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华社华北三十一日电] 当着国民党军队的将军们都像一些死狗,咬不动人民解放军一根毫毛,而被人民解放军赶打得走投无路的时候,白崇禧、傅作义就被美国帝国主义者所选中,成了国民党的宝贝了。蒋介石已经是一具僵尸,没有灵魂了,什么人也不再相信他,包括他的所谓“学生”和“干部”在内。在美国指令下,蒋介石提拔了白常禧、傅作义。白崇禧现在已是徐州,汉口两个“剿总”的统帅,傅作义则是北线的统帅,美国人和蒋介石现在就是依靠他们挡一挡人民解放军。但是究竟白崇禧、傅作义还有几个月的寿命,连他们的主人和他们自己也不知道。蒋介石最近时期是住  相似文献   

2.
笔者曾承办白崇禧的秘书工作,追思往事,粗有所见所闻所感。巨纤钩沉,秉笔纪实其军政生涯片断。一、国防部部长时期的白崇禧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5月“国民政府”由重庆迁回南京,改组中央军事机构,撤销军委会,设置国防部与参谋总部,白崇禧出任首任国防部部长。国防部为蒋介石死抓不放的核心部门,故设置重重障碍,架空与其有宿怨的白崇禧。首任参谋总长陈诚,系蒋的心腹,掌握军事实权。参谋总部直接秉承国府主席蒋介石的意旨统帅陆、海、空和联勤四个总司令部。四个总司令均属落的心腹:陆军总司令顾祝同系蒋指使发动“皖南事变”…  相似文献   

3.
《湖北档案》2004,(4):17-23
1948年春,在白崇禧的鼎力帮助下,李宗仁在国民党第一届国民代表大会上当选为“副总统”。李宗仁从北平来南京上任之际,蒋介石决定将白崇禧外放,让他离开南京。5月25日,当翁灏组织行政院时,蒋介石写了一个手令,提名何应钦任国防总长,调白崇禧为华中“剿总”总司令。美国人对这一人  相似文献   

4.
蒋介石密令谋杀白崇禧!白崇禧两次大难不死,第三次终于死在军统大特务谷正文的手中! 这可说是国民党的一项特大秘密,把这个秘密大公开的不是别人,正是执行谋杀密令的谷正文。谷正文,这名三十年代就参加  相似文献   

5.
白先勇放下了自己一贯擅长的文字和抒情,改以500余幅图片为核心,去讲述父亲白崇禧的一生及其与民国的纠葛。通过这种方式,他试图去弥补国共两方都曾忽略的历史瞬间,还原"著名陌生人"白崇禧的真实面貌。而对于世人最为关注的白崇禧与蒋介石的关系,在白先勇的评价中,前者是"小诸葛",但后者,却不是刘备  相似文献   

6.
王凯 《兰台内外》2008,(5):49-49
在国民党高级将领中,桂系第二号人物白崇禧素以多谋善断著称,人送外号“小诸葛”。1948年6月,白崇禧就任“华中剿匪总司令”,“小诸葛”手握重兵,雄踞汉口,与位居中枢的李宗仁遥相呼应,一唱一和,迫使蒋介石于1949年1月21日黯然下野。解放前夕,毛主席曾通过友人向白崇禧表示了挽留之意:“白崇禧,小诸葛,欢喜带兵,就给40万军队让他带一带吧。”  相似文献   

7.
在国民党高级将领中,桂系第二号人物白崇禧素以多谋善断著称,人送外号"小诸葛"。1948年6月,白崇禧就任"华中剿匪总司令","小诸葛"手握重兵,雄踞汉口,与位居中枢的李宗仁遥相呼应,一唱一和,迫使蒋介石于1949年1月21日黯然下野。解放前  相似文献   

8.
1949年,解放战争已接近尾声,四星上将白崇禧带着60万国民党军逃进海南岛。号称"小诸葛"的白崇禧深知这个时候手握重兵的重要性。不料,没几日,蒋介石从台湾拍来一份急电:"将军鉴:国危当急,台北欲重新组阁,希速赴台共商大计!"  相似文献   

9.
1948年7月,蒋介石派程潜回湖南任省主席,目的是为了借助程潜在湖南的声望,削弱桂系势力,避免白崇禧将华中和广西连成一片。10月,陈明仁到武汉任第一兵团司令。不久,白崇禧便将陈明仁的第一兵团调往湖南,想利用这位四平保卫战的名将控制湖南局势,牵制程潜。  相似文献   

10.
陈风 《出版参考》2011,(4):25-26
1950年3月,败逃到台湾的蒋介石复职后,掌握了台湾的党政军大权,便开始清算大陆失败的责任。有的被枪毙,如陈仪等;有的被判重刑,如李玉堂等。在蒋介石看来,桂系的李宗仁和白崇禧无疑是导致国民党江山垮掉的最大“罪人”。  相似文献   

11.
1936年的两广“六一”事变,是一次抗日反蒋事件。5月26日,粤桂实力派陈济棠、李宗仁、白崇禧以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西南执行部名义,通电反对日本增兵华北。6月1日,西南执行部、西南政务委员会联席会决议,呈清国民党中央及其政府领导抗日。2日,又以同样内容通电全国。随即两广出兵湘南,北上抗日。蒋介石不仅拒绝他们的要求,而且采用分化瓦解手段,先使陈济棠的部下叛陈投蒋,使广东落入蒋介石之手。随后,他又令李宗仁、白崇禧离开广西,并调动大军向广西进逼,企图迫李、白就范。李、白不从,并扩军备战。双方虽是剑拔弩之势,但全国舆论沸腾,利弊得失又各有顾忌。后经各方斡旋,遂达成蒋接受抗战,李、白服从“中央”的和解协议。至此,一场大波遂告结束。 现将馆藏“六一”事变和谈时蒋介石与李宗仁、白崇禧等的来往函电选出公布,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2.
历史散页     
朱鸿召 《出版参考》2010,(12):27-27
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后,白崇禧看后深表赞同,并将此文浓缩为两句话:“积小胜为大胜,以空间换时间。”拿去给蒋介石看,蒋大为赞赏,即以此语令发全军,作为抗日战争的最高战略方针。  相似文献   

