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fast track surgery,FTS)理念的护理干预对进展期胃癌患者腹腔镜辅助D2根治术后康复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01/2017-09诸暨市中医医院收治的70例行腹腔镜辅助D2根治术治疗的进展期胃癌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n=35)与对照组(n=35).对照组给予常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以FTS为指导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手术及术后恢复情况(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及术后排气时间、术后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围手术期应激反应[手术前及术后1 d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介素-6(interleukin 6,IL-6)水平]、免疫功能[手术前及术后1 d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4~+/CD8~+)]、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中失血量少、术后排气时间、进食时间及住院时间短(P0.05);手术前两组血清CRP、IL-6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1 d两组血清C R P、I L-6水平较手术前升高(P0.05),但观察组血清CRP、IL-6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手术前两组CD3~+、CD4~+、CD4~+/CD8~+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1 d两组CD3~+、CD4~+、CD4~+/CD8~+较手术前降低(P0.05),但观察组CD3~+、CD4~+、CD4~+/CD8~+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11.43%vs 22.86%,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91.43%vs 71.43%,P0.05).结论给予行腹腔镜辅助D2根治术的进展期胃癌患者基于FTS理念的护理干预,可减轻手术所致应激反应及免疫功能损害、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促进患者术后早期康复,且护理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联合生长抑素对老年急性胰腺炎免疫反应及肠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老年急性胰腺炎患者依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22例:肠内营养联合生长抑素;对照组21例:生长抑素。结果治疗后7 d及10 d观察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Ⅱ)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第5、7、10天观察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第5、7、10天观察组白介素-1(IL-1)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0 d:观察组白蛋白及前白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反应蛋白(CRP)水平(t=2.659,P=0.011)、D-乳酸水平(t=4.044,P<0.001)、血二胺氧化酶(DAO)水平(t=4.627,P<0.001)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老年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救治中,在常规生长抑素治疗基础上添加肠内营养可显著降低患者全身性炎症反应水平及维护肠黏膜屏障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集束化护理对宫颈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指标、膀胱功能及术后尿潴留的影响。方法行宫颈癌根治术的患者10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2例,住院期间,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方案护理,观察组给予集束化护理方案护理,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术后膀胱功能恢复率及术后尿潴留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 d CD4~+、CD8~+及CD4~+/CD8~+百分比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1 d CD4~+、CD4~+/CD8~+百分比较术前明显降低,且明显低于观察组,CD8~+百分比较术前明显升高,且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膀胱功能恢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5.70,P=0.02);观察组患者术后尿潴留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6.03,P=0.01)。结论集束化护理可有效改善宫颈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指标、促进术后膀胱功能的恢复并有效降低术后尿潴留的发生率,促进患者术后的康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营养支持对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细胞炎性因子、外周血T淋巴细胞和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SAP患者118例,按照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59例与对照组59例。对照组采用肠外营养,观察组采用肠内~+肠外营养支持。两组疗程均为7~14 d。比较两组腹痛缓解、腹胀缓解及肠鸣音恢复时间,血淀粉酶和尿淀粉酶恢复时间,治疗前后细胞炎性因子、外周血T淋巴细胞和营养状况变化。结果观察组腹痛缓解、腹胀缓解及肠鸣音恢复时间明显快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淀粉酶和尿淀粉酶恢复时间明显快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白细胞介素(IL)-6、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IL-6、CRP和TNF-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t=17.161、10.381、17.145,P<0.05)。两组治疗后CD3~+、CD4~+和CD4~+/CD8~+明显增加(P<0.05);观察组治疗后CD3~+、CD4~+和CD4~+/CD8~+明显高于对照组(t=6.377、12.750、8.903,P<0.05)。两组治疗后转铁蛋白(TRF)、前白蛋白(PA)、白蛋白(ALB)水平明显增加(P<0.05);观察组治疗后TRF、PA和ALB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t=8.470、16.036、5.993,P<0.05)。