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为探讨板栗壳活性炭对印染染料的吸附作用,制备板栗壳活性炭,以振荡时间、pH和温度为因素,考察板栗壳活性炭对甲基橙和亚甲基蓝染料的吸附效果,分析了等温吸附过程并从动力学角度探讨了 2种染料的吸附机理.结果表明:板栗壳活性炭对甲基橙染料的最佳吸附条件为pH 4、温度35℃、振荡时间150 min;对亚甲基蓝最佳吸附条件为p...  相似文献   

2.
用磷酸浸渍松子壳粉末制备活性炭,探究了该活性炭对活性艳蓝X-BR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松子壳基活性炭的吸附能力比市售活性炭强,松子壳基活性炭最佳吸附条件:pH 2~5,25℃,60 min,松子壳基活性炭用量0.15 g,活性艳蓝X-BR初始质量浓度300 mg/L,在此条件下吸附率和吸附量分别为97.98%和196.46 mg/g;松子壳基活性炭对活性艳蓝X-BR的吸附符合Temkin等温模型,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3.
用磷酸浸渍松子壳粉末制备活性炭,探究了该活性炭对活性艳蓝X-BR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松子壳基活性炭的吸附能力比市售活性炭强,松子壳基活性炭最佳吸附条件:pH 2~5,25℃,60 min,松子壳基活性炭用量0.15 g,活性艳蓝X-BR初始质量浓度300 mg/L,在此条件下吸附率和吸附量分别为97.98%和196.46 mg/g;松子壳基活性炭对活性艳蓝X-BR的吸附符合Temkin等温模型,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4.
玉米芯糠醛渣制备活性炭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玉米芯糠醛渣制备活性炭,比较了磷酸、氯化锌及氢氧化钾作活性剂的试验结果。选择氯化锌作为活化剂,氯化锌活化玉米芯糠醛渣制备活性炭的较佳试验条件为:活化温度800℃、氯化锌溶液质量浓度200g/L、活化时间1h,活性炭的得率为27.81%,亚甲基蓝吸附值为15.0mL,脱色力与外购活性炭基本相当。  相似文献   

5.
采用K_2CO_3作为活化剂,通过化学活化和高温热解方法制备了芦苇秸杆活性炭。用芦苇秸杆活性炭对染色废水进行脱色处理,结果表明,影响脱色率的单因素有活化剂浓度、活性炭用量、吸附时间、pH。采用L_9(3~4)对这些因素进行正交实验,得出最佳工艺条件:活化剂浓度0.4 mol/L、活性炭用量0.65 g/L、吸附时间120 min、pH 8。在该工艺条件下,平均脱色率为93.19%。  相似文献   

6.
采用K_2CO_3作为活化剂,通过化学活化和高温热解方法制备了芦苇秸杆活性炭。用芦苇秸杆活性炭对染色废水进行脱色处理,结果表明,影响脱色率的单因素有活化剂浓度、活性炭用量、吸附时间、pH。采用L_9(3~4)对这些因素进行正交实验,得出最佳工艺条件:活化剂浓度0.4 mol/L、活性炭用量0.65 g/L、吸附时间120 min、pH 8。在该工艺条件下,平均脱色率为93.19%。  相似文献   

7.
响应面法优化低聚果糖液脱色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粉末活性炭对酶法生产的低聚果糖溶液进行吸附脱色,研究活性炭的用量、脱色温度及脱色时间对脱色效果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响应曲面法对低聚果糖溶液脱色进行优化。得到最佳工艺条件为活性炭的用量22g/L、脱色温度60℃、脱色时间30min,在此条件下低聚果糖溶液的脱色率达79.16%。  相似文献   

8.
以雪莲果低聚果糖粗提液为研究对象,用5种不同材质(核壳、煤质、椰壳、核桃壳、竹质)的活性炭对其进行脱色,以脱色率和低聚果糖保留率为指标,采用静态吸附法确定最佳脱色材料,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对脱色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椰壳活性炭的脱色效果最好,其最佳脱色条件为:溶液pH4、脱色温度40℃、脱色时间28.5 min、活性炭用量1.5 g/m L,此条件下低聚果糖粗提液的平均脱色率和低聚果糖保留率分别为88.5%和58.6%,实际总评"归一值"(OD值)与模型预测值相近。  相似文献   