13.
吴杰 《档案时空》2005,(2):48-48
近年来,醴陵市档案馆通过多种途径收集到一批民国时期的党、政、军人物历史照片,计8300余张。湖南醴陵是国民党军政要员之乡。国民党时期湖南省政府主席程潜,蒋介石爱将陈明仁均出生醴陵。据初步考证,这批照片拍摄时间多为1924年至1949年之间,照片包括蒋介石、宋美龄、白崇禧、程潜、刘建绪等诸多军政要员的留影,  相似文献   

14.
<正>1929年1月1日,蒋介石主导的"编遣会议"开幕。尽管说得天花乱坠,但明眼人发现"被编遣"的仅仅是非蒋氏嫡系的部队。此举招致部分军阀的不满,矛盾最终以武力来解决,"蒋桂战争"即是其中一例。3月,蒋介石软禁李济深于汤山,桂系李宗仁、白崇禧等起而反蒋。怀着各自的打算,湘军、粤军、滇军等地方势力都聚拢在蒋介石的旗帜下,参与"讨逆"。对于饱受军阀混战之苦的民众来说,这  相似文献   

15.
港澳台一带流行一种说法:中国有三个半军事家,两个半在大陆,一个在台湾。在台湾的一个,即指白崇禧。1928年,国民党行政院长谭延闿特写有一对联赠白:"指挥能事回天地,学语小儿知姓名"。何键与蒋介石同一年出生,白崇禧则与毛泽东同一年出生。他14岁报考广西陆军小学校,全省报名应试千余人,只取120名,白以第六名录取。16岁投考广西省立初级师范,又列榜第二名。入学后,屡次考试名列第一,被选为领班生。  相似文献   

16.
刘力硕 《兰台世界》2016,(22):93-96
自从以李宗仁、白崇禧、黄绍竑"三巨头"为代表的"新桂系"统一广西全境,登上中华民国历史的舞台以来,蒋介石与"桂系"既有合作又有对抗,甚至一度兵戎相见,恩恩怨怨长达数十载,而"蒋桂"之间微妙的关系也是民国时期各大军阀既相互利用又相互对抗的一个缩影。与此同时"蒋桂矛盾"也是国民党政权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国共内战时期二者的矛盾积累到了最大化,直接导致了国民党在东北战场的失利,以及后来李宗仁"逼宫"蒋介石更是加速了其政权的衰败。  相似文献   

17.
高中 《兰台内外》2006,(5):18-20
广州马棚岗,李宗仁险遭不测李宗仁,字德邻,1890年出生于广西。军校毕业后开始步入军界,与白崇禧、黄绍声气相投,匀拥护创建民国、矢志革命共和的孙中山先生,并先后加入国民党,共组桂军,先后击败陆荣廷、沈鸿英、马晓军等广西大小军阀,统一广西。1926年,李宗仁又率第七军参加北伐战争。其实他的搭档白崇禧则出任北伐东路军前敌总指挥。两人有勇有谋,能征善战,立下赫赫战功。1928年,国民政府定都南京,李宗仁被任命为国民第四集团军总司令兼武汉政治分会主席,并奉派指挥桂系主力两个军与蒋介石、冯玉祥等军共同进行“二次北伐”,联合对张作霖统…  相似文献   

18.
1938年台儿庄战役是我国抗日战争史上一次著名的战役。在上海、南京相继失守和华北战场国民党军队一再失利之后,这次战役的胜利,对全国人民是一个很大的鼓舞。 馆藏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军令部档案中,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致蒋介石、何应钦、白崇禧、徐永昌等的密电,反映了临沂、膝县、峄县、台儿庄等地的战斗概况和参战官兵爱国抗日、英勇顽强的战斗业绩,特选辑刊布,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9.
正揭示台湾名人命运折射台湾当代文化《叩开台湾名人之门》作者:叶永烈定价:49元书号:9787313113481 2014年7月出版本书是"叶永烈看世界"系列丛书之一。作者曾经七次前往台湾,访遍台湾名人故居。作者历数邓丽君、三毛、阎锡山、白崇禧、张学良、何应钦、胡适、于右任、张大千、林语堂、梁实秋以及蒋介石、蒋经国在台湾的最后日子,深层次揭示了台湾名人的命运,从而深刻折射出台湾的当代史和当代文化。  相似文献   

20.
蒋介石破坏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关键一步,是人所共知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但是,许多人也就因此有些误解,以为随后发生的屠杀革命群众,血洗宝山路的惨案,也是发生在4月12日。其实,这是第二天,即4月13日的事。12日凌晨,蒋介石勾结帮会,在租界里的帝国主义支持下,悍然向共产党人举起屠刀。遭受突然袭击之余,共产党领导下的一些团体还是马上作出反应,12日中午,5万余工人和市民集会闸北青云路,拥护工人武装、交还枪械、拥护上海总工会、示威游行、发表抗议书。同时,50万群众在南市体育场集会,会后还前往龙华向白崇禧请愿,抗议收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