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1 毫秒
1.
目的:对比分析经左胸腔和经腹贲门癌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贲门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4例与对照组24例。两组患者均行贲门癌根治切除术治疗,在手术入路上,观察组患者行经腹手术入路,对照组患者行经左胸腔手术入路。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0.83%,对照组为3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淋巴结清扫数、1年内的生存率和3年内的生存率上,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经左胸腔入路,贲门癌根治切除术选择经腹入路能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欧斌 《当代医学》2013,(31):69-70
目的探讨右腋下小切口心脏直视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80心脏手术患者分为两组,各40例。观察组应用右腋下小切口路径完成心脏直视手术,对照组应用胸部正中路径完成心脏直视手术,比较两组患者体外循环时间、关闭胸腔的时间、总手术时间,统计和对比两组患者术后ICU病房停留时间、胸腔引流液体量及术后住院时间。结果两组患者均成功完成了手术,对照组出现1例切口愈合不良,两组患者主动脉阻断时间、体外循环时间和总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关闭胸腔时间、ICU停留时间、胸腔引流量及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腋下小切口心脏直视手术创伤小、出血少、切口美观,可在心脏外科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上腹左胸两切口加腹腔、胸腔两野淋巴结清扫术治疗贲门癌的临床经验。方法:采用胸、腹两切口加两野淋巴结清扫术治疗贲门癌患者24例,与同期经左胸行贲门癌根治性切除术28例进行比较。结果:两切口组清除转移淋巴结数高于左胸组;3年生存率显著高于左胸组(P〈0.05);术后并发症低于左胸组。结论:经上腹左胸两切口行贲门癌根治术,有利于胸、腹两野淋巴结清扫,提高手术的彻底性,有利于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经腹手术治疗老年贲门癌患者进行临床分析。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2年10月我院收治的老年贲门癌患者120例,随机分为2组,各60例,经胸组经胸进行贲门癌手术治疗;经腹组经腹部进行贲门癌手术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手术情况。结果:经腹组术后切口感染率、肺部感染发生率、反流食道炎的发生比率,均明显优越于经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2组患者的3年、5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针对老年性贲门癌患者采用经腹部手术治疗可显著降低术后切口感染率,肺部感染发生率、反流食道炎发生比例,同时患者术后3年、5年的生存率,同经胸手术术后生存率,无差异性,同时无不良后果发生,可依据患者的情况进行应用和手术方式的选取。  相似文献   

5.
王青亮 《中外医疗》2013,(28):107-108
目的探讨分析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术与常规开胸手术治疗支气管肺癌的疗效。方法将104例支气管肺癌患者按手术方式分为两组,观察组53例,接受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术,对照组51例,接受常规开胸手术,现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清除淋巴结数目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时间、术后镇痛时间、住院总时间方面,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复发率、转移率、1年生存率等远期疗效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术治疗支气管肺癌的疗效确切,且创伤较小,是理想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6.
张林生 《中外医疗》2011,30(30):68-68
目的探讨腹部正中切口在胃肠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1月至2010年11月收治的60例行胃肠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患者采用腹部正中切口,对照组患者采用经腹直肌切口,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腹壁切口疝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患者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腹部切口疝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部正中切口,手术操作安全性高,术后并发症少,效果满意,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李树彬 《中外医疗》2012,31(17):39-39
目的探讨经腹与经胸切除路径治疗贲门癌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我们应用经腹入路手术治疗的31例患者(经腹组)及经胸入路手术(经胸组)治疗的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1、3、5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采用经腹入路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短,而且并发症发生率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论采用何种入路,术野的显露、手术的安全性、彻底性是最重要的,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手术路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09年2月-2012年6月收治的剖宫产后子宫切口憩室9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A组40例患者行宫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B组50例患者采用传统经阴道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全部患者治疗后月经淋漓不尽情况均消失,经期均较治疗前缩短,两组治疗后经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B组,而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明显少于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腹腔镜联合手术及经阴道手术均可有效治疗子宫切口憩室,显著改善患者症状,但前者创伤小,患者术后恢复快,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9.
