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阿司匹林诱发痔出血及痔术后出血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阿司匹林(acetylsalicylic acid,ASA)在临床应用十分广泛,长期小剂量服用ASA预防及治疗心肌梗死、脑血栓形成、无痛性心肌缺血及闭塞性脉管炎等疾病日趋普遍,但其有引起老年人消化性溃疡出血[1]、诱发溃疡性直肠炎大出血[2]、增加外科术中术后出血量[3]等副作用.我们总结了2000年9月~2002年9月治疗的28例服用和不服用ASA的痔患者情况比较,以探讨ASA对痔出血、术后出血及创面愈合时间的影响,并提出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2.
孙健美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19):3527-3527
阿司匹林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抗凝治疗,在临床上收到了良好的疗效,但阿司匹林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病例也不少见。我院近年来收住的1例老年男性患者,持续服用阿司匹林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引起上消化道出血致死亡,值得临床医生借鉴。  相似文献   

3.
谢巧玉  林霖 《吉林医学》2013,34(6):1008-1009
目的:探讨引起上消化道非静脉曲张性出血的危险因素,指导临床预防。方法:对可能发生上消化道非静脉曲张性的患者进行随访观察,根据是否再次发生上消化道出血分出血组及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年龄、合并动脉粥样硬化、幽门螺杆菌感染、服用NSAIDs药物具有相关性;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高龄、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服用NSAIDs药物为引起上消化道非静脉曲张性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高龄、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服用NSAIDs药物为引起上消化道非静脉曲张性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应对上述危险因素进行干预,预防再次出血。  相似文献   

4.
口服阿司匹林对胃肠粘膜的损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阿司匹林 (ASA)作为解热镇痛药广泛用于临床已有百年历史 ,近年来发现ASA具有某些新用途 ,如用于心脑疾病、胆石症及心脏介入术后预防血栓形成等。由于此类药物多采用简便、易为病人所接受的口服给药方法 ,因此 ,服药后导致胃粘膜损伤的机会亦越来越多 ,现就近几年来有关研究做以下概述。1 流行病学情况ASA的副作用主要是对胃肠道粘膜损害 ,包括胃及十二指肠、小肠、大肠等 ,其中以胃及十二指肠最常见。有1 0 %~ 2 0 %服用ASA的患者可发生胃溃疡 ,其发生率比一般人群高 1 0倍 ,且服用ASA发生溃疡合并出血和穿孔的相对危险性是没服用…  相似文献   

5.
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为25%左右,病情越重,其发生率越高,且上消化道出血越早,预后越差[1].我们采用奥美拉唑预防脑出血后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西咪替丁辅助干预危重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治疗及预防。方法对82例我科NICU收治的新生儿危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西咪替丁5~8 mg/kg加5% GS 20ml静滴,2次/d,连用5d,观察两组危重疾病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及化亡率。结果82例新生儿危重疾病中共发生上消化道出血17例,其中干预组发生5例(11.9%),对照组发生12例(30%),全部患儿死亡11例(13.4%),出血者死亡5例(29.4%)。原发疾病以窒息、缺血缺氧、严重感染为主,应激性溃疡是上消化道出血的最常见原因。主要死亡原因为DIC、多脏器功能衰竭、肠穿孔。结论西咪替丁干预治疗能减少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及死亡率,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部位出血,临床表现为呕血或黑便,可伴有血容量减少引起的急性周围循环障碍,是消化系统疾病中常见的急症.出血量大,病情严重者可危及生命.上消化道出血可分为静脉曲张性出血和非静脉曲张性出血,其治疗方法不尽相同.临床上根据呕血、黑便和血容量减少引起的周围循环衰竭,呕吐物及大便隐血试验呈强阳性,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计数下降的实验室依据即可作出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但对于出血量估计和出血是否停止以及出血病因的判断对指导治疗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由于应用阿司匹林(ASP)引起上消化道出血而无明显上消化道症状患者的临床及内镜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3年来因服用ASP后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而无明显上消化道症状患者37例的临床及内镜资料.结果 37例患者中,高龄患者(≥65岁)31例(83.8%),并存原发性高血压病26例(70.3%),服用ASP过程中均未应用抗溃疡药物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为56.8%.15例患者接受内镜下治疗,2例内镜下止血失败接受手术治疗,3例患者因心脑血管并发症死亡,余治愈.结论 服用ASP的老年患者,上消化道症状与出血无明显相关性,服药前宜评估其风险,并根治幽门螺杆菌及加用抗溃疡药物.  相似文献   

