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新安医家治疗温病具有丰富经验,提出了“暑必兼湿”“寒温融汇”“新感温病”“卫气营血辨证”“燥湿为纲”等学术思想,临床用药具有“辨四时温病论治”“寒温并用”“养阴润燥”“轻清透邪”等特色。新安医家温病学术思想及其临床应用特色可为温病学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浅谈温病治疗中的“存津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存得一分津液,便有一分生机”是温病学家长期临床实践的经验总结,在温病各个阶段中,由于温邪极易化燥伤津,只有重视保存津液,才能取得满意疗效。本文分别就“何谓‘津液’”、“津液与温病之关系”、“温病伤津之表现”、“顾护津液——温病治疗要领”、“温病保津存阴诸法”等5个方面加以阐述。温病初期阶段,以清邪为主,但应注意避免损耗津液;极期阶段,治疗仍以清邪为主,但还应适当加用养阴生津之品,以补充被损耗之津液;后期阶段,由于津液历受温邪戕害,此时救阴即为急务。即温病的治疗,从初期阶段经极期阶段至后期阶段,用药从清邪为主、存阴为辅渐转为存阴为主、清邪为辅,切实做到护津液于未伤,养阴津于己耗,救真阴于将竭。  相似文献   

3.
温病是由温邪引起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温邪为阳邪,最易耗伤人体阴液。人体的阴液包括津液和精血,生理情况下,精、血互为滋生,精足则血旺;反之,血耗则精亏。温病的阴伤包括津液、营阴、血液、阴精的耗伤。在温病的初期,以津液耗伤为主,随着病情的发展,特别是在温病的后期,则以营阴、血液的耗伤为主,其中也包括津液的耗伤。阴液的存亡对病变的发展和预后具有重要影响。当温邪伤阴后,每可导致阳热亢盛,加重阴伤。由于阴液不足,加上血液受邪热煎熬后,可引起脉道涸涩,血行不畅,从而形成瘀血或加剧出血。阴液大伤还可导致人体抗邪、透邪外出的能…  相似文献   

4.
从温病论治病毒性心肌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毒性心肌炎是由于病毒侵犯心脏,引起心肌细胞坏死和心肌间质炎性改变的一种疾病。文章依据中医温病理论,阐述了病毒性心肌炎发病是由于风温之邪侵犯人体所致,正气抗邪有力时,邪可从表而解;如感邪重而邪热转内,则引起肺气大伤,日久耗伤心气营阴。治疗从温病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理论出发,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5.
病毒性心肌炎是由于病毒侵犯心脏,引起心肌细胞坏死和心肌间质炎性改变的一种疾病。文章依据中医温病理论,阐述了病毒性心肌炎发病是由于风温之邪侵犯人体所致,正气抗邪有力时,邪可从表而解;如感邪重而邪热转内,则引起肺气大伤,日久耗伤心气营阴。治疗从温病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理论出发,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6.
暑温是感受暑热病邪引起的急性外感热病,暑热之邪,其性酷烈,热势较盛,易伤津耗气,治暑之法,以祛暑生津为要,而天花粉味甘微苦性微寒,具有清热生津之功,能散卫气之暑邪,可清营血之暑热,亦可养暑伤之阴,笔者总结天花粉在临床暑温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7.
营血证是温病的深重阶段。邪入营血有其特殊的病理特点、治疗每易苦寒攻伐或一味滋补贻害人命,本文试图通过“透邪”之法的阐述,对营血证的证治作一点滴探讨。不妥之处,祈清斧正。 一、温病营血证多因外感温热病邪失治误治,由气分传入所致;也可因蕴伏营血的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温病营分证的辨治要点出发,就营分证邪热初传入营、营分热炽和营邪欲陷入血三个阶段的特点和治疗法则,以及发热、斑疹、口渴等症状和神志改变、舌象变等方面加以探。认为只有在临证时充分认识温病营分证的为发展的动态趋势,明辨营热、阴伤、血瘀等病理因素的轻重方次,才能于治疗中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9.
川崎病的中医辨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临床经验认为川崎病应属温病、为卫分证、气分证和热入营血,邪在卫气治宜疏风清热透邪解毒;气营两燔,痰瘀互现治宜清气凉营,豁疾化瘀;气阴两伤治宜益气养阴,清解余热。  相似文献   

