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观察、分析脑卒中后抑郁症状的干预对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脑卒中合并抑郁患者 33例 ,常规脑血管病治疗同时予抗抑郁药物治疗或心理疏导 ,于治疗第 1、2、4、6周末分别进行HAMD抑郁量表评分和神经功能缺损、生活能力状态评定。结果 于 6周末HAMD评分明显降低 (P <0 0 1) ,神经功能缺损和生活能力状态评定明显减低 (P <0 0 1) ,神经功能缺损评定与HAMD评分减低有相关性 (r=0 4 4 5 ,P <0 0 1)。结论 对脑卒中后抑郁症状的干预治疗 ,不但能有效改善抑郁症状 ,而且有利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康复和生活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脑卒中后抑郁状态不仅使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恢复时间延长,而且使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下降。我们对急性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采取早期康复治疗,取得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病例选择患者来源于2001-10~2003-10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急性脑卒中合并抑郁患者46例,全部病例均经头颅CT或MR确诊,符合1996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学术会议制定的脑卒中诊断标准,且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24项评分在20分以上。按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康复组23例,男13例,女10例;平均年龄(61·35±7·33)岁;脑出血11例,脑梗死12例。对照组23例,男12例,女…  相似文献   

3.
脑卒中后患者的生活发生了突然而意外的变化,不仅在生理上残疾,而且在心理上也受到极大的创伤。病后出现情绪低落,对前途失去信心等抑郁表现。这种情绪可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和康复过程。我们通过评估和治疗脑卒中的抑郁情绪,以观察PSD的发生率及其与神经功能康复的关系。资料与方法1.研究对象:经头CT及MRI检查确诊为急性脑卒中的本院住院患者92例,均为初次发病。男50例、女42例,平均年龄(62.48+12.10)岁,其中脑梗死53例,脑出血39例。入选标准;1)、神志清楚或经治疗后意识转清;2)、无严重失语和重度痴呆;3)、全部病例均符合1995年成都第4次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标准。所选病例从发病到住院,最短时间为6小时,最长时间为48小时。平均疗程为4周。入院后行HAMD评分。行SSS评分:轻型18例、中型53例、重型21例。2.研究方法:分别在疗程1周、2周、3周、4周行HAMD评分,评定卒中后抑郁症状的严重程序,HAMD评分用24项中的17项,≤7分为无抑郁,8~17分为轻度,17~24分为中度,>24分为重度抑郁。神经功能缺损(SSS)评分,轻型0~15分,中型16~30分,重型31~45分。采用HAMD评分...  相似文献   

4.
采用西酞普兰对脑卒中后抑郁进行治疗,以探讨西酞普兰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1对象和方法1.1对象均为我院2002年6月~2005年6月门诊或住院患者。入组标准:(1)首次发生脑卒中经临床颅脑CT/MRI证实符合1995年中华医学会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各类脑血管病的诊断标准[1]。(2)同时符合CCMD-3器质性抑郁的诊断标准。(3)汉密尔顿量表(HAMD)24项评分≥20分。(4)所有患者躯体状况基本稳定,无其他严重躯体疾病。(5)无药物过敏史。共26例,平均年龄(63.2±6.2)岁;男15例,女11例;病程为(21.6±5)天;脑卒中类型:脑梗死18例,腔隙性梗死6例,脑出血2例。1.2…  相似文献   

5.
脑卒中后抑郁是急性脑血管病的常见并发症 ,其发生率为 2 5 %~ 79% [1] ,因而日渐受到临床医师的重视。氟西汀是一种选择性 5 -HT再摄取抑制剂 ,在抑郁症的治疗中已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但对脑卒中后抑郁状态 (poststrokedepression) /PSD的治疗方面报道尚不多 ,作者对 2 6例脑卒中后抑郁的患者 ,采用盐酸氟西汀治疗 ,对其疗效及其副反应作了临床观察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病例选择 收集 1998年 6月~ 2 0 0 1年 6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确诊为脑卒中后抑郁患者 2 6例 ,其中男性 15例 ,女性 11例 ,年龄 5…  相似文献   

