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医务人员吸烟现状及参与控烟干预情况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商丘市医务人员吸烟状况及参与控烟干预的情况,为提高医务人员的控烟意识,促使其在日常工作中积极参与控烟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不记名问卷调查方式,对商丘市三家市级医院400名医务人员进行调查。结果:三家市级医院医务人员的平均吸烟率为40.9%(152人),其中男性吸烟率为57.5%,女性吸烟率为2.7%。72.3%的医务人员认为劝病人戒烟是医生的责任,71.8%常劝说病人戒烟,不吸烟者与吸烟者的态度存在显著差异。结论:我市医务人员对吸烟的认识和控烟知识的掌握情况欠佳,有必要加强对其控烟知识及技能的宣教与培训,端正其控烟态度,使其更有效的参与控烟工作。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石家庄市不同职业人群的吸烟现状及控烟相关行为。方法抽取779名医生、534名教师和298名公务员,共1 611名不同职业工作人员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结果现在吸烟率为13.0%。男性吸烟率38.6%,高于女性的0.6%,男性公务员吸烟率最高达56.3%。吸烟者中2.8%戒烟成功。71.5%的教师告知学生吸烟危害健康。73.3%的医生在看病时主动询问病人的吸烟情况,57.1%的医生经常建议病人戒烟,23.0%的医生接受过戒烟方法培训,0.9%的医生使用过戒烟药物;90%以上的人认可应在医院、学校和政府机构所有范围内禁止吸烟。吸烟和被动吸烟有害健康知识总知晓率分别为54.3%和70.2%。结论调查人群总吸烟率较低,戒烟成功率较低,吸烟和被动吸烟有害健康知识知晓率较高。在工作场所和公共场所禁烟的认可率较高。公务员吸烟率高,医生参加禁烟方法培训和使用医学手段帮助病人禁烟的比例很低。应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公务员和医务人员的控烟教育,加强医生对吸烟患者的指导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河南省某县医院医务人员吸烟行为及控烟态度现状,为实施控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问卷调查河南省某县医院医务人员吸烟行为及控烟现状。结果共调查374名在职员工,其中临床医生94人,医技人员43人,行政后勤人员39人,护理及其他人员198人,总吸烟率14.71%,男性吸烟率55.67%,高于女性(χ2=175.21,P〈0.001)。按性别分层分析显示,不同受教育程度和工作岗位的男性医务人员吸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吸烟者中临床医生与其他医务人员相比,工作时吸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1,P=0.156),休息时吸烟率较低(χ2=9.33,P=0.002);在室外、洗手间吸烟率较低(P〈0.05);在患者/家属面前吸烟、接受患者/家属敬烟、给别人敬烟等行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同事面前吸烟率较低(χ2=6.17,P=0.013)。临床医生及护士赞成医生工作时间不应吸烟的比例尚低于其他医务人员(χ2=5.38,P=0.020)。结论县级医院男性医务人员吸烟比例较高,对吸烟危害的认识普遍不足,主动戒烟比例较低,应在加强吸烟危害宣传的同时,在医务人员中开展强制戒烟  相似文献   

4.

