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通过白口铸铁的耐磨试验,观察分析材料的磨面和磨屑;研究不同性能的白口铸铁在磨料磨损时的行为机理。  相似文献   

2.
白口铸铁中残余奥氏体磨损硬化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
低铬白口铸铁中 M_3C 型碳化物的硬度具有方向性,在碳化物纤维横截面上硬度为 HV1425,纵截面上硬度为 HV935.利用较简易的方法制得含2.5%C,3.7%Cr低铬铸铁定向凝固的三体磨损和冲击疲劳试样。试验结果表明,M_3C 型碳化物定向排列以后,不论在硬磨料(石英砂)还是在软磨料(玻璃砂)条件下,相对于砂型铸造试样耐磨性均有提高。碳化物定向排列后,对试样冲击疲劳性能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4.
几种合金粉末喷涂层的摩擦磨损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X射线能谱分析、显微硬度测定和干摩擦磨损试验,本文研究了M2+4B微晶粉末、G302铁基喷涂粉末和M80S20铁基非晶自熔合金粉末喷涂层的组织和耐磨性。结果表明,M80S20喷涂层内仍保留一定数量的高硬度的合金非晶质点,粉末颗粒塑性变形大,层状结构明显,结合充分;M2+4B喷涂层仍保持粉末高速钢的组织特性,粉末颗粒塑性变形最小,层内有较多的孔洞和空隙;G302喷涂层的结合情  相似文献   

5.
为开发钨铬合金白口铸铁轧辊的新型材料,对在外约束条件下的热疲劳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影响其外约束热疲劳抗力的主要因素是屈服温主工和强度,屈服温度越高,屈服强度越大,热疲劳抗力直工大;  相似文献   

6.
7.
本文研究了一种低铬合金白口铸铁,用来生产球磨机磨球,具有耐磨性好、破碎卒低、成本低廉等优点,其性能指标和现场使用寿命均显著优于锻钢球,并可通过恰当的热处理,较大幅度地提高其机械性能,适宜在电力、冶金矿山及建材水泥工业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9.
通过白口铸铁的耐磨试验,观察分析材料的磨面和磨屑;研究不同性能的白口铸铁在磨料磨损时的行为机理.  相似文献   

10.
11.
采用热模拟技术,对于铸件不同模数,就Cr27抗磨白口铸铁中的锰、钼、镍(铜)等 合金元素对铸铁硬度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对于中等壁厚铸件,找到了合适的Cr27抗磨白口的 化学成分和热处理规范.用研制的合金成分生产杂质泵铸件,其使用寿命长.  相似文献   

12.
对比研究了普通白口铁、镍硬铸铁、高铬铸铁、硼白口铁的砂蚀磨损性,并从碳化物结构类型分析入手,探讨影响砂蚀磨损性的主要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影响砂蚀磨损性的主要因素为电化学性能和硬度。  相似文献   

13.
白斑是离心铸造厚壁铸铁缸套的一种异常组织。本文以机车汽室套为例,通过化学成分、显微组织、硬度和电子显微镜微区成分分析以及生产统计资料,研究了白斑的显微组织特点,探讨了白斑组织的形成机理,并提出了解决白斑缺陷的工艺措施。  相似文献   

14.
采用预先在EPS模中填入微型内冷铁,解决EPC铸造生产低铬白口铸铁综合性能差的问题.在充型过程中微型内冷铁均匀分布于铸型中,改变了金属液的结晶凝固特性,细化组织,并使部分微区内碳化物的类型发生了质的变化.与常规方法相比,此方法得到铸铁的冲击韧性提高了 24.5%,硬度提高了 4~4.5 HRC,相对耐磨性提高了 35%.  相似文献   

15.
用HM-100型高温金相显微镜,通过模拟热疲劳的实验方法,动态观察了高铬镍合金白口铸铁热疲劳裂纹的萌生及扩展过程。实验表明:组织为奥氏体加M23C6型碳化物的高铬镍合金白口铸铁热疲劳裂纹主要沿晶界萌生扩展,热疲劳断口为混合型断口。增加含碳量则降低高铬镍合金白口铸铁的热疲劳抗力。  相似文献   

16.
用几种国产自熔合金粉末制备喷熔层与45淬火钢配对构成摩擦副,进行摩擦磨损试验,以相对磨损量评价喷熔层的摩擦磨损性能.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了退火,阶梯升温退火,循环退火和沸水淬火加高温回火等热处理工艺对改善锰硼白口铸铁碳化物形态与分布及机械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热处理可改变锰硼白口铸铁碳化物的形态与分布,其效果与热处理工艺参数及碳化物形态等密切有关。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高碳过共晶28%Cr铸铁离心铸造直管的组织特点及磨料磨损特性.结果表明,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过共晶碳化物易向管壁内侧偏析,从而形成具有高强度的共晶组织外层及高耐磨性的过共晶组织内层.两层性能各异的组织适合耐磨直管的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实验室不同工艺方案的试验,探讨了悬浮铸造对低铬白口铸铁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悬浮铸造能细化低铬白口铸铁组织,改善碳化物的形态和分布特征,使冲击韧性提高8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