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目的研究糖尿病阴茎组织糖基化终产物(AGEs)含量的变化和糖基化终产物受体(RAGE)的表达情况。方法用葡萄糖和血红蛋白(Hb)在体外孵育形成Hb-AGEs,免疫新西兰兔,制备AGEs抗血清,建立竞争性ELISA法,测定大鼠阴茎组织AGEs含量。应用RT-PCR研究RAGEmRNA表达。结果各组糖尿病大鼠未经治疗时阴茎组织AGEs水平均较对照(NC)组明显升高(P<0.01),8周时糖尿病用胰岛素治疗(DMI)组及糖尿病用胰岛素和二氨基酚嗪(DAP)治疗(DMID)组的AGEs水平较糖尿病未治疗(DM)组降低(P<0.05~0.01),至16周DMID组上述指标较DMI组明显降低(P<0.01)。RAGEmRNA在DM组大鼠阴茎组织的表达明显高于NC组(P<0.01)。结论糖尿病大鼠阴茎组织AGEs水平明显升高,RAGEmRNA高表达,胰岛素和DAP治疗可降低AGEs水平。  相似文献   

2.
AGEs对糖尿病大鼠骨质疏松的作用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AGEs对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方法 取SD大鼠腹腔内注射STZ诱导建立糖尿病骨质疏松动物模型,观察AGEs血清学、骨密度、骨组织中BMP-2基因、骨密度及骨代谢的变化.结果 糖尿病大鼠BMD、生物力学指标、骨组织形态计量学反映成骨活性的参数均降低,AGEs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糖尿病组BMP-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血清AGEs与BMP-2 mBNA和蛋白表达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15(P<0.05)、-0.621(P<0.05).结论 糖尿病大鼠血清AGEs含量显著增高,与BMP-2 mBNA和蛋白表达呈显著负相关,AGEs和BMP-2均参与了糖尿病骨质疏松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糖尿病足筋疽(肌腱坏死症)肌腱"隐性病变"的发病机制.方法 腹腔一次性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复制Wistar大鼠糖尿病模型,动态观察成模大鼠体重、血糖;定期处死大鼠,检测后爪部肌腱组织病理、超微结构及组织糖、糖基化终产物(AGEs)、羟脯氨酸(Hyp)、髓过氧化物酶(MPO)变化.结果 模型各组肌腱组织病理及超微结构、组织糖、AGEs、Hyp、MPO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随着时间延长,肌腱组织病理及超微结构组织损害程度持续加重;组织糖、AGEs、MPO 呈逐渐上升趋势,而Hyp 呈逐渐下降趋势,与正常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P<0.01).结论 糖尿病模型大鼠后肢肌腱组织早期即出现隐性病理损害;其机制可能与肌腱组织糖含量升高、蛋白非酶糖化、肌腱基质病理改变和炎症反应等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苦荞麦提取物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糖基化反应的影响。方法 STZ诱导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然后分别给予苦荞麦高、中、低200,100,50 mg·kg-1·d-1剂量和氨基胍100 mg·kg-1·d-1治疗12 w。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肾脏组织中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及硫化巴比妥酸反应物(TBARS)含量;采用免疫印迹法测定肾脏组织中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AGE)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肾脏组织中AGEs含量及TBARS含量均显著升高,肾脏组织中RAGE的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与模型组比较,苦荞麦各剂量组及氨基胍组肾脏组织中AGEs含量及TBARS含量均显著降低,以苦荞麦高剂量组下降最明显(P<0.01);苦荞麦各剂量组及氨基胍组肾脏组织中RAGE的蛋白表达水平亦降低,以苦荞麦高剂量组下降明显(P<0.01)。结论苦荞麦能够抑制糖尿病大鼠体内的糖基化反应,并且随着苦荞麦剂量的增加,抑制作用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糖尿病对大鼠皮肤角质形成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为糖尿病组和对照组,诱导糖尿病大鼠模型,并制作深Ⅱ度烫伤大鼠模型,测定伤后3、7、14 d和21 d的创面愈合率;观察两组表皮组织的组织学特征及厚度,测定两组角质形成细胞贴壁率、细胞周期、早期凋亡率、迁移能力,观察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蓄积情况.结果 糖尿病组与对照组比较,在伤后7、14 d和21 d创面愈合面积百分比显著减少(P<0.05).糖尿病组皮肤表皮细胞层次欠清晰,部分表皮细胞缺乏复层排列,细胞数量明显减少;糖尿病组角质形成细胞12、24 h贴壁率显著下降(P<0.05),进入G2/M期的细胞显著减少(P<0.05),早期凋亡细胞的比例显著增高(P<0.05),细胞迁移能力明显低于对照组.糖尿病大鼠表皮层中有大量的AGES蓄积.结论 糖尿病大鼠创面愈合过程中存在再上皮化受阻,这一现象与表皮角质形成细胞的生物学功能受抑有关.表皮层大量AGEs蓄积可能与糖尿病环境下角质形成细胞牛物学功能受抑有关.  相似文献   

6.