目的  采用Meta分析和系统综述方法,评价我国医生吸烟率、成功戒烟率及控烟行为现状。方法  利用PubMed、ProQuest、Springerlink、VIP、WanFang Data和CNKI等数据库检索关于中国医生吸烟情况及控烟行为文献。采用Stata 11.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①总体吸烟率0.223[95% CI:0.217,0.230],男性0.389[95% CI:0.382,0.397],女性0.007[95% CI:0.006,0.009]。总吸烟率随研究时间略有增长,东部地区医生总吸烟率高于中西部地区。②戒烟率0.088[95% CI:0.083,0.092]。戒烟率随研究年份稍有提高,年龄>35岁组戒烟率高于其他年龄组,东部地区医生戒烟率低于中西部地区。③人均日吸烟量为(8.28~16)支,平均(11.85±2.06)支,随研究时间递减,东部地区医生人均吸烟量高于中西部地区。④医生总体控烟态度积极,但控烟知识方面存在偏差,缺乏控烟技巧和能力培训。结论  我国医生吸烟率高、戒烟率低、人均日吸烟量大、控烟“知信行”表现不太乐观。应加强对医生烟草知识、控烟干预的培训,提高中国医生控烟技巧和能力,推动全社会控烟工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成都市医务人员吸烟状况及控烟干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 了解成都市医务人员的吸烟状况及其控烟态度和行为,并对其进行干预及其效果评价。方法 采用问卷形式对成都市3家医院的932名医务人员的吸烟危害知识、控烟态度和行为进行调查,并对一家医院进行干预,同时对干预结果进行评价。结果 男性吸烟率为49.7%,女性为0.2%,男性吸烟者主要集中在外科医生和医技人员中;知识方面,对吸烟与肺癌、缺血性心脏病的关系掌握较好,但对被动吸烟与儿童中耳炎和猝死综合症关系回答正确的仅41.5%和48.2%;86.2%的不吸烟者中反对“被动吸烟无害”,但吸烟者中仅为70.4%,两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态度方面,对于以经济手段来处罚违反吸烟规定者,不吸烟者和吸烟者赞成的比例分别是87.5%和6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行为方面,不吸烟者询问病人吸烟状况的比例高于吸烟者,同时不吸烟者鼓励家人或朋友戒烟的比例明显高于吸烟者,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通过综合干预,医务人员的吸烟率差异虽无统计学意义,但有好转趋势;控烟态度明显好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目前医务人员的吸烟率较高,控烟意识淡漠,吸烟者和不吸烟者在控烟态度和行为方面存在差异。在医院环境中采取综合干预的方法可以改变医务人员的吸烟行为,提高其控烟意识。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我院医务人员控烟状况,为加强医务人员控烟能力建设,推进全社会控烟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中国控制吸烟协会<医院控制吸烟指导手册>的"医务人员控烟知识、态度、行为调查表"于2010年1月对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医务人员控烟状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医务人员总的吸烟率为5.1%,男性吸烟率为18.7%,女性吸烟率为0.1%.烟草危害知识、吸烟和被动吸烟与相关疾病的知晓率以及对医院室内完全禁烟的认同率在70%~98%,有25.4%的医务人员经常询问病人的吸烟情况,知道病人吸烟有51.5%的医务人员经常建议病人戒烟,有3.3%的医务人员使用过戒烟药物.结论 不仅要加强医务人员控烟的健康教育,还要加强医务人员的社会责任感教育,医院还要用行政干预的手段加强医院控烟的执法力度,加强医务人员控烟与戒烟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增强医务人员主动为病人提供控烟知识和戒烟服务意识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广饶县重点人群的吸烟现状及有关吸烟的知识、态度、行为.方法 2008年7月采取方便抽样的方法对抽取的2个县级医院、1所中学、1所小学和3个行政机关中的502名工作人员进行面时面问卷调查.结果 共调查502人,总吸烟率为15.34%,现在吸烟率为13.75%,重型吸烟率为4.18%.吸烟者全部为男性.公务员吸烟率高于教师和医生;40.58%的现在吸烟者打算戒烟,戒烟成功率为10.39%,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是戒烟者戒烟最主要的原因.64.00%的教师在过去一年里告诉过学生吸烟所导致的健康危害;88.10%的医生在看病时主动询问病人的吸烟情况,不询问的原因主要是因为病人的病情与吸烟无关;85%以上的人认可医生、教师、公务员应是不吸烟的榜样,应该在医院、学校和政府机构所有范围内禁止吸烟.吸烟和被动吸烟有害健康知识总知晓率分别为80.98%和91.14%.结论 调查人群总吸烟率较低,吸烟和被动吸烟有害健康知识知晓率较高,与烟草相关的知识知晓率较低.在工作场所和公共场所禁烟的认可率较高.医生参加禁烟方法培训和使用医学手段帮助病人禁烟的比例很低.应有针对性的加强对重点人群的控烟教育,并尽快制定禁止在公共场所和工作场所吸烟的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掌握我市医生吸烟和医生参加控烟工作的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制定项目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场调查研究的方法对新余市3所医院的500名医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新余市医生总吸烟率为34.8%,98.9%的医生是赞同医院应该禁烟的,74.7%的医生接诊时会建议病人戒烟或少吸烟,87.2%的医生认为医院控烟政策执行一般或不好。