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气囊留置尿管中的潜在问题与护理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临床护理中,气囊留置尿管具有操作简单、固定牢靠、刺激性小、减少感染等优点故已广泛应用于尿潴留及尿失禁病人。由于有些病人在留置尿管过程中发生尿道出血、尿道口溢尿等问题。针对其原因提出护理对策。现将我科于2001年1月-2004年5月对388例病人在气囊留置尿管中存在的潜在问题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排尿困难,尿潴留和尿失禁在临床上经常遇到,留置导尿是为以上患者解除痛苦的一种常见的技术,也是预防泌尿系统感染的重要措施。长期留置尿管的病人在拔除尿管后常出现第1次排尿困难和尿潴留,给患者带来痛苦,有的又重新导尿,我对长期留置导尿的病人进行膀胱排尿训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择期手术病人术后留置尿管拔除时机的选择时排尿的影响,避免尿管拔除后发生尿潴留再次重新留置尿管,减少尿路感染的机会.方法拔除留置尿管前先夹闲尿管,待膀胱充盈(450-550m1)后,病人有尿意时,用注射器抽净气囊内的水将尿管轻轻拔除.结果拔除尿管后患者能自行排尿,未有尿潴留发生.  相似文献   

4.
尿管外固定对神经科危重病人留置导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继红  张旭媛 《护理研究》2005,19(8):1577-1578
留置导尿是神经科常用的护理操作技术之,是解除尿潴留,促使昏迷、尿失禁者膀胱功能恢复的一个重要手段,在诊断、治疗急危重症病人中起着积极的作用。近几年来硅胶气囊导尿管以其操作简单、无需胶布固定、内固定稳妥、不易滑出等优点被临床广泛应用。国内同行通过临床实践,对置管方式、插入长度、置管时间、消毒方法、尿管的改进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探讨,但对于尿管的外固定能否预防尿路感染及黏膜损伤未见报道。我们自行设计尿管固定带,进行尿管的外固定,并观察其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5.
留置气囊导尿管并发症及防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导尿及留置导尿管是临床上最基本的诊疗技术,是诊断治疗各种急、危、重症病人的护理措施。留置导尿管主要应用于尿潴留、尿失禁;昏迷、危重、休克等病人,以便正确记录尿量,测量尿比重;盆腔手术等病人。近年来.一次性气囊导尿管以其操作简单,管壁柔软,无需胶布固定,易保持会阴部清洁,对黏膜刺激性小。内固定稳定等优点而广泛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6.
赵东星 《家庭护士》2007,5(11):38-39
临床对于老年尿失禁病人常采用留置导尿法,而气囊导尿管以操作方便、清洁卫生、刺激性小、不易脱落、固定可靠而普遍应用于临床.但是对于气囊导尿管气囊注入量教科书尚无统一规定,临床工作中多见因注入量不一而发生意外或拔管困难、尿管脱出的记录[1,2].为了了解合适的气囊注入量,我科针对老年尿失禁病人留置导尿管气囊注入量做临床观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神经外科留置导尿患者漏尿的护理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留置导尿是神经外科用于解除尿潴留、充溢性尿失禁及记录出入量的基本手段。Foleys尿管原料为硅胶,具有与组织相容性好、对尿道黏膜刺激性小、气囊内固定不易脱落  相似文献   

8.
留置导尿漏尿原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贾改香 《家庭护士》2007,5(9):25-26
留置导尿是临床解决尿潴留和观察记录尿量,保持昏迷、尿失禁病人局部干燥、清洁、促进膀胱功能恢复的基本治疗方法和手段.采用双腔气囊导尿管留置导尿,具有操作简便、固定稳妥、刺激性小、引流通畅等优点,但在使用过程中经常发生尿道口漏尿现象.我科从2004年-2006年236例病人采用气囊导尿管留置导尿,其中出现漏尿现象的共有25例,占总数的10.6%,对其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9.
神经内科病人常存在中枢神经损伤导致尿潴留、尿失禁等排尿异常,经常需要为病人留置导尿,且留置时间较长.按照教科书要求,在拔除尿管前,需要采取定时放尿的方法,即在拔管前间歇性夹闭尿管,使膀胱定时充盈排空,以训练膀胱反射功能[1].但是拔管后还是经常出现尿潴留或尿失禁的情况,一部分病人必须再次留置导尿,这不利于病人康复,甚至导致泌尿系感染.为此,笔者采用留置尿管后即采取夹闭尿管放尿与自控排尿同步训练与常规膀胱功能训练方法相比较,以寻求拔尿管后减少尿潴留的最佳方法.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留置导尿术是临床常见的基础护理操作,气囊导尿管具有操作简单、不用做外固定、易于会阴清洁、不易脱落、便于病人外出活动等优点,其广泛应用于尿潴留、尿失禁、腹部手术、肾功能不全以及全身麻醉、昏迷病人。但如果操作者对气囊导尿管的结构、性能不了解,放置时操作不当,拔管时不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不及时更换尿管等,加之老年病人机体抵抗力较差,  相似文献   