以链脲佐菌素诱导糖尿病(DM)大鼠模型,随机分为DM组和治疗组,另设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姜黄素200 mg/(kg·d)灌胃,共8周.对三组大鼠进行主动脉晚期糖化终产物(AGEs)、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及丙二醛(MDA)检测.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DM组主动脉AGEs明显升高,血清SOD和CAT明显降低,MDA明显升高;治疗组上述指标异常均明显减轻(P<0.05,<0.01).提示姜黄素有效降低DM大鼠主动脉ACEs水平的机制可能与其保护抗氧化酶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牛磺酸对糖尿病大鼠肾皮质糖基化终产物 (AGEs)和转化生长因子 β(TGF β)表达的影响。 方法 链脲佐菌素诱发的糖尿病大鼠接受牛磺酸处理 14周后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肾小球Ⅳ型胶原、纤维连接蛋白、层粘连蛋白和AGEs蛋白的表达 ,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肾皮质AGEs含量 ,肾皮质TGF β1mRNA转录用Northern杂交检测。 结果 糖尿病大鼠肾小球细胞外基质(ECM)主要成分表达和AGEs蛋白形成以及TGF β1mRNA转录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糖尿病大鼠用牛磺酸处理后上述各参数均明显降低 ,肾皮质升高的AGEs含量也明显下降。结论 糖尿病大鼠肾小球ECM合成、AGEs形成和TGF β基因表达明显增加 ,牛磺酸可能通过降低AGEs形成和TGF β基因表达抑制肾小球ECM合成。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葡萄糖浓度波动损伤牛血管内皮细胞的机制.方法 取新生牛胸主动脉进行血管内皮细胞的原代培养.实验分3组:对照组、高糖组和波动组.荧光偏振法检测3组内皮细胞的细胞膜流动性;生化方法测定细胞内山梨醇、醛糖还原酶、山梨醇脱氢酶和糖基化终产物(AGEs)的含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细胞一氧化氮合酶(eNOS)、内皮素1(ET-1)以及糖基化终产物受体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偏正度和膜微黏度均为波动组和高糖组高于对照组(均P<0.01),波动组高于高糖组(均P<0.01).细胞内山梨醇含量、醛糖还原酶、AGEs含量均为波动组和高糖组高于对照组(均P<0.01),醛糖还原酶、AGEs含量均为波动组高于高糖组(均P<0.01).细胞内山梨醇脱氢酶含量波动组和高糖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波动组低于高糖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高糖组和波动组细胞RAGE、eNOS和ET-1的mRNA表达均明显上调(P<0.01).结论 葡萄糖浓度波动导致血管内皮细胞的细胞膜流动性降低,激活多元醇通路途径相关酶的活性,增加细胞内AGEs的积聚,上调内皮细胞eNOS、ET-1和糖基化终产物受体mRNA的表达.葡萄糖浓度波动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比持续高糖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9.