10.
温病是感受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一类外感热病的总称."祛邪"为治疗温病的"第一要务",而透邪为祛邪的重要组成部分.透邪之法即透法是选用輕清、芳香的药物,配以辛凉、甘润、苦燥、化湿、凉血之品等以透达肌表,募原,空窍,从而驱邪外出的一种治法. 本篇具体阐述"透邪"在卫气营血及后期各阶段的应用:邪在卫分-辛凉透汗;辛凉甘润,清透肺卫.邪在卫气-芳香宣透.邪在气分-轻宣透热;清泄宣透;战汗透邪;透解秽浊;芳香辟秽,开窍透邪.邪在营分-透热转气;清心开窍透络.邪在血分-清热凉血透斑.温病后期-扶正透邪.  相似文献   

11.
[目的]介绍丁济万治疗湿温病的临床经验。[方法]分析丁济万临床上根据湿温病的不同阶段,采用六经和卫气营血合而辨证的方法,并附少量医案说明丁氏辨证细腻、用药轻灵的特色。[结果]湿温之证,在温病中比较特殊,温是阳邪,湿是阴邪,湿与温合,或从阳化热,或从阴化寒,所以要根据湿温的变化或从伤寒辨证,或从温病辨证:邪在卫、气,按三阳经治法;湿胜阳微,按三阴经治法;邪热从阳入阴,按温病热传营血治法。其次,湿温主要病变部位在中焦脾胃,三焦的症状无不与脾胃病变有关,所以要兼顾中焦,配以化湿健脾之法。[结论]湿温病是湿热之邪侵袭人体所导致的以脾胃为病变中心的一类疾病。丁氏一派本着"辨病机,有是证,用是方"的原则,广泛而灵活地运用六经体系及卫气营血辨证,大大丰富了湿温病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温病卫气营血辨证思想,在西药常规治疗无效的,天行赤眼外障眼病治疗中的应用。[方法]根据天行赤眼的特征,按卫气营血辨证理论,病在卫分,辛凉疏散,宣肺泄热,用辛凉平剂银翘散加减;卫气同病辛凉解表清热解毒、银翘散合白虎汤加减;病在气分,清热解毒,攻下泄热,白虎汤合大承气汤加减;气营(血)同病,清热解毒,凉血散血,清营汤,犀角地黄汤加减;热退津伤,邪热留恋,清热生津祛余热,沙参麦冬汤加减。[结果]辨证正确,效若桴鼓。[结论]祖国医学的温病理论,只要辨证得法,同样可以灵活施用于外障眼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13.
消瘿片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的临床及实验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研究认为,气阴两虚、火热亢盛、痰瘀互结、心神失调是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的主要病机,益气养阴、清热泻火、化痰软坚、活血化瘀、宁心安神应为本病的主要治法,并据此选药组方,经现代工艺加工成消瘿片。临床应用消瘿片治疗甲亢40例,总有效率87.5%,显效率42.5%,同丙基硫氧嘧啶对照组疗效基本一致(P>0.05),但消瘿片对甲亢患者某些症状和体征的改善优于对照组。实验研究表明,消瘿片可增加甲亢大鼠体重、降低其肛温、耗氧率和血清T3、T4。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总结鲁盈教授祛风除湿法治疗狼疮性肾炎(lupus nephritis,LN)的临床经验。[方法]通过跟师临诊,收集风湿内扰证LN患者的医案,并查阅LN的病因病机以及风湿内扰证在LN中的理论渊源和辨证依据,阐述鲁盈教授以祛风除湿法治疗LN的学术观点和临床应用,并附医案一则。[结果]鲁盈教授认为,外感风湿热毒和机体正气不足、气血阴阳失调均可发为LN,其中风湿扰肾是LN发病的重要病因病机,贯穿疾病的始终。实验室指标和肾脏病理活检均提示,LN风湿扰肾证的实质为急性免疫炎症性病变,故在临床中应准确辨识LN风湿扰肾证候,予以祛风除湿治疗,同时适当兼顾补虚、活血与清热。所举医案中,患者起病已久,以气阴两虚为本,此次因风湿内扰于肾,导致LN复发,故治以祛风除湿、益气养阴,兼顾补虚、活血与清热,疗效显著。[结论]鲁盈教授以祛风除湿法治疗LN,结合古今学术研究,理论依据充分,在临床应用中,有效改善了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指标,疗效显著,值得借鉴学习。  相似文献   

