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大肠癌是我国较常见的恶性肿瘤,约占全部肠道恶性肿瘤的98%。我院自1985年1月开展低位直肠癌肛门再造手术以来,截止2004.年12月底共做了983例大肠癌根治手术。为许多低位直肠癌患者解除了以往因造瘘手术而带来的极大痛苦和不便。为总结经验,现将本组材料总结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2.
李文春 《浙江临床医学》2006,8(11):1168-1168
我国低位直肠癌约占直肠癌的70%~75%。Miles手术曾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主要术式,随着外科治疗观念的改变,保留肛管括约肌直肠癌根治术被临床广泛应用。2000年1月至2005年6月,本院共收治低位直肠癌57例,其中行保肛手术39例,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罗森飙 《浙江临床医学》2007,9(8):1090-1091
直肠癌是我国常见的大肠恶性肿瘤之一,手术切除仍是当前治疗的主要手段。腹会阴联合切除(APR)治疗直肠癌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近年来,前切保肛手术(LAR)也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低位直肠癌的治疗。现对此两种低位直肠癌手术方法作一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直肠癌的诊治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诊治的64例直肠癌诊疗过程。结果手术根治率可达87.5%,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26.2%,死亡率为3.3%;低位直肠癌保肛率达69.4%,且84%的患者对于术后控便情况表示满意。结论直肠癌患者经积极的围术期治疗,手术疗效明显,且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后患者控便机能良好。  相似文献   

5.
低位直肠癌根治术加保护性回肠造口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直肠癌是消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直肠癌约70%~75%位于腹膜反折平面以下嘲,属于低位直肠癌。近年来,随着对直肠癌病理形态学的深入了解及吻合器的应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越来越多,但术后吻合口瘘的并发率较高,国外报告为3%~19%,国内报告为2.5%~9.3%。有学者认为,直肠癌低位前切除加保护性回肠造口能有效降低吻合口瘘发生后的危险性。2007~2008年,本院对53例直肠癌患者行直肠低位前切除加保护性回肠造口术,经手术前后的精心治疗与护理,取得较好效果。现将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近年来低位直肠癌的发病率有不断的上升趋势;手术治疗联合放化疗是直肠癌的常规治疗方法,目前直肠系膜全切除(TME)已被作为直肠癌外科治疗的常规术式.本研究观察在手术前对患者进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对低位直肠癌保肛治疗的影响,通过对比分析观察其临床效果,期望为临床提供参考和依据,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直肠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好发于中下段直肠,其中低位直肠癌在直肠癌中所占比例较高,约占70%。按照传统的治疗方法,低位直肠癌根治性的外科手术对患者来说意味着必须接受永久性腹部结肠造口。在切除直肠癌各种保肛手术中,就术后肛门功能的优良率而言,最受推荐的仍是直肠前切除术(Dixon术,1939年Dixon首创)。人们越来越重视在保住生命的同时,还要有良好的生活质量,且认识到很大比例的低位直肠癌可采用保肛手术(sphincter saving resection,ssa)并获得与经腹会阴直肠癌根治术(Miles)相同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直肠癌占消化道肿瘤第2位^[1]。低位直肠癌是距肛缘5cm以内的直肠恶性肿瘤,Miles手术迄今仍然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标准术式,此手术要求行永久性乙状结肠造口^[2]。性功能障碍是低位直肠癌术后常见的后遗症之一。近年来,直肠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我国每年约有10万人需行结肠造口术,而40%的患者术后会出现性功能障碍^[3]。  相似文献   

9.
直肠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中低位直肠癌的发病占消化道恶性肿瘤发病的70%左右。近几十年来,国内外对低位直肠癌的保肛手术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实践,使中低位直肠癌的保肛率大大提高,但50%-60%的直肠癌患者仍需做结肠造口术[1]。这就意味着患者将在腹壁上留有永久性肠造瘘,造口袋的使用必不可少。目前市场上的造口袋价格昂贵,并且造口袋的底盘长期粘在皮肤上容易导致皮肤发红、发痒,揭取底座时容易造成皮肤牵拉、引起疼痛,甚至使得皮肤破溃。我科为直肠癌的患者使用自制婴儿式造口护理垫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直肠癌Miles手术的新技术配合及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低位直肠癌,临床常用术式为经腹会阴联合切口直肠癌根治、人工肛门再造(即Miles术)。由于吻合器的改进和推广使用,使盆腔中低位的吻合易于进行,故保肛手术有增加趋势,但随之而来保肛术后局部复发的病例已明显增加,有报告高达25%~37%[1]。因此,Miles手术虽操作繁琐,但因切除癌肿较彻底,是治疗低位直肠癌最常用的手术方法,加之近年来术中抗癌防瘤新技术的应用和提高,使患者的术后复发率明显下降,大大提高了生存率。现就直肠癌Miles术中抗菌防癌新技术的特殊配合和围手术期护理要点阐述如下。1临床资料本文收集1988年10月~1…  相似文献   

