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柔性结构振动自适应模糊控制与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机敏柔性结构振动主动控制,提出了一种自适应模糊控制方案。在简单模糊控制器基础上引进了自适应环节,并经大量实验研究后总结了量化因子Ke、Kc与比例因子Ku的调整规则。最后对一机敏柔性梁进行了抑振实验,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柔性梁振动主动控制的压电控制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压电陶瓷片作为传感器和地器对柔性梁振动传感和控制。分析了振动感和能量消耗控制方法的原理,并根据实际情况对传感信号进行了必要的处理以保证控制的稳定性和有效性,从实验结果来看,达到了比较明显的减振效果,为今后深入研究太空机敏柔性结构的振动主动控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光激励SMA技术,对复合材料结构损伤实现控制。文中给出了采用的实验方法及基本原理,并以SMA埋入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板作为试件,给出了实验结果。结果表明:光激励SMA,可以对复合材料结构损伤弯曲变形实现控制,保证复合材料结构正常工作;而且可以通过光激励SMA时间长短对结构损伤实现主动控制,这是机敏结构的主要功能之一。本文的研究对复合材料机敏结构应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基于ARX模型的压电智能结构振动预测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预测控制法对压电智能结构的振动主动控制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实验方法建立了系统的ARX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预测控制器对结构进行振动主动控制。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在压电智能结构振动主动控制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压电减振机敏柔性板上的布片位置优化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古渊  陈伟民 《压电与声光》1999,21(1):32-36,40
将D优化法推广应用于二维悬臂机敏柔性板上的压电传感/执行器的位置优化研究中,并用实验证明了该方法的合理性,为进一步深入开展机敏柔性板的振动主动控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TN04 99040018智能结构自适应消振控制系统开发与实现/朱晓锦,陶宝棋(东南大学仪器科学与工程系)11数据采集与处理.一1998,13(4)一348一352从振动主动控制设计思想出发,基于自适应控制策略,对实现结构振动响应主动控制的自适应控制系统进行了研究与开发;在此基础上,应用自适应滤波前馈控制方法对一压电机敏刚架结构进行了振动主动控制实验,取得了良好的抵消振动效果,从而表明了这一系统的有效性与可靠性.图6参5(许)表2参17(许)TN04 99040019电致变色材料及应用/张征林,王怡红,王宏,苏连永,陆祖宏(东南大学)11电子元件与材料.一1 999,1s(l)…  相似文献   

7.
针对管状结构在航空航天某些应用场合中振动、噪声过大的实际情况,进行了振动、噪声控制实验研究。以某S型薄壁管结构模型为研究对象,利用压电智能结构,结合振动主动控制技术和FX—LMS自适应滤波算法,成功实现了振动噪声主动控制。实验结果表明,所采用的方法对此S型薄壁管结构的振动、噪声抑制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压电薄膜在振动控制中的应用及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压电现象的基本原理及其在柔性结构主动减振中的应用,回顾了以往有限元法用于柔性结构振动主动控制分析的主要研究工作,提出了今后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压电复合材料薄壳结构振动主动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勇  陶宝祺 《压电与声光》1998,20(4):228-232
对表面粘贴压电元件的复合材料薄壳结构的应变驱动原理、振动控制方程进行了分析。建立了自适应控制系统,对粘贴了压电材料的玻纤/环氧圆柱壳的振动进行了主动控制实验。结果表明,压电自适应壳结构能对薄壳的振动进行有效抑制,同时使壳体噪声辐射得到显著衰减。  相似文献   

