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研究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a(TNF-a)、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的变化,探讨IL-8、TNF-a水平与HIE和HIE病变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EUSA法检测45例HIE患儿(其中轻度18例、中度14例、重度13例)和20例正常新生儿血清IL-8、TNF-a水平,复查HIE患儿治疗后的血清IL-8、TNF-a.结果 HIE患儿血清IL-8、TNF-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中、重度组高于轻度组.恢复期血清IL-8、TNF-a明显降低,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 IL-8、TNF-a可能参与了HIE的发生发展过程,且其水平变化与HIE的病情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血清hs-CRP、TNF-α、MMP-9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45例HIE患儿,同期选择30例健康新生儿为正常对照组。采用免疫速率散射浊度法和酶联免疫法测定正常对照组和HIE患儿血清hs-CRP、TNF-α和MMP-9水平。结果入院后第1﹑3﹑7天HIE患儿血清hs-CRP、TNF-α和MMP-9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1),以入院后第3天最明显,此后呈降低趋势;HIE组重度患儿血清hs-CRP、TNF-α和MMP-9水平较轻度和中度患儿明显升高(均P〈0.01)。结论 hs-CRP、TNF-α和MMP-9可能参与了HIE的发生发展,对评估HIE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及治疗可能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血清IL-8、脑血流变化水平与HIE脑损伤程度关系。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SIA法检测41例不同程度HIE患儿、14例正常新生儿血清IL-8水平,同时采用经颅多谱勒超声(TCD)技术观察双侧大脑中动收缩峰流速(Vs)、舒张末期流速(Vd)、脉动指数(RI)。结果 HIE患儿血清IL-8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重度组增高尤其明显;中、重度组Vd、Vs低于对照组,RI指数重度组高于对照组(P〈0.05)。相关分析发现,急性期患儿血清IL-8水平与脑血流速度呈负相关,与脉动指数(RI)呈正相关。结论 检测血清IL-8和脑血流变化对判断HIE病情严重程度、指导治疗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的水平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60例HIE患儿(轻度28例,中重度32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IL-6、TNF-α和sICAM-1的水平,另选择同期分娩的健康足月顺产新生儿20例作为对照(健康对照组).结果 HIE患儿血清IL-6、TNF-α和sICAM-1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t=5.18,5.71,4.99,均P<0.05);中重度HIE患儿血清IL-6、TNF-α和sICAM-1水平高于轻度HIE组(t=4.28,4.39,3.87,均P<0.05).结论 IL-6、TNF-α和sICAM-1可能参与HIE患儿的病理生理过程,检测血清IL-6、TNF-α和sICAM-1水平对了解HIE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小剂量地塞米松对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患儿血清中白介素-5(IL-5)、白介素-13(IL-13)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患儿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除了治疗组从第1、2、3天加用小剂量地塞米松[0.5mg/(kg·d)]治疗外,两组其余治疗方案均相同;以足月顺产的正常新生儿20例作为正常组。检测3组研究对象第1、4、7天血清IL-5、IL-13、TNF-α的变化。结果对照组第1、4、7天血清IL-5、IL-13、TNF-α水平均高于正常组(P〈0.05);对照组和治疗组第4天血清IL-5、IL-13、TNF-α明显升高,且对照组的水平高于治疗组(P〈0.05)。结论在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患儿治疗过程中,小剂量地塞米松可抑制炎症反应,减轻气道高反应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溃疡性结肠炎(UC)发病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47例活动期UC患者(其中轻度15例、中度18例和重度14例),21例缓解期UC患者及20例健康对照组的血清IL-8和TNF-α水平.结果 活动期UC患者血清IL-8和TNF-α水平分别为(58.3±11.6)、(62.1±10.8)ng/L,显著高于缓解期UC患者和健康对照组(均P<0.05),缓解期UC患者IL-8和TNF-α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均P<0.05).重度活动期UC血清IL-8和TNF-α水平高于中度和轻度活动期UC,中度活动期UC血清IL-8和TNF-α水平高于轻度活动期UC,组间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8和TNF-α参与了UC的炎性过程,检测血浆IL-8和TNF-α可作为判断UC患者病变严重程度和活动性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MCP-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可溶性细胞粘附分子-1(sICAM-1)的水平变化,探讨MCP-1、TNF-α和sICAM-1在判断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中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65例足月 HIE患儿(轻度33例,中度 19例,重度13例)及 30例正常足月新生儿生后第1、7天血清MCP-1、TNF-α和sICAM-1水平.结果 轻、中、重度 HIE组患儿的MCP-1、TNF-α和sICAM-1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轻、中、重度HIE组MCP-1、TNF-α和sICAM-1水平逐渐升高,组间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HIE患儿恢复期(生后7 d)血清MCP-1、TNF-α和sICAM-1水平较急性期(生后1 d)均有明显下降(P<0.05).