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利用自行研制的水下距离选通成像系统在实验水池中对水下靶板进行成像探测,通过改变探测激光能量和像增强器增益,研究了不同系统参数对实际成像探测效果的影响。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得出了只是提高探测激光能量与ICCD增益不能继续改善探测图像质量,系统参数与探测结果之间存在最优化关系的结论,为水下距离选通成像系统设计提供了有益的...  相似文献   

2.
条纹激光扫描成像方法能够同时满足水下激光成像系统对增大视场和减小后向散射光影响的要求.对条纹激光扫描成像系统中的像面照度特性进行了理论和实验研究,推导出了目标反射光照度和后向散射光照度的计算式,分析了图像对比度与成像距离间的关系,并进行了极限成像距离的水下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套成像系统的极限成像距离均为2个衰减长度.  相似文献   

3.
申越  郑威  俞兵  吴磊  黎高平  杨鸿儒 《应用光学》2014,35(2):336-341
水下激光主动成像系统的探测能力不仅与探测系统自身参数有关,还与水质等环境因素有关。为评估水质对水下激光成像系统探测能力的影响,根据圆盘透明度成像模型,研究了吸收系数、散射系数、漫射衰减系数等水体水质参数与圆盘透明度的关系,给出了圆盘透明度与水下激光主动成像系统最大探测深度的表达式。实验表明,ICCD距离选通水下激光主动成像系统最大探测深度值与理论计算值相对误差小于20%。基于成像理论的圆盘透明度模型反映了水下激光成像系统探测能力与水体水质参数的关系,可用圆盘透明深度来评估水下激光成像系统的探测能力。  相似文献   

4.
距离选通水下激光成像系统是一种基于时间标记原理的水下光电成像系统,它能够有效抑制水体后向散射光的干扰,提高目标探测距离,具有较高的军事和民用价值。距离选通水下激光成像系统在对距离未知的目标搜索过程中,准确地设置系统的搜索范围,对于提高距离选通成像系统对距离未知目标的搜索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距离选通成像原理,搭建了距离选通成像实验系统,建立了成像系统的几何模型,分析并计算了距离成像系统的最小探测成像距离和最大探测成像距离,给出了最小探测成像距离和系统结构参数之间关系的仿真计算结果,并用实验验证了最大探测成像距离与水体衰减系数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基于距离选通成像系统的水下目标探测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距离选通原理,采用波长为532 nm、脉冲宽度为20 ns的Nd∶YAG激光器和距离选通ICCD成像系统,通过脉冲激光照射水下目标,ICCD系统同步选通接收,对漫射衰减系数约为0.45的8 m水深内的水下目标的成像能力进行了实验研究,获得了10 ns的图像选通效果和7 m的探测能力。实验结果表明,距离选通成像方法是一种快速、有效的水下目标探测和识别手段。  相似文献   

6.
条纹管激光成像系统空间分辨力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分析了非扫描激光成像的技术优势,介绍了利用条纹管实现非扫描激光成像的工作原理,说明了图像空间分辨力与系统距离精度的对应关系。对影响图像空间分辨力的主要因素进行了理论分析,得到了系统总空间分辨力与各单元器件空间分辨力和放大倍率的对应关系,在此基础上,对现有条纹管成像系统进行了相应的计算,得到了空间分辨力的理论预期值;最后,提出了一种基于分辨力板成像的系统空间分辨力测试方法,设计了相应的验证实验,对实测图像进行了去噪处理和数据分析,得到了图像的衬比度传递函数(CTF)曲线,通过衬比度传递函数分析,计算出了成像系统的实际空间分辨力,并将实测的分辨力数据与理论值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7.
距离选通激光水下成像系统的门控信号对图像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水体的前后向散射光和目标反射光的传输特性,运用脉冲激光器和增益型CCD(ICCD)搭建了距离选通激光水下成像实验系统,建立了计算距离选通激光水下成像系统光信号的数学模型,分析了图像对比度传递系数与门控信号的关系.编制计算机程序,根据所搭建实验系统参数计算并绘制了距离选通激光水下成像系统门控信号与图像对比度传递系数的关系曲线,提出了距离选通激光水下成像系统最佳门控策略.数值计算和实验结果表明:在ICCD未饱和的情况下.精确开门得到的图像质量最高,不论是滞后开门或是提前开门都会使图像分辨率有所下降,但滞后开门比提前开门较为有利,并且选通门开启的持续时间则应取激光脉宽的1~3倍.  相似文献   