10.
飞机在飞行过程中受到的各种扰动(如交变气动力的作用),会诱发座舱结构的振动,从而向座舱内辐射噪声。针对这一情况,本文研究了通过使用压电智能材料控制座舱某些结构振动从而抑制其辐射噪声的主动结构声控制方法。制作了座舱模型,根据模型试验,确定了功能元件的布置位置,利用计算机和高速数据采集卡组成的控制系统进行了控制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对座舱结构的振动和辐射噪声都有明显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1.
为了保证机械臂运动的高精度、准定位,采用主动控制技术降低结构的干扰振动是一项迫切而紧急的任务。该文以含变质量构件的弹性梁系统为对象,开展变质量弹性结构的振动特性研究和振动主动控制研究。使用模态叠加法推导了粘贴有压电片的变质量-柔性梁组合结构的控制方程,通过仿真获得变质量弹性梁系统的振动特性和运动规律。然后设计反馈控制器对质量增大系统和质量减小系统进行了振动主动控制,并采用时频分析技术分析了控制效果。仿真结果表明,变化的质量在引起系统振动频率改变的同时,还引起了一个附加的阻尼。在变质量时变系统的共振频率区间,通过反馈控制可有效抑制结构的振动。  相似文献   

12.
智能结构与智能控制在振动主动控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全面地介绍了智能结构与智能控制算法的特点、发展及现状,并就两者在振动主动控制中的应用进行了阐述,这对相关问题的研究将会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最后提出几个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及可能采取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3.
Inertial drives and passive tuned-mass dampers utilize a suspended mass to reduce the vibration experienced by a host structure. Active vibration control systems typically include a voice coil type electromagnetic actuator to develop the required reaction forces. In this paper, the technique of sensorless active shunt control is applied to inertial vibration absorption. An electrical impedance is designed and connected to an electromagnetic coil with a view to minimizing structural vibration. Standard optimal control tools can be applied to design the required shunt impedance. This technique requires no additional feedback sensors. Vibration in an experimental structure is heavily attenuated by the application of an active shunt impedance.  相似文献   

14.
压电主动构件在桁架结构振动控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压电主动构件是一种集作动和传感于一体的能承载的器件。文章主要针对研制的压电主动构件,通过实验研究其在桁架结构振动控制中的应用。结果表明,这种压电主动构件作为桁架结构的内控制源,可以有效地提高结构的模态阻尼、抑制结构振动。  相似文献   

15.
为了实现桁架结构振动主动控制,建立了智能桁架结构动力学模型和最优振动控制模型,对动力学建模和最优控制建模方法进行了研究。首先根据有限元理论和Hamilton原理,建立了智能桁架结构的机电耦合动力学方程,方程中含有与作动电压有关的耦合刚度矩阵,采用缩聚变换对动力学方程进行了简化,该动力学方程可用于机械/电荷作用下结构的静动力分析和控制系统设计。然后将推导的动力学模型变换为状态空间方程的形式,根据线性二次型最优控制理论,推导了结构振动控制的数学模型,通过最小化性能泛函,求解黎卡提矩阵代数方程确定了最优控制输入。最后给出了平面桁架结构振动控制算例验证建模过程和算法。结果表明,通过最优振动控制可以使结构振动快速衰减,达到振动抑制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DSP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噪声及振动控制的各个领域,由于其本身的结构特点,如具有并行的硬件法器、流水结构以及快速的片内存储器等资源,特别适合于有源噪声控制中的信号处理。介绍了DSP在有源噪声控制中的噪声控制原理、应用及其于DSP的噪声控制算法实现,最后给出了实现结果。实验结果表明,降噪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7.
王梅  张姗姗 《电子科技》2013,26(11):129-131
工作中的有源安装板处于振动状态,剧烈的振动会导致有源安装板结构的破坏,缩短有源安装板使用寿命,因此对有源安装板进行振动试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文中针对某雷达有源安装板进行了振动试验,得到了X、Y、Z这3方向第一次与最后一次试验后的特征级曲线对比图,并最终分析了试验结果,且对有源安装板的结构设计进行了评估试验。  相似文献   

18.
对压电主动阻尼技术进行了理论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压电陶瓷元件(PZT-51)作为控制系统中的传感器与致动器,通过主动阻尼控制键,能有效抑制结构的振动响应.  相似文献   

19.
用PID控制非线性混沌振动的主动隔振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应用主动隔振的控制策略,设计了参数自调节的PID控制算法,对Duffing振子混沌振动进行了主动隔振仿真实验,取得了良好的隔振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了在混沌振中应用主动隔振技术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