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肝脏Ⅰ、Ⅲ型胶原mRNA的影响,探讨其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二甲基亚硝胺(DMN)腹腔注射制备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姜黄素灌胃给药,采用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各组大鼠肝组织Ⅰ、Ⅲ型胶原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姜黄素能明显降低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Ⅰ、Ⅲ型胶原mRNA水平,与病理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姜黄素能够抑制肝组织Ⅰ、Ⅲ型胶原mRNA表达,从而发挥其抗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解毒化痰方对二甲基亚硝胺(DMN)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的胶原合成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影响.方法:DMN诱导大鼠肝纤维化,预防及治疗性灌服益气活血解毒化痰方,以重组人干扰素α2b肌肉注射对照.90天后消化法测肝组织匀浆羟脯氨酸(Hyp)含量;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层黏连蛋白(LN)、Ⅳ型胶原(Ⅳ-C)、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含量;同时苦味酸-天狼星红染色,偏振光镜下观察胶原纤维增生程度;原位杂交法观察TGFβ1mRNA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预防性给药能明显减少肝纤维化大鼠LN含量(P<0.05),明显降低纤维化计分(P<0.05),明显降低TGF-β1 mRNA阳性染色的面积百分比(P<0.05);治疗性给药明显降低Ⅳ-C、HA含量(P<0.05);预防及治疗给药均明显降低肝组织Hyp含量(P<0.05),改善胶原纤维增生程度,抑制TGF-β1 mRNA的表达.结论:预防性及治疗性服用益气活血解毒化痰方均能抑制DMN诱导的大鼠胶原增生及TGFβ1 mRNA的表达,而预防性给药效果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加味四逆散对肝组织Ⅰ,Ⅲ型胶原mRNA影响,探讨其抗肝纤维化的药理机制和作用。方法采用二甲基亚硝胺腹腔注射制备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加味四逆散灌胃给药,采用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各组大鼠肝组织Ⅰ,Ⅲ型胶原mRNA表达的水平。结果加味四逆散能明显降低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Ⅰ,Ⅲ型胶原的含量,与病理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加味四逆散可有效的减少肝组织Ⅰ,Ⅲ型胶原的生成,对肝纤维化有肯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电针对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Ⅰ、Ⅲ型胶原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电针治疗组、药物治疗组、模型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应用四氯化碳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电针治疗组采用电针肝俞、足三里治疗,药物治疗组采用秋水仙碱治疗.应用Masson染色观察肝组织胶原纤维增生情况,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肝组织Ⅰ、Ⅲ型胶原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肝组织胶原增生,Ⅰ、Ⅲ型胶原mRNA表达均明显增加(均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电针治疗组大鼠肝组织胶原面积明显减少,Ⅰ、Ⅲ型胶原mRNA表达均明显降低(均P<0.01).结论 电针肝俞、足三里能够下调肝纤维化大鼠Ⅰ、Ⅲ型胶原mRNA的表达,该作用可能是其抗肝纤维化的重要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了进一步观察鹿角方抗心肌纤维化的作用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建立腹主动脉狭窄所致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肌肥厚大鼠模型,观察左室质量(LVMI),采用RT-PCR方法观察心肌Ⅰ型和Ⅲ型胶原mRNA的表达,并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检测血浆和心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结果模型组LVMI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01),鹿角方组LVMI与模型组比较有明显下降(P<0.01);模型组Ⅰ型胶原mRNA的表达假手术组显著升高(P<0.05),鹿角方组较模型组明显下降(P<0.05);模型组Ⅲ型胶原mRNA与假手术组比较有显著升高(P<0.05),鹿角方组较模型组显著下降(P<0.05)。