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外重质高粘原油沉砂和除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2.
随着油田开发的深入,我国大部分油田在经过多年的连续注水开采后,已进入高含水后期,同时稠油在集输中也常掺水降黏。随着原油水相含量的增加,原有的应用于低含水原油的流变性理论和计算已经不能满足高含水原油流变特性的计算。应用M5500高温高压流变仪,研究了油田某区块典型井口掺水原油黏度与温度、剪切速率与含水率之间的关系。拟合了黏度与含水率、温度和剪切速率的综合关系,拟合公式计算的黏度值与实际测量值相差不大,准确性较高,为高含水原油集输工艺设计提供了计算依据。  相似文献   

3.
原油稳定装置中防沉积换热器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原油中泥沙等杂质含量高造成原油换热器结垢堵塞,换热效率下降,影响原油稳定装置生产的问题,针对原油换热器壳程结垢特点,优选了壳程没有流动死区、具有防沉积性能的螺旋折流板式换热器,在南八原稳进行了现场应用试验.结果表明,该装置提高了原油稳定装置的生产能力,平均每天增加原油处理量1 318 t,增产轻烃26 t;年可节约燃料气40×10<'4>m..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垦利油田高黏原油掺混稀油后黏度变化规律以满足依托式高效开发的要求,以垦利油田高黏原油为基础掺混周围3个油田的稀油原油,利用13种可能适合的掺混黏度预测模型进行预测,并将预测结果与实验值相比较、分析,认为各修正模型主要考虑了组分油之间的相互关系,使得其预测精度较原始模型高。各模型对垦利油田A高黏原油与3种稀油掺混后的黏度预测效果普遍随温度的降低而恶化,在较高温度下预测精度相对较高。Cragoe修正模型和Arrhenius修正2模型对目标油品的掺混均有较高的预测精度,能满足工程实际的需要。综合考虑预测精度和预测稳定性,推荐Arrhenius修正2模型作为垦利油田稠油A与周边稀油掺混后黏度的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5.
大庆油田共有 17套原油稳定装置 ,其中精馏原稳装置10套 ,负压闪蒸原稳装置 7套。目前分馏原稳装置主要分布在油田的南部和中部 ,负压闪蒸原稳装置主要分布在油田的北部和中部。1 精馏原油稳定装置精馏原稳主要由缓冲、换热、加热和分馏四部分组成。由转油站来的脱水净化原油 (5 0℃ ) ,进入卧式密闭缓冲罐 ,用进料泵增压经换热器去原油加热炉升温至 2 0 0~ 2 2 0℃ ,然后进入原油稳定塔进行稳定 ,稳定塔只设精馏段。稳定塔底部的原油 ,由油泵增压经换热器回收热量后输至脱水转油站外输。稳定塔顶部 10 0~ 110℃脱出气经冷凝器冷到 4 0℃ …  相似文献   

6.
为了降低原油黏度,提高其采收率,结合原油组分的特征,以苯乙烯、马来酸酐和壬基酚聚氧乙烯醚3种单体分两步合成了新型油溶性原油降黏剂SMN。考察SMN对胜利高黏度原油的降黏效果,发现该原油降黏率最高可以达到68.5%。通过机理探究推测SMN中的苯环、羧基和酯基等极性较大的基团可以通过氢键作用和π-π堆积进入到沥青质片层中,而分子中具有较大位阻的乙氧基能够阻止沥青质聚集,从而分散原油中的重组分,降低原油的黏度。  相似文献   

7.
《石油化工应用》2017,(3):44-46
本厂X5、LB等区块三高原油区块开采主要采用电加热杆技术。应用中存在高耗能及电热杆高故障率导致的频繁检泵问题,为了解决电热杆高耗能及高故障率问题,开展了井筒乳化降黏的研究工作,用化学降黏代替升温降黏,最大限度的减少对电加热杆的依赖。本文以X5区块为主要研究实施对象,筛选出针对性水溶性降黏剂配方;实现了三高原油井筒化学降黏替代电加热升温降黏;有效降低了抽油杆光杆功率,提高举升效率。形成了适合本厂特点的稠油化学降黏工艺技术。  相似文献   

8.
大庆油田天然气分公司杏九原油稳定装置设计日处理量10 000 t,由于采油厂来油量减少,现装置日处理原油只有5000 t左右,远达不到设计值。流程原设计换热器共8组16台,采用双侧各4组8台并联方式运行,现已达不到最佳换热效果。目前稳前油进加热炉温度为169℃,而稳后回油温度平均为78℃,高于返回采油厂设计温度要求,需要回掺部分来油降低返回温度,既浪费燃料又达不到温度要求,同时,由于原油的回掺降低了处理量,影响生产正常运行。因此,采用连续螺旋折流板换热器对杏九原稳进行改造。  相似文献   

9.
Barle.  T 李洪 《南炼科技》1998,5(10):61-66
  相似文献   

10.
王燕文 《石化技术》2024,(2):119-121
介绍了某炼油厂常减压装置脱前原油—初顶气换热器(E1-1/2)10#钢材质管束穿孔情况,结合该换热器管、壳程工作条件和防腐措施,利用内窥镜检查、光谱材质分析、金相分析等方法对穿孔样品进行综合分析,查找换热器穿孔原因并提出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1.
1.工艺流程简述 由转油站来的脱水净化原油(50℃),进入卧式密闭缓冲罐,用进料泵增压经换热器去原油加热炉升温至60—65℃。然后进入原油稳定器进行稳定。稳定器底部的原油,由油泵增压经换热器回收热量后输至脱水转油站外输油缓冲罐。稳定器顶部闪蒸气,由负压压缩机抽出(0.03-0.06MPa),经冷凝器冷到40℃,进入三相分离器进行气态  相似文献   

12.
通过实验研究了超声波强度、频率、作用时间及原油温度对除砂效果的影响。超声波强度增大时,原油除砂的效果也随之提高;但超声波强度过大,产生的空化过强时,反而影响了超声对原油的除砂效果。用不同频率的超声波处理含砂原油,频率低的处理效果更好些。超声波原油除砂的效果随着超声波对原油作用时间的增加而变好。当原油温度增大时,原油的黏度变小,可促进油砂的分离。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加工高酸值及进口含硫原油产生的7种主要腐蚀类型,从工艺、材料、设备等方面采取措施,收到明显的防腐效果,保证了装置的长周期安全运行,也为加工高酸、高含硫原油提供了可参考的经验。  相似文献   

14.
15.
海底管道输油是目前海洋石油开发常用的一种作业方式.针对绥中36-1油田原油在输送过程中存在的高压问题,从原油的黏度、温度、含水等几个方面分析主要影响因素,探讨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6.
17.
沥青质沉淀是原油换热器结垢的主要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8.
碳酸盐岩储层高黏原油难采储量开发是现今石油开采领域中普遍存在的一大难题,本文以鞑靼共和国的斯捷普诺耶奥泽罗油田碳酸盐岩油藏为例,建立地质数值模型,模拟了周期性交替注热水-冷水热采法和周期性交替注热水-聚合物热采法,并与水驱方法在提高原油采收率上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19.
孤岛高硫高酸原油腐蚀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孤岛高硫高酸原油的基本性质及硫、酸值在各馏分油中的分布进行分析,并通过监测发现装置存在的腐蚀问题,提出了材料升级、加强监测等防腐措施。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