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选育经过 旱地春小麦新品种定丰10号是定西市旱农中心于1988年在定西从甘肃省农科院品资室引进的资源材料渭春1号作母本,自育品种定西24号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1989年在旱农中心种植F1代,1990年在中心种植F2代,进行单株选择,于1997年第九代基本稳定;1998年提升参加旱地品系鉴定试验:1999-2000年参加旱地品系比较试验;2000~2001年由定西市旱农中心进行生产试验;2002~2003年提供参加国家小麦品种区域试验(西北春小麦旱地试验);2003年参加国家级(西北旱地区域)生产试验。  相似文献   

2.
高油大豆嫩丰19特征特性与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嫩丰19高油大豆品种是黑龙江省农科院嫩江农科所于1994年以嫩76569-17为母本,以334诱变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组合号为嫩94060。1995~1999年在所内种植F1~F5代,F5代决选,品系代号为嫩94060-1。2000年参加所内品系鉴定试验,2001年参加所内品种比较试验,2002~2003年参加黑龙江省省大豆(第二区)区域试验,2004年参加黑龙江省省大豆(第二区)生产试验,并于2006年2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推广。2003年被列为省良种化工程项目。1特征特性该品系为尖叶、白花、灰茸毛,无限结荚习性,株高80~90cm左右,主茎型有分枝,节间短,结荚…  相似文献   

3.
1 选育经过   北麦3号小麦是黑龙江省农垦总局九三科研所于1992年以九三90-6007为母本、克85-33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应用系谱法选择,1993年种植F1代,1993年冬南繁种植F2代,1994~1996年种植F3~F5代,于1997年F6代决选,品系代号为九三97-6205.2005年3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  相似文献   

4.
该品种系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于1981年以九农13号为母本,绥农4号为父本杂交育成。1986年F5代决选品系,品系号为农大8170—2,1987~1988年参加校内鉴定试验及异地鉴定试验,1989-1991年参加联合区域试验,1991年在区域试验的同时进行生产试验。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结果,比对照品种合丰25号平均增产10%以上。1992年通过黑龙江省国营农场总局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确定推广。  相似文献   

5.
1选育经过 垦丰13号大豆是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作物所于1992年以北丰9号为母本、绥农10号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1992年配制杂交组合,1993~1997年所内种植F1~F5代,并于F5代决选,品系代号为垦97—385。1998~2000年在所内试验地进行产量鉴定试验,2000年在异地进行产量鉴定试验,2001、2002年参加省区域试验,2003年参加省生产试验。2004年2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  相似文献   

6.
正辽粳399是辽宁省水稻研究所于2002年辽河5号为母本,以沈农9741为父本进行杂交,2004年种植F2代,群体优势较强,从中选出部分优良单株,2005年F3代分别种植成株系,秋季有从中选择优良单株,2006年参加早代鉴定,并种植其余株系,秋季从优良株系中选择优良单株,2008种植F5代选出表现稳定株系16个。2009~2010年参加品比试验,其中编号为399号品系产量显著  相似文献   

7.
1 选育经过垦丰11号大豆是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作物所于1990年以北丰9号为母本、吉林2 0号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1990年配制杂交组合,1991~1995年所内种植F1~F5代,并于F5代决选,品系代号为垦95 3345。1996~1999年在所内试验地进行产量鉴定试验,1999年在异  相似文献   

8.
1选育经过北豆47号是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北安农业科学研究所于2001年以北丰11号为母本,垦鉴豆26号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南繁F1、F3两代,经系谱选择,2006年F7代决选而成,代号北交1146。2007、2008年进行鉴定试验,2009、2010年在黑龙江垦区6区参加区域试验,2011年在黑龙江垦区6区参加生产试验。2011  相似文献   

9.
开麦 13号 (原系谱号 92 12 - 0 - 1- 3- 3)是开封市农科所根据市场需要选育的高产、稳产、优质小麦新品种 ,其母本是豫麦 2 5号 (温 2 5 40 ) ,父本豫麦 13号。 1992年开封市农科所用上述两亲本进行杂交 ,组合号 92 12 ;1993年种植F1,F5代趋于稳定 ,晋升为品系 (代号 92 12 - 0 -1)。 1997~ 1999年参加所内品系比较试验 ,分别比对照豫麦 2 1号增产 17.8%和 19.8%,达极显著水平 ,所内定名开麦 13号。 1999~ 2 0 0 1年参加河南省高肥冬水组区域试验 ,2 0 0 1~ 2 0 0 2年度参加河南省高肥组生产试验 ,2 0 0 2年 9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  相似文献   

10.
抗大豆孢囊线虫病品种嫩丰20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齐齐哈尔分院于1997年以合丰25为母本,安8711-277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系谱选育而成,组合代号嫩9702。1998~2002年种植F1~F4,F5代决选,品系代号为嫩9702-2。2003~2004年进行品种鉴定和比较试验。2005~2006年参加全省大豆区域试验,2007年参加生产试验,2008年2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推广。因其抗大豆孢囊线虫病、高产、优质,2009年被列为国家科技部成果转化基金项目。  相似文献   