8.
水下成像的成像质量受到激光功率和接收器灵敏度的制约,现有的量子成像方式在自由空间中能够获得较传统成像距离更远、清晰度更高的探测图像。结合自由空间中量子成像方式与水体自身特点,提出了赝热光二维二阶关联的反射式水下量子成像方法,通过选取水下成像系统的典型参量进行模拟计算,重构了物体的光强起伏图像,设计并实现了成像实验。实验结果与数值仿真一致,表明可以利用二阶光强度关联的量子成像方式重现水下物体的二维图像。  相似文献   

9.
水下成像技术在诸多领域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应用,然而由于受到成像器件参数、水体特性等成像系统参数的影响,水下图像的分辨率普遍较低、像质较差。基于包括点扩散函数、衍射极限等水下成像系统模型的图像超分辨率重建技术,能够在提高图像分辨率的同时增强图像质量。为了尽可能提高图像分辨率,建立了基于光束传播理论的超分辨率成像模型,并将其应用于水下脉冲激光距离选通成像结果图像的超分辨率重构。重构实验的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水下成像的分辨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10.
一种激光扫描水下成像系统的衰减长度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袁易全 《光学学报》1997,17(10):410-1415
简述了水下目标激光成像方法和优点。并描述了一种水下连续蓝绿激光点扫描,微光增强CCD面成像实验系统。分析了该系统的物理模型和计算公式。验证:处于对比度极限模式工作时。在水质及目标确定条件下,该值也许可成为判断系统优劣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微光成像系统的阈值探测理论和视距探测方程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艾克聪 《应用光学》1994,15(4):21-28
研究目前文献中常见的18种微光成像系统探测方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异同之处,分析论证各种阈值探测理论和探测方程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在此基础上,从人眼的视觉理论和阈值特性出发,建立微光成像系统新的阈值探测理论模型,并分别导出微光直视系统和微光电视系统的视距探测方程。应用所导出的理论公式计算的数据与各种实际系统的实测数据进行了比较,证明新的阈值探测理论和视距探测方程是正确可靠的,且具有很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12.
理论分析了X射线衍射位相成像和近场位相恢复算法。定义了一个最佳成像距离,给出了基于最佳成像距离和特征空间频率的衍射场光强分布新的表达形式。基于模拟位相物体给出了数值模拟结果。由此得出了探测距离和多色辐照对相衬图像和位相恢复结果的影响。本文给出的结果将对同轴x射线相衬成像实验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针对高光谱成像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三维特征检测微小摄像头的方案。在空间维利用猫眼效应筛选疑似目标,在光谱维对结果进行精准判定。依据摄像头结构,分析了可见光摄像头的反射光谱特征。基于几何光学和辐射度学,计算和仿真了系统的探测距离。结果表明,正常工作时,光功率影响最小探测距离,目标尺寸影响最大探测距离。搭建了微小摄像头光谱特征验证系统。结果表明,采用吸收型红外截止滤光片的目标的非反射光占比曲线变化平缓且数值高,采用反射型红外截止滤光片的目标的非反射光占比曲线可见光部分数值高,红外部分数值低,从700 nm附近开始下降,甚至发生突变,实验数据显示,突变位置的斜率绝对值是红外波段斜率绝对值的10倍以上。实验结果与预期分析的结果一致,验证了高光谱成像技术检测微小摄像头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为实现微流控芯片上微液滴的检测与计数,设计了光纤式检测与计数单元,使用TracePro软件进行建模仿真以便为检测信号处理提供依据。根据液滴通过检测区域时引起的光强变化来实现计数,分析了照明光束准直性、液滴尺寸、液滴相对溶液折射率以及接收光纤相距芯片距离对光强变化的影响。仿真实验结果表明,照明光束准直性越差,液滴半径越大,相对溶液折射率越低,接收光纤距离越近,相对光强变化越明显,并且液滴大小决定着光强变化曲线中是否会出现双波谷现象,液滴半径小于13 μm时,液滴检测信号为明显的单波谷,半径大于17 μm时,液滴信号为明显双波谷。根据仿真结果提出了检测信号的处理方法,表明该单元可以实现微流控芯片上微液滴的检测与计数功能。  相似文献   

