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5-甲基-苯并三唑-1-乙酸和1,10-邻菲啰啉为配体,采用溶液法合成了一种铕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配位滴定、摩尔电导率、红外光谱和紫外光谱对其进行表征。其组成可能为Eu(L)3phen·3.5H2O(HL=5-甲基-苯并三唑-1-乙酸,5-mbtaa;phen=1,10-邻菲啰啉)。使用热分析和荧光光谱研究了配合物的性质。热分析结果显示:铕配合物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荧光光谱显示:该配合物发出Eu(Ⅲ)特征荧光,并且5-甲基-苯并三唑-1-乙酸是较好的敏化剂。  相似文献   

2.
聚4-甲基-1-戊烯是一种具有低密度、高透气性等优良性质的膜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从制备方法和具体应用两个方面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PMP膜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热致相分离法、熔融拉伸法、溶剂挥发法及静电纺丝法、非溶剂致相分离法、热致相分离-熔融拉伸耦合法等其它方法进行PMP膜制备的原理及影响因素,并对PMP膜在体...  相似文献   

3.
制备了一种新的改性β-环糊精,即2,6-二-O-丁基-3-O-乙酰基-β-环糊精手性毛细管气相色谱固定相。采用TGA和DSC热分析法考查了此改性β-环糊精的热行为,静态法制备的玻璃毛细管柱能在190℃稳定工作,其柱效在3000~3500n/m之间,分离了某些氨基酸衍生物,卤代烃和环氧乙烷衍生物对映体。  相似文献   

4.
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与表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罗维巍  宫红  姜恒 《化学研究》2006,17(1):35-37
采用研磨法合成了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β-环糊精包合物.用差示量热扫描分析、热重分析、红外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对包合物进行了鉴定.紫外光谱分析表明,包合没有改变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的性质,包合物仍然具有吸收紫外线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在线裂解-气相色谱-质谱法研究灵香草浸膏的热裂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灵香草浸膏的热裂解行为,采用在线有氧热裂解-冷阱捕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模拟卷烟燃吸状态对灵香草浸膏进行了热裂解分析,并对灵香草浸膏热裂解前后的挥发性成分进行了比较分析。从灵香草浸膏的热裂解产物中共鉴定出64种成分,占总峰面积的88.27%,主要成分为高级脂肪酸及其酯类;灵香草浸膏热裂解后的挥发性成分数量多于裂解前(45个),说明灵香草浸膏经热裂解生成了新的化合物。热裂解前后共有的化合物有20个,主要是高级脂肪酸及其酯类、新植二烯、5-(羟甲基)-2-呋喃甲醛、3-羟基-4,5-二甲基-2(5H)-呋喃酮等化合物。在线有氧裂解模式更接近烟用添加剂样品的真实裂解状态,操作简单、快捷,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6.
在烯丙醇中用4-氯吡啶-1-氧化物与烯丙醇钠于温和的条件下作用,以很好的收率合成出4-烯丙氧基吡啶-1-氧化物,并在真空中研究了它的热重排。我们发现:除生成正常的克莱森重排产物3-烯丙基-4-羟基吡啶-1-氧化物外,另一重排产物是N-烯丙基-4-吡啶酮。  相似文献   

7.
N-苯基-N′-(1,2,3-噻二唑-5-基)脲(Thidiazuron[1])是一种新型细胞分裂激素,可用于水果、蔬菜、棉花等多种经济作物,改善果实品质,提高座果率.有关物质的一般合成方法和熔点已有报道[2],但热化学性质尚未见报道.本文利用微热量计测定了Thidiazuron生成反应的焓变,通过计算得到了反应的一些热动力学参数.用热化学方法得到的结果对化合物的合成工艺及性质研究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3~5].  相似文献   

8.
1,1′-二甲基-5,5′-偶氮四唑一水合物是一种有一定实用价值的含能材料。该化合物在性升温条件下线的热行为和动力学未见文献报道。我们用Calvet微热量热计、DSC、TG-DTG和质谱仪考察了该化合物的热分解和电子轰击下的裂解过程。这对于揭示该化合物在高温下的变化规律和快速评定其耐热性是有益的。实验试样 1,1′-二甲基-5,5′-偶氮四唑(1)和2,2′-二甲基-5,5′-偶氮四唑(2)按文献[1]的方法制备和纯化。用玛瑙研钵轻轻压成粉末,于45℃和10~(-2)mmHg条件下干燥8h,置硅胶  相似文献   

9.
设计并合成了一种基于喹诺酮衍生物的双极绿色磷光主体材料1-甲基-3-[4-(9-咔唑基)苯基]-4-苯基喹啉-2(1 H)-酮.计算发现,化合物的HOMO轨道的电子云位于咔唑基团,LUMO轨道的电子云位于喹诺酮基团,是一种良好的双极材料.化合物的磷光发射峰为515 nm(2.41 eV),符合绿色磷光主体材料的基本要求(>2.4 eV).热失重和差热分析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分解温度和玻璃化转变温度分别为312℃和105℃.研究结果表明:该新型化合物是一种潜在的具有双极特性的绿色磷光主体材料.  相似文献   

10.
以5-氨基四唑为起始原料,经重氮化-硝化、烷基化、肟化、重氮化-氯化、叠氮化和环合等单元反应以19%的总产率合成了一种新型含能化合物5-[(5-硝基-2H-四唑-2-基)甲基]-1H-四唑-1-醇.利用NMR,IR,MS及元素分析等进行了结构表征;利用X射线单晶衍射法测试了该化合物的晶型结构,该化合物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P2(1)/c,晶胞参数:a=3.3619(11),b=9.3910(19),c=8.2060(16),β=101.44(3)°,Z=2,Dc=1.748 g·cm-3,μ=0.153 mm-1,F(000)=216;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热重(TG)分析研究了该化合物的热性能,分解温度为202.25℃,热重变化范围130~320℃,总失重78.6%;利用Kamlet-Jacobs公式估算了该化合物的爆轰性能,理论爆速和爆压分别为8500 m·s-1和31.53 GPa.  相似文献   