结论肠内~+肠外营养支持治疗老年SAP效果明显,可减轻患者炎症反应,增强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和提高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老年肺炎患者血清胆碱酯酶(CHE)的水平,并分析其与免疫、炎症指标的相关性。方法接受诊疗的肺炎患者45例作为观察组,同期健康体检的老年人4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CHE及炎症、免疫指标,并分析相关性。结果观察组血清CHE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血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CD4细胞比例及CD4/CD8比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观察组血清CHE与CRP(r=-0.821,P<0.01)、PCT(r=-0.824,P<0.01)呈负相关,而与CD4/CD8呈正相关(r=0.819,P<0.01)。结论老年肺炎患者血清CHE水平显著降低,且与系统性炎症反应及免疫抑制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肠内营养支持在老年肺癌化疗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老年肺癌患者91例的临床资料,依据患者化疗期间是否接受肠内营养支持分为:观察组43例:化疗+肠内营养;对照组48例:化疗+普通饮食。结果化疗后观察组白蛋白、前白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体质指数、三头肌皮褶厚度、上臂围、上臂肌围及握力、白细胞计数、CD4/CD8、NK细胞、IgA、IgM及IgG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化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38)。观察组化疗后2年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30)。结论老年肺癌患者化疗期间辅助鼻饲肠内营养可以维持营养状况,一定程度改善免疫状况,减少化疗并发症,并提高术后2年生存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微创置管抽吸术对老年脑出血患者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87例老年脑出血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43例,行钻孔置管血肿抽吸液化引流术,对照组44例采用常规药物保守治疗。结果两组术前NIHSS和简明智力状态评分(MMSE)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NIHSS和MMSE评分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NIHSS明显低于对照组(t=2.287,P=0.025),观察组治疗后MMSE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3.419,P=0.001);两组术后30、15和7 d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8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明显低于术前(P0.05)。术后血清中两组患者TNF-α、IL-6、IL-8及CRP水平呈现下降趋势(P0.05)。观察组术后7、15 d血清中TNF-α、IL-6、IL-8及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30 d血清中TNF-α、IL-6、IL-8及CRP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术后7 d NIHSS与IL-6(r=0.382,P=0.011)及CRP(r=0.319,P=0.037)呈现显著正相关。结论钻孔置管血肿抽吸液化引流术治疗老年脑出血可以降低患者神经功能的损伤,减轻炎症反应的水平,治疗效果优于常规药物保守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老年膀胱结石患者采用改良式经电切镜外鞘气压弹道碎石术的临床疗效。方法老年膀胱结石患者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46例(电切镜外鞘辅助肾镜下弹道碎石取石)及对照组42例(肾镜下弹道碎石取石)。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止痛药使用剂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术后3 d,观察组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术后3 d外周血TNF-α(r=-0.796,P0.001)及CRP(r=-0.770,P0.001)水平均与手术时间呈现显著负相关。结论电切镜外鞘辅助肾镜下弹道碎石取石在治疗老年男性膀胱结石中具有降低手术时间及术后应激的辅助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EN)支持对老年胰十二指肠切除(PD)患者术后营养、免疫和预后影响。方法 90例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术后EN组和肠外营养(PN)组,给予营养支持710 d。术前、术后1 d、7 d分别检测营养指标、免疫指标和机体变化。结果与术前比较,术后1 d两组患者体质量下降,人体前白蛋白和转铁蛋白含量降低;CD3、CD4阳性细胞数及CD4/CD8比值降低,CD8阳性细胞数升高(P<0.05)。术后7 d,EN组CD3、CD4阳性细胞数及CD4/CD8比值恢复至术前水平,且明显高于PN组(P<0.05),而CD8阳性细胞数低于PN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EN干预可纠正老年PD患者术后营养、免疫状况和促进机体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肝切除术的老年肝癌患者肝功能、免疫细胞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接受肝切除手术的老年肝癌患者91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给予早期肠内营养,对照组49例给予静脉营养。结果两组术后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水平先升高后降低,两组白蛋白(ALB)水平先下降后升高,两组术后3、7 d时AST、ALT、ALB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7 d TBIL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t=2.884,P=0.005);两组术后3、7 d时CD4~+T细胞、CD8~+T细胞水平先下降后上升,组间术后3 d的CD4~+T细胞、CD8~+T细胞、CD4~+/CD8~+T细胞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7 d CD4~+T细胞、CD8~+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3、7 d的白细胞介素(IL)-1、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先升高后下降,组间术后3 d时IL-1、IL-6、TNF-α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7 d IL-1、IL-6、TNF-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以促进肝功能恢复,改善患者术后免疫抑制状态,降低体内炎症反应,对肝切除术的老年肝癌患者预后恢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治疗老年进展期胃癌的近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老年进展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59例: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对照组62例:开腹下胃癌根治术。