11.
临床对于老年尿失禁病人常采用留置导尿法,而气囊导尿管以操作方便、清洁卫生、刺激性小、不易脱落、固定可靠而普遍应用于临床。但是对于气囊导尿管气囊注入量教科书尚无统一规定,临床工作中多见因注入量不一而发生意外或拔管困难、尿管脱出的记录[1,2]。为了了解合适的气囊注入量,我科针对老年尿失禁病人留置导尿管气囊注入量做临床观察,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180例老年尿失禁病人,男95例,女85例;年龄65岁~85岁;均为意识清醒病人。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60例,3组病人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1.2方法1.2.1留置尿…  相似文献   

12.
双腔和三腔气囊尿管因操作简单、易于固定被广泛应用于临床[1-3].但在临床护理教材中仅对留置尿管的方法和步骤进行了规范,而忽略了拔尿管过程中的细节问题[4],以至于部分患者在拔尿管后发生尿潴留而需再次导尿或留置尿管,给患者增加了痛苦.本文通过采用两种不同拔尿管方法,探讨拔管后尿潴留的预防措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随着气囊尿管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各种各样原因导致的并发症也随之被认识。预防和控制留置气囊尿管引起的并发症应引起临床护理人员的高度重视。近年来,许多护理研究者对其进行了探索、研究和总结,使气囊尿管留置护理获得了很大进展。笔者围绕气囊尿管留置护理过程中的一些常见问题(置管困难、感染、损伤、拔管困难、拔管后尿潴留等),将近年来护理方面的一些新观点、新方法做一综述,以供广大临床护士参考。  相似文献   

14.
留置导尿术是临床常见的基础护理操作,气囊导尿管具有操作简单、不用做外固定、易于会阴清洁、不易脱落、便于病人外出活动等优点,其广泛应用于尿潴留、尿失禁、腹部手术、肾功能不全以及全身麻醉、昏迷病人。但如果操作者对气囊导尿管的结构、性能不了解,放置时操作不当,拔管时不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不及时更换尿管等,加之老年病人机体抵抗力较差,尤其  相似文献   

15.
卫蕊 《护理研究》2013,27(21):2272-2273
留置导尿管是将导尿管保留在膀胱内,引流尿液的方法。病人因各种疾病,如脑卒中、截瘫、前列腺增生症、老年痴呆等,易发生尿失禁或尿潴留;还有某些泌尿系统疾病手术后均需要长期留置导尿管,每遇到更换导尿管时,就出现尿管侧漏尿现象。目前虽有多种漏尿原因分析的报道,如导尿管气囊注水量  相似文献   

16.
留置导尿是临床解决尿潴留和观察记录尿量,保持昏迷、尿失禁病人局部干燥、清洁、促进膀胱功能恢复的基本治疗方法和手段。采用双腔气囊导尿管留置导尿,具有操作简便、固定稳妥、刺激性小、引流通畅等优点,但在使用过程中经常发生尿道口漏尿现象。我科从2004年—2006年236例病人采用气囊导尿管留置导尿,其中出现漏尿现象的共有25例,占总数的10.6%,对其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护理措施。1临床资料本组病人25例,其中男10例,女15例,年龄25岁~76岁;均选用相同厂家的一次性硅胶双腔气囊导尿管导尿,插入深度为见尿后再插入4cm~5cm,气囊内注入生理盐水1…  相似文献   

17.
气囊导尿管拔管受阻的处理及预防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一次性气囊导尿管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其具有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刺激性小、固定牢固等优点。但在少数情况下会出现气囊不能抽空、尿管前端有结石形成而使尿管不能拔出的情况 ,我院曾处理 7例此种情况 ,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7例病人 ,男 6例 ,女 1例 ;年龄 5~72岁 ,7例中 4例为全麻手术而留置气囊尿管 ,1例为前列腺增生症合并尿潴留而留置导尿管 ,1例为脑梗死留置导尿 ,1例为脊髓损伤截瘫而留置导尿。2 处理方法2 1  5例在拔除尿管时按常规操作均不能抽空气囊而无法拔出尿管。其中1例剪掉气囊管活塞 ,气囊内液体自行流出 ,拔出尿管 ;…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生物反馈训练法用于治疗术后尿潴留的效果.[方法]15例拔除尿管后尿潴留再次留置尿管的外科术后病人运用自行设计的生物反馈法进行训练,训练2次后拔除尿管,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本组病人显效12例,有效3例,无效0例;拔除尿管后均自行排尿,未再留置尿管.[结论]生物反馈训练法能有效解决手术病人留置尿管后发生的尿潴留.  相似文献   

19.
生物反馈训练法用于治疗术后尿潴留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其凤  阳世伟  龚敏  于成俊 《全科护理》2009,7(23):2100-2101
[目的]观察生物反馈训练法用于治疗术后尿潴留的效果。[方法]15例拔除尿管后尿潴留再次留置尿管的外科术后病人运用自行设计的生物反馈法进行训练,训练2次后拔除尿管,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本组病人显效12例,有效3例,无效0例;拔除尿管后均自行排尿,未再留置尿管。[结论]生物反馈训练法能有效解决手术病人留置尿管后发生的尿潴留。  相似文献   

20.
留置尿管是临床上救治危重病人、防止尿潴留、减轻病人痛苦、观察病情常用的护理操作之一。长期留置尿管的病人应根据病情及时拔管,短期内不能拔管者也应每5~7d更换尿管。通过改进拔管方法,使拔管时气囊形成的皱褶对尿道的损伤程度减少。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