模型组血浆和左室心肌AngⅡ水平较假手术组显著升高(P<0.001),鹿角方组明显降低血浆AngⅡ(P<0.01)和左室心肌AngⅡ水平(P<0.001)。结论心肌纤维是腹主动脉狭窄所致充血性衰竭心肌肥厚的一个重要的病理改变,鹿角方具有逆转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肌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加味四逆散对肝组织Ⅰ,Ⅲ型胶原mRNA影响,探讨其抗肝纤维化的药理机制和作用。方法采用二甲基亚硝胺腹腔注射制备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加味四逆散灌胃给药,采用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各组大鼠肝组织Ⅰ,Ⅲ型胶原mRNA表达的水平。结果加味四逆散能明显降低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Ⅰ,Ⅲ型胶原的含量,与病理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加味四逆散可有效的减少肝组织Ⅰ,Ⅲ型胶原的生成,对肝纤维化有肯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肝复康对实验性大鼠肝纤维化的肝组织Ⅰ、Ⅲ型胶原含量及其比值的影响.方法采用四氯化碳皮下注射制备肝纤维化模型,于造模60 d后给予肝复康治疗3个月,以秋水仙碱及肝脾康为对照药.检测肝组织羟脯氨酸含量,苦味酸天狼星红染色法偏振光显微镜显示肝组织Ⅰ、Ⅲ型胶原,并结合图像分析计算Ⅰ、Ⅲ型胶原面积及面积比.结果肝复康治疗后肝组织Ⅰ、Ⅲ型胶原的含量较模型对照组明显减少,Ⅰ型胶原面积明显降低(P《0.01),Ⅲ型胶原面积明显降低(P《0.01),Ⅰ、Ⅲ型胶原含量的比值明显降低(P《0.01).结论肝复康可明显降低肝组织Ⅰ、Ⅲ型胶原表达,降低Ⅰ、Ⅲ型胶原含量比,使细胞外基质的成分趋于正常.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德都红花-7味散优化方对CCl4所致实验性肝纤维化的影响。方法:将24只C57BL/6小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实验组。小鼠i P10%CCl4橄榄油混悬液建立肝纤维化模型。同时正常组和模型组均灌胃给予等量蒸馏水;实验组灌胃给予德都红花-7味散0.75 g/kg,每天1次。连续给药30 d后处死小鼠,取肝脏HE染色观察炎症反应、masson染色观察纤维化程度。结果:HE染色:正常组小鼠肝组织细胞整齐、形态完整,细胞核结构清晰;模型组小鼠细胞紊乱、肝细胞体积明显增大,形态不规整,炎症细胞明显;实验组与模型组相比肝细胞、炎症细胞较少。Masson染色:正常组小鼠肝组织胶原分布均匀,相邻的胶原纤维网完好,未见纤维增生;模型组肝组织内胶原纤维明显增多,胶原纤维网断裂,胶原纤维相互连接,说明模型成功;与正常组比较,肝纤维化小鼠肝组织胶原沉积明显增加,纤维化程度为14.11±5.89,胶原分数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德都红花-7味散优化方组与模型组相比,肝纤维化肝组织胶原纤维较少,纤维化程度为4.02±1.68,胶原分数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德都红花-7味散对四氯化碳(CCl4)所致大鼠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方法:将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秋水仙碱组、德都红花-7味散组。除空白对照组,其他组ip 30%CCl4橄榄油溶液诱导大鼠肝纤维化。造模同时德都红花-7味散组和秋水仙碱组分别ig德都红花-7味散和秋水仙碱每日0.62 g·kg-1和0.4 mg·kg-1,连续7周。观察肝脏系数、肝功能、纤维4项,用HE,Gomori,Masson 3种方法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白蛋白(Alb)、总蛋白(TP)、总胆红素(TBIL)、碱性磷酸酶(ALP)等,肝脏指数、血清及肝组织匀浆纤维4项明显升高,Alb和体重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德都红花-7味散组AST,ALT,ALP,肝脏指数,肝组织匀浆Hyp,血清和肝组织纤维4项明显降低,Alb升高,秋水仙碱组ALT,AST,ALP,BIL降低,肝组织HA升高,Ⅳ降低(P<0.05)。与秋水仙碱组比较德都红花-7味散组Alb含量升高,血清HA,LN含量降低,肝组织HA,LN,ⅣC,Hyp含量降低(P<0.05)。结论:德都红花-7味散有较好的降酶保肝、抗肝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10.
