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复合动词「~込む」中的「込む」可以表达多种语义.本文以《明镜国语辞典》、《大辞林》和《新明解国语辞典》中对结尾词「込む」的意义解释为依据,结合例句,一一考察「~込む」型的复合动词,对所有的「~込む」型的复合动词按结尾词「~込む」表达的意义进行分类,并对同一类的「~込む」型的复合动词的进行语义分析.  相似文献   

2.
复合动词的先行研究中以分析各组成要素关系居多,用认知理论分析复合动词多义的语义结构和近义区别的较少.认知的意象图式从说话者关注的焦点直观地反映了近义词语的语义不同."~はじめる"和"~だす"复合动词的后项表示"始动"义时,共同中心意思是"向外部移动".对中心意思意象图式的考察,能分析出二者后项语义的不同特征.前者结合认知的使动图式得出意象图式;后者从说话者关注角度的转化得出意象图式,从而分析出二者"始动"义的主要区别.  相似文献   

3.
在现有的研究基础上,以前项动词为及物动词的日语复合动词「V+切る」为研究对象,分析复合动词的前后项动词的语义特征,探讨各语义之间的关系,考察复合动词「V+切る」从词汇复合动词向语法复合动词演变的语法化过程,归纳出在前项动词为及物动词时复合动词「V+切る」的语义变化路径。  相似文献   

4.
以认知语言学中的意象图式理论、隐喻理论、原型范畴化理论为背景探讨英语介词IN的语义生成、延伸过程及其认知理据。研究结果表明介词IN的空间意义产生于在生活体验中形成的意象图示,方位隐喻为其向非空间语义的延伸提供理据性。IN的多个语义项则构成一个以其空间语义为原型的原型范畴。  相似文献   

5.
For及其短语动词的认知语义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词和短语动词是英语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之一,但是结构主义和转换生成主义等传统的语言学对此缺乏解释力,学生只能死记硬背,费时低效。认知语言学界对现存意义中含有空间方位概念的介词及其短语动词进行了研究,而现存意义中不合空间方位概念的介词及短语动词仍然得不到合理的解释。文章运用隐喻、意象图式和概念合成等理论对介词for以及由for构成的短语动词进行了认知语义研究。研究发现:尽管介词for表示前后方位概念的意义已经被front和before所代替,但其意义延伸仍然是以其基本空间意义即表示前后的意义为基础的;其演变的意象图式为包含“始源——路径——目的地”的运动图式,for的现行意义基本上都是基于这一图式通过隐喻和转喻延伸而产生;而for短语动词则是由动词的意义与for的各种现行意义进行匹配合成而来。  相似文献   

6.
英语动词短语被广泛地认为难以掌握因为动词和小品词的组合似乎无理可循。过去一直认为它们是任意组合起来的语言现象,只能通过死记硬背的方法来学习。然而,认知语言学却认为动词短语的组合是有理据的,可以分析并加以系统化。文章援用认知语言学中的原型范畴、理想认知模型及认知域、意象图式、概念隐喻等几个经典理论,具体探讨了短语动词语义延伸的认知理据,进而阐明小品词在建构短语动词时的原理,为短语动词理解提供了认知理据。  相似文献   

7.
基于Langacker"认知语法"中动体--陆标、意象图式和Lakoff的空间隐喻理论,从认知语言学视角探讨in和on的空间意义及其投射的空间隐喻拓展意义.指出in的意向图式为容器图式,投射的目标域有时间、状态、方式和趋势;on的意向图式是平面图式,所投射的目标域含时间、依靠(依据)、"是……中的成员"和状态.分析英语中此类介词的空间意义及其认知过程有助于词汇习得的掌握.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意象图式和概念隐喻理论为基础,对含up的英语及物性短语动词进行认知语义分析,发现小品词up既包含空间意义也包含隐喻意义,并且小品词和动词对于短语动词的语义构成都极其重要。研究表明,“V+up”通常表示一个力作用于一个实体,使之发生位置、数量、状态的改变,因此语义上表现为致使意义。这种语义致使结构可由空间域通过隐喻拓展至心理域和社会域。文章从认知语义的视角对英语及物性短语动词的语义机制进行了全新的阐释。  相似文献   

9.
英语介词主要表达事物间的相互关系,在句子结构上来说就是一种句式。Between和among句式中各个成分的隐喻使其在英语中广泛应用。在认知理论的指导下,以意象图式为基点,通过研究介词句式的引申机制和辐射网络探讨了理论对英语介词的习得的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认知主观任意性对不同语言间差异的产生和阐释以及翻译本质的研究会有很大帮助。从认知主观任意性入手,通过分析打字的多种译法,研究其双语间的转换表达,能够有效了解各种翻译方法产生的背后原因,看清汉英差异的根本所在,找出翻译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11.
首先回顾英语动词被动语态的相关研究;然后从认知的角度基于原形范畴理论,借鉴语法符号隐喻,对被动语态的语言实例做具体分析,探求被动语态的原型及其语义特征。英语动词被动语态的原型式为其标记式"be+V-ed",其实质为施动性,原型语义为被动意义,且随着认知的发展,被动语义呈多样性和层次性:显性被动意义(真被动)、隐性被动意义(次被动)和隐性主动意义(假被动)。  相似文献   

12.
在认知语言学的理论框架内,对介词in的语义进行了深入研究,确立了in的核心语义为其方位义,并通过进一步分析in的义项扩展过程证实in的核心方位语义通过隐喻及意象图示的转换等方式扩展到其他领域中而形成了in的众多的其他语义项.整个in的语义结构呈现出以方位语义为核心向外拓展的辐射语义网络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