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 通过比较不同剂量地塞米松对海水淹溺型急性肺损伤(SWD-ALI)的治疗作用,探讨地塞米松的应用价值并选择理想的治疗剂量.方法 健康成年新西兰兔28只,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4组:S组(制作SWD-ALI模型后不做任何处理)及DO.5组、D1组、D5组(制作SWD-ALI模型后,分别经耳缘静脉注入地塞米松磷酸钠0.5、1.0、5.0mg/kg).分别观察各组灌注前、灌注即刻(Omin)及灌注后30、60、120、180min时的呼吸频率、动脉血气及部分时间点血清TNF-a水平,于实验终点测定血清总蛋白含量,并进行肺组织病理学检查,测定肺湿/干重比、肺微血管通透指数.结果 海水灌注后各组动物均出现呼吸频数,D5组出现四肢阵挛;与s组比较,各地塞米松治疗组PaO2、PaCO2及BE均轻度改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均明显减少(P<0.01),肺组织湿/干重比、肺微血管通透指数、肺组织病理评分及TNF-a表达水平均显著减低(P均<0.01),除TNF-a水平下降以D5组为著外,其余各项指标改变均以D0.5组最为显著.结论 地塞米松治疗可有效改善低氧血症,减轻肺水肿和肺损伤程度,降低肺微血管通透性,减轻炎症反应,并且以小剂量使用更为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海水淹溺型肺损伤与淡水淹溺型肺损伤特征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通过复制海水和淡水淹溺型急性肺损伤大鼠模型,比较海水淹溺与淡水淹溺造成的急性肺损伤的特征与区别.方法 90只大鼠用随机数字法分为3组,即对照组、淡水淹溺组和海水淹溺组,每组在吸入淡水或海水后30min、1、2、4、8h时间点进行观察,每个时相点取6只大鼠用于实验.气管内灌注淡水或海水4ml/kg,建立急性肺损伤模型,分别检测动脉血气分析、肺湿/干重比值(W/D)、肺微血管通透性(PVMP)、血清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并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结果 大鼠吸入淡水或海水后,动脉血氧分压(PaO2)明显降低(P<0.05),海水淹溺组比淡水淹溺组降低更为明显(P<0.05).海水淹溺组和淡水淹溺组大鼠的肺W/D值、肺PMVP、血清和BALF中TNF-α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海水淹溺组较淡水淹溺组升高更明显(P<0.05).病理观察显示,海水淹溺组可见肺间质和肺泡水肿,肺组织灶性出血,并有以中性粒细胞为主的炎性细胞浸润;淡水淹溺组病理学改变与海水淹溺组相似,但损伤程度较轻.结论 海水淹溺较淡水淹溺所引起的肺微血管通透性增加更为明显,低氧血症、肺水肿和炎症反应更严重.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远隔预处理对兔肺缺血再灌注(I/R)损伤中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及呼吸指数(RI)的影响.方法 18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肺缺血再灌注组(I/R组)及远隔预处理组(R组),每组6只.分别于肺缺血前、再灌注60、120、180min抽取动脉血,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及白介素-10(IL-10)浓度.于肺缺血前、再灌注15、30、60、120、180min时行血气分析,测定肺泡-动脉氧分压差(A-aDO2)、动脉氧分压(PaO2)及RI(RI=A-aDO2/PaO2).实验结束处死动物,取左肺舌段组织测湿干重(W/D)比值;左肺下叶行支气管肺泡灌洗,计算肺通透性指数;取左肺中叶观察肺组织病理学改变,进行弥漫性肺泡损伤(DAD)评分.结果 与I/R组比较,R组再灌注后血清IL-6、TNF-α浓度明显降低(P<0.01),而血清IL-10浓度明显升高(P<0.01),且R组DAD评分、W/D值和肺通透性指数明显降低(P<0.05).与C组比较.R组上述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R组和C组病理改变明显轻于I/R组.