当病人及家属在医生面前吸烟时,有11.1%的医生劝告病人戒烟,57.4%的医生让病人不要吸烟,22.2%的医生会让病人到别处吸烟。结论新余市医生的吸烟率较高,可能与医院控烟政策执行不够有关。医生对被动吸烟危害认识到位,新余市医生具有较强的控烟意识,但缺少劝烟技巧培训。帮助病人戒烟的工作中,多数医生主要是鼓励病人戒烟,但还有相当多的医生没有真正掌握戒烟知识和戒烟方法。因此,要加强对医院员工进行控烟知识、控烟方法和技巧、戒烟知识及方法的培训。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中国城乡居民吸烟现状及其吸烟行为影响因素,为开展控烟教育及行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使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2009年数据,对9 995名(男4 763人,女5 232人)18周岁及以上居民的吸烟行为,包括吸烟率?现在吸烟率?重型吸烟率?平均吸烟量等进行描述性分析并对数据进行多元Logistic 回归分析,探讨我国城乡居民吸烟行为影响因素?结果:我国18周岁及以上居民吸烟率为31.06%,现在吸烟率为27.65%,男女现在吸烟率分别为 54.25%和3.44%,男性高于女性?吸烟者开始吸烟年龄中位数为 20 岁,现在吸烟者日均吸烟中位数为 20 支?Logistic 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性别(OR=0.039,95%CI:0.033~0.046)?文化程度(OR=0.797,95%CI:0.738~0.861)?饮酒(OR=2.406,95%CI:2.138~2.709)和家庭人均年收入(OR=0.870,95%CI:0.786~0.964)是吸烟的相关影响因素,在以医生或教师?未婚和70岁以上年龄组为对照时,职业?婚姻状况和年龄亦是吸烟的影响因素?结论:我国城乡居民的吸烟率依旧很高,烟草控制仍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强控烟 工作?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河南省某县医院医务人员吸烟行为及控烟态度现状,为实施控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问卷调查河南省某县医院医务人员吸烟行为及控烟现状。结果共调查374名在职员工,其中临床医生94人,医技人员43人,行政后勤人员39人,护理及其他人员198人,总吸烟率14.71%,男性吸烟率55.67%,高于女性(χ2=175.21,P<0.001)。按性别分层分析显示,不同受教育程度和工作岗位的男性医务人员吸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吸烟者中临床医生与其他医务人员相比,工作时吸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1,P=0.156),休息时吸烟率较低(χ2=9.33,P=0.002);在室外、洗手间吸烟率较低(P<0.05);在患者/家属面前吸烟、接受患者/家属敬烟、给别人敬烟等行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同事面前吸烟率较低(χ2=6.17,P=0.013)。临床医生及护士赞成医生工作时间不应吸烟的比例尚低于其他医务人员(χ2=5.38,P=0.020)。结论县级医院男性医务人员吸烟比例较高,对吸烟危害的认识普遍不足,主动戒烟比例较低,应在加强吸烟危害宣传的同时,在医务人员中开展强制戒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上海市虹口区居民的吸烟行为、态度和可能的影响因素,为开展控烟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共抽取上海市虹口区15~69岁对象960人,其中958人完成了吸烟情况的调查。结果 该区15~69岁人群吸烟率和标化吸烟率分别为20.04%和18.73%,男性吸烟率和标化吸烟率分别为41.05%和30.07%,女性吸烟率和标化吸烟率分别为0.80%和1.70%,男性吸烟率高于女性(RR=0.02,95%CI:0.01~0.03);25岁以上各年龄组吸烟率高于15~24岁组;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人群吸烟率低于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人群(RR=0.45,95%CI:0.25~0.79);饮酒人群吸烟率高于不饮酒人群(RR=2.68,95%CI:1.76~4.09)。家庭人均年收入越低、烟草危害知识得分越高的人群越反对吸烟,赞同禁烟。结论 上海市虹口区15~69岁人群吸烟率较低,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和饮酒情况是影响吸烟情况的因素。应加强对35岁以上人群的控烟教育;对文化程度较低的人群应加强吸烟有害知识的宣传,纠正其对吸烟和禁烟的态度;在控烟教育的同时应强调控制饮酒。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创建无烟医院活动,了解医生的吸烟状况和控烟知识、态度与行为,并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在北京、上海、广州选择60家医院创建无烟医院,对全院医生开展控烟干预,在干预前对19580名医生、干预后对20772名医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医生的吸烟状况和控烟知识、态度与行为的变化。