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探讨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吸痰和支气管灌洗术在胸部外科手术后肺部感染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该组10例术后肺部感染合并肺不张,呼吸衰竭病人,在监护条件下,行纤支镜吸痰和灌洗术,并根据痰培养药物试验结果选择抗生素治疗。结果:对胸部外科手术合并发肺部感染,肺不张,呼吸衰竭病人行纤支镜吸痰和灌洗术,并指导抗生素应用,有显著效果,且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早期主动利用纤维支气管镜吸痰预防伤后连枷胸合并肺挫伤患者肺部并发症的经验和临床效果。方法:回顾—2000年1月到2006年9月收治的85例创伤性连枷胸合并肺挫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从2005年3月起,54例高危患者伤后3d内主动应用纤维支气管镜床边吸痰,强化呼吸道管理。并按此时间段分为非纤支镜吸痰治疗组和纤支镜吸痰治疗组。结果:非纤支镜吸痰治疗组术后肺部感染、肺不张,气管切开率和死亡率分别为39%、29%、和0.9%;纤支镜吸痰治疗组分别为12.8%、5.6%和0.4%。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枷胸患者肺部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临床实践证明早期主动纤维支气管镜吸痰是减少气管切开和降低肺部并发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研究不同时间行纤维支气管镜吸痰对肺癌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探讨肺癌术后纤维支气管镜吸痰的最佳时机.方法 纳入该科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同一治疗组128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拔气管插管前吸痰组(A组,n=35)、术后第1天吸痰组(B组,n=31)、术后第2天吸痰组(C组,n=32)、术后第3天吸痰组(D组,n=30).对比分析4组患者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值、降钙素原水平、肺部感染情况、住院费用及住院时间.结果 (1)术后住院时间:4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6.31±1.23)、(6.52±1.26)、(6.63±1.10)d和(7.00±1.05)d,A组与D组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6).(2)住院费用:4组患者平均住院费用分别为(61472±10692)、(61478±11545)、(64142±12391)元和(67520±15745)元,A组与D组,B组与D组住院费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肺部感染:A组2例,B组3例,C组5例,D组8例.A组与D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64,P=0.021).结论 肺癌术后纤维支气管镜吸痰时间越早越好.越早行纤维支气管镜吸痰能改善患者肺通气功能,减少气道炎症反应、降低肺部感染,从而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经纤支镜灌洗痰易净加氨溴索配合吸痰术,治疗开胸术后下呼吸道痰液阻塞引起的肺部感染或肺不张的护理经验。方法:对46例开胸术后下呼吸道痰液阻塞所致的肺部感染或肺不张患者,行床旁经纤支镜灌洗痰易净加氨溴索配合吸痰术治疗,并进行合理、规范的术前术后护理。结果:46例除1例全肺切除术后患者因肺栓塞死亡外,其余患者均取得显著疗效。结论:该方法能有效治疗开胸术后下呼吸道痰液阻塞所致的肺部感染或肺不张,合理、规范的术前后护理是床旁纤支镜治疗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在重症监护病房中行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引导下气管插管,建立人工气道和治疗重症肺部感染并肺不张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危重患者行纤支镜引导下气管插管,建立人工气道和重症肺部感染并肺不张患者行纤支镜吸痰及支气管肺泡冲洗术(BL)。结果:所有病例经治疗后均取得良好效果,无严重并发症及意外发生,肺复张率为100%。结论:纤支镜对神经内科危重症的抢救与呼吸道的管理效果良好,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6.
江利东  张川 《四川医学》2009,30(11):1794-1795
目的探讨纤支镜支气管肺泡灌洗吸痰在ICU机械通气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38例患者接受纤支镜支气管肺泡灌洗吸痰,对照术前、术后胸片结果变化和肺部感染控制时间。结果灌洗吸痰治疗前后对照胸片均有明显改善,肺不张解除。肺部感染控制时间为3~15d,平均7.5d。结论纤支镜支气管肺泡灌洗吸痰治疗,清除气道分泌物彻底干净,创伤小,重复性及可控性强,特别对因痰栓形成肺不张时,经纤支镜吸痰后可起到立竿见影效果,同时应用纤支镜获取深部痰液培养可提高准确性和敏感性,有助于选择敏感抗生素,及时控制感染。  相似文献   

7.