9.
韩晓丹 《中国油脂》2020,45(11):9-13
以茶壳为原料制备氮掺杂活性炭,采用大孔树脂与氮掺杂茶壳活性炭联合使用的双重吸附工艺对油茶籽油同时进行脱酸脱色。对氮掺杂茶壳活性炭的制备条件进行了优化,并对所得油茶籽油的质量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氮掺杂茶壳活性炭的最佳制备条件为以茶壳活性炭为碳源,以咪唑为氮源,咪唑浓度0.3 mol/L,活化温度850 ℃,活化时间60 min。在最佳工艺条件下,氮掺杂茶壳活性炭的比表面积为2 876 m2/g,总孔容为1.55 cm3/g,其中微孔孔容0.65 cm3/g,中孔孔容 0.55 cm3/g,大孔孔容0.35 cm3/g。所得油茶籽油无色透明,酸价(KOH)为0.14 mg/g,过氧化值为0.50 mmol/kg,达到了医用注射用油茶籽油的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10.
花生壳活性炭的制备及其对印染废水的脱色处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花生壳为原料,探索用硫酸活化法制取活性炭的最佳工艺条件及其处理印染废水的效果,结果表明:炭化时间为150min、炭化温度为800℃、硫酸的稀释比为1:1、固液比为1:2、活化时间为90min、活化温度为60℃时,制得的活性炭吸附性能优良.用其吸附处理印染废水,在活性炭吸附剂用量15g/L、吸附时间为120min、振荡速率为160r/min、pH值为5、温度为25℃的条件下,脱色率达96.7%.实现了对花生壳的资源化利用,为制备活性炭的原料来源及活性炭处理废水的应用开辟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1.
氯化锌法制备油茶籽壳活性炭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氯化锌法制备油茶籽壳活性炭的过程,并系统分析了活化温度、活化剂的浓度、活化时间、料液比等因素对活性炭脱色性能的影响。正交试验表明,用氯化锌法制备茶籽壳活性炭的最佳工艺为:料液比为1:3.0,活化液质量分数为50%,活化温度为420℃,活化时间为60min。  相似文献   

12.
采用皂洗酶210B作为活性艳蓝KN-R、活性深蓝B-2GLN和活性蓝K-3RL染色棉织物的皂洗剂和脱色剂,探讨了皂洗酶浓度、温度、时间、pH值、硫酸钠用量等工艺因素对染料溶液的脱色和染色织物皂洗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活性深蓝B-2GLN、活性蓝K-3RL和活性艳兰KN-R在皂洗剂用量分别为0.2、0.4和0.8 g/L,pH值7,90℃处理15 min时,脱色率达到100%皂洗酶用量为0.6g/L、pH值7、85℃皂洗20 min时,具有与常规皂洗工艺相近的各项牢度.  相似文献   

13.
邓梅 《中国酿造》2013,32(2):81
研究活性炭对DL-乳酸的脱色效果,通过正交试验对脱色条件进行优化,得到适宜的脱色条件为:活性炭与DL-乳酸发酵液质量比为1%,活性炭添加次数为3次,温度为70℃,脱色时间为50min.对DL-乳酸发酵液脱色体系的等温吸附方程进行了研究,吸附过程遵循Freundlich和Langmuir等温方程.  相似文献   

14.
以活性炭为媒介,采用浸渍法制备了活性炭载羟基铁催化材料(FeOOH@AC),并协同双氧水类芬顿降解活性艳红X-3B染料。在pH=7、FeOOH@AC质量浓度1 g/L、H2O2浓度10 mmol/L的反应条件下,FeOOH@AC+H2O2体系对活性艳红X-3B的降解率达98.2%,相较AC和FeOOH@AC体系提高了17.2和3.7倍。初始pH试验表明,对活性艳红X-3B,FeOOH@AC+H2O2体系不仅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很好的降解能力,在碱性条件下(pH=9)的降解率可达83.6%,表现出较宽的pH适用范围。另外,4次循环试验后,FeOOH@AC对活性艳红X-3B的降解率仍大于60%。对其用盐酸洗脱并重新负载FeOOH,可再生。  相似文献   