的 研究糖基化终末产物 (AGEs)对肾皮质基质金属蛋白酶 2 (MMP 2 )活性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用链脲佐菌素制备大鼠糖尿病模型。大鼠血清蛋白与 0 .5mol/L葡萄糖孵育制备AGEs,分静脉注射AGEs(AGEs组 )、静脉注射大鼠正常血清 (阴性对照组 )和未注射大鼠 (对照组 ) 3组进行观察。ELISA测定肾皮质和血清AGEs含量 ,RT PCR检测MMP 2、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 2 (TIMP 2 )mRNA表达水平 ,酶谱法测定MMP 2活性。结果 糖尿病大鼠肾皮质AGEs含量明显升高 ,MMP 2mRNA表达下降 ,TIMP 2mRNA表达上调 (均P <0 .0 1)。AGEs处理组大鼠肾皮质AGEs含量明显升高 (P <0 .0 1) ,MMP 2活性也明显下降 (均P <0 .0 5)。结论 AGEs通过降低大鼠肾皮质MMP 2的活性及其mRNA表达及增加TIMP 2mRNA表达 ,由此减少肾小球细胞外基质 (ECM )降解 ,可能是导致糖尿病肾病ECM积聚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糖尿病(DM)大鼠肺组织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的变化及其相关性.方法 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DM模型组(DM组)和对照组各24只.DM组大鼠成模后4、12、20周末各杀检8只.免疫组化法观察肺组织AGEs、CTGF变化并分析图像.结果 大量AGEs和CTGF阳性细胞分别出现于4、12、20周和12、20周DM大鼠肺组织内,其平均灰度值低于对照组,并随病程进展而降低(P<0.05,P<0.01).Pearson相关分析示:DM大鼠肺组织AGEs与CTGF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高血糖状态下,肺组织内AGEs和CTGF显著增加并正相关,可能共同参与了DM肺损害;蛋白非酶糖基化通路可能是DM肺损害重要发病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三七总皂苷联合氨基胍治疗对糖尿病大鼠肾组织氧化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48只,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糖尿病模型组(n=12)、三七总皂苷治疗组(n=12)、氨基胍治疗组(n=12)和三七总皂苷+氨基胍联合治疗组(n=12);另设正常对照组(n=12).第4、8周应用比色法测定血清及肾皮质超氧化物歧化酶及丙二醛含量,采用荧光光谱法测定血清和肾皮质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含量,行肾组织PAS染色并测定肾小球平均截面积,计算肾小球平均体积.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三七总皂苷+氨基胍联合治疗组血清及肾皮质晚期糖基化终产物(F=36.017,P<0.01;F=8.213,P<0.01)、丙二醛(F=8.683,P<0.01;F=14.615,P<0.01)、内生肌酐清除率(F=7.233,P<0.01)、肾小球平均截面积(F=24.317,P<0.01)、肾小球平均体积(F=26.145,P<0.01)、尿蛋白量(F=17.108,P<0.05)、肾脏重量(F=5.182,P<0.05)、肾脏肥大指数(F=50.169,P<0.01)低于糖尿病模型组,血清及肾皮质超氧化物歧化酶(F值分别为6.260、7.666,均P<0.01)、体重(F=10.449,P<0.05)高于糖尿病模型组.三七总皂苷+氨基胍联合治疗组血清丙二醛低于氨基胍治疗组(F=8.683,P<0.05),肾皮质丙二醛低于氨基胍治疗组和三七总皂苷治疗组(F=14.615,P<0.05),血清晚期糖基化终产物低于氨基胍治疗组和三七总皂苷治疗组(F=36.017,P<0.01或<0.05),肾皮质晚期糖基化终产物低于氨基胍治疗组和三七总皂苷治疗组(F=8.213,P<0.05).8周末时,三七总皂苷+氨基胍联合治疗组肾小球平均截面积、肾小球平均体积均低于三七总皂苷治疗组(F值分别为24.317、26.145,均P<0.05)和氨基胍治疗组(F值分别为24.317、26.145,均P<0.05).结论 三七总皂苷+氨基胍联合治疗可通过减轻肾组织氧化应激反应、减少肾组织晚期糖基化终产物的生成与蓄积对糖尿病大鼠肾脏起到保护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替米沙坦对糖尿病大鼠心肌脂联素及其受体1表达的影响,探讨替米沙坦对糖尿病大鼠心肌病变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3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糖尿病组和糖尿病替米沙坦治疗组(替米沙坦组).用高糖高脂饲料加小剂量链脲佐菌素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成模后,替米沙坦组予以替米沙坦(5 mg·kg~(-1)·d~(-1))灌胃12周.