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骨科患者术后疼痛是手术后常见症状。目前虽然控制疼痛的方法很多,但许多患者及护理人员对疼痛认识落后,缺乏系统的学习,使患者术后不能很好的镇痛。1998年--2004年对200例骨科手术后患者的疼痛情况进行问卷调查。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疼痛是每个骨科患者遇到的问题,术后疼痛也是术前患者最关心的问题,患者已把解除疼痛的需求放在首位.骨科手术后疼痛不仅给患者带来不利影响,而且还直接影响患者术后早期康复和活动.如何有效地控制疼痛,成为医生、护士、患者共同的目标.现就骨科术后疼痛对机体的影响、疼痛的评估方法、疼痛的控制、护理干预进行综述,为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音乐疗法用于骨科患者术后护理疗效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术后的骨科患者多有疼痛以及由疼痛或者行动不便引发的抑郁、烦躁等不良情绪,这些影响骨科患者的伤口愈合,延长治疗时间。本文就音乐疗法对于骨科患者术后护理疗效做了临床观察。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李艳 《中国医药科学》2012,(13):123-124
目的通过对骨科患者术后疼痛预见性、舒适护理的应用效果的评价,提高对术后疼痛护理的认识。方法对30例2010年5月~2011年5月骨科手术后患者术后疼痛预见性、舒适护理的经过及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 30例患者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值平均为(3.6±1.2)分。80%的患者对术后疼痛可以忍受。无一例并发症发生。结论积极施行术后疼痛预见性、舒适护理可使骨科患者术后较为舒适、平和地度过手术急性期,使患者顺利进入功能康复阶段。  相似文献   

5.
术后疼痛是困扰骨科患者的一个主要问题,据统计70%的手术患者术后都有较明显的疼痛。疼痛可刺激心血管系统,使脉搏加快,血压升高;它还刺激内分泌系统,使可的松释放增加,使机体物质代谢增强,病人呈现消瘦,伤口愈合缓慢。为了降低疼痛给患者带来的不良后果,有利于患者的康复,2002年6月-2003年1月,对骨科患者术后疼痛采取了音乐疗法,初步观察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骨科手术患者术后镇痛药使用的影响。方法回顾2016年1月至2017年4月84例骨科手术患者并分组。对照组用常规护理,护理干预组强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骨科手术护理满意度;骨科手术术后疼痛认知、术后疼痛持续时间、镇痛药物使用量、出院时间;干预前后患者术后疼痛程度、焦虑情绪状态、睡眠质量;术后镇痛药使用率。结果护理干预组骨科手术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05;护理干预组骨科手术术后疼痛认知高于对照组,术后疼痛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镇痛药物使用量少于对照组,出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 <0.05;干预前两组术后疼痛程度、焦虑情绪状态、睡眠质量相近,P> 0.05;干预后护理干预组术后疼痛程度、焦虑情绪状态、睡眠质量优于对照组,P <0.05。护理干预组术后镇痛药使用率7.14%(术后镇痛药使用3例)低于对照组23.81%(术后镇痛药使用10例)P <0.05。结论护理干预对骨科手术患者术后镇痛药使用的影响大,有利于提升患者骨科手术术后疼痛认知,减轻焦虑情绪和疼痛感,缩短术后疼痛持续时间和出院时间,减少术后镇痛药使用率和镇痛药物使用量,提升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的评估及护理干预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的评估方法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对157例骨科术后患者,运用VRS标准做出术后疼痛评估,在此基础上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结果术后1周VAS评测值在0—3之间达103例,而术后为9例。结论对于骨科手术患者,根据术后疼痛评估进行有个体化的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疼痛。  相似文献   

8.
韦英  赵红  王静 《中国实用医药》2014,(32):172-173
目的探讨疼痛护理干预对缓解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的效果观察。方法进行手术治疗的80例骨科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0例。对照组仅给予骨科术后常规止痛方法。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疼痛护理干预。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对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效果评价。结果根据VAS评分分级,对照组和干预组的疼痛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骨科术后患者采用疼痛护理干预,可有效地缓解其疼痛程度。  相似文献   