经腹根治性全胃切除术治疗老年贲门癌患者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腹根治性全胃切除术治疗老年贲门癌的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将60例老年贲门癌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0例患者行经腹根治性全胃切除术,对照组30例患者行近侧胃大部切除术,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生存率。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3.3%,低于对照组的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3、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83.3%、60.0%及40.O%;对照组术后1、3、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80.0%、43.3%及20.0%。两组术后1年的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年及5年的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腹根治性全胃切除术治疗老年贲门癌能显著提高术后患者生存率,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故可用于手术治疗老年贲门癌,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在肺叶切除术中应用胸外侧小切口的价值进行探讨。方法 48例接受肺叶切除术的患者被纳入本研究,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患者分别采用传统腋下小切口和胸外侧小切口,对应用两种不同切口的切口长度、开胸时间及关胸时间、手术持续时间、住院时间等观察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的切口长度差异不明显(P〉0.05),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胸腔引流量、住院时间等手术相关指标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共8例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34.78%,研究组共4例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1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肺叶切除术中应用胸外侧小切口能够取得更加确切的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缩短患者的术后恢复时间。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固本汤联合放射治疗对食管癌术后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2002年4月。2006年9月64例食管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A组(单纯放疗)和B组(固本汤+放疗),观察消化道反应、骨髓抑制、放射性反应和生存期、放疗前后Karnofsky评分,对比两组肿瘤患者的毒副反应和疗效。结果放疗结束按Kamo~ky评分,B组明显高于A组,差别显著;B组1、2.3年生存率明显优于A组,差异显著;毒副反应两组对比,消化道反应、骨髓抑制及放射性食管炎(残胃炎)差异有显著性,B组明显低于A组,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白细胞下降,吞咽疼痛及反酸,一般经对症处理均能缓解。结论固本汤联合放射治疗能明显降低毒副反应,提高食管癌术后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12.
乌司他丁对腹腔镜直肠肿瘤切除术患者肝肾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吴谦 《当代医学》2011,17(1):134-135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对腹腔镜直肠肿瘤切除术患者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在气管内全麻下行腹腔镜直肠肿瘤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乌司他丁治疗组(U组,n=30)和对照组(C组,n=30),乌司他丁治疗组在术前、术中及术后第1~3天给予乌司他丁20万U+100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静脉滴注。两组患者分别于术前、术后第l、3、5天抽取外周静脉血检验肝、肾功能,包括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血肌酐(Scr)尿素氮(BUN)。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第1、3天血ALT、AST、BUN、Scr均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但乌司他丁治疗组升高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5天两组患者血ALT、AST、BUN、Scr均恢复至术前水平(P〉0.05)。结论乌司他丁对腹腔镜直肠肿瘤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肝肾功能有确实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We report a male patient with carcinoma arising on the basis of neglected sacrococcygeal pilonidal sinus disease. Following initial operation, performed without suspicion of malignancy, histology demonstrated cellular atypia and an increased mitotic rate. A second, wider tissue excision was recommended but the patient declined further surgery. Two years later, he presented with fungating carcinoma involving the rectum but again declined surgery. This rare case demonstrates that the presence of carcinoma should be suspected in long-standing, although innocent-looking, pilonidal sinus disease. In the circumstance of uncertain histologic diagnosis, more generous surgical sampling is required. Every effort must be made to overcome patient's reluctance to accept a second, possibly life-saving procedure.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胃癌病人外周血中IL-2,SIL-2R水平及CD25表达三者手术前后的动态变化和相互关系。方法 分别采用ELISA法、免疫我法对50例胃癌患者手术前后外周血中IL-2、SIL-2R水平及CD25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胃癌患者手术前后外周血中IL-2水平及CD25表达的均低于对照组,而SIL-2R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切除肿瘤后IL-2水平及CD25表达较术前升高,而SIL-2R水平较术前下降;  相似文献   

15.
新辅助化疗治疗晚期卵巢癌的临床疗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对新辅助化疗治疗Ⅲ~Ⅳ期晚期卵巢癌的疗效进行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204例晚期卵巢癌患者的诊治情况。2003年之前收治的99例Ⅲ~Ⅳ期卵巢癌患者为A组,行一期手术治疗。2003年之后收治的105例Ⅲ~Ⅳ期卵巢癌患者为B组,其中有39例在进行1~3疗程新辅助化疗的基础上行肿瘤细胞减灭术,为B1组,另66例行一期手术治疗,为B2组。入组患者术后均行6~8疗程卡铂、环磷酰胺联合干扰素的化疗。结果:B1组患者围手术期一般状况优于B2组(P0.05)。B组患者三年生存率高于A组(P0.05)。结论:对Ⅲ~Ⅳ期的晚期卵巢癌患者而言,有选择性的应用新辅助化疗可以提高其手术满意率、围手术期一般状况以及三年生存率。满意的肿瘤细胞减灭术即残留病灶<2cm可以提高晚期卵巢癌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6.
