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全面介绍了国外电子陶瓷材料及应用的发展现状;叙述了电子陶瓷制备新工艺、新技术;简介了电子陶瓷材料及器件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
高性能透明激光陶瓷及陶瓷激光器的最新应用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激光陶瓷的出现,为固体激光材料向高功率、大尺寸、多功能发展提供了全新的途径,从而为激光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更加灵活广阔的设计空间.介绍了近年来国际国内透明激光陶瓷及陶瓷激光器发展的最新进展,并展望了陶瓷激光器的未来发展价值.高功率陶瓷激光器方面:中科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采用超均匀侧面泵浦技术在1 at.%Nd:YAG陶瓷棒中获得输出功率236 W,斜率效率62%的连续激光输出.美国利弗莫尔实验室采用Sm3+包边Nd:YAG复合结构陶瓷热容激光器实现了5 Hz,67 kW激光输出.陶瓷激光器方面,日本World-Labo.Co实验室采用掺杂浓度为15 at.%的Yb:YSAG透明陶瓷,获得脉冲宽度280 fs,平均输出能量为62 mW的锁模脉冲激光输出.陶瓷自调Q脉冲激光器和陶瓷光纤激光器亦有很大进展.陶瓷激光器的开发和应用不仅延伸到传统固体激光器的各个研究领域,并且能够不断突破现有固体激光技术的局限,有望推动未来固体激光工程向更广阔的空间发展.  相似文献   

3.
本文概述了陶瓷基复合材料结构陶瓷、集成电路用基片陶瓷材料及电容器介质陶瓷的发展概况和动向。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高温超导陶瓷的发现、制备技术和有关提高材料T_c和J_c方面的研究成果,分析了影响J_c的因素及提高J_c的条件,展望了高温超导陶瓷的应用前景及对科学技术的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5.
PTC材料的制备与性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PTC材料的稳定生产,对该材料的制备和性质进行了综述,对原料、掺入物、第二相等对PTC效应的影响进行了描述.为了控制阻值的重现性,讨论了烧结及晶界重氧化.最后从应用角度强调说明了显微结构均匀性和晶界热点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功能陶瓷在电子技术发展中的新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功能陶瓷材料近期应用于电子技术的概况以及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发展的新趋势。文中就材料的多功能化、低维、复合、智能化、原材料高纯化及铁电薄膜存储器作了简要的叙述。  相似文献   

7.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材料科学也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材料科学已经和能源科学、信息科学并列为三大支柱学科。材料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生产工具的优劣和产品质量的好坏。每种重要新材料的开发和应用,都往往会给社会带来巨大的改观,促进人类物质和精神文明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8.
<正> 一、前言 近年来,在改性BaTiO_3陶瓷的研究方面,已取得明显效果。这些研究,有的已达实用阶段,有的则为我们进一步研究改性BaTiO_3陶瓷指明了方向。本文介绍了三种  相似文献   

9.
10.
邹志强  陈代荣 《压电与声光》1991,13(1):45-47,90
本工作研究了用微粉制备的BaTiO_3陶瓷低温时的热电性,发现它具有异常的热电响应。  相似文献   

11.
系统介绍了非织造布熔喷工艺、驻极化理论以及驻极体非织造布。通过制备驻极体纤维和驻极体熔喷非织造布,并对成品进行电镜分析,并进行力学性能、透气、透湿、过滤性等方面测试。通过数据分析表明驻极体熔喷非织造布是一种高效过滤材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通过实验研究了栅控恒压电晕充电制备驻极体电容传声器中的驻极体材料的特性,对如何使驻极体带上稳定、均匀的电荷,提供了有价值的资料。  相似文献   

13.
李全禄 《压电与声光》1992,14(6):32-35,47
本文简要介绍了驻极体的涵义和其多种驻极方法,以及驻极体的多方面的重要用途。最后,作者结合自身的对于驻极体材料的研究工作对驻极体的研究和发展中的一些问题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驻极体薄膜作为电声传感器件应用已有几十年的历史,近年来国际上对多孔驻极体材料的压电效应引起了业内人士的高度重视和极大兴趣。聚合物薄膜压电传感嚣随着新型薄膜材料的发展而有可能成为未来驻极体应用的一个高层次的领域和更新换代的产品。  相似文献   

15.
Electronic equipment frequently utilises low cost electret microphones. In this paper, a complete accelerated life-test on commercial electret microphones is presented using thermal chamber testing. The test was conducted on the microphones under study at three different temperatures. After each thermal probe, the electroacoustic characteristics of each transducer was analysed for obtaining the degradation model. In the literature such tests have been performed through charge losses on the electret materials. Life models were obtained for the degradation failures revealed from the tests and a complete temperature model was then developed, which can calculate the useful life of the microphones under any of these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16.
驻极体传声器小型前置放大器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声器是一种将声信号转变为相应的电信号的电声换能器。驻极体传声器是一种用驻极体材料制造的新型传声器。由于驻极体传声器的输出阻抗很高不能直接与音频放大器相接,需要在传声器内接入一只输入阻抗极高的结型场效应三极管来进行阻抗变换。一些小型的驻极体传声器虽然可以将场效应管集成于传声器内部,但是价格高昂;而传统的前置放大器体积又过于庞大。针对此利用现有的技术条件,设计了一种体积小、成本低廉而性能优良的前置放大器。  相似文献   

17.
驻极体空气过滤材料消静电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4片不同级别的驻极体空气过滤材料,对滤料消除静电效应前后的计数效率和PM2.5净化效率等性能参数进行了试验研究,消静电方法采用的是异丙醇浸泡法,试验用气溶胶为KCl固态气溶胶。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异丙醇浸泡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消除驻极体过滤材料本身所带的静电;消除静电效应后滤料对不同粒径颗粒的计数效率均有所下降,特别是颗粒物粒径越小,过滤效率下降的幅度也越大;消静电后滤料对PM2.5的净化效率也有所下降。研究结果揭示了采用驻极体过滤材料制造而成的带静电过滤器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因静电消失后带来的效率下降风险,试验数据也能为将来空气过滤器国家相关标准的修订提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8.
提出了一种基于驻极体的MEMS微型振动式发电机,该微型发电机通过极化电荷在由振动引起变化的电容极板之间转移,实现外部振动机械能向电能的转换。在已研制出的驻极体材料基础上,通过对微型振动式发电机的叉指参数、驻极体与电极的间距等参数进行了计算分析,从理论上得到了最大功率为250μW的微型振动式发电机模型。  相似文献   

19.
低频电磁波具有较低的传输损耗,但是传统的谐振式天线往往尺寸较大,工程应用的难度很大。运流电流可以产生时变的辐射电磁场,并且工作频率不再受传统谐振天线的尺寸限制,这为小型化的低频发射天线提供了一种有价值的思路。通过理论计算,研究了振动电驻极体的电磁场和等效模型,通过仿真进行验证,并对基于电驻极体机械运动的小型化的低频天线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研究表明,振动的电驻极体可实现类似于微小电流元的辐射特性。  相似文献   

20.
A molecular design for the electret material of n-operating organic field-effect transistor-based (OFET) memories is introduced. A large memory window and high operating speed were achieved while the polar groups are connected to the polymer chain of polyimide, which plays the role of electret of a transistor memory device. The phase variation of electrical force microscopy images showed that polarization field induces charge trapping states on the surface of electret layer and accumulates charged carriers within the conducting channel of OFET to achieve high-performance memory and transistor simultaneously. An extra-large memory window was also obtained by introducing photo-induced charge transfer effec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