11.
1品种来源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合江农科所1992年以大豆品种合丰35号为母本,以吉林优质大豆品系公84112-1-3为父本配置杂交组合合9229。合9229F1表现熟期较晚,为提早合9229熟期,于1993年辐射处理合9229F2代材料,获得M0代种子,1994~1997年所内种植M1、M2、M3、M4代,并于M4代决选品系,代号合辐93154—2。1998~1999年参加所内鉴定试验,2000年参加品比试验和全省异地鉴定试验,2001~2002年参加全省区域试验。  相似文献   

12.
苏引10号是2000年从乌克兰引进品系中筛选出来的优质面包冬小麦新品系。该品系在甘肃中部定西等地经过多年示范种植,已成为我市优质专用冬小麦  相似文献   

13.
1选育过程漳丰8号系漳州市农科所于1995年早季用本所选育的两个稳定品系漳丰矮与巨丰稻杂交;同年晚季种植F1代,表现群体整齐、株叶形态好。1996年早季种植F2代,群体分离大,选择综合性状好、丰产性好、米质较好的单株。F3代后采用系谱法选择,并在南靖船场稻瘟病重病区进行抗性筛  相似文献   

14.
1 品种来源及选育经过 丹137是丹东农业科学院稻作研究所试验站1999年以中作9052为母本,龙粳8号为父本杂交,后代按系谱法进行选择,经南北加代于2002年F5代中选到稳定品系,2003~2004年进行进行所内品种比较试验,2005年参加省区试晚熟组试验,2006年在区试复试的同时参加生产试验.  相似文献   

15.
<正> 一、品种来源:豫豆11号,原代号:周8315—1—12,是周口地区农科所1983年用人工有性杂交的方法,经过混合系谱法多次选择和南繁加代育成的大豆新品种。该品种的母本为郑77249,父本为开80—7。于1992年4月被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命名为豫豆11号。二、产量表现:该品种第6代品系,1986年参加本所内品系鉴定试验,间比法排列,折合亩产171.67kg,比该试验的平均对照种(豫豆2号)每亩增产58.9%。 1987年参加周口地区多点大豆品种比较  相似文献   

16.
垦豆1号大豆是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宝泉岭分局科研所大豆育种室于1992年以宝交89-5164为母本,以合交87-943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应用系谱法选育而成。1993~1997年所内种植F1~F5代,并于F5代决选,代号为宝交97-5143,1998~2002年所内鉴定试验,2003、2004年进行异地鉴定试验,  相似文献   

17.
苏棉 19号 (原名新洋 911)是江苏省盐城市新洋农业试验站于 1989年用苏棉 3号作母本 ,该站棉花品系 87- 40 5作父本配组进行有性杂交 ,杂交后代在枯萎病重病圃中经多年连续单株选择 ,于 1996年育成。 1999~ 2 0 0 1年参加江苏省棉花品种中间试验 ,2 0 0 2年 1月通过江苏省农作  相似文献   

18.
北豆33号大豆是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北安农业科学研究所1999年以垦鉴豆27号作母本,北丰11号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系谱选择,2004年F5代决选而成,代号北交04—922。2005、2006年进行鉴定试验,2007年在垦区松嫩平原区参加区域试验,2008年在垦区8区参加区域试验,2009年在垦区8区参加生产试验,2010年1月通过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命名为北豆33号。  相似文献   

19.
优质高产中粳稻新品种--徐稻3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稻 3号系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优质中粳稻新品种。 1996年以镇稻 88作母本 ,台湾稻C作父本杂交配制F1,当年冬季在海南加代。 1997年正季在本所试验田种植F2 ,从中选择多个单株 ,经室内考种保留 6株。当年冬季在海南加代 ,从编号为 9732 8 5系中选择多个优良单株 ,1998年正季种植在本所选种圃中 ,从系号为 80 189中选择多个优良单株并于冬季去海南加代 ,在海南选择多个优良单株于 1999年正季种植在本所株系圃中 ,其中 910 6 9号株系表现稳定性好 ,综合性状突出 ,2 0 0 0年提升进入本所鉴定圃进行产量及综合性状鉴定。该品系 …  相似文献   

20.
南粳 4 1(原名 :南京 12 72 )系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最新育成的一个优质、高产的中粳稻品种 ,适宜于江苏省沿江以北、安徽北部、河南东部和山东南部作一季稻种植。 2 0 0 3年 3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定名。1 选育经过1993年正季以籼粳交中间品系 4 5 115 - 2 (R4 0 5NJ30 15 2 )作母本、引进的日本品种静千子千米为父本配组杂交 ,前者丰产性较好 ,植株较高 ,茎秆粗壮 ,生育期偏长 ,后者稻米品质优 ,生育期较短 ,茎秆较软。杂交后代经南京、海南多代选择后 ,1998年在南京种植F8。一个稳定株系于 1999年参加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