15.
许涛  王欣妍  曹晔文  李露  曹炜 《中医学报》2022,37(2):259-262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主要病机是营气衰少、卫气内伐,瘀热是其主要病理因素.系统性红斑狼疮与营卫失调关系密切,营气衰少可导致血行瘀滞、卫气内伐,从而出现血脉损伤而发病.跷脉斡旋阴阳经脉,着重联系肾、脑,使肾在卫气的升降出入变化中起枢机作用,是沟通阴阳、运行卫气的脉.针灸跷脉可调节卫气运行,亦可使营气随之而行,营气充盛、血行通畅...  相似文献   

16.
营卫与心关系紧密。心者主血脉,营卫生血行血。营卫运行失常,血脉瘀滞,内生痰浊水饮,导致心血瘀阻;营卫虚损,伤及心之气血阴阳,均可导致心系疾病的发生。调和营卫法作为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治疗方法,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疾病的治疗。现代研究表明调和营卫法具有缓解内皮功能障碍、调节自主神经重构、重塑肠道菌群、抗炎、逆转纤维化、抑制氧化应激和改善心功能等作用,在治疗冠心病、高血压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疾病中取得显著疗效。该文通过将调和营卫法对于心血管疾病的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进行总结,分析调和营卫法干预心血管疾病的作用机制,从而为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丁樱教授认为,湿热伏邪是小儿过敏性紫癜重要的病因之一。湿热病邪潜伏机体,形成本病的"夙根"。同时湿热伏邪易与风热、瘀血等相兼夹,加之湿热困阻日久,损及气阴,最终导致本病的反复与缠绵。所以,为预防本病的反复,急性期应注意清热化湿、疏风凉血;缓解期应加强健脾祛湿,活血滋阴。中医药治疗过敏性紫癜能够有效缩短病程,减少复发,治疗时不应忽视湿热伏邪的存在,在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的同时应注意祛除三焦湿热邪气。  相似文献   

18.
总结邵荣世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经验,认为复发性口腔溃疡的发生与心、脾(胃)关系密切,病因除了实热、虚寒、阴火外,湿热也是重要因素之一,根据病机将本病分为实热火盛、湿热内阻、阴虚火旺、脾虚夹湿四型。临证应从心脾(胃)论治,清热泻火方选导赤散合清胃散加减;清利湿热方选藿朴夏苓汤加减;养阴清热方选玉女煎加减;健脾温化方选香砂六君子汤加减论治,疗效卓著。  相似文献   

19.
通过气阴两虚兼血瘀的病机、益气养阴活血法的作用机制分析及临床疗效验证,得出糖尿病应以益气养阴活血立法,疾病初期以滋阴清热或气阴双补为主,进而以益气养阴活血法贯穿始终.  相似文献   

20.
基于"冲任失调、伏邪致病"理论探讨女性复发性生殖器疱疹的中医病因病机及治疗,因房事不洁而使外在毒邪藏于体内损伤气血阴阳,日久则冲任失调,其发病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规律性,随月经气血阴阳周期性变化。治疗上,经前期以疏肝清热为主,月经期以行气通经为要,经后期治以益气养血为宜,使冲任调和,机体阴阳气血平衡,为冲任失调所致的皮肤性病诊治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