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9 毫秒
1.
罗云 《科教文汇》2014,(4):83-84
高等院校通识课的教学考核方式和评价是通识教育过程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本文以"动漫与服饰文化"课程教学实践及改革为例,通过对教学现状、考核方法及教学对象的分析,探索一种能够提高通识课教学效果的考核模式。  相似文献   

2.
通识课程是实现通识教育的重要途径,课程内容与目标设计、教学方法及课程考核评价体系是通识课程的关键环节。食品添加剂是近代食品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使得我们的饮食丰富多彩,更容易让人接受。本文明确了"食品添加剂"通识课的教学内容和目标,并结合教学实践对课程的教学方法和考核评价体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通识课程“环境健康学”教学模式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红  汪春红 《科教文汇》2013,(14):31-32
"环境健康学"是武汉大学开设的一门通识课课程。本文主要从"环境健康学"通识课的课程开设的必要性和教学模式两大方面论述通识课课程的建设与教学探索,涉及通识课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效果评价,并总结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4.
高等院校开设"环境与健康"通识课是培养大学生健康观念和环境素养的重要途径。该文基于哈尔滨师范大学连续六年的教学探索与实践,对"环境与健康"通识课程体系进行了教学设计与构建,总结分析了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以期为提升我国高等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针对民族院校缺乏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及特殊的地理环境优势,实行"三学期制"改革,邀请一些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优质师资来校讲课,提升教学水平,达到资源共享。并结合自身的办学条件和招生就业面向情况,将科学教育专科专业课程按照"三大模块七小模块"设置,即:通识课程模块(通识Ⅰ 通识Ⅱ 通识Ⅲ) 学科专业课程模块(专业基础课 专业发展课 专业方向课) 职业课程模块(含实习)。  相似文献   

6.
本文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通识课程的教学进行研究,以塔里木大学的实际案例为参考,通过对塔里木大学心理健康通识课的教学现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调研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本研究对于促进塔里木大学心理健康通识教育课程改革和发展,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践质量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作为高校专业基础课和通识课教学的教师,如何在传授课程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转化为内在的品德和修养,将个人成长与社会需要、国家发展结合起来?文章作者在“水利水电工程概论”通识课、“流体力学”专业基础课教学中进行了融入思政内容的教学实践,总结了几点经验和体会。  相似文献   

8.
本文立足于独立院校通识课的教学理念,以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为例,揭示独立院校通识哲学课教学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分析原因,给出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建议。文章主要从两个方面来展开叙述:第一部分主要叙述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通识哲学课存在的问题;第二部分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9.
张爽 《科教文汇》2014,(34):43-44
文章从“大数据时代”的概念入手,分析其对网络编辑的影响,并对可能带来的挑战和要求进行了梳理,最后提出了构建“通识课、职业素质课、职业核心课和职业拓展课”的网络编辑专业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和素养。  相似文献   

10.
聂欣晗 《科学大众》2013,(9):123+95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通识教育已成为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占据通识教育核心的经典鉴赏类课程为研究对象,针对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建构经典鉴赏类课程群的可行性、必要性与具体实施方案,以期能给通识课的质量提升与方式指导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1.
课程思政是将思想政治教育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嵌入课程教学全过程,实现“三全育人”的新实践;混合式教学是数字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重构教育教学形态的新探索。两者相融互促成为高校教学模式改革的新趋势。通识课程具有重要的育人价值,通过课程思政和混合式教学相融合,提高通识课程建设质量有现实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文章基于课程思政理念,以“战略推演”通识课程为例开展混合式教学实践,分析通识选修课课程思政的实践难题和混合式教学在课程思政中的应用价值,从内容设计、组织实施、考评反馈等方面探索出通识选修课程混合式教学践行课程思政理念的“四化+四关”创新路径,实现品德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一体的育人目标。  相似文献   

12.
高职“演讲与口才”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扬 《科教文汇》2009,(31):28-28,39
针对高职院校“演讲与口才”课的教学现状,本文从更新教学理念、优化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改革考核方式四个方面对该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初步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13.
本文阐述了通识课“食品污染与控制”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对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探索。  相似文献   

14.
“材料科学基础”是材料学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针对该课程抽象概念多、内容量大、难理解、难记忆、考核困难等特点,本文从教学手段、教材内容、实践教学和考核改革等四方面详细介绍了对本课程教学上的一些探索.为材料学专业学生能力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钟雪 《人天科学研究》2014,(11):191-193
慕课具有开放性、精品化、沉浸感、互动性、碎片化的特点,能够有效达到现行普通高校英语通识教育的教学目标。慕课的兴起给普通高校教育带来了挑战。普通高校教师必须积极思考应对策略,把慕课和英语通识教育的优势结合起来,发挥各自特色,才能更好地推进大学英语通识教育改革。  相似文献   

16.
王薇 《科教文汇》2012,(29):33-34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以下简称“概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核心课程之一,该课程建设应与时俱进,主要从改进教学方法、改革考核方式、强化队伍建设、创新实践教学形式、加强教研室建设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7.
本文阐述了采用"通识课"云平台建设《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数字化课程的研究与实践,同时对"通识课"云平台的特点与功能做出了客观的评价,详细描述了课堂总体设计和网络课程搭建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学术界对高校通识课的理论思考仍在不断推进和深化,其中对通识课教师教学能力的研究是个薄弱环节,有关的论述较少,研究成果相对比较淡薄。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很多,而根本原因则在于高校重科研、轻教学的实际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9.
徐红云 《科技风》2023,(29):140-142
“贵州省生态文明教育”是被纳入贵州省内大学本科阶段学习的通识必修课程。结合贵州民族大学在“贵州省生态文明教育”课程的教学实践经验,分析了当前该课程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例如教学模式单调、考核方式单一、实践活动较少等问题。这些减缓了生态文明教育课程的发展,无法充分激发学生对生态文明的兴趣和深刻理解。据此,提出了如下改革建议: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丰富教学内容,将生态文明理论与学生专业实践相结合;改革考核方式,注重学习过程的考核;增加课程评价方式改革,进一步改进教学。通过“探索—翻转—实践”教学模式的应用,显著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进一步引导学生对生态文明思想的深刻认识,促使学生积极投入生态文明建设具体实践中。  相似文献   

20.
吉林省高校健美操课程改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介绍了在吉林省高校开设健美操课的必要性,分析了健美操课的教学所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健美操教学树立新理念,改革健美操课考核与评价的方法,完善教学场地、器材设施的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吉林省普通高校健美操课程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