芪参益气滴丸抗大鼠肝纤维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芪参益气滴丸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6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干预组、对照组及芪参益气滴丸组(简称治疗组)。采用二甲基亚硝胺腹腔内注射建立肝纤维化大鼠模型。按6期分类法评价各组肝纤维化程度。应用RT—PCR检测各组肝组织中Ⅰ、Ⅲ型胶原和1型组织性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物(TIMP-1)mRNA水平;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各组动物肝组织Ⅰ、Ⅲ型胶原和TIMP-1的表达。结果干预组与治疗组大鼠肝纤维化程度、肝组织中Ⅰ型与Ⅲ型胶原和TIMP—1mRNA水平及肝组织中Ⅰ型与Ⅲ型胶原和TIMP-1的阳性表达均分别较模型组与对照组显著减轻与下降。结论芪参益气滴丸能明显减轻肝组织病理改变和肝纤维化程度,抑制Ⅰ、Ⅲ胶原和TIMP-1的表达是其抗肝纤维化的部分机制。  相似文献   

11.
观察复方 86 1含药血清对HSC T6细胞Ⅰ型胶原 (CoL Ⅰ )、Ⅲ型胶原 (CoL Ⅲ )mRNA表达影响。以不同剂量复方 86 1灌胃大鼠制备的含药血清 ,作用HSC T6细胞 4 8h ,应用逆转录定量PCR方法测定其对HSC T6细胞CoL Ⅰ、CoL Ⅲ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 :复方 86 10 5、1.0、2 .0、6 .0g kg等不同剂量含药血清HSC T6细胞CoL Ⅰ、CoL ⅢmRNA表达。与空白对照组比较 ,具有显著性 (P <0 .0 5或P ,0 .0 1)。因此 ,复方 86 1可降低HSC T6细胞CoL Ⅰ、CoL ⅢmRNA表达水平 ,具有抗肝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从分子水平研究抗纤Ⅰ号方剂治疗肝纤维化作用机理.方法:利用CCl4制造大鼠肝纤维化模型,设立正常对照组、肝纤维化模型组及中药治疗组,中药灌胃治疗42d,检测病理学指标、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肝组织Ⅰ、Ⅲ型胶原的免疫组化,以及肝组织TGF β1mRNA表达量的变化.结果:肝组织病理学以及血清学指标同对照组统计学尚有显著差异,同时实验也表明治疗组能够明显减少肝组织Ⅰ、Ⅲ型胶原以及TGF β1mRNA的表达量.结论:抗纤Ⅰ号具有逆转肝纤维化的作用,其作用机理可能是通过下调TGF β1mRNA,抑制Ⅰ、Ⅲ型胶原的合成而减轻肝纤维化.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了进一步观察鹿角方抗心肌纤维化的作用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建立腹主动脉狭窄所致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肌肥厚大鼠模型,观察左室质量(LVMI),采用RT-PCR方法观察心肌Ⅰ型和Ⅲ型胶原mRNA的表达,并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检测血浆和心肌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水平。结果:模型组LVMI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01),鹿角方组LVMI与模型组比较有明显下降(P<0.01);模型组Ⅰ型胶原mRNA的表达假手术组显著升高(P<0.05),鹿角方组较模型组明显下降(P<0.05);模型组Ⅲ型胶原mRNA与假手术组比较有显著升高(P<0.05),鹿角方组较模型组显著下降(P<0.05)。模型组血浆和左室心肌AngⅡ水平较假手术组显著升高(P<0.001),鹿角方组明显降低血浆AngⅡ(P<0.01)和左室心肌AngⅡ水平(P<0.001)。结论:心肌纤维是腹主动脉狭窄所致充血性衰竭心肌肥厚的一个重要的病理改变,鹿角方具有逆转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肌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中成药》2015,(8)
