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皮肝穿刺食管胃底静脉栓塞治疗和预防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介入栓塞技术的临床应用。方法对48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采用经皮肝穿刺食管胃底静脉栓塞或联合脾动脉部分栓塞术预防和控制上消化道出血。结果经皮肝穿刺食管胃底静脉栓塞手术成功率97.9%,止血率达100%。术中弹簧圈移位1例,发生以血压下降、心率减慢为特点的迷走反射4例;术后出现顽固性(胸)腹水4例,腹腔内出血导致死亡1例。术后连续随访1年:在前6个月内2例死于肝衰竭,再出血2例;在后6个月内3例失访,再出血5例。结论经皮肝穿刺食管胃底静脉栓塞技术是一种微创、有效的方法。注意手术操作细节对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手术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经皮经肝食管胃底静脉栓塞术(PTO)在治疗肝硬化静脉曲张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56例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施行PTO治疗,其中35例因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行急症止血治疗,10例为消化道出血停止后择期栓塞,11例肝硬化伴重度食管静脉曲张行预防性PTO治疗.结果 56例患者食管胃底曲张静脉插管、栓塞成功率达100%.35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急症栓塞术后均止血成功;11例行预防性PTO治疗病例,术后复查食管静脉曲张7例接近正常,4例静脉曲张程度由重度降为轻度.47例接受2~60个月随访,再出血5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TIPSS加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0例门静脉高压症伴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采用TIPSS加断流术治疗.治疗时伴有中度腹水41例,重度腹水8例,按Child-Pugh分级标准肝功能为A级11例,B级37例,C级12例,上消化道钡餐检查示食管静脉中、重度静脉曲张.治疗分两步进行,首先行TIPSS治疗,2周后再行断流术.结果 TIPSS术后无近期分流道阻塞、再出血和死亡,食管静脉曲张显著减轻.1~5年随访,肝内分流道阻塞率、出血复发率和病死率分别为11.9%、3.5%和7.0%.结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 采用多层螺旋CT随访观察改良的经皮经肝组织胶(TH)栓塞治疗食管静脉曲张术(PTVE)的远期疗效。方法 2005年10月至2012年1月收治肝硬化患者156例,行PTVE治疗。采用螺旋CT观察曲张静脉栓塞术前后的变化。术后3、6、12个月及以后每年行上腹部CT扫描随访。结果 156例均穿刺、栓塞成功。根据TH胶栓塞范围,将患者分为三组,完全栓塞组82例,即TH胶至少栓塞食管下段5 cm以上食管曲张静脉、食管旁及食管周围静脉丛,胃底曲张静脉;部分栓塞组49例,TH胶栓塞胃底贲门曲张静脉,但未栓塞食管下段曲张静脉;静脉主干组25例,TH胶仅到达胃冠状静脉及胃左静脉组,未达胃底及贲门曲张静脉。随访期间再出血36例,总出血率为23.1%(36/156)。其中完全栓塞组再出血7例,再出血率8.5%(7/82);部分栓塞组再出血11例,再出血率为22.4%(11/49);静脉主干组再出血18例,出血率为72%(18/25)。三组间再出血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00)。结论 TH胶的栓塞范围及程度对治疗和预防静脉曲张复发、维持远期疗效具有重要意义,多层螺旋CT能对PTVE术栓塞疗效评价提供临床指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应用组织粘合剂正丁基-2-氰丙烯酸盐(NBCA)栓塞治疗门静脉高压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经皮肝穿应用NBCA栓塞治疗门静脉高压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在介入术中、术后的临床资料和护理。结果27例成功栓塞达到止血效果,1例栓塞失败;少量肺栓塞4例,其中2例出现一次性咳嗽,24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疼痛,20例出现呕吐,轻微腹痛,无穿刺口出血及腹腔出血并发症,全部患者能顺利配合完成手术。结论做好栓塞术前的心理干预,术中病情的密切观察,术后的观察护理,早期预防及处理并发症对手术的顺利进行及减少并发症发生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6.