11.
郭子军  王巍 《中国综合临床》2007,23(10):937-939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的保肛手术治疗。方法通过对50例低位直肠癌患者直肠癌下缘距肛缘距离1.5~7cm进行Dukes分期和病理分型,选择了直肠前切除术(Dixon术)、改良Parks(经肛门结肠肛管吻合术)术和局部扩大切除术,其中32例Dixon手术中28例按直肠系膜癌系膜全切除术(TME)原则进行低位Dixon手术;9例行改良Parks;9例行经肛门括约肌直肠癌局部扩大切除。对术后控制排便功能和局部复发率进行了随访。结果无术后死亡病例,术后出现吻合口痿1例,发生在使用吻合器组中,其发生率为3.6%(1/28);切口感染5例,发生率10%(5/50),经局部换药,均自行愈合;术后吻合狭窄1例,发生在使用吻合器组中,发生率约3.6%(1/28),经术后定期扩张,吻合口狭窄加重引起排便困难后改行Miles手术。术后控制排便能力均良好。随访50例,随访时间2~22月,平均10.5个月,无一例局部复发,患者均健在。结论保肛手术已经成为低位直肠癌手术治疗的首选术式,TME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起着重要作用,改良Parks术、局部扩大切除术和吻合器在低位直肠癌的保肛手术中广泛应用,严格掌握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适应证,可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直肠癌术前放疗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直肠癌是目前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其发病率不断上升,它的治疗已从单一的手术治疗发展为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性治疗。目前,术前放疗已成为直肠癌治疗的重要辅助手段之一,有研究显示,中低位直肠癌的术前放疗可达到减小瘤体、  相似文献   

13.
史劲松 《临床医学》2002,22(1):26-27
现代外科技术的发展和吻合器械的应用,使原需行Miles手术的低位直肠癌病人有50%得以保留肛  相似文献   

14.
低位直肠癌患者行肠造口围手术期的护理   总被引:11,自引:10,他引:11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行miles手术前后的护理。方法:术前对26例低位直肠癌患行心理护理,彻底的肠道准备和维持足够的营养,术后做好常规护理,饮食指导,肠造口护理和康复宣教。结果:本组术后无1例发生并发症,惠对肠造口满意率为100%。结论:围手术期周到细致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5.
直肠系膜全切除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运用4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直肠系膜全切除在直肠癌低位保肛手术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低位直肠癌的临床资料和随访资料。结果手术成功46例,成功率100%。本组病人无一例出现局部复发。结论直肠全系膜切除可减少肿瘤局部复发,提高了根治性手术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低位直肠癌是指位于齿状线8cm以内直肠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直肠癌传统的手术方式需要做永久性腹壁造瘘,人工肛门将伴随患者终生,给患者带来精神上的负担、生活上和社会上的诸多不便,严重影响了生活质量。近20年来,国内外临床外科界和病理界对于低位直肠癌的保肛手术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开展充分体现了人本主义和人文关怀,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是大多数低位直肠癌患者的福音。保肛手术后肛门的护理也是整个围手术期至关重要的环节。  相似文献   

17.
直肠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直肠癌好发于腹膜返折水平以下的直肠,占全部直肠癌的3/4左右。随着TME手术的成熟和吻合器的应用,低位甚至超低位保肛手术成为可能。肿瘤位置在腹膜返折以下称之为低位直肠癌,而吻合口的位置越低,吻合口漏的发生率就越高。目前临床上用来保护吻合口、预防吻合口漏的方法有很多,常用的主要有保护性造口、吻合器的应用、盲肠置管造口术、网膜成形术、盆腔灌洗、管腔内旁路技术等,本文将其现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手术切除超低位直肠癌同时保肛的可行性。方法报告了超低位直肠癌保肛切除术1例,并复习了相关文献。结果手术成功,术后患者恢复顺利,手术至今已8个月,仍存活。结论保肛在手术切除超低位直肠癌中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19.
全直肠系膜切除与双吻合器技术治疗低位直肠癌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评价全直肠系膜切除、双吻合器技术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62例采用直肠全系膜切除、双吻合器行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发生吻合口漏6例(3.7%),吻合口狭窄3例(1.9%),吻合口出血2例(1.2%)。术后随访6个月~7年,局部复发11例(6.79%)。结论:低位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能降低局部复发,而双吻合器的应用能提高低位直肠癌的保肛率。  相似文献   

20.
直肠癌术前45Gy放疗效果的临床病理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立  钱宏 《诊断病理学杂志》2001,8(4):213-214,I065
目的 观察中低位直肠腺癌术前中效果的临床病理改变。方法 对29例中低位直肠癌行术45Gy放射治疗。直肠镜观察放疗前后直肠肿块的肉眼变化,并比较其活检标本与放疗后手术标本的病理形态学特征。结果 放疗后直肠镜肿块消失、肿块缩小和无明显变化者分别13.8%、62.1%和24.1%。镜下69.0%的病例可见到瘤细胞明显消失、退变和坏死,以及间质纤维化;31.0%的病例对放射无明显反应。结论 术前45Gy照射可使大多数直肠癌瘤体缩小,瘤细胞退变、坏死、消失,对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