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及术中清扫淋巴结数目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中输血量、术后恢复排气时间、术后开始下床活动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7 d白蛋白水平、前白蛋白水平、血红蛋白水平、C-反应蛋白水平及白细胞计数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32)。两组患者术后3年累积复发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68)。结论老年进展期胃癌采用腹腔镜治疗可以获得与开腹手术相当的术后3年生存率,但术中损伤小、术后恢复快。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腹部感染的疗效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腹部感染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西医常规抗感染治疗和营养支持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检测比较两组患者的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白蛋白(ALB)、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3~+、CD4~+)水平。结果治疗7 d后,两组患者的PCT、CRP、WBC水平均显著降低,观察组患者的PCT、CRP、WB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的ALB水平均显著升高,观察组患者的ALB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的CD4~+/CD8~+、CD3~+、CD4~+水平均显著升高,观察组患者的CD4~+/CD8~+、CD3~+、CD4~+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可有效降低腹部感染患者的PCT、CRP、WBC水平、改善营养状况、有效调节免疫功能,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羟考酮术前用应用对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术后疼痛及系统性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纳入良性胆囊病变患者,依据术前是否使用羟考酮分为观察组41例(使用)及对照组42例(不使用)。检测两组术后一般恢复、术后疼痛情况及术后24 h炎症介质水平的变化。结果两组术后通气时间(t=1. 887,P=0. 066)及术后住院日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 782,P=0. 078)。观察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显著早于对照组(t=7. 090,P<0. 01)。观察组患者术后1 h(t=41. 160,P<0. 01)、6 h(t=20. 500,P<0. 01)、12 h (t=8. 257,P<0. 01)及24 h(t=18. 130,P<0. 01)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24 h外周血C反应蛋白(CRP,t=5. 246,P<0. 01)、白细胞介素(IL)-6(t=4. 035,P<0. 01)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t=4. 112,P<0. 01)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两组外周血IL-10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 296,P=0. 199)。结论术前羟考酮应用可以减少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疼痛及系统性炎症反应的程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对老年消化道肿瘤患者术后蛋白分解代谢的影响,使用rhGH能否改善老年肿瘤患者的免疫功能.方法患者27例,分rhGH治疗组(n=15)和对照组(n=12),术后给予早期腹腔化疗(EPIC)和全胃肠外营养(TPN)支持,rhGH组另在术后1~6 d上午皮下注射8IU rhGH.结果对照组术后5 d、10 d的血清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和IgG、IgA、IgM、CD+3、CD+4、CD+8术后10 d较术前明显增加(P<0.01),精神状态明显好于对照组.术后10d,对照组患者体重下降3~5 kg,rhGH组下降1~2 kg(P<0.01).结论老年肿瘤患者在EPIC和TPN营养支持的前提下应用rhGH能克服术后应激反应的蛋白分解代谢作用,改善宿主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切除术治疗老年巨大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ML)对患者免疫功能及神经内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2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老年巨大AML患者62例,按照入院顺序编号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1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开放性肾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后腹腔镜肾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前、术后免疫功能指标:CD3+、CD4+、CD8+、CD4+/CD8+,神经内分泌功能指标:β-内啡肽、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醇。结果 1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2观察组术后第1、4天CD3+、CD4+、CD4+/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CD8+水平术后第1、4天低于对照组(P<0.05);3观察组术后第1、4天β-内啡肽、ACTH及皮质醇激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后腹腔镜切除术治疗老年巨大微创优势明显,对免疫功能及神经内分泌功能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比胸腔镜辅助食管癌根治术与开胸食管癌根治术治疗老年食管癌的疗效及对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接受食管癌根治术的老年食管癌患者65例。