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探究精神分裂症患者静息状态下的alpha频段能量和认知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本研究选取2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及23例匹配的健康对照,通过中文版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成套测验(MATRICS Consensus Cognitive Battery, MCCB)评估其认知功能,同时记录被试在睁眼和闭眼静息态下的脑电信号,比较两组在左侧额叶区(F3、F7)、右侧额叶区(F4、F8)、左侧中央区(T3、C3)、右侧中央区(T4、C4)、左后部脑区(T5、P3、O1)、右后部脑区(T6、P4、O2),以及中线Fz、 CPz、 Pz、Oz这4个位点的alpha相对功率,并探讨其与认知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除社会认知维度外,精神分裂症组在MCCB测验的其他各维度得分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P<0.001)。在闭眼状态下,精神分裂症组全脑的alpha波相对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睁眼状态下,精神分裂症组的后部脑区,以及中线 CPz、 Pz、Oz电极alpha波相对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精神分裂症组,患者闭眼状态的所有脑区alpha波相对功率与其完成MCCB测评的总分,信息处理速度维度得分,推理和问题解决维度得分和言语学习与记忆维度得分均呈现正相关(P<0.05);患者睁眼状态的alpha波相对功率与其完成MCCB测评的总分,信息处理速度维度得分,言语学习与记忆维度得分均呈现正相关(P<0.05)。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水平存在多维度损害,静息状态下alpha水平和患者信息处理速度,推理和问题解决及言语学习与记忆等认知能力存在正相关,提示静息状态下的alpha水平或可作为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水平受损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认知功能损害的特征,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相关分析,为改善和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认知功能提供临床应对策略。【方法】158名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及40名健康受试者接受了MATRICS共识认知成套测试(MCCB)以及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的评估,收集受试者的一般人口学信息及临床资料,比较精神分裂症患者与健康对照组之间总体认知功能和社会认知功能的差异,探索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认知功能的相关因素。【结果】①慢性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MCCB总分及其情绪管理因子分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②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认知功能(情绪管理因子)与性别、年龄、敌对猜疑、持续操作及言语流畅显著相关(P<0.05)。【结论】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社会认知功能和显著的总体认知功能损害;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认知功能受性别、年龄、敌对猜疑和神经认知功能(注意力及信息处理速度)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精神病超高危人群临床特征、认知功能、未治时间和社会功能的关系。方法 对49名精神病超高危人群被试进行了临床信息、认知功能、未治时间和社会功能的数据采集和评估,并对相关信息进行了分析。结果 患者的社会功能与年龄、发病年龄、受教育年限和未治时间(duration of untreated psychosis,DUP)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临床症状精神病高危症状量表(Scale of Psychosis-risk Symptoms,SOPS)总分和阴性症状分呈负相关(r=-0.357,P<0.05;r=-0.348,P<0.05);与认知功能中的连线测验表现呈负相关(r=-0.32,P<0.05);与简易视觉记忆测验、Stroop测验和持续操作测验表现呈正相关(r=0.324,P<0.05;r=0.295,P<0.05;r=0.407,P=0.000)。使用逐步回归得到最优线性模型(R2=0.231,F=13.491,P=0.001),其中持续操作测验与社会功能呈线性关系(非标准回归系数B=6.046,95%CI:-0.681~0.494,P=0.001),其余因素与社会功能的线性关系不显著(P>0.05)。结论 患者的临床症状、认知功能与社会功能关系密切,对制定精神病超高危人群的干预策略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思维导图引导康复护理改善慢阻肺稳定期患者肺功能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20例慢阻肺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思维导图引导康复护理。比较2组对专业知识、服务态度、宣教效果以及护理技术的满意度评分,并检测2组患者的肺功能和生活质量变化。结果 观察组慢阻肺稳定期患者对专业知识、服务态度、宣教效果以及护理技术的满意度评分明显更高(P<0.05);护理干预后,2组的第一秒用力呼气容量(FEV1)、FEV1%预计值和FEV1/FVC%均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干预后,2组的生命活力、角色职能、心理健康、情绪职能、生理职能、认知功能、总生活质量及生理功能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慢阻肺稳定期患者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思维导图引导康复护理可以显著改善慢阻肺稳定期患者的肺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石珍安神颗粒治疗对精神分裂症前驱期患者认知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 纳入 60 例受试者采用数字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石珍安神颗粒和阿立哌唑安慰剂,对照组予阿立哌唑和石珍安神颗粒安慰剂。