结果:通过一年的控烟干预,医生吸烟率由...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银川市某医院医务人员吸烟相关行为和对吸烟危害的认知状况。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该医院22个科室的所有在岗医生共计330人作为调查对象,采用华西医科大学编制的调查问卷对所有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调查的医生中尝试吸烟率46.0%,其中男性为61.7%,女性为19.7%;吸烟率为24.1%,其中男性36.4%,女性3.3%;2)男性尝试吸烟率高于女性,麻醉、康复、外科等科室医生的吸烟率均在57%以上,高于其它科室,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90.0%的医生认为主动吸烟及被动吸烟与肺部疾病相关,但对与其他系统疾病关系认识不足;4)95.1%的医生认为医务人员应该在控烟活动中起表率作用;73.1%的被调查者在过去1周里建议过自己的患者戒烟。结论银川市某医院吸烟人群以男性为重点人群,以麻醉、外科等科室为重点科室;应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健康教育和戒烟、控烟知识培训,以培养其控烟意识,并提高其戒烟服务能力和控烟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大学生吸烟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有针对性地制定控烟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保定市4所高校273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在2602名被调查大学生中,总吸烟率12.9%。男生吸烟率高于女生(P<0.001)。男生的现在吸烟率不同专业之间存在明显差别(P<0.001),以艺术类和体育专业为高,分别为40.6%和38.3%。年级、家庭居住地、家人吸烟、父母态度、对烟草知识及对校园控烟态度等是影响男生吸烟行为的主要因素。大学生对于烟草一般常识和吸烟与疾病相关的知识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但仍存在片面和错误的认识。在吸烟与多种疾病相关的知识方面,医学生知晓率高于其他专业,但在多项关于烟草的一般常识上各专业之间没有明显差别。结论:高校应加强控烟工作,强化大学生控烟健康教育以普及相关知识,并将男生作为吸烟行为干预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15.
成年人被动吸烟情况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成年人被动吸烟情况,了解人们对被动吸烟的知识、态度和行为,为制定控烟政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拦截调查的方法,在山东省济南市、聊城市、平阴县三地共调查543人,其中不吸烟者397人。采用χ2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统计分析有关因素与被动吸烟的关系。结果不吸烟者中426%的人被动吸烟,其中524%的男性被动吸烟,478%的女性被动吸烟,男性被动吸烟率高于女性。597%的不吸烟者主动反对吸烟者在自己面前吸烟。男性、从事室内工作、不主动拒绝被动吸烟和吸烟者吸烟前不征求他人意见是不吸烟者被动吸烟的危险因素。结论人群中被动吸烟率仍然较高,人们对被动吸烟危害的认识尚不足,拒绝被动吸烟的意识淡漠,对不同公共场所全部禁烟的态度不尽一致,多数人支持在学校、医院、公交工具中全部禁烟。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公众的控烟宣传,加大公共场所禁烟的力度,减少全人群的烟草暴露特别是加强对不吸烟者的保护力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吉林省成年人吸烟、被动吸烟、戒烟状况和对烟草相关危害的认知与控烟态度,为吉林省制定控烟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共收集吉林省18~79岁常住居民21 435人,采取调查问卷和体格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分析吉林省不同人群吸烟率、戒烟率、被动吸烟率、烟草相关知识知晓率和控烟态度。结果:吉林省成年人吸烟率为31.8%,男性成年人吸烟率高于女性(52.9%vs 9.4%, P<0.001),农村高于城市(33.2% vs 30.7%,P<0.001)。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职业和家庭月收入的成年人吸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吉林省成年人戒
烟率为18.6%,不同年龄、婚姻、职业和家庭月收入人群间的戒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成人被动吸烟率为60.5%;被动吸烟场所以家里和工作场所居多,分别占33.4%和21.7%。调查对象中支持公共场所禁烟、餐馆禁烟和加大政府控烟力度百分比分别为93.4%、92.0%和93.9%。女性烟草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低于男性(P<0.001),农村低于城市(P<0.05);其中对于“低焦油含量香烟危害与一般香烟相当”知晓率较低,仅为15.3%。结论:吉
林省成年人吸烟率和被动吸烟率高于2002年全国吸烟率和被动吸烟率,烟草相关知识知晓率较低,对控烟支持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17.