6.
我院神经内科2012-01—2013-01对35例脑卒中抑郁患者给予全面护理干预,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神经内科2012-01—2013-01收治脑卒中后抑郁患者35例作为干预组,均经头颅CT或MRI确诊,符合1995年中华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脑卒中诊断标准[1]。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项总评分≥18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盐酸帕罗西汀对老年脑卒中后抑郁状态的疗效。方法 对 64例老年脑卒中合并抑郁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加用盐酸帕罗西汀 )和对照组 (常规治疗 )各 3 2例。治疗前后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BI)量表及神经功能缺损计分 (SSS)量表进行评定 ,对照观察其疗效。结果 治疗组HAMD评分治疗后 ( 9 0 8± 1 5 8)较治疗前 ( 17 5 0± 3 3 7)显著下降。治疗组治疗后SSS评分显著降低 ,BI评分明显提高 ,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均P <0 0 1)。结论 盐酸帕罗西汀治疗老年脑卒中后抑郁状态疗效显著 ,并有效提高脑卒中后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影响。方法 60例急性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2组,治疗组30例,予以口服抗抑郁药物及心理疏导治疗;对照组30例未进行抗抑郁治疗及心理疏导。2组均采用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及康复训练。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修订的Barthel指数(MBI)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FDS)对2组治疗前和治疗后6周进行评分,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相比,HAMD和NFDS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BI指数量表评分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抗抑郁治疗可以改善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抑郁状态,同时促进其躯体功能康复,提高日常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108例脑卒中急性期伴发抑郁症患者,进行氟西汀(百忧解胶囊)治疗的随机单盲对照研究。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1·1·1入选标准:2002-04~2004-04我院神经内科脑卒中患者中随机选取中风后抑郁108例,均符合中华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脑血管病诊断标准〔1〕。“抑郁”采用17项版本的Hami Lton抑郁量表(HAMD)〔2〕进行测试,分别于卒中后第1周、第3周、第5周3次评定,其中1次评分>17分确定为抑郁症,≥24分为重症抑郁。1·1·2分组:108例患者,男62例,女46例,年龄45~78岁,平均58·87岁。全部在2d内CT或MRI扫描确诊。其中脑梗死59例,…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乌灵胶囊治疗脑卒中后抑郁(PS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入选标准的86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将其分为2组,除均给予脑血管病常规治疗外,治疗组采用乌灵胶囊,对照组不给予任何抗抑郁药物,单予心理治疗。于治疗前和治疗后2、4、6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前2组间的HAMD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2、4、6周HAMD评分治疗组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90.7%,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乌灵胶囊能明显改善PSD患者的抑郁情绪和认知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百忧解治疗脑卒中后抑郁及神经功能缺损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目的 观察百忧解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状态的疗效。方法 对 5 6例脑卒中后抑郁状态患者 ,随机分为治疗组 (加用百忧解 )和对照组 (常规治疗 )各 2 8例 ,进行对照观察。治疗前后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日常生活能力 Barthel指数(BI)量表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SSS)量表进行评定其疗效。结果 治疗组 HAMD评分治疗后 (4.8± 1.6 )较治疗前 (2 1.4±4 .1)显著下降 (P <0 .0 1) ,对照组治疗后 (15 .1± 2 .3)与治疗前 (2 0 .4± 3.6 )比较无显著差异 (P >0 .0 5 )。治疗组治疗后 SSS评分显著降低 ,BI评分明显提高 ,与对照组比较也有显著差异 (均 P <0 .0 1)。结论 百忧解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状态不仅对抑郁有明显效果 ,且可促进脑卒中后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与卒中后抑郁(PSD)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7-10—2018-10期间在湖南省脑科医院就诊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50例,收集病史资料及NIHSS评分,并跟踪观察1个月,以中国精神障碍诊断和分类标准第3版(CCMD-3)的抑郁诊断标准诊断PSD,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项版本)评估抑郁症状的严重程度。将研究对象分为非PSD组(HAMD评分≤6分)和PSD组(HAMD评分7分),再将PSD组进一步分为轻度抑郁亚组(HAMD评分7分且≤16分)、中-重度抑郁症亚组(HAMD评分≥17分)。计算PSD患病率,并分析影响PSD患病率的相关因素(性别、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房颤、吸烟、饮酒、既往有无脑卒中史),以及抑郁症状的严重程度(HAMD评分)与NIHS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缺血性脑卒中后1个月内PSD的患病率为34.0%(51例),其中轻度抑郁症状患者占64.7%(33例)。PSD组既往脑卒中史的构成比(83.3%)显著高于非PSD组(30.3%;P0.05)。PSD组NIHSS评分与HAMD评分具有相关性(OR=5.231,95%CI=1.204~10.154,P=0.01)。结论 PSD以轻度抑郁症状为主,既往有脑卒中病史者患病率高,且NIHSS评分与抑郁症状的严重程度具有相关性,NIHSS评分越高,PSD患病几率越大。  相似文献   

13.
老年人脑卒中后抑郁的初步调查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目的 观察老年人脑卒中后抑郁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 5 8例老年脑卒中患者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iltonDepressionScale,HAMD)评分 ,并同时行改良爱丁堡 斯堪的维亚神经功能缺损量表评定。比较年龄、性别、卒中类型及发病情况分组的HAMD差异 ,分析两个量表评定结果。结果 HAMD总分大于或等于 2 0分的有 2 3人 (3 9 66% ) ,其中轻中度抑郁占 19例 ;抑郁与神经功能缺损、年龄、性别无相关关系 ;多次发病患者的量表评分明显高于首次发病患者 ;以绝望、睡眠障碍、运动阻滞和焦虑等症状为主要表现。结论 老年脑卒中患者抑郁以轻中度居多 ;患者的抑郁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无关 ;反复卒中可导致抑郁。  相似文献   

