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孙永利  卢伟  肖晓明  刘玉花  刘学宽 《化工进展》2014,33(12):3139-3143
C16、C18混合脂肪酸中含有很多经济价值很高的组分,若能将这些组分分离出来加以利用,将极大地提高混合脂肪酸的利用价值,因此研究C16、C18混合脂肪酸的分离技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介绍了减压精馏、低温结晶、尿素包合、银离子络合、生物酶催化法等C16、C18混合脂肪酸分离方法在近十年来的研究进展,并分析了各种分离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减压精馏可以有效地将混合脂肪酸分离成C16组分与C18组分,但该法的主要问题是加热易使不饱和组分变质。尿素包合法最常用来分离C16、C18混合脂肪酸中的饱和组分与不饱和组分,目前对该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工艺条件的优化与改善。生物酶催化法选择性高、反应条件温和、绿色环保,目前已被用来分离α-亚麻酸以及γ-亚麻酸且效果良好。最后展望了C16、C18混合脂肪酸分离技术的发展前景,指出两种或多种分离方法组合以及生物酶催化法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阳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C18-4- C18•2Br的流变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洪 《精细化工》2011,28(11):1081-1085
对阳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四亚甲基-1,2-双(十八烷基二甲基烷基溴化铵)(C18-4-C18.2Br)的流变特性进行了研究,考察了表面活性剂质量分数、水杨酸钠质量分数及温度对表面活性剂溶液黏度和黏弹性的影响。C18-4-C18.2Br溶液的黏度随着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增加。随着水杨酸钠质量分数的增加,C18-4-C18.2Br溶液的黏度和黏弹性出现先增加后下降的过程。温度对C18-4-C18.2Br溶液的黏度有较大影响,水杨酸钠的加入可明显提高C18-4-C18.2Br溶液的抗温性。TEM结果表明,适量的水杨酸钠能够促进C18-4-C18.2Br胶束从球形向蠕虫状转变,过量的水杨酸钠又会使蠕虫状胶束向囊泡转变。  相似文献   

3.
简要介绍了C207-1型联醇催化剂的基本组成、特点和物化性能。结合晋城二化“18.30”工艺流程和醇烃化工艺特点,阐述了C207-1型联醇催化剂在Φ2 000 mm甲醇合成塔中的装填、升温还原及实际运行情况。  相似文献   

4.
李晓利 《辽宁化工》2022,(8):1062-1065
制备了一系列C16/18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FMEE),系统评价了产品指标与性能的对应关系。结果表明:随着环氧乙烷(EO)数量的增多,FMEE浊点呈上升趋势,表面张力能力、泡沫高度、去污能力和润湿力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乳化能力逐渐上升。最终筛选出加成9~12EO的FMEE性能较优。以C16/18脂肪酸甲酯加成12E...  相似文献   

5.
借助自制玻璃精馏塔,在减压操作条件下研究了麻疯果油制得的生物柴油中C16甲酯与C18甲酯之间的分离提纯特性.自制玻璃精馏塔直径为20 mm,内装不锈钢弹簧填料,高度为1 000 mm,其实际板数采用标准体系甲基环己烷-正庚烷在全回流条件下标定.在此基础上,比较了全回流条件下C16甲酯与C18甲酯的分离按理想体系计算的理...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煤基乙醇中C3、C4醇的气相色谱法测定方法。采用极性多孔高聚物键合毛细管柱分析乙醇中C3、C4醇,采用外标法定量。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20%,加标平均回收率达99.7%。  相似文献   