目的探讨疏肝健脾方(柴胡、黄芪、白芍、白术等)醇水双提物对四氯化碳诱导肝纤维化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采用皮下注射50%四氯化碳,每周2次,持续12周,复制肝纤维化大鼠模型。造模后第7周,分别灌胃给予疏肝健脾方醇水双提物(1.5、3.0、6.0 g/kg)剂量组和阳性药秋水仙碱组,每天1次,连续6周。实验结束后,Masson染色观察肝脏组织胶原沉积;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中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层黏蛋白(laminin,LN)、Ⅲ型前胶原肽(procollagen-Ⅲ-peptide,PⅢNP)、Ⅳ型胶原(collagen typeⅣ,Ⅳ-C)的水平;免疫组化染色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Ⅰ型胶原(collagen typeⅠ,COL-Ⅰ)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疏肝健脾方醇水双提物不仅可减轻胶原纤维的沉积,改善肝纤维化损伤程度,还可显著降低血清中透明质酸、层粘蛋白、Ⅲ型前胶原肽、Ⅳ型胶原的水平,抑制肝组织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Ⅰ型胶原蛋白的表达。结论疏肝健脾方醇水双提物对化学性肝纤维化大鼠具有很好的抗肝纤维化作用,其可能机制与抑制肝星状细胞活化、减少细胞外基质的合成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德都红花-7味散对四氯化碳(CCl4)和猪血清(PS)诱导的肝纤维化的作用及其机制. 方法 120只大鼠随机分为CCl4造模组和PS造模组各60只,CCl4造模组采用腹腔注射30% CCl4橄榄油溶液,PS造模组采用腹腔注射0.5ml PS.CCl4造模组和PS造模组再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秋水仙碱组、德都红花-7味散高剂量组、德都红花-7味散低剂量组各12只,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蒸馏水每次2ml/100g,秋水仙碱组灌胃秋水仙碱0.2mg/kg,德都红花-7味散高、低剂量组灌胃德都红花-7味散0.52g/kg、0.31g/kg,按2ml/100g每日灌胃2次,共7周.观察各组大鼠肝功能和纤维化指标变化,并用HE、Masson、Gomori法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对炎症活动度及纤维化程度进行评分. 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CCl4造模组和PS造模组肝功能、纤维化各项指标及炎症活动度、纤维化程度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秋水仙碱组和德都红花-7味散高、低剂量组均能改善大鼠肝功能、纤维化指标和病理学改变(P<0.05).与模型组比较,德都红花-7味散高、低剂量组及秋水仙碱组炎症活动度及纤维化程度均降低(P<0.05).结论 德都红花-7味散可能是通过减轻炎症反应,抑制免疫损伤和胶原合成,促进胶原的降解而起到抗肝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肝乐颗粒对肝纤维化大鼠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6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采用CCl4诱导肝纤维化模型。于造模第7周起,给药组分别灌胃给予相应的受试药物,正常组和模型组灌胃生理盐水,疗程6周。实验结束后,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蛋白(LN)、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ⅢNP)、四型胶原(CⅣ)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含量;RT-PCR技术测定肝组织中Ⅰ型前胶原mRNA的表达。结果肝乐颗粒各剂量组能明显降低肝纤维化大鼠血清HA、LN、PⅢNP、CⅣ和TGF-β1的含量,抑制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Ⅰ型前胶原mRNA的表达。结论肝乐颗粒能有效抑制CCl4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纤维化指标的表达。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加味四逆散对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Ⅰ,Ⅲ,Ⅳ型胶原的影响效果,从而探讨该方抗肝纤维化的机理.