所有受试者在治疗前和治疗28 d后进行认知功能评估,包括连线测验(Trail Making Test A, TMTA)、霍普金斯词语学习测验-修订版(Hopkins Verbal Learning Test-revised, HVLT-R)、简易视觉空间记忆测验-修订版 (Brief Visuospatial Memory Test Revised, BVMT-R) 、Stroop 色词测验(Stroop Color-word Test ,SCWT)和持续操作测验(Continuous Performance Test, CPT),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两组在所有认知功能评价指标的组间主效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TMTA、HVLT-R、BVMT-R、Stroop词测验、SCWT和CPT的时间主效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仅在SCWT和CPT上存在时间与组间的交互作用(P<0.05)。治疗组在所有认知功能评价指标上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仅在HVLT-R、BVMT-R、SCWT和CPT上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石珍安神颗粒在改善精神分裂前驱期的认知损害方面与阿立哌唑作用相似,但治疗前后多数指标的变化程度相对优于阿立哌唑。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人格解体患者认知功能损害及与临床症状和社会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对符合精神障碍诊断标准与统计手册第5版(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Fifth Edition,DSM-V)中诊断标准以及剑桥人格解体量表(Cambridge Depersonalization Scale,CDS)评分≥70分的48例人格解体障碍患者,以及32例健康被试者分别采用连线测验(Trail Making Test A,TMTA)、符号编码、霍普金斯词语学习测验(Hopkins Verbal Learning Test Revised,HVLT-R)、简易视觉记忆测验(Brief Visuospatial Memory Test Revised,BVMT-R)、持续操作测验(Continuous Performance Test,CPT)和Stroop色-词测验进行认知功能评估,采用功能大体评定量表(Global Assessment Function,GAF)对社会功能进行评估,并采集一般人口学资料、临床信息后对相关信息进行分析。结果 人格解体患者组与健康对照组在认知功能的TMTA(P=0.03)、HVLT-R(P=0.01)、BVMT-R(P=0.01)、Stroop测验(P=0.01)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人格解体患者组内用药组与未用药组对认知功能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人格解体患者组与健康被试组GAF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认知功能中Stroop测验、CPT与临床症状呈负相关(r=-0.455,P < 0.05;r=-0.292,P < 0.05),TMTA与社会功能呈负相关(r=-0.300,P < 0.05),Stroop测验、BVMT-R与社会功能呈正相关(r=0.352,P < 0.05;r=0.344,P < 0.05),但关系密切程度偏弱。结论 人格解体患者存在认知功能损害及社会功能下降,认知功能中注意/警觉能力与临床症状评分呈负相关,认知功能与社会功能有相关性,认知功能受损可导致社会功能下降。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长期住院对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空间广度测验、数字序列测验和伦敦塔测验分别对30例男性长期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住院组)、32例男性长期随访门诊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门诊组)以及26名健康对照者(对照组)进行认知功能评估。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住院组和门诊组在4项神经心理学测验中的所有评估分数较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住院组除空间广度测验中的正序得分外,其它测验中的指标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长期住院加重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损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术前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NLR)和血小板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PLR)对胃癌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收集154例具有完整临床病理资料的胃癌患者,采用ROC曲线分析cutoff值,X2检验、U检验比较不同分组之间的差异,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COX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独立风险因素。结果:随访154位患者中失访患者12位,纳入生存分析的患者共142位,其中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75%、49%、32%。单因素分析示:肿瘤大小(P=0.025)、分化类型(P=0.021)、浸润深度(P=0.007)、淋巴结分期(P<0.001)、淋巴结转移率(P<0.001)、TNM分期(P<0.001)、PLR(P<0.001)、NLR(P<0.001)、手术方式(P=0.013)为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示:淋巴结转移率(P=0.004)、TNM分期(P=0.005)、PLR(P=0.001)可能为影响胃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PLR、NLR可以用来评价患者预后,PLR可能为影响预后总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 PD)患者存在的营养不良-炎症状态-心血管疾病(动脉硬化)(malnutrition-inflammation-atherosclerosis,MIA)综合征与认知功能恶化的关系。