7.
间戊二烯C5石油树脂改性作为柴油降凝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强  李长波  张洪林 《应用化工》2009,38(9):1260-1262,1266
间戊二烯C5石油树脂在引发剂的作用下与马来酸酐发生接枝反应,再用直链烷烃醇进行酯化,制得梳状结构的柴油降凝剂。戊二烯C5石油树脂改性制备柴油降凝剂的最佳反应条件是:各物质质量比C5石油树脂∶马来酸酐∶引发剂∶混合醇∶溶剂(二甲苯)为100∶12∶1∶20∶8,混合醇用量比C12∶C16∶C18为0.4∶0.3∶0.3,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4 h,所得到的改性石油树脂降凝剂与T 602C降凝剂复配(改性石油树脂降凝剂加入量为400μg/g,T 602C加入量为1 000μg/g)对柴油具有很好的降凝效果,可将抚顺石化公司生产的-10#柴油馏分的冷滤点降低7℃。  相似文献   

8.
高碳醇为高碳数脂肪醇的简称,一般指6个碳原子以上的一元醇,C6~C10醇为增塑剂醇,C12~C18醇为洗涤剂醇。 高碳醇是合成洗涤剂和表面活性剂的第三代原料,也是生产增塑剂、浮选剂、乳化剂等精细化工产品的基础原料。高碳醇能作为染料、  相似文献   

9.
<正>主营生物基化学品的Elvance Renewable Sciences公司与全球领先的皮革化工和高性能涂料供应商Stahl公司签署了供货协议,Stahl公司能够将基于Elevance公司的C18多元醇技术的新型涂料和聚氨酯分散体商业化。Stahl公司和Elevance公司自2016年以来合作开发了基于Elevance公司的C18多元醇(一种生物基聚氨酯原料)的高性能涂料。两家公司将继续开发新的C18基涂料,重点关注各种市场的柔性基材,包括要求苛刻的汽车行业。新的C18多元醇技术能够开发疏水和半结晶性的生物基涂料,在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合成甲基叔丁基醚过程中,原料异丁烯不足的问题。采用甲醇和C4醇反应制醚,并对该体系进行了热力学分析,对各反应体系中存在的四个独立反应建立相应的热力学模型和计算方法。考察了273~373 K和n(甲醇)/n(C4醇)对体系转化率和产率的影响,为甲醇与低碳混合醇的协同效应研究和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指导。研究发现,甲醇与C4醇反应的最佳温度为333~363 K;其进料n(甲醇)/n(C4醇)的适宜比值1:1~3:1  相似文献   

11.
南化集团研究院是国内最早研究开发和生产甲醇合成催化剂的单位之一。其产品经历了一个从联醇到单醇,从高压到低压的过程。该院的合成甲醇催化剂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自60年代末成功研制出为我国独有的联醇工艺配套用的C207型联醇催化剂以来,以后又相继研制出了C301、NC501、NC501-1、C306、C307等型号的合成甲醇催化剂,广泛应用于国内高、中、低压系列合成甲醇装置。  相似文献   

12.
新型防老剂3C18在工程机械轮胎胎面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明枝  朱飞雷  许辉 《轮胎工业》2010,30(11):668-674
研究新型防老剂3C18在工程机械轮胎胎面胶中的应用情况,并与防老剂4010NA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使用防老剂3C18等量替代防老剂4010NA或与防老剂4010NA并用,胶料的物理性能、耐天候老化性能、耐臭氧老化性能等与防老剂4010NA胶料无差异,耐水抽出性能、耐蒸汽老化性能和焦烧性能等优于防老剂4010NA胶料;成品轮胎经过4个多月的路试与正常轮胎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3.
利用体外经皮渗透和脂肪组织体外培养技术,探讨了硅烷醇C经皮渗透和配方的促渗透,以及对脂肪组织的脂解作用。结果表明,硅烷醇C浓度在10%-50%,可呈不同程度地经完整的小鼠皮肤渗透,有剂量-反应关系。配方的组分对硅烷醇C经皮渗透有明显的影响,尤其是促渗透剂的应用。含芳香精油与氮酮复合的配方。促硅烷醇C在24h的皮肤渗透量是对照配方的3倍。硅烷醇C在体外有明显的促脂肪组织脂解作用,受试终浓度为0.25mg/mL,体外脂肪组织甘油释放量为0.55μmol/g-0.86μmol/g组织,生理盐水(对照)为0.16。研究结果为配方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测定不同碳链脂肪醇硫酸钠的物化性能,如表面张力、cmc值、乳化、接触角、耐硬水性和泡沫等。结果表明,C12~14醇硫酸钠降低表面张力的效果最佳。随着烷基碳链变长,脂肪醇硫酸钠的接触角变大且耐硬水性能也变差。C8~10醇硫酸钠的发泡力最差,且C16~18醇硫酸钠因其耐硬水性能差,其发泡力随着水硬度的增加而下降。以C16~18醇硫酸钠的乳化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15.
<正>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选择氧化研究组研究员高爽、副研究员王连月等在催化氧气高效断裂1,2-二醇C—C键及反应过程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1,2-二醇断裂是有机化学中一种非常重要的引入羰基的合成方法。传统1,2-二醇断裂所使用的氧化剂包括高碘酸、高碘酸钠、四醋酸铅、高锰酸钾等,为了使反应完全,这些氧化剂用  相似文献   