方法采用二甲基亚硝胺腹腔注射制备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加味四逆散灌胃给药,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分析各组大鼠肝组织Ⅰ,Ⅲ,Ⅳ型胶原的含量.结果加味四逆散能明显降低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Ⅰ,Ⅲ,Ⅳ型胶原的含量,与病理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加味四逆散可有效的减少肝组织Ⅰ,Ⅲ,Ⅳ型胶原的沉积,对肝纤维化有肯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补肾复方对压力负荷增加大鼠心肌Ⅰ型和Ⅲ型胶原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补肾复方逆转心肌纤维化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RT—PCR的方法检测心肌组织α2(Ⅰ)型胶原、α2(Ⅲ)型胶原的基因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左室心肌组织α2(Ⅰ)型胶原、α2(Ⅲ)型胶原mRNA表达较假手术组显著上升,卡托普利组和补肾复方大、小剂量组大鼠左室心肌组织α2(Ⅰ)型胶原、α2(Ⅲ)型胶原mRNA表达较模型组显著下降。结论:补肾复方与卡托普利具有基本一致的逆转-心肌纤维化的作用,该作用可能是通过降低α2(Ⅰ)型胶原和α2(Ⅲ)型胶原基因表达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两头尖提取物对猪血清免疫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的干预作用。方法:SD大鼠68只随机分为5组,即空白组、模型组、两头尖提取物组(以下简称提取组)、两头尖原药组(以下简称原药组)、扶正化瘀组(以下简称扶正组)。采用猪血清腹腔注射法制备大鼠肝纤维化模型,0.5 mL/只,每周2次,连续注射15周。第15周模型成功后,开始灌胃给药,扶正组给予扶正化瘀胶囊(0.525 g.kg-1),原药组给予两头尖煎液(0.7 g.kg-1),提取物组给予两头尖提取物(0.071 g.kg-1),模型组与空白组灌服等量生理盐水,日1次,疗程8周。大鼠于第23周末处死取材,分别测定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白蛋白(Alb),透明质酸(HA),层黏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CⅣ)含量与肝组织中羟脯氨酸(Hyp)含量。HE染色与Masson法检测肝组织病理;免疫组化法(SABC法)测定肝组织中Ⅰ型胶原(col-Ⅰ)、Ⅲ型胶原(col-Ⅲ)表达。结果:提取组、原药组血清ALT,AST,Alb,HA,PCⅢ,CIV水平,肝组织Hyp含量分别为(79.77±14.68),(75.20±11.21),(168.22±19.46),(173.72±18.52)U.L-1,(27.40±1.78),(26.95±2.14)g.L-1,(52.36±5.12),(43.29±3.56),(51.63±6.41),(52.18±4.79),(14.92±2.26),(13.93±1.88)μg.L-1,(1.04±0.12),(1.15±0.06)mg.g-1。与模型组相比,提取组、原药组可显著降低血清ALT,AST,HA,PCⅢ,CIV水平与肝组织Hyp含量(P<0.05),升高血清Alb水平(P<0.05)。与模型组相比,提取组、原药组炎症活动度、纤维化程度显著减轻。Ⅰ型胶原、Ⅲ型胶原表达面积和强度明显为弱,纤维间隔染色淡,无典型假小叶形成。显色指数结果显示,提取组、扶正组肝组织中col-Ⅰ,col-Ⅲ表达均明显减少。结论:采用猪血清免疫法可成功制备肝纤维化大鼠模型,两头尖原药及其提取物具有良好的抗肝纤维化作用,且提取物抗肝纤维化作用基本等同于两头尖原药,推测其作用机制为抑制ECM合成并促进ECM降解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复方861对四氯化碳大鼠肝纤维化模型Ⅰ、Ⅲ型胶原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对照组(20只)、四氯化碳模型组(20只)、复方861干预组(20只)3组,实验8周,处死大鼠,取肝组织,应用RT-PCR检测肝组织Ⅰ型胶原、Ⅲ型胶原表达和病理组织特殊染色.结果:表明与模型组(0.90±0.03、0.9±0.05)比较,复方861组Ⅰ、Ⅲ型胶原mRNA水平分别为0.77±0.06、0.75±0.05,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复方中药861能够抑制Ⅰ、Ⅱ型胶原的基因水平,减少细胞外基质的沉积,是其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