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叶天士温病学理论"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为指导,认为"瘀热互结"为血尿的重要病机之一,探讨从"瘀"、"热"论治肾小球性血尿,主张凉血散血法为治疗肾小球性血尿的基本大法。  相似文献   

2.
《辽宁中医杂志》2021,48(10):28-31
肾性血尿,即血尿来自肾脏,多指肾小球源性血尿。中医学将其归属于"尿血""溲血""溺血"等范畴。血尿为肾系疾病常见症状之一,是多种急慢性肾脏疾病主要临床表现,IgA肾病尤为多见。在该疾病中,血尿多长期伴随IgA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反复发作,迁延难愈。现代医学目前鲜有特效药物,而传统医学对肾性血尿的治疗积累了宝贵经验,认为其基本病机为本虚标实,以脾肾亏虚为本,以风、热、瘀、毒为标,刘伟敬教授结合中医理论及多年的临床实践经验,总结出血尿的关键病因为伏风内扰、瘀血阻滞肾络、脾肾不足等。因此治疗上刘教授提出从风、瘀、虚论治,结合脏腑辨证,以达扶正祛邪,标本同治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吕仁和老师治疗肾性血尿经验总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耀光 《天津中医药》2006,23(6):445-447
肾性血尿(肾小球性血尿)是指肾小球疾病(尤其是肾小球肾炎)所引起的血尿,该病易复发,治疗往往比较困难、迁延难愈。因此,探讨中医药治疗肾性血尿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笔者曾师从北京中医药大学吕仁和教授,兹将吕老师对肾性血尿的证治体会介绍于下,并试分析其学术思想特点。  相似文献   

4.
肾性血尿简称肾小球性血尿,系指肾小球本身的疾病,导致红细胞在通过肾小球基底膜时被挤压变形所形成的血尿,简称肾性血尿。在祖国医学中常称溲血或溺血,皆属中医血症的范围。笔者经过数十年的临床研究和实践,采用以清为主、辨病与辩证相结合、中药与西药并用的方法治疗肾性血尿,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血尿和(或)蛋白尿是紫癜性肾炎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几乎所有患者出现血尿,主要表现为镜下血尿。刘春莹主任根据多年临床经验,采用中医辨证分型,将紫癜性肾炎血尿分为"风热夹瘀""血热夹瘀""湿热夹淤""脾不统血"及"气阴两虚"五型,认为血瘀贯穿本病的全过程,并影响其发生、发展;瘀血阻络是本病的病理基础。自拟化瘀止血方治疗紫癜性肾炎血尿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6.
紫癜性肾炎(孤立性血尿型)的病因病机主要责之于"虚""湿""风""瘀""热",其治疗主要以"健脾化湿祛风""化瘀凉血止血"为主,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西医治疗。紫癜性肾炎(孤立性血尿型)其病因病机重点有所不同,其治疗也应相应有所偏重。很多中成药对其亦有较好疗效,可辨证用之。  相似文献   

7.
血尿灵合剂治疗肾小球性血尿4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尿灵合剂治疗肾小球性血尿40例山东东营胜利石油管理局中心医院李明英,卜乃锂(257034)血尿灵合剂是以龙葵草为主药配制的。笔者采用血尿灵合剂治疗肾小球性血尿4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l一股资料所选病人40例包括原发性或继发性肾小球肾炎性血...  相似文献   

8.
慢性肾炎血尿治疗体会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现代临床上血尿分为肾小球源性血尿和非肾小球源性血尿,慢性肾炎血尿以尿中出现大量异常红细胞为主要临床表现,也可无全身症状。血尿在中医古籍中被称为“尿血”,也被称之为“溺血”、“溲血”,笔者综合古今医家对血尿的认识,究其病因病机,在治疗上辨证辨病、补泻兼施,多能奏效  相似文献   

9.
总结张智龙教授运用"治崩三法"治疗原发性肾小球源性血尿的临床经验。原发性肾小球源性血尿属于中医"血尿"的范畴。张智龙教授认为该病的病机特点为脾肾亏虚,气虚瘀血。确立了补脾益肾,化瘀止血是治疗该病的基本大法。并将"治崩三法"之意融入到本病的治疗当中,师于古而不泥于古,为针刺治疗原发性肾小球源性血尿提供新的思路及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正>无症状肾小球性血尿是指不伴有泌尿系统局部和全身症尿多见于Ig A肾病和薄基底膜肾病。本病属中医学"尿血"范状的镜下血尿,尿相差显微镜检查显示异常大小和形态的尿畴,古籍中亦有"溲血"、"溺血"之称。目前西医对本病还缺乏红细胞70%,不合并浮肿、高血压、腰痛等症状,患者常常在有效的治疗方法,而中医对于血尿的认识历史悠久,有着丰富常规体检或其他疾病就诊筛查时发现[1]。无症状肾小球性血的理论基础。吾师张法荣教授从事肾脏疾病的临床和科研工  相似文献   