11.
3,6-二肼基-1,2,4,5-四嗪的热行为、比热容及绝热至爆时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热重-微商热重法(TG-DTG)研究了3,6-二肼基-1,2,4,5-四嗪(DHT)的热行为, 其分解过程可分为两个放热的分解过程, 且热分解反应的表观活化能分别为154.8和123.4 kJ·mol-1, 指前因子分别为1016.63和109.48 s-1. DHT热爆炸的临近温度为426.10 K. 同时, 利用微量热法和理论计算方法研究了DHT的比热容, 298.15 K时的标准摩尔比热容为183.61 J·mol-1·K-1. 计算获得了DHT的绝热至爆时间为263.84-297.58 s之间的某一值.  相似文献   

12.
研制了呋喃它酮的代谢产物5-甲基吗啡-3-氨基-2-唑烷基酮(AMOZ)的标准物质.采用红外光谱和液相色谱-质谱法对AMOZ进行了定性鉴定,建立并优化了用于AMOZ主成分定值的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法(HPLC-DAD)、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法(GC-FID)和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将卡尔费休法和热...  相似文献   

13.
N-氧化吡啶-2-甲醛双希夫碱配合物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合成了N-氧化吡啶-2-甲醛与乙二胺、1,2-丙二胺和邻苯二胺生成的双希夫碱,并合成了以它们为配体的十八个配合物。用元素分析,电导,磁化率,红外,紫外与可见光谱,差热一热重分析等方法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道了1,6.双[4′-(1′-苯基-3′-甲基-5′-氧代)吡唑啉基]-1,6-己二酮与铀、钍固体配合物的组成,从红外光谱、紫外吸收光谱、质子核磁共振谱、差热曲线及微分热重曲线的数据,得到了其配位状态方面信息。  相似文献   

15.
2-氨基-5-烷基/芳基1,3,4-噻二唑与2-氯代-1-(2′,4′-二氯苯基)乙酮在热乙醇中反应生成一系列2-烷基/芳基-6-(4,4-二氯)苯基咪唑并[2-1-b]-1,3,4-噻二唑.产物通过元素分析, IR, 1H NMR, 13C NMR及MS分析,化合物5g的X衍射晶体结构分析表明,产物的芳基是在咪唑并[2-2-b]-1,3,4-噻二唑的6-位而不在5-位.  相似文献   

16.
聚苯砜醚是一种综合性能比较好、可在180℃长期使用的热塑性工程塑料,在国内外受到一定的重视。我们与武汉化工原料厂协作,对4-氯-4′-羟基二苯砜钾盐真空熔融缩聚合成聚苯砜醚的途径进行过一些探索,得到了较好的结果。但是,在实践中发现,由于这一反应速度快,放出的热量大而集中,在真空中聚合热不易导出,随着单体用量  相似文献   

17.
将SRC-100型溶解-反应量热计改进成了一种精密恒温环境微量燃烧-溶解-反应多用量热计。采用电能法标定了量热计的能当量,其值为Ccalor=(987.63±0.61)J×K~(-1)。用该量热计分别测定了苯甲酸和丁二酸的标准质量燃烧热,分别为ΔcU~θ_(m,B)(cr,T=298.15 K)=-(26425.99±10.70)J?g~(-1)和Δ_cU~θ_(m,S)(cr,T=298.15 K)=-(12621.97±5.30)J?g~(-1)。测量的不确定度小于0.04%,精度高于0.05%。  相似文献   

18.
以水杨醛、对甲基苯胺(或对氟苯胺,对甲氧基苯胺)、9,10-2H-9-氧-10-磷杂菲-10-氧化物(DOPO)及甲醛为原料,通过三步反应合成了三个含DOPO基的1,3-苯并噁嗪化合物3a-3c.第一步,水杨醛与对位取代苯胺进行缩合反应生成亚胺(1a-1c);第二步,DOPO对亚胺进行加成反应得到仲胺(2a-2c);第三步,仲胺与甲醛在强酸性离子交换树脂催化下进行关环反应形成含DOPO的1,3-苯并噁嗪树脂.采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和质谱等表征了化合物3a-3c,同时采用热失重分析技术测定了其热稳定性.结果表明,3a-3c由两对对映体组成,质谱条件下2a-2c和3a-3c均经裂解失去稳定的DOPO基团;3a-3c热降解反应包含两个热失重过程,分别在250和400℃下出现最大热释放速率.  相似文献   

19.
在298.15K下,用微量热法测定了α-、β-环糊精与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在水溶液中包合作用的热效应。从α-、β-环糊精的微观结构出发讨论了主-客体的结合模式以及热力学数据的差异。  相似文献   

20.
苯并-15-冠-5作为气相色谱固定液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刘玉华  乔冬平  李萌 《色谱》1992,10(1):33-35
试用冠醚作为气相色谱固定液文献中曾有报道,但未述及有关极性常数的测定,也未见有与其他固定液进行比较,因而无法确认所试冠醚作为固定液存在的真正必要性。本文首次报道常用冠醚—苯并-15-冠-5作为气相色谱固定液的研究结果。测定了苯并-15-冠-5的极性常数和热重稳定性,并将测定结果与其他固定液进行比较。认为苯并-15-冠-5是一种比双(2-甲氧乙基)己二酸酯更好的固定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