与缺血前比较,I/R组再灌注后60,120、180min血清IL-6、TNF-α浓度显著升高(P<0.05),血清IL-10浓度降低,以再灌注60min时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远隔预处理可调整机体促炎系统及抗炎系统动态平衡,对I/R损伤肺组织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海水淹溺型急性肺损伤(SWD ALI)后血清及组织血管内皮乍长因子(VEGF)及其可溶性受-1(sVEGFR-1)的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 健康成年新西兰兔28只,采用随机数字法均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制作SWD-ALI模型),分别用于3h和6h时间点(每组7只)的观察.分别检测各组动物的肺微血管通透指数、肺湿/干重比和肺组织病理学评分;ELISA法榆测血清、肺泡灌洗液(BALF)及肺组织的VEGF及sVEGFR-1表达,RT PCR法检测肺组织mRNA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VEGF在肺组织的分布.结果 海水淹溺后,肺组织湿/干重比、肺微血管通透指数均增高,肺组织病理损伤重,6h时点肺组织湿/干重比略低于3h.而肺组织病理学积分仍高于3h.血清中VEGF和sVEGFR-1水平均明显升高,并与损伤时间(r=0.837,r=0.761,P<0.01)和病理积分呈正相关(r=0.796,r=0.839,P<0.01).VEGF和sVEFR-1在肺组织及BALF中的表达均明显减低,两者mRNA的表达也明显减低,6h时有所回升.免疫组化提示VEGF在对照组大量表达,分布均匀,淹溺后表达明显减少,分布不均.结论 SWD-ALI时,VEGF和sVEGFR-1表达异常,两者变化规律一致,其水平与肺损伤的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5.
海水和淡水肺内灌注对兔肺损伤作用的实验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海水和淡水肺内灌注引起兔肺损伤情况的异同.方法 21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正常组、海水灌注组和淡水灌注组,将等量海水和淡水通过气管插管灌入兔肺内,3 h后观察兔在症状学、血气分析、血液动力学、肺损伤指标、组织学等方面的变化,并将上述指标进行统计学处理,观察肺组织损伤程度的异同.结果 血气分析、炎症因子检测、肺组织学损伤评分结果显示,等量海水和淡水灌注均可在一定程度上对实验兔的肺组织造成损伤,且海水灌注对肺组织的损伤要重于淡水灌注(P<0.05).结论 海水肺内灌注造成的肺组织损伤重于淡水灌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海水淹溺型急性肺损伤早期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kappa B,NF-κB)活性及相关细胞因子动态变化。方法 36只新西兰兔随机分成对照组(0 h)和海水灌注后1、3、6、12、24 h组。灌注组经气管插管灌注2 ml/kg海水。观察各组动物血气分析的变化。计算肺湿干重比值、肺通透指数。以非放射性凝胶迁移实验分析肺组织NT-κB活性,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肺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白介素(interleukin,IL)-1β、IL-10浓度,同时进行病理学检查,计算肺病理评分。结果与对照组比,海水灌注组氧合指数迅速低至300 mmHg以下,持续时间长达6 h(P<0.01);肺大体标本淤血水肿严重,显微镜下可见炎症细胞浸润等急性肺损伤病理学征象;肺湿干重比于海水灌注后3 h达高峰,肺通透指数及肺病理评分以海水灌注后6 h组数值最高;肺组织NF-κB活性及TNF-α、IL-1β、IL-10表达量显著增高,并于6 h达高峰。海水淹溺型急性肺损伤早期NF-κB活性与TNF-α、IL-1β、IL-10及肺病理评分正相关(P<0.05),TNF-α、IL-1β、IL-10与肺病理评分、肺通透指数亦密切相关(P<0.05)。结论 NF-κB活化在海水淹溺型急性肺损伤早期与细胞因子过度释放密切相关,在肺组织炎症反应和病理损害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海水淹溺型急性肺损伤早期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kappa B,NF-κB)活性及相关细胞因子动态变化。方法 36只新西兰兔随机分成对照组(0 h)和海水灌注后1、3、6、12、24 h组。灌注组经气管插管灌注2 ml/kg海水。观察各组动物血气分析的变化。计算肺湿干重比值、肺通透指数。以非放射性凝胶迁移实验分析肺组织NT-κB活性,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肺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白介素(interleukin,IL)-1β、IL-10浓度,同时进行病理学检查,计算肺病理评分。