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口牙线牵引辅助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治疗早期胃癌的效果及学习曲线。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9年10月于我院行ESD治疗的早期胃癌患者126例进行前瞻性分析。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牙线牵引组,每组63例。常规组给予常规ESD治疗,牙线牵引组给予经口牙线牵引辅助ESD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操作时间、整块切除率、完整切除率、术中出血量和并发症发生率;每组按时间顺序分为2个阶段,以单位时间内切割面积和手术时间评价学员学习曲线的变化。结果牙线牵引组的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和并发症发生率均少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整块切除率和完整切除率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学习曲线结果显示,2组的单位时间内切割面积随着手术例数的增多而增加,且牙线牵引组增加更明显;2组的手术时间随着手术例数的增多而减少,且牙线牵引组减少更明显。结论经口牙线辅助ESD治疗早期胃癌安全、有效,不仅可减少了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率等,而且操作者容易学习、操作更稳定。  相似文献   

2.
<正>胃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胃癌是指病灶不超过黏膜下层而无论有无转移的胃癌。早期胃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大大提高了胃癌患者的预后[1]。随着消化内镜诊断和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使早期胃癌病灶切除范围更加扩大,并且安全可靠,是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的补充和演进,目前已成为消化道早癌及其它肿瘤的内镜下切除的新技术[2]。为了探讨ESD治疗早期胃癌的最佳护理措施,现将我院128例经ESD治疗的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内镜黏膜切除术治疗结直肠息肉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本院 2020 年 3 月-2023 年 8 月期间收治的 175 例结直肠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案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采用热活检钳电凝电切,86 例)和观察组(采用内镜黏膜切除术,89 例).分析比较两组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和生活质量[SF-36 健康调查简表(Short Form 36 Health Survey,SF-36)].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息肉完全切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 1 个月、术后 6 个月SF-36 评分比较,两组均上升,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内镜黏膜切除术可提高手术效果,促进术后胃肠功能恢复,较少术后并发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直肠癌患者经腹腔镜辅助下直肠外翻拖出式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19年1月~2021年12月本院收治的125例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两组均在腹腔镜辅助下进行手术,对照组61例予以直肠前切除术、观察组64例予以直肠外翻拖出式手术.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安全性及术后1年复发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内排便次数、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发症发生率3.13%低于对照组14.75%(P<0.05);两组术后1年复发率比较(对照组8.20%VS观察组3.1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下直肠外翻拖出式手术治疗直肠癌患者疗效较好,且术后并发症及术后短期复发发生率较低,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6.
目的分析消化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早期食管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纳入早期食管癌患者99例,将其中以ESD为治疗方案的52例患者纳入ESD组,同期实施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的47例患者纳入EMR组,分析患者手术情况、术后情况、病灶切除效果、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结果与EMR组比较,ESD组手术时间和术后禁食时间较长,最大病灶直径较大,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抗生素使用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SD组病灶整块切除率及病灶完全切除率均高于EM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SD组患者术后12个月复发率低于EM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SD治疗直径较大的早期食管癌具有剥离病灶彻底、复发率较低的优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消化道难治性息肉患者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本院 2021年 9 月至 2023年 9 月期间收治的 89 例消化道难治性息肉患者临床资料,依据不同手术方法分为对照组(行内镜下高频电切术,n=44)和研究组(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n=45).比较两组手术指标和术后消化道功能,手术前后以酶联免疫法检白细胞介素-12(Interleukin-12,IL-12)、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水平;以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s,VAS)评估疼痛程度,于术后统计两组并发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住院时间、出血量均显著减少(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消化道功能恢复较快(P<0.05).术后,研究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术后疼痛感较轻(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消化道难治性息肉患者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能促进消化道功能恢复,减轻机体炎症反应,减轻术后疼痛感,促进患者快速恢复.  相似文献   

8.
奥氮平辅助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奥氮平辅助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34例难治性抑郁症患者在原抗抑郁剂盐酸帕罗西汀治疗的基础上合用奥氮平。观察时间8周,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2、4、8周末采用汉米尔顿抑郁量表、临床总体印象量表-严重程度量表评定疗效,采用副反应量表评定药物不良反应。结果自治疗2周末始,汉米尔顿抑郁量表、临床总体印象量表-严重程度量表评分比治疗前均有减少,差异有显著性。治疗8周末痊愈率12.90%,有效率51.61%,无效率35.49%,不良反应较轻。结论奥氮平辅助治疗难治性抑郁症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9.
早期胃癌(early gastric cancer,EGC)是指胃癌病变位于粘膜或粘膜下层,而无论病灶大小和是否有淋巴结转移。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是应用辅助技术在内镜下对消化道较小的无蒂浅表性恶性病变行病灶切除的方法。随着内镜技术和器械的改进与发明,EMR技术得到不断改进与创新,已成为治疗早期胃癌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0.