9.
临床上多数上消化道出血病人在手术前能通过纤维胃镜等明确诊断或同时治疗.但也有不少病人有时因出血量大不能承受有关检查,或反复出血在术前无法明确其病因和病灶部位,需急诊行开腹探查,术中常在开胃探查时又往往难以找到出血部位,给手术探查带来很大的盲目性,甚至术后有遗漏病灶、再次出血危及生命的风险.临床上往往对上消化道出血术中找不到明确病灶而盲目切胃,既有术后再出血,也有病灶残留的教训[1].有些消化道大出血病人即使在倾注性大出血死亡后,也不能发现出血灶[2].我院首次报道了[3]腔镜在开腹手术胃肠道术中的检查与治疗.我院自2005年1月至2012年12月应用腹腔镜及(或)输尿管硬镜对31例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急诊手术病人在术中进行胃肠腔内充气后行相应的胃肠腔内检查和辅助治疗,效果良好,现就检查时胃肠内充气压测定情况及术中护理报告如下.从本组病例证实,术中充气压力偏低或过高均可能影响出血灶的发现,且有并发症的风险[6,8].所以,胃肠内气压的控制是良好检查和治疗的前提.本组患者病例数有限,样本数量不大,对此结果在大样本中的意义及远期的影响尚需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10.
<正>肠溶阿司匹林能抑制血小板聚集,有较好的抗凝作用,目前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及二级预防。但是随着社会的老龄化,服用肠溶阿司匹林人数的增多,肠溶阿司匹林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也越来越多[1]。本研究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在我院因长期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致上消化道出血64例患者资料,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上消化道出血系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出血,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呕血和/或黑便,常伴有血容量减少引起的急性周围循环衰竭,是临床常见的急症之一[1].近年来对其治疗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以药物提高胃内的pH值促进止血反应以防止再出血的方法为基本治疗原则,使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再出血率、手术率和死亡率明显降低.本文对61例消化性溃疡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分别应用潘托拉唑、法莫替丁治疗,并对其疗效进行比较 ,现将两组患者治疗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2.
胡敏 《中外医疗》2013,32(15):61-61,63
目的研究分析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200例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临床资料,采用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非甾体类消炎药(NSAIDs)或乙酰水杨酸(ASA)治疗、冠状动脉疾病(CAD)、年龄及性别等因素同上消化道出血的相关性进行深入研究。结果 200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病人中发生上消化道出血者为70例,无出血者130例;在NSAIDs或ASA治疗、CAD、年龄及性别等因素中CAD、ASA及NSAIDS的使用、年龄同上消化道出血密切相关,是胃十二指肠溃疡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结论尽可能避开各种胃十二指肠溃疡上消化道出血的风险因素,可降低出血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陆瑜琼 《微创医学》2006,25(4):912-915
产后出血是产科严重并发症,居我国孕产妇死亡的首位[1].剖宫产作为处理难产及高危妊娠的一种重要手段,本身也能引起一系列母儿并发症.剖宫产产后出血,尤其是术中出血为产科常见并发症,往往短时间内出血量大,危及产妇的生命.产后出血干预性治疗是指通过药物、手术及其他方法达到预防和治疗产后出血的目的.现就剖宫产产后出血干预性治疗的相关问题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小剂量阿斯匹林致上消化道出血4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剂量阿斯匹林广泛地运用于临床各个领域 ,特别是在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方面具有很大的作用。然而小剂量阿斯匹林在治疗疾病的同时可导致胃肠粘膜损害诱发上消化道出血。现将我院 1 990年1月~ 2 0 0 0年 1 2月 ,由于服用小剂量阿斯匹林诱发上消化道出血 45例临床资料综合分析 ,旨在探讨小剂量阿斯匹林致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及预防措施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45例均因心脑血管疾患而服用小剂量阿斯匹林 ,其中男 31例 ,女 1 4例 ;年龄 45~ 81岁 ,平均63.4岁 ;既往有慢性胃炎或消化性溃疡病史者 1 8例。2 结果2 .1 服药剂量与发生出血的…  相似文献   

15.
非甾类抗炎症药相关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和芳  张泰昌 《北京医学》2006,28(9):560-561
非甾类抗炎症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的使用已有上百年的历史.上消化道出血是NSAIDs胃肠道损害的常见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可致患者死亡.国外有资料报道,NSAIDs诱发的上消化道出血占上消化道出血的48.2%[1].我们就NSAIDs相关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征和诊断治疗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和胰胆道疾病引起的出血,以及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病变的出血.上消化道出血是上消化道疾病的严重并发症,尤其是上消化道大出血,主要表现为呕血、便血和不同程度的周围循环衰竭,如处理不当可危及生命.临床护理在治疗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做好此类患者的护理,是促进疾病好转、延长出血周期、减少出血次数的重要措施之一[1].现将本院收治的55例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与分析,从中取得了些经验,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胰、胆道病变引起的出血,以及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病变引起的出血[1].在治疗过程中,护理具有重要作用,因此,熟练掌握抢救程序和抢救技术、严密观察病情、准确估计出血量、及时有效地实施抢救和护理是成功抢救的关键.现将临床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手助腹腔镜脾大部切除治疗门脉高压症术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门脉高压症是一组由门脉系统血流动力学异常和压力持久增高引起的综合征,是肝硬化的常见并发症,也是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病因,临床所见的上消化道出血约有20%是由门脉高压引起的[1].我院2004年3月-2007年12月对18例门脉高压症患者在应用传统手术方法行脾大部切除的基础上,行手助腹腔镜脾大部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残脾原位腹膜后固定及大网膜胸骨后自然分流术[2],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现结合本组患者的临床治疗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9.
老年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的常见急诊,有报道病死率达15%-25%[1].急诊胃镜作为上消化道出血诊断的有效方法,应用越来越广,对老年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急诊胃镜检查应更加引起临床重视.现将我院1997年3月-2000年12月共收治的60岁以上48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病人急诊胃镜检查及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和总结胃部分切除术后近期上消化道大出血原因、预防及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胃部分切除术后上消化道大出血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吻合口出血6例,残胃粘膜损伤出血2例,旷置溃疡出血1例,十二指肠残端出血1例.8例再手术治疗,2例经胃镜下止血,1例保守治疗痊愈.结论:胃部分切除术后近期上消化道出血多是由于手术操作不当引起.预防、正确估计病情和选择适合的治疗方式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