结论 MCP-1、TNF-α和sICAM-1可能在HIE的发病机制中起一定作用,检测血清中MCP-1、TNF-α和sICAM-1水平变化对判断HIE病情进展、指导治疗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监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血清白介素-18(IL—18)和钙离子(Ca^2+)的水平变化,探讨IL—18、Ca^2+与HIE的相互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HIE新生儿为HIE组,对照组为正常新生儿。2组分别于生后第1、3、7、14天测定血清IL—18和Ca^2+,分析IL-18、Ca^2+的变化及意义。结果HIE患儿生后第1、3、7天血清IL—18含量较对照组均有升高,Ca^2+含量较对照组均有降低(P〈0.01);且中、重度HIE患儿血清IL-18含量高于轻度HIE患儿,Ca^2+含量低于轻度HIE患儿(P〈0.01)。第14天HIE组的IL—18、Ca^2+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18、Ca^2+参与HIE的整个发病过程,检测血清中IL-18、Ca^2+水平对判断HIE脑损伤的程度、病情发展及预后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李群  傅睿  黄玉辉  韩斗星  彭晓杰 《江西医药》2013,(12):1135-1137
目的:探讨核转录因子-κβ、白介素-8和肿瘤坏死因子-α在过敏性紫癜患儿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3年8月初次在我科住院并确诊为HSP的患儿为病例组(40例),并选取同时期我院门诊体检的健康儿童20例为正常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NF-κβ活性及血清IL-8、TNF-α的表达水平。结果(1)病例组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NF-κβ活性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且HSPN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NF-κβ活性明显高于无肾损害HSP组(P<0.05);(2)病例组患儿血清IL-8、TNF-α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且HSPN组血清IL-8、TNF-α水平明显高于无肾损害HSP组(P<0.05);(3)无肾损害HSP组、HSPN组PBMC中NF-κβ活性分别与血清IL-8呈正相关(P<0.05)、与血清TNF-α亦呈正相关(P<0.05)。结论 NF-κβ、IL-8及TNF-α均参与了过敏性紫癜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10.
过敏性紫癜患儿血清IL-8、IL-12及TNF-α表达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2(IL-12)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过敏性紫癜(HSP)患儿中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本研究采用ELISA方法检测了48例过敏性紫癜患儿(其中22例合并肾脏损害)以及30例正常健康儿童的血清IL-8、IL-12及TNF-α水平,分别比较急性期和缓解期以及有无合并肾损害的过敏性紫癜患儿的细胞因子水平;分析IL-8、IL-12与TNF-α是否存在相关关系。结果HSP患儿血清IL-8、IL-12与TNF-α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无肾损害HSP与紫癜性肾炎(HSPN)组血清IL培、IL-12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HSPN组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高于无肾损害HSP组;HSP血清TNF-α水平与IL-8正相关(r=0.524P〈0.01)。HSP患儿血清TNF-α水平与IL-12正相关(r=0.670,P〈0.01)。结论细胞因子IL-8、IL-12及TNF-α可能参与HSP/HSPN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TNF-α及IL-8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对62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及3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TNF-α、IL-8水平进行检测,并探讨其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溃疡性结肠炎组患者血清TNF-α、IL-8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重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组血清TNF-α、IL-8水平显著高于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组(P〈0.05)。结论:测定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TNF-α、IL-8水平对其疾病诊断及病情严重程度的判断均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陈华佳  HU Ting 《中南药学》2008,6(4):485-487
目的观察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中IL-6、IL-8和TNF-α水平的变化并探讨支气管哮喘患儿在长期吸入糖皮质激素后对血清中IL-6、IL-8和TNF-α的影响。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的方法,分别检测62例哮喘患儿采用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前,治疗3、6、12个月后及30例正常对照儿童血清中IL-6、IL-8和TNF-α水平。结果哮喘患儿血清中IL-6、IL-8和TNF-α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3个月后哮喘患儿血清中IL-6、IL-8和TNF-α浓度与治疗前比较下降(P值均〈0.05);治疗6个月和12个月后哮喘患儿血清中IL-6、IL-8和TNF-α浓度显著低于治疗前(P值均〈0.01),且治疗12个月后各个炎症指标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长期吸入糖皮质激素是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的重要手段,其治疗作用与下调血清中IL-6、IL-8和TNF-α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3.