实验结束时,测定心功能,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浆和心肌脂联素水平,用RT-PCR方法检测心肌脂联素受体1(AdipoR1)mRNA表达,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心肌脂联素受体1、磷酸化的磷酸腺苻激活的蛋白激酶-α(AMPK-α)、葡萄糖转运子4(GluT_4)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糖尿病组大鼠12周时出现心重/体重增加[(4.38±0.07对2.99±0.67)g/kg,P<0.05],心功能降低,血浆和心肌脂联素水平降低[(1.09±0.03对1.87±0.05)μg/ml,(0.12±0.02对0.21±0.02)μg/mg蛋白,均P<0.05],心肌脂联索受体1 mRNA和蛋白表达降低(0.35±0.08对0.78±0.11,0.34±0.07对0.77±0.08,均P<0.05),心肌磷酸化AMPK-α和GluT_4蛋白表达降低(0.47±0.12对0.72±0.10,0.41±0.09对0.79±0.08,均P<0.05).与糖尿病组比较,替米沙坦治疗12周后心室重/体重降低[(3.49±0.39对4.38±0.07)g/kg,P<0.05],心功能改善.血浆和心肌脂联素水平升高[(1.41±0.02对1.09±0.03)μg/ml,(0.16±0.01对0.12±0.02)μg/mg蛋白,均P<0.05],心肌脂联素受体1 mRNA和蛋白表达增加(0.48±0.06对0.35±0.08,0.47±0.09对0.34±0.07,均P<0.05),心肌磷酸化AMPK-α和GluT_4表达水平均升高(0.57±0.10对0.47±0.12,0.52±0.10对0.41±0.09,均P<0.05).结论糖尿病大鼠心肌脂联素及其受体1的表达水平降低.替米沙坦上调糖尿病大鼠心肌脂联素及其受体1的表达水平,促进心肌葡萄糖氧化,从而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棉酚对2型糖尿病大鼠肾脏病理变化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 方法 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糖尿肾病组及棉酚干预组.检测各组的血糖、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用光镜及电镜观察大鼠肾脏的组织形态学改变;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肾脏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纤维连接蛋白(FN)、11β类固醇脱氢酶(11β-HSD1)、11β-HSD2mRNA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大鼠肾脏TGF-β1、FN表达水平. 结果 糖尿病组大鼠血糖、胆固醇、血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高于正常组(P<0.01),肾小球体积增大,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不规则增厚,足细胞突起、肿胀,可见足突融合,阳性基质增多.肾组织TGF-β1、FN基因mRNA表达及蛋白表达高于正常组(P<0.01),11β-HSD2mRNA表达低于正常组(P<0.05);棉酚干预组血糖低于糖尿病组(P<0.01),血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有下降趋势;肾脏组织病理改变减轻,TGF-β1、FNmRNA表达及蛋白低于糖尿病组(0.16±0.02、0.22±0.05和0.24±0.06、0.33±0.07,P<0.05),11β-HSD1、11β-HSD2mRNA表达与糖尿病组比较无明显改变. 结论 棉酚可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肾脏的病理改变,其作用机制与降血糖,进而抑制糖尿病大鼠肾脏TGF-β1、FN表达,阻止细胞外基质的堆积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1 h血糖(1 hPG)升高与老年男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脉硬化的相关性.方法 将126例老年男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根据OGTT结果分为1hPG正常的正常糖耐量组、1 hPG升高组、糖耐量异常组和糖尿病组,比较不同组间各代谢指标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结果 1 hPG升高组1 hPG(12.0±1.1)mmol/L与糖尿量异常组(11.1±1.8)mmol/l,相似,高于正常糖耐量组(9.1±1.4)mmol/L(P<0.01),低于糖尿病组(P<0.01);IMT值在4组内递增(P<0.05),1 hPG升高组IMT值为(1.02±0.12)mm;1 hPG为颈动脉IMT的独立相关因素(P<0.01).结论 男性高血压人群1 hPG升高较糖耐量异常更早出现,与动脉硬化相关.  相似文献   

15.
