MALAT1的表达与患者T分期呈正相关。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MALAT1高表达组患者的术后无疾病进展时间(DFS)和总生存时间(OS)显著缩短(P=0.04, P=0.038)。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MALAT1表达水平对DFS和OS的风险比(HR)为1.73(95%CI=0.92~3.23, P=0.09)和1.71(95%CI=0.93~3.12, P=0.08)。结论 MALAT1的表达水平可能是接受根治术治疗的食管中段鳞癌患者的一项预后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9.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近年来的发病率逐渐增高.由于高频超声的广泛应用和空间分辨率的提高,且具有无创和重复性好的特点,超声(US)是目前对甲状腺疾病筛查首选的影像学方法,特别是对PTMC.全文简述PTMC常见超声表现的病理学基础,重点阐述了PTMC在常规超声中的表现及一些利于诊断PTMC的超声新技术.  相似文献   

10.
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18例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thyroid microearcinoma,TMC)是指直径≤1 cm的甲状腺乳头状腺癌[1],由于癌灶小、隐匿,无症状,术前常常难以发现,通常于结节性甲状腺肿等良性甲状腺疾病切除标本外检中偶然发现.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血清长链非编码RNA(lncRNA)MALAT1和AFAP1-AS1与鼻咽癌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2013年4月—2015年6月在我院经病理证实的鼻咽癌患者136例为鼻咽癌组,同期选择我院门诊健康体检者54例为对照组,实时荧光逆转录法分析MALAT1和AFAP1-AS1的表达;采用χ2检验分析MALAT1和AFAP1-AS1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Log-rank检验分析血清MALAT1和AFAP1-AS1不同表达水平患者的预后差异。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鼻咽癌组MALAT1和AFAP1-AS1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MALAT1和AFAP1-AS1表达与年龄无关(P>0.05);肿瘤最大径≥5 cm、病理学分期越高、TNM分期越高、浸润深度越深、有淋巴血管间隙浸润、有淋巴结转移、有复发的鼻咽癌患者MALAT1和AFAP1-AS1高表达率升高(P<0.05);MALAT1和AFAP1-AS1低表达组2年生存率及生存期均明显高于MALAT1和AFAP1-AS1高表达组(P<0.001);多因素Cox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发现MALAT1低表达(HR=0.52,95% CI:0.37~0.81)和AFAP1-AS1低表达(HR=0.56,95% CI:0.51~0.83)为鼻咽癌患者预后的独立保护因素(P<0.001)。结论 鼻咽癌患者血清lncRNA MALAT1、AFAP1-AS1水平升高,且与鼻咽癌恶性进展有关;鼻咽癌患者血清MALAT1、AFAP1-AS1低表达患者预后良好;MALAT1、AFAP1-AS1可能作为诊断鼻咽癌的新型标志物。  相似文献   