方法 采用前瞻性纵向队列研究,于2013年3—11月,对符合入选标准的腹膜透析患者完成总体和特定认知功能测定,结合基线是否有心血管疾病病史,白蛋白≤35 g/L,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 hs-CRP)≥3 mg/L,将患者分为MIA0(全为否)、MIA1(1项为是)、MIA2(≥2项为是)3个组,并于随访2年后对患者重复认知功能测定。采用卡方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Kruskal-Wallis H 检验比较基线及2年后组间一般资料、生化指标,以及总体和特定认知功能参数。进一步的组间多重两两比较采用Bonferroni方法调整显著性值。以每一项总体和特异认知功能得分差值为因变量,以年龄、性别、教育水平、体重指数、抑郁分数、糖尿病、血钠和MIA(MIA0为对照,MIA1和MIA2为哑变量)为自变量,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影响认知功能恶化的因素,每一项认知领域的分析都以其相应的基线参数进行校正。结果 随访2年后,认知障碍(cognitive impairment, CI)的发生率从20.0%上升到24.7%。MIA2和MIA1组修正的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the modified 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 3MS)得分下降绝对值明显高于MIA0组(-3.9±12.0 vs. 1.1±6.7, P<0.01;-2.3±11.8 vs. 1.1±6.7, P<0.05),而特定认知功能测定包括执行功能(连线试验A和B,P=0.401,P=0.176)、即时记忆(P=0.437)、延迟记忆(P=0.104)、视觉空间能力(P=0.496)和语言能力(P=0.171)的变化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年龄、教育水平、糖尿病、抑郁等均是一项或多项认知功能恶化的危险因素,存在MIA综合征一项因素是整体认知恶化的独立危险因素(P=0.022),存在MIA综合征两项及以上因素者不仅是整体认知恶化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1),而且是延迟记忆、视觉功能及语言功能恶化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2,P=0.007,P=0.004)。结论 腹膜透析患者存在MIA综合征一项及以上因素是总体认知功能恶化的高危人群;存在MIA综合征因素越多,患者的特异认知功能领域影响越广泛。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调查中国女性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MCI)的影响因素及其与各种典型绝经症状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 , MoCA)评估150名志愿者的认知功能,将其中患有轻度认知障碍的61例患者作为病例组(MCI组),认知功能正常的89例患者作为对照组(Non-MCI组)。收集临床、社会人口学和人体测量学数据,用改良Kupperman评分表(Modified Kupperman Index, KMI)评估绝经症状。两组间比较应用t检验和χ2检验。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患者间年龄(P=0.001)、教育水平(P=0.001)、KMI评分(P <0.001)、失眠(P=0.033)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有关。多因素分析显示,对于年龄不超过55岁的患者,失眠(P=0.032)、头痛(P=0.021)是MCI的独立危险因素,高教育水平(P=0.004)是MCI的独立保护性因素。结论 各种更年期症状与MCI之间明确关联,这可能为预防痴呆症提供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精神分裂症患者与正常人群自尊水平的差异,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自尊水平与症状的关系。方法 采用Rosenberg自尊量表(Rosenberg Self-esteem Scale, RSES)及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 PANSS),对9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及30例正常对照人群的自尊水平及症状进行评估。结果 精神分裂症患者与正常对照人群进行组间的比较,两组间在总分和正性因子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总分P>0.05,正因子得分P>0.05),两组间在负性因子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senberg量表总分与精神分裂症的概念紊乱症状有显著相关性(P<0.05),正性因子分与概念紊乱、兴奋、夸大症状评分有显著相关性(P<0.05),负性因子分与兴奋及刻板思维症状评分有显著的相关性(P<0.05)。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与正常人群的自尊总体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自尊成分与正常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体现在负性自尊水平高于正常人。精神分裂症患者自尊水平与概念紊乱症状有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调查住院成人高血压患者认知功能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北京版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对山东省某三甲医院心血管内科114名住院成人高血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住院成人高血压患者MoCA总分为(24.37±2.69)分,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为56.14%(64/114)。相关分析显示,住院成人高血压患者MoCA总分与年龄(r=-0.45)、尿素(r=-0.21)均呈显著负相关(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受教育程度(β=0.23)是认知功能的保护因素(P<0.05);年龄(β=-0.33)、高血压分级(β=-0.23)、脑卒中病史(β=-0.22)是认知功能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住院成人高血压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较高,受教育程度、年龄、高血压分级、脑卒中病史是认知功能的影响因素。