依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胸腔镜辅助食管癌根治术)32例及对照组(开胸食管癌根治术)33例。结果手术后对照组用力肺活量(FVC)及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水平显著低于手术前,且低于观察组(P<0.05)。手术后,两组C反应蛋白(CRP)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手术后,两组CD4/CD8自然杀伤(NK)细胞及免疫球蛋白(Ig)G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胸腔镜辅助食管癌根治术治疗老年食管癌可有效降低术后系统性炎症反应、免疫抑制并同时保护肺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腹腔根治术对老年结直肠癌患者应激反应、炎症反应和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118例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9例与观察组59例。观察组行腹腔镜根治术,对照组行传统开腹术。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变化,术前和术后3 d应激反应、炎症反应和细胞免疫功能变化。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排气时间明显快于对照组,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淋巴结清扫和手术时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术后3 d血清肾上腺素(E)、皮质醇(Cor)和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较术前明显升高(观察组:t=8.268、17.191、10.543,对照组:t=20.122、27.313、24.014,均P<0.05);观察组术后3 d血清E、Cor和NE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t=12.768、13.883、14.321,均P<0.05)。两组术后3 d血清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较术前明显升高(观察组:t=7.866、8.338、9.667,对照组:t=20.491、16.652、16.144,均P<0.05);观察组术后3 d血清IL-6、TNF-α和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t=13.589、12.459、11.019,均P<0.05)。两组术后3 d CD3^+、CD4^+和CD4^+/CD8^+较术前明显降低(观察组:t=5.447、7.282、7.548,对照组:t=17.661、12.835、13.196,均P<0.05);观察组术后3 d CD3^+、CD4^+和CD4^+/CD8^+明显高于对照组(t=10.346、6.999、9.054,均P<0.05)。结论腹腔镜根治术对老年结直肠癌效果明显,且对应激反应、炎症反应和细胞免疫功能反应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重组人生长激素和谷氨酰胺的强化营养对老年脓毒症患者应激及免疫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老年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每组20例.常规组给予标准营养支持治疗,实验组加用生长激素和谷氨酰胺,疗程为14d,观察2组患者在实验前1d及实验后第7、14天的应激状态(C3、C4、CRP)和免疫功能(CD4+、CD8+、CD4 +/CD8+、IgG、IgM)的变化.结果:实验前2组患者血C3、C4及CRP无明显差异,室验后第7、14 d实验组较常规组有明显改善(P<0.05).老年脓毒症患者入院时均有明显的免疫抑制,实验组(CD4+、CD8+、CD4+/CD8+、IgG、IgM)在第7、14 d与常规组相比有改善(P<0.05).结论:重组人生长激素和谷氨酰胺强化营养2周能有效地改善老年脓毒症患者的应激和免疫状态.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手术中保温护理对胃癌根治术后手术野感染(SSI)的预防作用。方法将我院120例胃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60)与对照组(n=60),对照组常规术中管理,各流程未采取针对性保暖处理,观察组采取术中保温护理,比较两组手术出血量、术毕体温、进食时间、下床时间、拆线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ELISA法检测入室后及术毕的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另观察术毕IL-6、IL-8及CRP水平对并发症发生率的预测价值。结果观察组手术出血、进食时间、下床时间、拆线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术毕体温高于对照组(P0.05);术毕两组IL-6、IL-8及CRP均显著高于入室前(P0.05),术毕观察组IL-6、IL-8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SSI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IL-6预测SSI区域线下面积0.932,最佳界值193.5ng/L,CRP预测SSI区域线下面积0.643,无预测价值,IL-8预测SSI区域线下面积0.973,最佳界值111.5 ng/L。结论术中保温护理可降低胃癌根治术后SSI风险,且可使术后康复进程获益,并可降低炎性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心脏瓣膜病围手术期外周血对氧磷酶2(PON2)基因表达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12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66例心脏瓣膜病患者(观察组),及同时间段体检的51例无心脏疾病的健康人群(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对比两组外周血PON2基因相对表达量、心功能及心肌损伤指标情况,分析观察组围术期外周血PON2基因表达与心功能指标、心肌损伤标志物的相关性。结果 对照组PON2相对表达量低于观察组术前、术后(F=58.375,P 0.05),观察组患者术前PON2相对表达量低于术后(P 0.05),术后7 d PON2相对表达量低于术后1 d(P 0.05)。对照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高于观察组术前(P 0.05),观察组术前LVEF水平低于术后1 d、术后7 d(P 0.05);对照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水平低于观察组术前(P 0.05),观察组术前LVEDD水平高于术后1 d、术后7 d(P 0.05)。对照组肌酸激酶(CK)、心肌肌钙蛋白I(cTnI)、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低于观察组术前、术后1 d、术后7 d(F=2 205.612、968.596、639.385,P 0.05),观察组患者术前CK、c TnI、CRP水平均低于术后1d、术后7 d(P 0.05),术后7 d CK、cTnI、CRP水平均低于术后1 d(P 0.05)。观察组围术期外周血PON2基因表达与LVEF、cTnI、CRP水平均呈正相关(P 0.05)。结论 心脏瓣膜病围手术期外周血PON2基因表达有异常的变化,PON2基因表达与心功能、心肌损伤生化标志物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