15.
微光成像系统视距理论公式的修正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刘磊  常本康 《光学学报》2003,23(6):61-765
介绍了微光成像系统视距理论的基本概念,在对微光成像系统视距探测方程推导的基础上,分析了各参量间的关系及其对整体性能的影响,从大气透过率和光谱匹配等诸多方面进行修正,建立了更为实用和完善的视距探测方程,并结合车辆驾驶夜视仪进行了视距估算,验证了经修正后的视距公式的实用性,为微光成像系统的优化设计以及寻求实现中远距离观察的最优技术途径提供了理论帮助,这对微光成像系统的改进、提高和发展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最后提出了一些改进微光成像系统视距性能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黄丽娜  俞晓峰  丁志华 《光子学报》2005,34(11):1663-1665
以matlab为工具,详尽分析双通快速扫描光学延迟线在最佳耦合条件下的光束传输与分布,为双通快速扫描光学延迟线的设计、元件选择和系统调整提供理论依据.得出离焦距离Δf=1μm和Δf=578 μm两个理论上的最佳耦合点.但就实际光路调试来看,离焦距离Δf=1 μm为此系统的最佳耦合点.  相似文献   

17.
For the X-ray phase contrast imaging system, in addition to the hardware-related parameters, the object-image distance is an important parameter that affects the imaging results. Based on the Fresnel diffraction theory, the X-ray phase contrast formation mechanism is analyzed to find the theoret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object-image distance parameter and the image contrast. Through the experimental simulation on a ball model, images with edge enhancement effect and image contrast data were obtained with regard to different object-image distance conditions. The analysis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clear image information about the edges of the sample structures can be got if the object-image distance parameter is set suitably.  相似文献   

18.
A three-dimensional (3D) gradient-echo sequence with interleaved double-slab excitation was developed and optimized for the requirements in pediatric cardiac imaging. For this purpose high contrast between blood and myocardium signal should be obtained without the use of contrast agents. An acceptable measuring time for a large region examined with high spatial resolution should be achieved as well, especially with regard to the small structures of the heart and vessels of infants. The presented approach works with gradient moment nulling and a short echo time of 5.5 ms resulting in generally high signal intensity and only minor signal losses due to turbulent flow. The sequence allows simultaneous ECG-gated recording of two separately excited slabs with small thickness (10 mm) and with a distance of several centimeters between them. Thus, common effects of presaturation in 3D imaging can be avoided, although a relatively short measuring time is achievable. In order to get a 3D data set with good signal homogeneity of blood and of the other structures across a large volume of interest several double-slab measurements with suitable positions must be performed. The latter aspect is especially important for postprocessing techniques as multiple planar reconstruction and 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 Examples of applications of the new technique and appropriately postprocessed images are presented allowing demonstration even of subtle cardiac malformations.  相似文献   

19.
微光夜视系统新的阈值探测理论和视距探测方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各种阈值探测理论和视距探测方程进行深入研究分析的基础上,从人眼阈值特性和微光视觉理论出发,建立微光夜视系统新的阈值探测理论模型,导出微光夜视系统新的视距综合探测方程。  相似文献   

20.
浑浊介质中图像对比度与成像方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田恒  朱京平  张云尧  管今哥  侯洵 《物理学报》2016,65(8):84201-084201
浑浊介质中图像对比度的物理增强方法一直是研究热点, 目前学者们提出的距离选通成像、偏振差分成像和偏振距离选通成像均能提高图像的对比度, 但提高效果与成像距离的关系尚不明确. 本文分别利用以上三种成像方式及普通强度成像对处于不同浓度浑浊介质中的目标进行成像, 研究了图像强度和对比度随成像距离的变化情况. 结果表明: 从滤除的散射光强来看, 偏振距离选通成像最优, 而偏振差分成像在成像距离较远时优于距离选通成像; 三种成像方式滤除的散射光强值趋于稳定的阈值距离各不相同; 对比度改变相同量时, 偏振距离选通成像对应成像距离的变化量最大, 偏振差分成像次之, 强度成像最小, 且均与散射系数成反比. 本文对浑浊介质成像效果及机理的分析, 对进一步提高浑浊介质中目标的分辨及识别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