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解决ZL50装载机油耗高的问题,构建了新的液压系统.首先阐明了恒压液压系统的节能原理,引出一种新型二次调节元件--液压变压器.随后建立液压变压器排量及压力的数学模型,并在液压变压器配流盘控制角-90°~90°内仿真,分析其排量与压力特性.在此基础上构建装载机新的液压系统,分析其工作过程并与原液压系统比较,得出其节能原...  相似文献   

2.
二次调节流量耦联静液传动系统性能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提出了二次调节静液传动技术的新概念,将其由压力耦联系统扩展到流量耦联系统。介绍了二次调节流量耦联系统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和特点,分析了与二次调节压力耦联系统的区别;建立了该系统的数学模型,并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实现重物势能的回收与重新利用,并能实现电动机、液压蓄能器和负载之间的功率匹配。  相似文献   

3.
二次调节静液驱动系统的智能PID控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针对二次调节静液驱动系统的特点,基于常规的PID控制方法,设计了一种简单的智能PID控制器,试验研究表明,智能PID控制器能改善系统的动态性能,提高系统的抗参数变化能力。  相似文献   

4.
5.
介绍了二次调节静液传动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工作特点以及在四象限中的工作特性和在汽车驱动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液压传动的二次转速调节是八十年代兴起的新技术,本文系统地分析了它的调节原理和优缺点,根据作者在西德汉堡国防大学与力士乐公司合作所作的研究工作,介绍了二次转速调节各种方案,给出了带力反馈控制阀的纯液压二次转速调节系统简化模型及方块图,并对A10VSO100DS型二次调节液压装置及电子调节器DN1G10的工作原理,方块图及部分动态响应实验曲线做了简略的分析。  相似文献   

7.
8.
二次扭矩调节系统的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二次调节系统中液压马达的扭矩为控制对象进行了仿真研究。首先在恒压网络中实现恒排量控制,完成了恒扭矩调节的最初模型,在此基础上引压力反馈信号,实现对扭矩较恒排量更为精确的控制。从而消除了因负载变化而造成的扭矩误差。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二次调节系统中液压马达的输出扭矩为控制对象进行了实验研究,首先在恒压网络中实现恒排量控制,完成恒扭矩调节的最初模型,在这一基础上引入压力反馈信号,实现对扭矩更为精确的控制,从而消除了因负载变化及网络压力波动而造成的扭矩误差。  相似文献   

10.
基于液压恒压网络系统的液压变压器控制液压缸系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利用液压变压器实现了无节流损失地将直线负载直接连接到液压恒压网络系统。通过控制液压变压器的控制角来控制液压变压器输出油液的流量和压力,从而控制液压缸的位置和速度,用以满足负载不同工况的要求。在对液压变压器的特性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推导了液压变压器的流量和压力公式,建立了液压变压器控制液压缸系统的数学模型。提出了液压变压器平衡角的概念,推导出其表达式。对系统进行了仿真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液压变压器具有良好的伺服性能。  相似文献   

11.
50型轮式装载机液压系统的热平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解决某50型轮式装载机夏天工作中液压系统过热问题,测量了该装载机液压系统在各个工况下的压力和温度。通过分析测试数据,确定了系统过热的原因是系统中液压油散热器的布置不合理,通过散热器的液压油流量小,致使散热器散热功率无法达到设计要求。根据系统油温过高的原因,重新设计液压油散热器在回油路中的布置。经过试验证明,改进后的散热器散热功率符合设计指标,各系统工作正常。  相似文献   

12.
液驱混合动力车辆制动能回收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一种应用液压变压器搭建液驱混合动力车辆的设计概念.在其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建立相关数学模型,分析蓄能器的特性参数(有效容积、比能量和充放效率等)与液压变压器配流盘控制角之间的关系.在不同恒转矩制动工况下对直接能量回收和应用液压变压器间接蓄能器的能量回收进行仿真分析,得出不同变压比下的节能参数.  相似文献   

13.
基于模糊故障树分析法的装载机液压系统故障诊断系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故障树分析法的基础上,建立了ZL50G装载机工作液压系统故障树模型,编写了专家系统规则库,确定了优选搜索策略,设计了由知识库和推理机构成的故障诊断模块,并建立起完整的液压故障诊断系统。利用嵌入式技术将该系统在临工ZL50G装载机上进行了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使用简单方便,性能稳定可靠。经过相关改造,该系统也可以在其他相关产品中应用。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液压混合动力车辆制动能量回收、释放的原理,对其制动过程进行了分析,根据车辆动力学模型,建立了液压混合动力车辆AMESim模型,结合实际情况对车辆和相关液压参数进行设置,对制动能量回收、释放过程进行仿真,并在实验台上进行了相应的典型工况试验。仿真结果表明,车辆克服滚动摩擦和机械摩擦及蓄能器充放热能损耗后,能量回收率为38.7%,能量释放率达到85.1%。通过试验验证了仿真曲线的正确性,说明此模型能够比较直观地分析液压混合动力车辆的动力性能及制动效果,可以为以后液压混合动力车辆的研发与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分析滑移装载机工作系统的动作循环,详细阐述了调平阀的工作机理,并从理论角度论述了其实现流量分配比功能的基本原理。在对比试验与仿真数据的基础上,建立了可靠的调平系统仿真模型。研究表明:按比例增大固定节流孔和可调节流孔的直径,有利于提高系统的动态特性;此外,适当减小卸荷阀内阻尼孔的直径,或增加稳定阻尼孔的直径可以降低系统增益,提高系统动态响应性能。  相似文献   

16.
根据蓄能器优化条件阐述了液驱混合动力车辆的优化结构及其工作原理。建立了液压变压器瞬时流量的数学模型,用频率法进行了并联、串联式蓄能器的理论分析。当配流盘控制角不同时,对液压变压器各个腰型槽口的瞬时流量以及蓄能器的流量响应情况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无论配流盘控制角是否为零,串联式蓄能器的脉动衰减作用优于并联式蓄能器。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系统中各主要元件进行数学建模、在AMESim软件中搭建了相应的仿真模型,得到一系列不同条件下的仿真曲线,用以研究蓄能器各主要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为了验证仿真结果的正确性,在一辆基于实车改造的实验台架上,针对上述仿真结果做了相应的实验。对比仿真与实验可以看到:实验结果与仿真结论基本吻合。结果表明:蓄能器的预充气压力和容积大小对系统节能效果影响最明显。制动能量回收率、再利用率与速度成反比关系;预充气压力会对车辆制动距离产生较大影响;而蓄能器容积达到一定数值后,其能量回收率与再利用率的变化不再随容积的增大而发生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