11.
慢性原发性肾小球性血尿是目前临床肾内科最常见的病症之一,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健康体检的广泛开展,一些无症状性肾小球性血尿患者不断被发现。目前西医对该疾病的治疗尚无明显疗效,因此从中医的角度研究和探讨该病的治疗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笔者近5 a来,采用自拟"白玉汤"治疗慢性原发性肾小球性血尿屡屡获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血尿是慢性肾炎的主要症状之一,也是临床治疗的难点。目前西医对本症只是对症治疗,临床效果欠佳。中医学虽然没有肾性血尿之病名,但对此症认识深刻,可归属其"尿血""溺血"的范畴。补肾活血法是全国名老中医张大宁教授继承创新中医学理论与经验的研究成果,其学术继承人车树强主任医师认为,肾性血尿的基本病因病机是肾虚血瘀,补肾活血化瘀是辨证治疗本症的根本。  相似文献   

13.
肾小球性血尿的中医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血尿,是泌尿系统疾病常见症状,肾小球性血尿最多见于IgA肾病,也可见于其他肾小球疾病.其血尿有肉眼血尿,镜下血尿,蛋白尿伴有血尿.近代医家所言血尿既指肉眼血尿,又包括镜下血尿,从而对血尿的认识有了新的进展.现将中医药治疗肾小球性血尿的进展情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正肾性血尿即肾小球性血尿,是多种肾脏疾病常见的临床表现。中医学将本病归属于血证中尿血范畴,古代医籍中亦有溲血、溺血之称。既往认为血尿对疾病预后影响不大,但近几年的研究结果表明,血尿是终末期肾病或肾病复发的重要预测因素,由此可见有效治疗血尿十分必要[1-2]。马济佩教授是无锡市中医医院肾内科主任、无锡市第四批名老中医,从事中医肾病临床与科研工作三十余年,在治疗慢性肾病包括肾性血尿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笔者有幸师从马济佩教授,现将其辨证治疗肾性血尿的临床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赵刚教授治疗肾小球性血尿有丰富的经验。介绍其对肾小球性血尿的病因病机认识及辨证分型论治,并列举验案一则以印证之。  相似文献   

16.
王永业  盛梅笑 《河北中医》2007,29(8):761-763
肾小球肾炎血尿以持续性镜下血尿或反复发作性肉眼血尿为特征,可伴有不同程度的蛋白尿。当临床以单纯性血尿为表现时,其病理类型多数为系膜增生性IgA肾病,尚可见于非IgA系膜增生性肾炎、局灶节段增生或硬化性肾炎等。这部分肾炎患者的病程大多呈良性经过,但仍有部分患者的病理损害呈进展性,最终进入终末期肾衰竭。血尿形成的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认为与免疫炎症反应导致肾小球基底膜受损有关,因此西医常采用免疫抑制剂、清除感染病灶、或对症治疗等方法,疗效并不令人十分满意。而中医药对肾小球肾炎血尿的疗效较好,积累了一些经验,综述如下。1病因病机的认识肾小球肾炎血尿在中医古典医籍的记载中属尿血、溲血范畴,认为其发生由“热移膀胱”、“热在下焦”所致。皮持衡[1]认为肾小球肾炎血尿有急、慢性之分,急性肾小球肾炎血尿可从“热、瘀”论治;慢性肾小球肾炎血尿当从“虚、热、瘀”论治,但有虚实之分,实者多属热伤肾络,迫血妄行,虚者多是阴虚火旺,迫血妄行或气不摄血,精血下泄。郑平东[2]认为血尿的病因不外乎外邪侵袭、火热内蕴、气虚失摄。风邪外袭是本病的诱发因素,气阴不复、瘀血阻络是导致本病迁延难愈的根源,气阴不足易引起外感,外感又进一步损耗气阴,故...  相似文献   

17.
血尿是小儿泌尿系统的常见症状,分为肾小球性血尿及非肾小球性血尿,其中肾小球性血尿包括各种原发性及继发性肾小球肾炎和单纯性血尿。自1999年以来,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肾小球性血尿,取得良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益肾溺血消颗粒治疗慢性肾小球性血尿120例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慢性肾小球性血尿诊断标准的患者120例。按就诊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服用益肾溺血消颗粒;对照组60例,服用止血宝颗粒。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86.67%,对照组66.67%,2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2组治疗后尿沉渣红细胞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2组治疗后尿蛋白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2组治疗后尿微量白蛋白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5),2组在其它指标方面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提示益肾溺血消颗粒在改善肾小球基底膜病变,治疗慢性肾小球性血尿方面有着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血尿安胶囊治疗原发性肾小球性血尿的临床疗效。方法 72例湿热下注型原发性肾小球性血尿患者随机分为血尿安胶囊组(治疗组)36例,雷公藤多甙片+三金片组(对照组)36例,观察患者临床症状、中医证候积分、尿红细胞、24h尿蛋白定量、血CRP改善情况及疗效。结果血尿安胶囊有减轻原发性肾小球性血尿作用,控制血尿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改善中医临床证候积分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对照组均能稳定BUN、Scr、Ccr水平,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效率86.11%,明显高于对照组69.45%,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血尿安胶囊可减轻原发性肾小球性血尿,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血尿是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常见症状,部分单纯血尿会进展为肾脏不良事件。周冬枝教授认为血尿病因病机不外"气虚、阴虚、湿热、瘀血",尤其"湿热、瘀血"贯穿疾病始终,故治疗之法不离止血、清热、祛瘀、补虚。其在临床中活用《血证论》理论,精于辨证论治,将治血四法"止血、消瘀、宁血、补血"活用于血尿的治疗,收效甚佳,见解独到,值得进一步发掘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