卡托普利对糖尿病大鼠主动脉胶原非酶糖化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链脲佐菌素所致糖尿病大鼠模型中,观察了卡托普利对糖尿病大鼠主动脉胶原非酶糖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罗格列酮对糖尿病大鼠肾脏色素上皮衍生因子和转化生长因子-β1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42只(体重180~20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n=14)、糖尿病组(n=14)和罗格列酮干预组(n=14).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罗格列酮干预组给予罗格列酮5μ·g-1·d-1灌胃治疗12周,正常对照组注射等体积柠檬酸缓冲液.12周末检测各组大鼠血糖、血脂、肝功能、肾脏指数、肾功能、24h尿白蛋白排泄率及血清色素上皮衍生因子含量.采用HE染色观察大鼠肾脏组织形态学变化,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 blot检测肾脏色素上皮衍生因子和转化生长因子-β1蛋白表达水平.运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进行数据统计.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糖尿病组大鼠肾小球肥大,基底膜增厚,系膜区基质明显增生,部分肾小管呈空泡变性,转化生长因子-β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免疫组织化学分析:4.60 ±0.14、1.57±0.14,t=3.052,P<0.01;Western blot:1053±64、462±70,t=2.817,P<0.01),而色素上皮衍生因子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免疫组织化学分析:1.53±0.12、3.96±0.18,t=2.845,P<0.01:Western blot:228±275、698±120,t=3.152,P<0.01).与糖尿病组比较,罗格列酮干预组大鼠肾小球肥大,基底膜增厚,系膜区基质增生程度明显减轻,转化生长因子-β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免疫组织化学分析:2.79±0.16、4.60±0.14,t=2.964,P<0.01;Western blot:753±81、1053±64,t=2.884,P<0.01),色素上皮衍生因子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免疫组织化学分析:2.64±0.32、1.53±0.12,t=2.347,P<0.05;Western blot:473±127、228±275,t=2.334,P<0.05).结论 罗格列酮可通过下调糖尿病大鼠肾脏转化生长因子-β1蛋白表达、上调色素上皮衍生因子蛋白表达来发挥肾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银杏叶提取物对老龄大鼠心肌保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银杏叶提取物对老龄大鼠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择20月龄大鼠,分别给予银杏叶提取物(EGB)和非酶糖基化产物(AGEs)交联结裂解剂(ALT-711)灌胃,经16周治疗后,观察心肌内AGEs、血清内抗氧化活性物质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及氧化代谢产物丙二醛(MDA)的含量,观察心肌细胞内线粒体DNA的缺失率及心肌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 老龄对照组大鼠和成年对照组比较.心肌细胞间质增生、肿大,线粒体和内质网膜受损,心肌组织内AGEs含量减少[分别为(33.5±1.3)AU/mgHYP和(18.1±1I 2)AU/mgHYP,t=7.18,P<0.05],血清中SOD和GSH-PX减少[分别为(138.4±3.8)U/ml和(1283.8±28.8)U/ml、(227.7±13.8)U/ml和(2114.1±135.9)U/ml,t分别为-19.59和-18.79,均P<0.01],MDA增多[分别为(6.7±0.6)mmol/ml与(4.1±1.O)mmol/ml,t=7.18,P<0.05],线粒体mtDNA缺失率增多[(0.1805±0.0718)%和(0.0060±0.0001)%,t=6.98,P<0.01],EGB和ALT-711治疗组与老年对照组比较,心肌内AGEs产物减少(P<0.05).