16.
Ru/C催化氢解山梨醇制备C2-C3多元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2~C3多元醇如乙二醇、丙二醇和丙三醇等通常为石油的下游产品。近年来,随着石油价格不断攀升,由山梨醇等可再生资源经催化氢解制备这些小分子醇受到人们的关注。采用山利醇和催化剂Ru/C制备多元醇,并通过活性评价以及TPR、XRD等表征手段确定了催化剂的制备条件,其产物乙二醇、1,2-丙二醇、1,3-丙二醇和丙三醇的选择性分别为28.86%、24.25%、10.97%和9.15%。  相似文献   

17.
郝建成 《中氮肥》2009,(4):32-34
2006年5月我公司新上了1套180kt/a氨醇生产装置,采用了南京国昌公司设计制造的Ф1600mm合成氨系统和湖南安淳公司设计制造的醇烃化精制系统,其中Ф1400mm醇化A、B两塔装填C207催化剂,全部采用精制气高氢还原。2008年10月合成氨老系统改造为130kt/a氨醇生产装置,采用湖南安淳公司设计制造的Ф1600mm合成氨系统,原Ф1000mm合成氨双塔系统由南京国昌公司设计改造为Ф1000mm高压醇烷化精制系统,其中Ф1000mm醇化塔装填C301催化剂,也采用精制气高氢升温还原。精制气高氢还原后的联醇催化剂活性好,强度高,质量好,使用寿命长,已被越来越多的厂家所采用。  相似文献   

18.
以亚麻油、甘油、邻苯二甲酸酐为主要原料,添加生物化工原料树脂醇C,以Li OH为催化剂,通过醇解法制备室温自干型醇酸树脂。通过研究配方中油度、甘油与树脂醇C质量比以及合成工艺中各阶段温度对醇酸树脂制备的影响,确定当油度为50%、甘油与树脂醇C质量比为7∶3、低温酯化升温时间为1.5 h、低温酯化保温时间为0.5 h、高温酯化升温时间为2 h时,醇酸树脂干燥性能和耐水性能良好,达到GB/T 25251—2010相关性能指标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聚氨酯》2019,(3)
<正>Elvance Renewable Sciences是一家生物基化学品公司,与全球领先的皮革化工和高性能涂料供应商Stahl签署了供应协议。该协议使Stahl能够将基于Elevance的C18多元醇技术的新型涂料和聚氨酯分散体(PUDs)商业化。自2016年以来,Stahl和Elevance合作开发了使用Elevance的C18多元醇(一种新型生物基聚氨酯组份)  相似文献   

20.
维生素C催化合成乙酸丁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维生素C作为催化剂进行了合成乙酸丁酯的研究。考察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酸醇摩尔比等对乙酸酯化反应的影响 ,最佳条件下收率可达 86 .8%。研究结果表明 :维生素C对该反应的催化活性优于浓硫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