14.
研究背景急性缺血性卒中可导致认知功能障碍,甚至引起血管性痴呆,早期识别血管性认知损害、积极寻找相关因素、及时进行有效治疗可以减少甚至防止认知功能进一步减退,本研究旨在探讨急性缺血性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选择符合入组条件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共314例,分别应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价量表(MoCA)评价认知功能、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价脑卒中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Barthel指数评价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价情绪状态。结果与脑卒中后无认知功能障碍组相比,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组患者受教育程度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差(P=0.000,0.008),而HAMD评分和NIHSS评分增加(均P=0.000),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升高(P=0.002,0.005);其中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NIHSS评分、HAMD评分与MoCA评分呈负相关(均P<0.05),Barthel指数与MoCA评分呈正相关(P<0.05);影像学分型以皮质型缺血性脑血管病和左侧大脑半球缺血性脑血管病为主(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受教育程度低、糖尿病病史、HAMD评分、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是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结论脑卒中后认知损害与社会人口学因素、脑卒中部位、抑郁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以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血糖控制情况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脑卒中后抑郁障碍   总被引:36,自引:1,他引:35  
近 1 0年来 ,脑卒中后抑郁障碍 (post- strokedepression,PSD)已引起国内神经科医师的关注 ,本文对此作一综述。作者单位 :2 10 0 2 9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1 命名目前比较混乱 ,如脑卒中后抑郁[1] ,脑卒中后重性抑郁 [2 ] ,脑血管病后抑郁 [3] ,脑卒中后抑郁症 [4 ] ,脑卒中后抑郁性神经症[2 ] ,脑卒中后抑郁状态[5] ,脑中风后抑郁情绪 [6] ,脑卒中后的抑郁障碍 [7] ,脑卒中后的抑郁症状 [8] ,脑血管意外伴发抑郁症状群[9] ,脑血管意外后抑郁症状群 [10 ]等。2 发生率脑卒中后抑郁障碍的发生率大约为 30 %~70 % [2、3、7、9] 。…  相似文献   

16.
卒中后抑郁及其治疗对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卒中后抑郁(PSD)的发生率和相关因素;探讨百优解抗抑郁治疗对卒中后抑郁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急性脑卒中患者132例(脑梗死78例,脑出血54 例),分别在病程2周、1月、3月、6月、12月行PSD诊断、神经功能缺损评分(SSS)、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评分,同时完成Zung’s 抑郁自评量表( SDS)和焦虑自评量表( SAS)。结果 (1)脑卒中患者中约44.70%出现抑郁症状;(2)卒中类型和性别与PSD发生率无相关性(P>0.05);(3)PSD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与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能力下降程度有关。(4)PSD与病变部位、病灶大小、病灶半球利性均无相关性(P >0.05);(5)百优解能明显改善病程3、6 月时神经功能缺损,病程12月时不仅抑郁症状减轻,日常生活能力改善,神经功能缺损减轻尤为显著。结论 卒中后抑郁是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常见的长期并发症,并可影响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速度和程度。抗抑郁治疗能在抑郁症状明显改善的同时,促进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  相似文献   

17.
西酞普兰对老年脑卒中后抑郁及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西酞普兰对老年脑卒中后抑郁及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将老年脑卒中后抑郁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西酞普兰合并常规脑血管病治疗)及对照组(常规脑血管病治疗),各43例。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2、4、8及12周末进行Hamilton抑郁量表(HAMD)、神经功能缺陷及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定。结果经过12周的治疗后,观察组病人的HAMD及神经功能缺陷评分均极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而ADL评分则极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西酞普兰不仅有助于改善老年脑卒中后抑郁,而且有利于神经功能的康复,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8.
目前 ,多数学者主张脑卒中后应尽早进行康复治疗。为观察其临床疗效、安全性及其对预后的影响 ,我们对 6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了随机对照研究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选择 2 0 0 0 12~ 2 0 0 2 11我科住院的急性脑卒中患者 ,诊断标准符合 1995年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诊断标准。入选标准 :①首次急性颈内动脉系的脑出血或脑梗死患者 ,均由头部CT或MRI证实。②生命体征稳定 ,病情在48h内无进展 ,意识评分Glasgow 8分以上。③病程在 1周以内。经过溶栓治疗的脑梗死患者 ,脑出血手术后 (锥颅抽吸、微创等 )…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黛力新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的疗效。方法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82例随机分为2组,即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给予黛力新,每日清晨、中午各服1片,治疗6周;对照组给予盐酸阿米替林25mg,分早晚两次口服,治疗6周。同时采用HAMD对患者治疗前和治疗第2、4、6周末进行评估。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抑郁症状在第2周就开始明显改善,HAMD评分明显降低(P<0.05)。HAMD评分在治疗第4、6周进一步明显降低(P<0.05),且比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治疗组6周后有效率为97.61%,疗效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少。结论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可以采用黛力新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03—2017-03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确诊为脑卒中后抑郁状态的患者共10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家庭自我康复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由神经内科护理人员建立社区脑卒中患者档案,通过成立"社区脑卒中病友俱乐部",实施健康宣教(肢体功能锻炼、正确生活方式的指导及发放健康宣教手册)和心理干预(开展社区活动及组建"脑卒中之家"微信群)等措施。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6个月后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得分。结果干预后2组HAMD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干预后HAMD评分明显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护理可改善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的抑郁状态,使患者正确面对疾病,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