建议通过制定实施个性化的降压治疗方案有效控制高血压,预防或延缓住院成人高血压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及发展。同时,应重视受教育程度对住院成人高血压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儿童青少年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特征.方法 对30例儿童青少年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首发组)和30例随机选取的健康志愿者(健康组)的认知功能进行研究.所有参与测试者受教育年限≥6年,对两组人员都进行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成套测试共识版( MC-CB)测试,分析儿童青少年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特点和损害特征.患者的临床症状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进行评估.结果 除情绪管理测验得分两组没有差异外,其余各测试得分和MCCB总分差异统计学意义(P<0. 05);首发患者的MCCB总分、持续性操作测验得分与PANSS量表中阴性症状因子分相关(P<0. 05),而连线测验得分与患者PANSS量表中阳性症状因子分存在一定相关性.结论 儿童青少年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存在明显损害;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受损与阴性症状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皮质下缺血性血管病(SIVD)患者认知功能与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关系。方法 收集130例SIVD患者(SIVD组),依据认知损害程度分为皮质下血管性轻度认知损害组(SVMCI组)及皮质下血管性痴呆组(SVaD组),另选取60例认知功能正常老年人作为对照组(正常对照组)。采用MMSE、蒙特利尔认知测评量表(MoCA)及临床痴呆量表(CDR)评价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痴呆程度测定。分别测定两组患者的Hcy浓度。然后,对指标进行比较和相关分析。结果 SIVD组受检者血Hcy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血清叶酸及维生素B12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SIVD组受检者血Hcy水平随着痴呆程度增加而显著升高(P<0.05)。SIVD组患者的血浆Hcy水平与自身痴呆程度呈正相关(P<0.05),与MMSE及MoCA评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 高水平Hcy与SIVD的发生、发展相关,高Hcy血症是SIVD发病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氯氮平、利培酮对首发精神分裂症偏执型患者细胞因子的影响,探讨细胞因子与精神病理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58例首发精神分裂症偏执型患者给予氯氮平或利培酮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4周末、8周末、6月末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IL)-6、2、18和α-肿瘤坏死因子(TNFα)浓度,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估精神症状。结果 利培酮组患者IL-6和IL-2水平于4周末、TNFα水平于8周末、IL-18水平于6月末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或0.05);氯氮平组患者IL-2水平于4周末、IL-6和IL-18水平于6月末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或0.05)。治疗前IL-6水平与阳性症状分呈正相关(r=0.386, P<0.01),IL-2水平与总分、阳性症状分呈正相关(r=0.338、0.305, P<0.01、0.05),TNFα水平与总分呈正相关(r=0.283, P<0.05)。8周末血清IL-2、IL-6变化率与阳性症状变化率呈正相关(r=0.268、0.375, P<0.05、0.01),6月末IL-6、TNFα变化率与总分变化率呈正相关(r=0.365、0.362, P<0.05)。治疗前IL-6与IL-2、TNFα与IL-18呈正相关(r=0.356、0.291, P<0.01、0.05),8周末TNFα与IL-6呈正相关(r=0.332, P<0.01),6月末IL-6与IL-2变化率呈正相关(r=0.391, P<0.05)。结论 氯氮平和利培酮有相似的免疫抑制作用,血清细胞因子与精神分裂症精神病理之间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调查癌症患者癌性疼痛管理障碍的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 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问卷、疼痛管理障碍量表、疼痛知识问卷、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疼痛自我管理行为量表,调查123例不同癌症类别、不同疾病进展分期均存在癌性疼痛的患者。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确定癌症患者疼痛障碍的影响因素。 结果 癌症患者癌性疼痛管理障碍总均分为(2.63±0.43)分,处于偏高水平,疼痛知识水平得分为(52.0±15.13)分;一般自我效能感得分为(2.55±0.55)分;疼痛自我管理行为总分为(28.42±4.45)分。多元回归线性分析显示,文化程度、职业、费用来源、一般自我效能感、疼痛知识水平、疼痛自我管理是癌症患者癌性疼痛管理障碍的主要影响因素(P均<0.05),共解释总变异的37.5%。 结论 癌性疼痛管理障碍程度较高的患者,需要医护人员进行针对性的干预,从而降低疼痛管理障碍程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清蛋白因子水平与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症状和认知障碍的相关性及对认知障碍缺陷程度的预测作用,为临床评估精神分裂症认知受损严重程度及预后提供辅助方法。方法:选择2017年9月至2019年4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院确诊的7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患者组,以同一医院体检中心的65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使用ELISA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