9.
护理干预对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骨科患者术后疼痛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对158例骨科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各7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骨科术后护理方法,而干预组在应用VAS标准做出术后疼痛评估基础上,采取有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第1-3天疼痛程度比较,干预组患者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有效地缓解术后疼痛,促进机体早日康复,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李静  胡静 《贵州医药》2016,(4):439-440
目的 探讨无痛护理理念在骨科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10例骨科术后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予心理护理、疼痛评估、药物干预对骨科术后患者进行临床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疼痛护理管理措施与方法进行临床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睡眠时间、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手术当日、术后1、2、3d疼痛评分均显著性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手术当日、术后1、2、3d的疼痛时间均显著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出院前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观察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心理护理、疼痛评估、药物干预的无痛护理理念对骨科术后患者进行临床护理,缓解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以供参考。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从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于我院行骨科手术患者中选取9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完成所有患者的分组,对照组49例骨科手术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49例骨科手术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分析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并对比。结果在疼痛程度的对比中,观察组患者的结果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对缓解骨科患者的术后疼痛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知信行疼痛教育模式对骨科手术患者疼痛信念与疼痛控制的影响.方法 将238例骨科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9例.对照组采用骨科手术患者护理常规进行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及家属采用知信行疼痛教育模式.通过问卷及疼痛评估记录比较2组患者疼痛信念、镇痛需求、术后不同时间疼痛程度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疼痛信念优于对照组,观察组镇痛需求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不同时间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采用知信行模式对骨科手术患者进行疼痛知识教育能优化患者疼痛信念,提高术后疼痛控制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术后镇痛护理在骨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2月~2014年3月收治的骨科手术患者100例,均分成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术后镇痛护理,对比其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疼痛缓解率以及疼痛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镇痛护理有助于骨科患者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感,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的护理及评价方法.方法 通过临床护理与问卷调查,对疼痛管理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患者的疼痛体验得到缓解.结论 通过综合性的多模式、多元化镇痛护理,骨科患者术后疼痛可得到显著减轻.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骨科患者术后,护理干预手段对疼痛的疗效。方法将128例2008年2月-2011年3月期间收治在本院的并已接受骨科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的护理方式采取的是本院新制定的全方位护理方式,对照组患者则只是进行常规骨科手术后的一般护理,患者出现疼痛状况时,医护人员只是酌情给予止痛药,此过程中,要全过程使用MeGill疼痛调查表。结果比较两组的疼痛状况,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对照组的有效率显著低于实验组。结论新型护理手段与以往的常规护理手段相比,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患者的痛苦,并降低骨科患者手术术后疼痛的程度,实验证明,新型护理手段在今后临床护理中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骨科手术后疼痛的控制效果。方法将骨科术后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骨科常规术后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观察2组患者术后4d的疼痛程度及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满意率为95.5%高于对照组的8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缓解骨科手术后疼痛。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骨科术后患者疼痛的干预方法,提高该类型患者的护理质量。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于我院骨科接受手术患者140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进行痛疼干预护理的70例患者分为TG组,将未进行术后痛疼干预护理的70例患者分为OG组。对术后1周内患者疼痛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TG组患者轻度疼痛和中度疼痛患者例数明显大于OG组,TG组理想镇痛率率为84.29%,OG组为57.14%,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疼痛护理干预对骨科术后降低疼痛程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加快康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美洛昔康对骨科术后的镇痛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12月-2013年12月该院骨科手术患者150例均在术后1h、24h肌内注射15mg美洛昔康进行镇痛,对镇痛疗效欠佳者给予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0.05mg)补充镇痛。采用视觉模拟评分( VAS)评估患者术后1h、2h、4h、8h、12h、24h、48h疼痛程度,记录患者术前及术后1周血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的变化情况,观察有无药物相关的不良事件发生。结果按手术大小分类观察个时间点的VAS评分,并比较各组的疼痛缓解率,各组疼痛缓解率结果显示,美洛昔康对不同类型手术均有良好的镇痛效果,其中小型手术患者使用美洛昔康的镇痛效果优于大、中手术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美洛昔康术后镇痛整体疗效满意。用药前后患者血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等结果无显著性差异,提示无美洛昔康相关不良反应。结论美洛昔康可有效缓解骨科术后疼痛,无明显不良反应,用药安全,是一种有效的骨科术后镇痛药物。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骨科手术后疼痛的控制效果.方法 将骨科术后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骨科常规术后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观察2组患者术后4d的疼痛程度及满意程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满意率为95.5%高于对照组的8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缓解骨科手术后疼痛.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骨科患者术后失眠原因与护理对策。方法对120例手术患者术后失眠原因进行分析.结果骨科患者术后失眠原因与下列因素有关:环境因素、术后疼痛、体位不适、尿潴留、腹胀、有思想顾虑等因素。结论对骨科患者术后失眠原因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能提高患者术后睡眠的质量,促进疾病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