床边纤维支气管镜灌注吸痰在胸部外伤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枫  唐素兰  朱彦昆  于晋 《微创医学》2007,2(6):549-550
目的探讨床边纤维支气管镜吸痰和灌洗对胸部外伤患者的恢复和肺部感染的预防作用。方法各种胸部外伤术后患者49例,外科处理后出现肺不张,对其中27例患者给予床边纤支镜吸痰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观察患者肺不张的改善、肺部感染发生的情况,以及床边纤支镜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变化。结果行床边纤支镜治疗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治疗后患者缺氧状况迅速改善(P<0.05),肺不张在短期内解除。结论床边纤支镜吸痰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是胸部外伤患者症状改善和预防肺部并发症行之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雾化、振动排痰及纤支镜吸痰联合治疗肺部感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雾化吸入、振动式排痰和纤支镜吸痰联合治疗肺部感染的应用价值。方法2007年7月至2009年2月164例有痰液阻塞的肺部感染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78例)和治疗组(86例)。两组均予吸痰、吸氧、抗感染、化痰、解痉平喘或人工通气等对症治疗,治疗组加予雾化吸入、振动式排痰、纤支镜吸痰联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一周症状、体征及动脉血气分析、白细胞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血气及血白细胞计数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雾化吸入、振动式排痰和纤支镜吸痰联合治疗分泌物较多的肺部感染患者,有利于迅速解除他们的气道阻塞症状,改善血氧交换、促进肺部病灶的吸收,是一种安全、有效、简便及易被患者接受的技术,更适合在ICU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重症脑卒中患者早期应用床边纤维支气管镜技术的临床意义。方法:将71例重症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对照组35例。在针对原发病的专科处理外,治疗组早期应用床边纤维支气管镜技术(包括纤支镜下吸痰、支气管肺泡灌,纤支镜引导下经鼻或经口气管插管术等)处理气道情况,对照组予以常规吸痰术处理气道情况。对两组患者的肺部感染发生率、肺部感染控制时间、需行机械通气率及死亡率进行分析。结果:肺部感染发生率,治疗组为16.7%(6/36)、对照组为42.9%(15/35);肺部感染控制时间,治疗组(6.3±3.1)d、对照组(9.8±3.5)d;需行机械通气率,治疗组为8.3%(3/36)、对照组为34.3%(12/35);死亡率,治疗组为5.6%(2/36)、对照组为25.7%(9/35),两组在肺部感染发生率、肺部感染控制时间、需机械通气率及患者的死亡率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重症脑卒中患者早期应用床边纤支镜技术能有效减少肺部感染的发生率、缩短肺部感染控制时间、降低患者的机械通气率及死亡率,是重症脑卒中患者气道处理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床旁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在重型颅脑疾患并肺部感染中的疗效。方法对2008年4月—2011年3月入住我院ICU明确诊断为颅脑疾患并肺部感染的145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是否采用纤支镜治疗分为纤支镜组(75例)和对照组(70例),比较2组的病原菌类型及检出率、治疗7d和14d的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ICU病死率等。结果纤支镜组病原菌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2.67%vs47.14%,P〈0.01);治疗7d和14d,纤支镜组的CPIS较对照组明显下降(3.4±0.6vs5.1±1.3,1.8±0.5vs3.0±1.0,P均〈0.01)。纤支镜组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和ICU病死率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9.4±1.9vs14.4±2.3,6.4±2.2vs9.5±2.6,6.67vs21.42,P均〈0.01)。纤支镜组无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床旁纤支镜治疗重型颅脑疾患并肺部感染安全有效,能改善此类患者的预后,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