北京上海两城市创建无烟医院效果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许桂华  王涛  夏薇  赵娜 《中国医院》2010,14(1):25-29
目的:通过项目干预,项目医院在干预后达到无烟医院的标准,作为全国无烟医院的示范。方法:采用非随机选择的方法在北京、上海两城市医院中各选10家医院,进行无炯医院的创建。以各个医院在职临床医生为重点进行干预。在项目启动前和终末期,分别进行医生控烟知识、态度和行为调查、拦截调查和环境调查,并按照中国控制吸烟协会制订的全国无烟医院评估标准进行评估。结果:各医院按照要求完成了相关调查,被调查医生吸烟率在基线和终末调查时分别为10.7%,6.0%(P〈0.001)。男女医生吸烟率分别从20.1%和0.4%下降到13.0%和0.2%。医生对吸烟与肺癌、肺气肿、脑卒中等相关关系认识方面均有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拦截调查也显示医院环境内吸烟、见到医生吸烟的频率下降,控烟宣传工作加强。结论:尽管项目医院选择存在一定的偏倚,但通过项目干预,项目结束时,20家医院全部达到无烟医院标准,获“全国无烟医院”称号。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民众对公共场所实施禁烟政策以及对烟草相关知识的认知与态度。方法:采用拦截式抽样凋查的方法,对上海市南京路商业街600名行人进行问卷调查,其中男性346名,女性254名。结果:男性吸烟率为85.5%,女性为14.5%;34.5%的居民认为被动吸烟会严重影响健康,其中女性对此问题的认知比例(43.7%)略高于男性(27.7%),非吸烟者对此问题的认知比例(50.2%)明显高于吸烟者(17.6%)。非吸烟者对餐厅、酒吧、咖啡屋、旅游景点等公共场所实施全部禁烟的支持比例也高于吸烟者;36.5%的居民表示获得过有关吸烟危害健康知识的信息;公共场所禁烟会影响吸烟者与非吸烟者的外出意愿(x^2=83.279,P〈0.01)。结论:不同人群对公共场所实施禁烟措施的态度不同,居民对被动吸烟危害健康的认知程度偏低,对有关吸烟危害健康知识信息的获取明显不足,应加强这方面的宣传力度,提高居民对控烟工作的支持度,增强人群健康意识和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9.
辜鸣  庄嫚思  徐凯  孙文文 《中国全科医学》2010,13(16):1785-1786,1790
目的 对深圳市福田区5家公立医院在开展创建无吸烟医院工作后的控烟工作现状进行调查,为贯彻落实从2011年起全国医疗卫生系统全面禁烟的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机械抽样方法抽取5家医院在职临床一线医务人员,对其进行问卷调查,有效被调查对象共382人.结果 男性医务人员的吸烟率为24.9%,低于全国平均水平;74.9%以上的医务人员控烟态度积极,女性比男性积极,不吸烟者比吸烟者积极;41.3%的医务人员常常或总是开展控烟宣教,46.6%的医务人员会根据患者情况开展控烟宣教;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不吸烟、接受过控烟培训、了解控烟方法以及希望通过培训使自己有能力开展控烟服务的医务人员更积极开展控烟宣教工作.结论 在医务人员中加强控烟责任教育,开展控烟知识与控烟技巧培训,是进一步推进医院控烟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曲阜市中学生的吸烟状况和对吸烟的知识、态度及行为.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在曲阜市城区和农村共抽取中学4所,调查采取问卷方式进行.结果:曲阜市中学生2总吸烟率9.57%,现在吸烟率8.43%,常吸烟率7.98%,重型吸烟率1.32%,城市中学生的总吸烟率低于农村,男中学生高于女中学生;开始吸烟年龄15.01±2.69岁;因好奇尝试而吸烟65.44%;不吸烟中50.54%受到被动吸烟的危害,农村高于城市.中学生对吸烟与被动吸烟是否有害健康的认识不同;对吸烟的态度上,均不太赞同吸烟,对控烟态度比较积极.结论:曲阜市的中学生吸烟率较高,控烟工作应引起重视;社会和学校要加强对中学生的身心健康教育,尤其要注重加强对低年级和农村学生的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