结果与对照组比,海水灌注组氧合指数迅速低至300 mmHg以下,持续时间长达6 h(P<0.01);肺大体标本淤血水肿严重,显微镜下可见炎症细胞浸润等急性肺损伤病理学征象;肺湿干重比于海水灌注后3 h达高峰,肺通透指数及肺病理评分以海水灌注后6 h组数值最高;肺组织NF-κB活性及TNF-α、IL-1β、IL-10表达量显著增高,并于6 h达高峰。海水淹溺型急性肺损伤早期NF-κB活性与TNF-α、IL-1β、IL-10及肺病理评分正相关(P<0.05),TNF-α、IL-1β、IL-10与肺病理评分、肺通透指数亦密切相关(P<0.05)。结论 NF-κB活化在海水淹溺型急性肺损伤早期与细胞因子过度释放密切相关,在肺组织炎症反应和病理损害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罗格列酮对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肺损伤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罗格列酮对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SAP)肺损伤的影响.方法 逆行胰胆管注射5%牛磺胆酸钠(0.1 ml/100 g)建立大鼠SAP模型.对照组逆行胰胆管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干预组于造模前30 min经股静脉注射罗格列酮(6 mg/kg).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肺组织NF-κB、MMP-9的表达情况,同时观察各组血清淀粉酶、肺湿/干重比率及肺损伤评分的变化.结果 应用罗格列酮后NF-κB的活化受到抑制,MMP-9的表达降低,血清淀粉酶水平降低、肺湿/干重比率减低,肺损伤减轻,以6、12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应用罗格列酮可以减轻SAP时肺脏的病理变化,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肺组织NF-κB的活化,从而降低MMP-9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9.
观察利多卡因对肠缺血再灌注(I/R)所致急性肺损伤(ALI)的保护作用。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4组(n=8):对照组,只分离而不阻断肠系膜上动脉;I/R组,肠I/R(60/180min);利多卡因组(2组),分别于再灌注即刻或再灌注60min后静脉给利多卡因2mg/kg。利多卡因再灌注即刻用药组MAP下降,肺通透性、血中TNF-α水平及肺组织TNF-α mRNA表达增高,与I/R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肺组织病理损害亦明显减轻;再灌注60min,用药对MAP、血中TNF-α水平无明显影响(P>0.05),病理损害也无明显改善。结果提示,预防性应用利多卡因可减轻肠I/R后肺损伤,可能与其减少PMN肺内聚集以及抑制TNF-α合成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建立大鼠肠缺血再灌注肺损伤(IIRI)模型,观察大鼠肠缺血再灌注肺损伤,肺组织中N-myc下游调节基因-2(NDRG2)表达水平的变化.方法50只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control)、缺血再灌注组(I/R)(其中根据缺血再灌注时间又分4个亚组),每组10只.缺血再灌注4个亚组选择缺血60min后分别再灌注30、60、120和180min,获取样本肺组织.术后样本行病理(HE)、湿干重比例(W/D)检测,免疫组化、Western-blot对NDRG2、核转录因子-κBp65(NF-κBp65)检测,RT-PCR方法对NDRG2在mRNA水平含量进行检测,TUNEL法对凋亡细胞进行检测.结果缺血再灌注组与对照组比较,缺血再灌注组肺泡壁增宽,肺泡腔内可见出血等炎症表现,W/D比值显著性升高(P<0.05),免疫组化显示NF-κBp65发生核转位现象,NF-κBp65蛋白水平表达明显升高(P<0.05),肺组织NDRG2在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缺血再灌注损伤可下调肺组织中NDRG2的表达,NDRG2可能通过对NF-κB通路进行调控,是导致缺血再灌注后肺损伤的靶向调控位点,对肠缺血再灌注肺损伤的大鼠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