血清内SOD、GSH-PX抗氧化物质增多(P<0.05),血清氧化代谢产物MDA减少(P<0.05),mtDNA缺失率减少(P<0.01).结论 老龄大鼠心肌老化和非酶糖基化及氧化应激相关,EGB和ALT-711同样具有抑制非酶糖基化和抑制氧化应激的作用,通过对心肌内线粒体mtDNA缺失率的抑制,具有抗衰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人组织激肽释放酶(HK)基因对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抵抗和慢性肾脏并发症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在雄性Wistar大鼠以高脂高糖饲料加小剂量链脲佐菌素建立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以重组腺相关病毒为载体介导HK基因(HK组)或对照基因LacZ(LacZ组)在糖尿病大鼠体内表达,观察实验动物血压、血糖、血胰岛素、尿微量白蛋白、尿渗透压的变化.计算稳态模型评估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和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Western印迹法检测肝脏、骨骼肌磷脂酰肌醇3激酶(P13K)的110亚基(pll0)和蛋白激酶B(Akt/PKB)第308位苏氨酸(pThr 308)的磷酸化水平.肾脏切片作形态学分析.结果 HK组第2周开始出现血压下降,并一直持续到实验结束(12周时),而LacZ组血压无明显下降.HK组和LacZ组大鼠空腹血糖无明显变化[(13.09±3.01 vs 13058±2.88)mmol/L],但两组空腹血胰岛素水平[(8.19±2.45 vs 13.85±3.76)mIU/L,P<0.01]和HOMA-IR(4.76±0.33 vs 8.36±0.48,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K组大鼠肌肉和肝脏pll0和pThr308的表达明显增加.HK组UAER[(7.90±2.76 vs 19.07±9.17)mg/24h,P<0.01]和Ccr(0.16±0.12 vs 0.43±0.25,P<0.01)明显低于LacZ组,而尿渗透压明显高于LacZ组[(1150.3±301.9 vs 737.8±184.5)mmol/L,P<0.05].肾脏病理学结果显示LacZ组肾小球和肾小管损害明显,而HK组明显减轻.结论 重组腺相关病毒介导HK基因表达可能通过增加PI3K/Akt磷酸化明显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抵抗,同时明显减轻糖尿病肾脏损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辛伐他汀对盐酸多柔比星(商品名:阿霉素)制备的非缺血性心力衰竭模型大鼠血红素氧合酶-1(HO-1)表达与心窒重构的影响. 方法 Wistar大鼠正常组18只.阿霉素腹腔注射2.5 mg·kg-1·d-1,每周3次,累积剂量15 mg/kg,分为模型组20只,他汀干预组19只(2周后给予辛伐他汀20 mg·kg-1·d-1灌胃,共4周).另选9只大鼠,于上述大鼠干预3周购进,经1周适应环境后,给予上述方法阿霉素腹腔注射,为2周组.分别进行血流动力学检查,测定心肌HO-1的mRNA表达、羟脯氨酸含量与病理分析. 结果 6周时模型组与他汀干预组的左心室收缩最人速率(+LVdp/dtmax)与舒张的最大速率(-LVdp/dtmax)均明显下降,其中+LVdp/dtmax两组分别下降28.2%与11.9%,-LVdp/dtmax两组分别下降33.0%与27.9%(F分别为4.899、3.80均为P<0.01);他汀干预组的±LVdp/dtmax较模型组分别高22.6%和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461,P<0.05).2周时大鼠心肌羟脯氨酸含量即开始升高,分别为[(485.0±52.9)g/kg和(364.0±41.6)g/kg,F=0.441,P<0.01];6周时,模型组心肌羟脯氨酸含量继续升高为(572.9±75.4)g/kg,F=0.654,P<0.05;而他汀下预组心肌羟脯氨酸含量与2周组[(475.9±86.5)g/k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周时模型组大鼠心肌HO-1表达较正常组增高,分别为0.6217±0.1229与0.2475±0.1053,F=0.128,P<0.01;辛伐他汀干预使HO-1的表达进一步升高,分别为0.7860±0.1133和0.6217±0.1229,F=3.622,P<0.05. 结论心力衰竭大鼠心肌HO-1表达增高,辛伐他汀可进一步卜调衰竭心肌HO-1的表达,从而减轻心肌损伤与心力衰竭的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