曾德筠  廖良忠  杨维竹 《工业加热》2016,(12):1049-1053
【摘要】 目的 探讨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无水乙醇治疗头颈部静脉畸形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
方法 总结分析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住院治疗的71例静脉畸形患者共82病灶,分为A组(n=40,接受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治疗)和B组(n=42,接受无水乙醇注射治疗)。A组中高回流型病灶23个(A1组),低回流型病灶17个(A2组);B组中高回流型病灶25个(B1组),低回流型病灶17个(B2组)。对比分析A、B两组以及A1、A2组,B1、B2组,A1、B1组,A2、B2组临床疗效,并记录术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A组、B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0.0%、95.2%(P<0.05),A1组、A2组总有效率分别为56.5%、88.2%(P<0.05),B1组、B2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0%、100%(P>0.05);A1组、B1组有效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2组、B2组有效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水乙醇硬化治疗头颈部静脉畸形较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更有效,其主要机制在于能更彻底地栓塞回流静脉;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治疗安全、不良反应少,对低流速型静脉畸形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经皮经肝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栓塞术(PTO)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 以明胶海绵,无水乙醇和弹簧圈为栓塞剂联合栓塞治疗48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结果 48例患者食管胃底曲张静脉均超选择插管,成功栓塞。17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1例因全身状况差,术后第7天再次出血死亡。33例患者术后胃镜复查显示,胃底曲张静脉完全消失者27例,明显改善者6例,35例患者术后得到随访,随访4 ~ 36个月,再出血5例,死亡2例。结论 多种材料联合栓塞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栓塞术创伤小、操作安全、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 观察比较经皮肝穿刺胃曲张静脉栓塞术(PTVE)联合或不联合部分脾动脉栓塞术(PSE)治疗急性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的临床效果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7年1月采用单纯PTVE或PTVE联合PSE治疗的56例急性活动性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患者临床资料,其中PTVE组22例、PTVE联合PSE组34例。结果 术后所有患者活动性上消化道出血完全停止。PTVE联合PSE组白细胞、血小板水平升高显著高于PTVE组(P=0.002,P=0.032)。Log- Rank分析表明两组无事件生存时间(EF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71,P=0.210),Cox回归分析表明Child- Pugh评分与再发出血显著相关(HR=1.296,95%CI=1.130~1.488,P<0.001)。结论 PTVE及PTVE联合PSE两种介入手术均可有效地治疗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活动性出血,两者远期出血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PTVE联合PSE可显著改善患者脾功能亢进表现。Child- Pugh评分增高是术后再发出血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经皮经肝食管胃底静脉栓塞术在重度肝硬化患者急性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9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肝硬化患者,肝功能评价均为Child C级,行急诊经皮经肝食管胃底静脉栓塞治疗.结果 19例门脉穿刺及曲张静脉栓塞手术均获成功.18例即刻止血成功;1例无效,行TIPSS治疗.1~12个月随访期内,再出血14例;死亡15例;4例存活.严重合并症1例,为腹腔内出血,行开腹探查.结论对于Child C级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急诊条件下经皮经肝食管胃底静脉栓塞术止血效果肯  相似文献   

10.
张铠  赵卫 《工业加热》2017,(7):601-606
【摘要】 目的 对比单纯TIPS和TIPS联合胃冠状静脉栓塞术(GCVE)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PHT)伴上消化道出血(UGH),分析TIPS和GCVE联合应用的必要性、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38例PHT伴UGH患者临床资料,其中接受单纯TIPS治疗15例(A组),TIPS联合GCVE治疗23例(B组),观察分析手术前后血液指标、门静脉及脾脏血流动力学、脾脏形态学、消化道静脉曲张程度变化。随访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术后门静脉压降低、流速加快、脾静脉淤血指数降低均较术前明显(P<0.05),B组均优于A组(P<0.05)。术后两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EGV)均明显好转(P<0.05),B组和A组EGV好转率分别为94.7%、66.6%,急诊止血率分别为100%、75%,再出血率分别为4.3%、28.5%,B组均明显优于A组(P<0.05)。手术前后肝功能指标组内、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肝性脑病(HE)发生率、支架原发通畅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再介入通畅率均为100%,支架远端位于门静脉左支者HE发生率显著低于位于右支者(P<0.05)。结论 TIPS联合GCVE治疗肝硬化PHT伴UGH疗效确切,优于单纯TIP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