TNF-α、IL-6、IL-8与溃疡性结肠炎严重程度相关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血浆TNF-α、IL-6及IL-8与溃疡性结肠炎(UC)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探讨炎性细胞因子在UC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不同严重程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56例及正常对照组血清TNF-α、IL-6及IL-8的水平。分别比较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与缓解期、正常对照组的TNF-α、IL-6及IL-8的水平的差异;比较缓解期患者与正常对照组的差异;比较重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与轻、中度患者血清TNF-α、IL-6及IL-8的水平的差异。结果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TNF-α、IL-6及IL-8的水平明显高于缓解期和正常对照组(P〈0.05);缓解期患者血清TNF-α、IL-6及IL-8的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TNF-α、IL-6及IL-8的水平高于轻、中度组(P〈0.05)。结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存在严重的细胞免疫功能紊乱;TNF-α、IL-6及IL-8在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生和病情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测定血清TNF-α、IL-6及IL-8的水平可反映溃疡性结肠炎的病情程度。  相似文献   

14.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血清IL-10、NSE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蒋红侠  王军  张绍美 《江苏医药》2007,33(6):544-545
目的 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5例中、重度HIE患儿(HIE组)和15例同期出生的正常足月新生儿(对照组).HIE组分别于生后1、3、6 d,对照组于生后3 d内采集外周静脉血,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IL-10及NSE的水平.结果 HIE组生后1 d血清IL-10及NSE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重度HIE组血清IL-10及NSE水平明显高于中度组(P<0.05);HIE组生后6 d血清IL-10及NSE水平较生后3 d明显下降,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 IL-10及NSE可能参与了HIE的发生发展过程,且其水平与HIE的病情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TNF-α、IL-6、IL-8变化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谭成凤  陈永生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0):1457-1459
目的:讨论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白细胞介素(IL-6,IL-8)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中浓度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选取76例ACS患者,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37例,急性心肌梗死(AMI)39例;90例非ACS患者中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49例,陈旧性心肌梗死(OMI)41例,冠脉造影正常者20例,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上述病例的血清TNF-α、IL-6、IL-8浓度。结果:(1)冠心病组(SAP组、UAP组、AMI组、OMI组)血清TNF-α浓度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ACS组(UAP组、AMI组)血清TNF-α、IL-6、IL-8水平显著高于非ACS组(SAP组、OIM组);AMI组血清TNF-α水平显著高于UAP组;SAP组与OMI组血清TNF-α水平差异无显著性;而IL-6、IL-8差异显著。(2)SAP组与UAP组冠脉狭窄程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TNF-α、IL-6、IL-8参与冠心病的形成,并且在ACS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检测血清TNF吨浓度将有助于诊断和预测ACS的发生、发展和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血清IL-6、IL-18在发病过程中的动态变化,并分析血清IL-6、IL-18在HIE的发病程度和预后中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采用ELISA方法检测103例足月HIE患儿及22例正常足月新生儿生后第1天、第7天血清IL-6、IL-18水平,并于生后第7天做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比较各组间各指标的差异。