Clinical study on acupuncture treatment of stomach carcinoma pain.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Clinical observation on 48 cases of stomach carcinoma pain indicated that acupuncture including filiform needle group and point-injection group had better therapeutic effects in treatment of stomach carcinoma pain when patient's mind was concentrated at the site of disease. After treatment for 2 months, the long-term effective rates of analgesia in both the filiform needle group and the point-injection group were similar to that in the western medicine group, all being about 81%. While the long-term markedly effective rates in the two groups were superior to that in the western medicine group. Life quality of the patients in all the groups were improved. The toxic action and side effects caused by chemotherapy were prevented, the high viscous state showed by indexes of blood rheology was improved, and the lowered Cu-Zu-SOD activity in erythrocytes in patients of stomach carcinoma was increased in the filiform needle group and the point-injection group.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clinical study, we consider that acupuncture analgesic effect on stomach carcinoma is related to the increase of PLEK, improvement of cellular immune function and the elevation of life quality after acupuncture.  相似文献   

17.
张泺  赵嘉训 《中国医疗前沿》2010,5(18):23-23,87
目的研究食管癌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IA)时应用喷他佐辛的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并与曲马多作比较。方法选择食管癌手术60例(ASAⅠ~Ⅱ),随机分为两组(A组和B组),每组30例。A组为喷他佐辛组,喷他佐辛6mg/kg;B组为曲马多组,曲马多5mg/kg。两组术后镇痛治疗均采用一次性非电力静脉自控输注泵,流速为2ml/h,容量为100ml。观察术后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无显著性统计学差异。结论喷他佐辛和曲马多二者皆可用于胸科手术患者的术后镇痛,均能达到良好的镇痛效果,但喷他佐辛作用较曲马多更强。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比较开放手术中保留肾单位术式(NSS)与根治性肾切除术式(RN)治疗肾癌的疗效,探析保留肾单位术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64例肾癌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照组(n=32)采用根治性肾切除术式治疗,观察组(n=32)采用保留肾单位术式治疗,对比临床疗效及远期效果.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的肿瘤复发率、死亡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需要进行开放手术治疗的肾癌患者中,保留肾单位术式治疗肾癌效果满意,具有降低术中出血量、肿瘤术后复发率低、死亡率低的优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影响伴微血管侵犯(MVI)原发性肝癌根治术患者短期预后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改善短期预后提供合理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在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根治术治疗的98例伴MVI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1年随访资料完整,将术后1年内肝癌复发的患者纳入复发组,将1年内癌症未复发的患者纳入未复发组。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并将可能影响伴MVI原发性肝癌根治术患者短期预后的因素纳入自变量并为其赋值,经多项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影响伴MVI原发性肝癌根治术患者短期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经初步单因素分析与多项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肿瘤切缘≥1 cm、肿瘤边缘不光滑、多发肿瘤、包膜不完整、AFP异常均可能是影响伴MVI原发性肝癌根治术患者短期预后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年龄≥60岁、肿瘤切缘≥1 cm、肿瘤边缘不光滑、多发肿瘤、包膜不完整、AFP异常均是影响伴MVI原发性肝癌根治术患者短期预后的危险因素,建议临床在根治术手术过程中,应评估患者是否伴有上述危险因素,及时制定针对性应对措施,以更好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20.
新辅助化疗对中晚期食管癌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帆  钟世虎 《四川医学》2011,32(4):495-497
目的探讨术前新辅助化疗(FP方案)对中晚期食管癌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49例中晚期食管癌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手术和术后放化疗等综合治疗,实验组术前给予FP方案化疗2个疗程,化疗结束后4~6周行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手术根治性切除率、术后并发症和生存期等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根治性切除率明显提高,术后并发症二者之间没有明显的差异,患者1年生存率较对照组延长。结论术前化疗能提高手术根治性切除率,在一定程度上较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延长患者生存期,但其对患者的远期临床疗效尚不清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