12.
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是一类长度大于200个核苷酸且不能编码蛋白质的RNA,但其在各个层面参与基因调控。近年来很多研究发现,lncRNA与人类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具有相关性,而且已有许多研究发现lncRNA在甲状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现对lncRNA的研究现状及其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ncer,PTC)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超声声像特征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4月-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7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的超声声像图像和病理特征。结果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彩超征象形态表现不规则、边界不清晰、实性不均质低回声、周边无声晕;看见微小钙化,且主要以内部血流为主。经病理检查发现,在镜下表现为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晰,同时还存在纤维假包膜情况,内部可见砂粒状,且患者病灶内部组织由滤泡状和乳头状结构所排列的纤维间质及癌细胞组成。恶性结节数为115个,其中Ⅰ和Ⅱ型占28.70%(33/115)、Ⅲ型占71.30%(82/115);良性结节数为134个,其中Ⅰ和Ⅱ型占88.81%(119/134)、Ⅲ型占11.19%(15/134);2组比较,P<0.05。结论临床上,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超声声像图主要由患者病理组织学特征来决定,同时联合超声及病理检查可为临床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检出提供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的临床病理特点,为提高病理诊断水平,防止漏诊、误诊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伴一侧乳头状微小癌(TMC)11例,左侧结节性甲状腺肿伴左侧TMC5例,右侧结节性甲状腺肿伴右侧TMC4例。肿块切面见不同质地的多发结节,灰棕色至灰白色,境界清楚。其中可见夹杂TMC的结节质地较硬,灰白、灰黄色,细颗粒状,边界不清,有不同程度纤维化。结论:典型的乳头状癌具有纤维血管轴心,被覆大而异型的细胞,排列紊乱,癌细胞核呈毛玻璃样,可见核沟,有时出现核内包涵体。乳头结构不明显时,但见到明显的间质纤维化,毛玻璃样核时要考虑到乳头状微小癌亚型的可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的临床病理特点,为提高病理诊断水平,防止漏诊、误诊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伴一侧乳头状微小癌(TMC)11例,左侧结节性甲状腺肿伴左侧TMC5例,右侧结节性甲状腺肿伴右侧TMC4例。肿块切面见不同质地的多发结节,灰棕色至灰白色,境界清楚。其中可见夹杂TMC的结节质地较硬,灰白、灰黄色,细颗粒状,边界不清,有不同程度纤维化。结论:典型的乳头状癌具有纤维血管轴心,被覆大而异型的细胞,排列紊乱,癌细胞核呈毛玻璃样,可见核沟,有时出现核内包涵体。乳头结构不明显时,但见到明显的间质纤维化,毛玻璃样核时要考虑到乳头状微小癌亚型的可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浆细胞瘤多样异位基因1(lncRNA PVT1)和miR-195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本院内分泌科及甲状腺外科收治的120例PTC患者进行研究(PTC组),120例甲状腺良性病变患者作为良性病变组,癌旁>4 cm以外的正常甲状腺组织为对照组,采用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组织中PVT1和miR-195水平,与临床病理参数关系,分析二者表达相关性及对PTC诊断价值。结果:PTC组患者癌组织中PVT1水平高于良性病变组、对照组(P<0.05),良性病变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TC组患者癌组织中miR-195水平低于良性病变组、对照组(P<0.05),良性病变组低于对照组(P<0.05),三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VT1、miR-195表达水平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无关(P>0.05),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PTC患者组织中PVT1和miR-195表达呈负相关性(r=-0.840,P=0.000)。ROC曲线显示,PVT1的AUC为0.769,敏感性为60.00%,特异性为90.00%,miR-195的AUC为0.892,敏感性为81.67%,特异性为83.33%。结论:PTC患者组织中PVT1高表达,miR-195低表达,二者表达呈负相关性,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具有较高诊断价值,可能参与PTC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apillarymicrocarcinomaofthyroid,PMCT)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分析84例PMCT的淋巴结转移率与患者性别、发病年龄、病灶数目及有无伴发良性病变或同时患有对侧甲状腺乳头状癌等因素的相关性。结果84例PMCT中,男11例、女73例,男、女性的平均发病年龄分别为51.7和47.4岁,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45.45%和10.96%(P=0.003)。84例PMCT中,57例伴发甲状腺其他良性病变,9例同时患有另一叶甲状腺乳头状癌,66例淋巴结转移率为6.06%(4/66),明显较单纯PMCT者的50.0%(9/18)为低(P=0.000)。以45岁为界〈45岁和≥45岁组的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10.81%,19.15%(P=0.294)。多灶与单发结节者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17.65%和7.46%,(P=0.314)。结论PMCT淋巴结转移率与病灶数目及患者年龄不相关(P〉0.05),与性别及有无伴发甲状腺其他病变相关(P〈0.05)。男性PMCT淋巴结转移率较高,单纯PMCT淋巴结转移率较高。  相似文献   

19.
赵时梅  史林  罗宇 《实用癌症杂志》2012,27(4):384-385,391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papillary thyroid microcarcinoma,PTM)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分析13例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的临床病理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男性1例,女性12例,男女之比为1∶12,女性中位年龄为46岁。同时伴有结节性甲状腺肿和甲亢5例(38.5%),单独伴有结节性甲状腺肿4例(30.8)%,单独伴甲亢4例(30.8%)。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具有典型的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学特征。结论 PTM发病隐匿,常与其他甲状腺疾病共存。病理医师对甲状腺标本常规行书页状取材,连续切片,可提高PTM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20.
蒋烈浩  殷珂欣  谭卓 《中国肿瘤》2018,27(10):801-806
摘 要:[目的] 通过检测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及癌旁正常组织中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AP000472.2的相对表达量,分析其与PT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qRT-PCR技术检测lncRNA AP000472.2在60例新鲜冰冻PTC组织及配对癌旁组织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PTC各临床因素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LncRNA AP000472.2在PTC肿瘤组织中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存在包膜侵犯或淋巴结转移的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lncRNA AP000472.2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无包膜侵犯或无淋巴结转移的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性别、年龄、腺内播散、砂粒体、肿瘤大小、肿瘤数量之间lncRNA AP000472.2表达水平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LncRNA AP000472.2高表达可能与PTC的发生、发展存在密切联系,且在PTC包膜侵犯和颈部淋巴结转移中发挥着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