结果①轻度HIE组与中、重度HIE组患儿的IL-6与IL-18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②不同程度HIE组IL-6与IL-18水平随脑损伤程度加重而增加,各组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③各组HIE患儿生后7d血清IL-6、IL-18水平较生后1d均有明显下降,各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IL-6、IL-18水平的动态变化可作为HIE患儿脑损伤程度及早期诊断和预后判断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新生儿窒息后发生脑损伤与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动态水平变化以及与新生儿HIE的关系。方法实验组为新生儿病房Apgar评分≤3分的新生儿38例,生后观察临产表现及CT检查,结果判断组轻度HIE8例,中度17例,重度13例,并以10例正常足月新生儿做为对照,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生后1、3天天血清NSE水平。结果轻、中、重度组分别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1)。轻、中、重度HIE组之间3天内血清NSE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血清NSE水平与HIE的病情严重程度相关,可作为早期诊断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清神经烯醇化酶(NSE)、白介素(IL_6)、及肌酸激酶脑型同工酶(CK—BB)活性检测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本院2012年1月至2013年3月住院的32例HIE患儿和29例正常新生儿分别在生后24h内,第7天采集股静脉血,测定血清神经烯醇化酶(NSE)、IL-6、CK—BB活性,并做对比分析。结果HIE组NSE、IL-6、CK-BB存在动态变化。HIE组血清NSE、IL石、CK—BB生后24h内即明显升高,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生后第7天轻中度HIE组NSE、IL-6、CK-BB均恢复正常,重度HIE组明显降低,但仍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HIE患儿血清中NSE、IL_6、CK-BB水平与HIE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HIE程度越重其酶学水平越高。血清NSE、IL-6、CK—BB是HIE患儿脑损伤的指标,可为HIE早期诊断及评估脑损伤严重程度提供依据。NSE、IL-6、CK-BB对估计HIE患儿预后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小儿病毒性脑炎与血清IL-1、TNF-α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60例病毒性脑炎患儿,进行综合治疗并应用纳洛酮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分别检测患儿急性期与治疗后血清IL-1、TNF-α的水平,同时选取6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重症组及轻症组病毒性脑炎患儿急性期血清IL-1、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重症组明显高于轻症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重症组及轻症组患儿血清IL-1、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治疗后重症组患儿血清IL-1、TNF-α水平仍高于轻症组患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病毒性脑炎患儿血清中IL-1、TNF-α水平均显著提高,其水平能够反应疾病的发生、发展及治疗情况。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检测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中变化及意义,探讨其相关性。方法 选取临床确诊的74例HIE患儿(其中轻度31例,中度26例,重度17例;预后良好32例,预后不良42例)为观察组,74例正常健康新生儿为对照组,于生后48 h应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及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两组新生儿血清TNF-α及HsCRP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中TNF-α及HsCRP表达水平均显著增高,TNF-α结果[(17.20±1.26 )vs( 97.00±5.97) ng·L-1](P<0.05);HsCRP结果[(0.51±0.18) vs (11.93±1.91) mg·L-1](P<0.05);轻度、中度、重度HIE中TNF-α及HsCRP表达随着病情程度加重逐渐增高,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NF-α结果[轻度HIE组(31.37±3.28) vs中度HIE组(52.59±5.19) vs重度HIE组(102.65±7.81) ng·L-1](P<0.05);HsCRP结果[轻度HIE组(4.63±0.69) vs中度HIE组(7.56±1.19) vs 重度HIE组(12.92±3.25) mg·L-1](P<0.05);预后良好、预后不良HIE中TNF-α及HsCRP表达预后不良患儿HIE组较预后良好增高,TNF-α结果[预后良好HIE组(44.32±4.84) vs预后不良HIE组(90.23±7.37) ng·L-1](P<0.05);HsCRP结果[预后良好HIE组(5.99±0.99) vs预后不良HIE组(9.71±2.14) mg·L-1](P<0.05)。结论 随着病情程度加重及预后不良程度加重,TNF-α及HsCRP表达水平逐渐增高,提示TNF-α及HsCRP可能参与了HIE的病理生理过程,动态监测二者变化趋势将有助于HIE的病情程度判断及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