15.
车前草多糖的脱色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脱色率和多糖保留率为指标,采用活性炭和大孔吸附树脂两种方法对车前草多糖脱色。结果表明,活性炭脱色的最佳条件为:在60℃下,加入0.75%(m/V)的活性炭,脱色30min,在此工艺条件下脱色率为76.22%,多糖保留率为65.31%。大孔吸附树脂脱色的最佳条件是:以蒸馏水为洗脱剂,样pH值为8.0,洗脱流速为2mL/min,洗脱液体积为3BV(1BV=20mL),在此工艺条件下脱色率为79.78%,多糖保留率为89.76%。大孔吸附树脂脱色效果优于活性炭脱色效果。  相似文献   

16.
谢勇  王中来 《中国酿造》2014,(5):125-129
以钛酸四丁酯为钛源,采用溶胶法制备FeSO4掺杂的光催化剂TiO2,并将光催化剂负载于活性炭,然后将活性炭填装于冷电弧-光催化-吸附集成装置中,用该装置对木瓜多糖进行脱色。以木瓜多糖的脱色率和糖保留率为指标,研究脱色时间、加载电压、活性炭填充率及木瓜多糖初始质量浓度4个因素对指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优化木瓜多糖的冷电弧-光催化-吸附脱色工艺,建立回归模型并确定最佳脱色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脱色时间22.7min、电压24.0kV、活性炭填充率41.4%及木瓜多糖质量浓度3.7mg/mL条件下,脱色率和多糖保留率分别达为73.2%和76.6%。  相似文献   

17.
改性棕榈纤维活性炭对活性染料的吸附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究棕榈纤维在处理印染废水中的应用,将MgO通过共沉淀-灼烧氧化法负载于棕榈纤维活性炭,利用FE-SEM、FTIR、真密度测定法表明棕榈纤维活性炭孔道及表面存在MgO。通过静态吸附实验,研究了棕榈纤维活性炭改性前后对于活性艳红X-3B染料的吸附性能,考察了不同染料初始浓度下MgO改性棕榈纤维活性炭(MgO/PAC)对染料的吸附动力学,以及在不同pH下对染料的吸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MgO改性可显著提高吸附性;经镁与碳以摩尔比2.5:1改性的棕榈活性炭对染料活性艳红X-3B的吸附量提高约8倍;MgO改性棕榈纤维活性炭对活性艳红X-3B的吸附符合伪二级动力学模型,颗粒内扩散不是吸附过程的唯一速率控制步骤,整个吸附过程是由多种动力学吸附机理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大豆秸秆制备活性炭及其Cu2+吸附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豆秸秆为原料,采用ZnCl2活化法制备大豆秸秆活性炭(soybean straw activated carbon,记作SSAC),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样品进行形貌表征,研究了炭化温度、炭化时间等条件对SSAC亚甲基蓝吸附值的影响,通过静态实验研究了SSAC对水溶液中Cu...  相似文献   

19.
该研究探讨了活性炭和脱色树脂对海带酶解液的脱色及酵母菌和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发酵脱腥工艺的研究。结果表明,活性炭的脱色效果优于树脂,在活性炭添加量1.0 g/100 mL,脱色时间30 min,脱色温度50 ℃条件下,对海带酶解液的最高脱色率为64.5%。酵母菌发酵脱腥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脱腥温度30 ℃,接种量0.4%,脱腥时间40 min;植物乳杆菌发酵脱腥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脱腥温度37 ℃,接种量7%,脱腥时间90 min;将两株菌进行联合发酵脱腥后,腥味感官评分可达9.4分,气味清香,基本无腥味,也无酸异味。  相似文献   

20.
制备了一种铜基有机骨架材料Cu-H4L1,并用其对水相中的阳离子艳红5GN进行吸附和可见光催化降解试验。结果表明:30 mg Cu-H4L1在180 min内对10 mL质量浓度为10 mg/L的阳离子艳红5GN吸附率高达88.42%,吸附速率为9.70×10-2mg/(g·min);在可见光照射下,100 min内5 mg Cu-H_4L_1对40 mL质量浓度为10 mg/L的阳离子艳红5GN的光催化降解效率达到100%。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和热重分析等对Cu-H_4L_1进行测试表征,结果显示Cu-H_4L_1具有较好的晶形和较高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