应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处理食管黏膜病变疗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处理食管早癌及癌前病变,评价其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0月至2009年10月分别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和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内镜检查及病理诊断为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35例患者,其中男性24例,女性11例;年龄38~78岁,平均年龄60岁。对患者行内镜下治疗,观察术中出血、穿孔及术后食管狭窄的发生情况,统计病灶完整大块切除率与组织学完全切除率,通过随访评价复发或转移情况,对内镜治疗短期效果进行初步评价。结果完成ESD操作28例,7例(20.0%)改为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切除,手术耗时20~125min,平均耗时65 min。颈部气肿1例,术中穿孔2例(5.7%),术中少量出血8例(22.9%),术后延迟性出血1例。组织学治愈26例(74.3%)。除2例手术治疗外,32例完成随访,1例(3.3%)失访。随访4~26个月,中位随访时间10个月。随访中,3例复发,复发率9.4%(3/32),3例发生术后食管狭窄包括1例复发病例。结论 ESD治疗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具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在内镜超声指导下的食管黏膜下肿瘤切除术的应用。方法 2010年1月至2013年5月79例疑为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患者进行内镜超声检查,并行内镜下黏膜下肿块切除和病理学检查,对比内镜超声检查与病理学检查结果,分析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内镜超声检查准确提示了肿瘤所在层次,通过内镜下黏膜下肿瘤切除术切除了所有病变,术后5例发生少量出血,6例因切除黏膜较多造成食管狭窄,经处理后预后可。结论内镜超声检查能够准确判断黏膜下肿瘤,可用于指导黏膜下肿瘤切除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经完全腹膜外行补片植入术(Total extraperitoneal prosthesis,TEP)治疗腹股沟疝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20年4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手术的腹股沟疝患者9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平片无张力修补术治疗,n=47)和研究组(TEP治疗,n=47).对比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同时于术前、术后24 h、术后1 w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疼痛情况,并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手术、下床、住院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组VAS评分皆逐渐下降,其中研究组术后24 h、术后1 w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10.64%)低于对照组(27.66%)(P<0.05).结论:将腹腔镜下TEP应用于腹股沟疝患者的治疗中疗效确切,能有效缓解疼痛感,可促进患者恢复,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胃间质瘤的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5例在我院行ESD治疗的胃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归纳分析其临床特征、病理结果、并发症及远期疗效。结果 25例患者均一次性完整切除病变,病变直径0.6~7.6 cm,平均3.0 cm。手术时间15~154 min,平均65 min。1例术中出血200 m L,予止血钳成功止血。4例发生术中穿孔,穿孔率16%,均采用金属钛夹成功关闭。1例切除肿瘤过大,取出时致食道黏膜机械性撕裂伤。术后住院时间为4~21 d,平均7.3 d。术后随访13~54个月,平均30个月,均未见肿瘤复发及远处转移。结论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胃间质瘤远期有效,可作为无远处转移的胃间质瘤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肿瘤组织内植入碘-125放射性粒子(^125I粒子),通过佗^125I粒子发出的γ射线对肿瘤细胞进行近距离、低剂量、持续性、毁灭性的杀伤,是目前国内外肿瘤治疗的热点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清胰汤辅助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 2020 年7 月至 2022 年7月本院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 76 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 38 例.对照组采取乌司他丁等治疗;研究组采取清胰汤辅助乌司他丁治疗,两组均治疗 14 d后进行数据观察,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中医症候积分、胰腺功能改善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的腹痛剧烈、胸闷腹胀、恶心呕吐及便溏不爽等中医症候积分均无显著差异.治疗后两组的中医症候积分均下降,且研究组的中医症候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尿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与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均比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研究组腹痛消失时间、发热消失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与腹胀消失时间均比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率比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清胰汤辅助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可提高疗效,改善临床症状,促进胰腺功能及胃肠功能恢复,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布地奈德压缩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妊娠期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 2022年 8 月至2023年 9 月期间本院收治的 112 例妊娠期支气管炎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 112 例妊娠期支气管炎患者分为对照组(予常规治疗,60 例)和试验组(予布地奈德压缩雾化吸入辅助常规治疗,62 例).分析对比两组治疗前、治疗 2 m后的临床疗效、症状消退情况及不良反应,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测定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C-反应蛋白(C-reaction protein,CRP)、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结果:治疗后,试验组的临床总有效率(95.16%)显著高于对照组(83.33%)(P<0.05).试验组的咳嗽消失时间、退热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喘息消失时间均比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治疗后,两组的TNF-α、CRP、IL-6 水平均显著下降,且试验组比对照组的降低幅度显著更大(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妊娠期支气管炎患者中使用布地奈德压缩雾化吸入辅助治疗,能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炎性因子水平,且用药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7.
18.
为验证本研究基于磁锚定技术的磁性水凝胶在辅助内镜下黏膜剥离术中的效果,以微米级的Fe3O4颗粒与海藻酸钠配置质量分数为50%的磁流体,以葡萄糖酸钙为离子交联剂,使海藻酸钠磁流体快速凝胶化形成磁性水凝胶。以猪离体的食管和胃为模型,借助双通道注射装置将磁流体与钙剂同时注射到待切除的黏膜,放置锚定磁体,观察术野中黏膜剥离面显露情况。经双通道注射装置可便捷地将海藻酸钠磁流体和钙剂同步注射到食管和胃黏膜内。在钙剂作用下,海藻酸钠磁流体可迅速发生凝胶化反应,形成磁性水凝胶。在锚定磁体磁场力作用下,注射有磁性水凝胶的黏膜被有效吸引,充分显露黏膜下层的剥离面,并为ESD提供清晰的术野和足够的组织张力。体外模拟实验结果显示,基于磁锚定技术的磁性水凝胶黏膜下注射可有效显露黏膜剥离面术野并提供足够的组织张力,有助于ESD操作。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宫腔镜刨削(IBS)系统治疗子宫内膜息肉(EP)、黏膜下子宫肌瘤(SMM)及流产后宫腔残留(ITR)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将接受IBS系统治疗的EP、SMM及ITR共131例为研究组(IBS组),同期接受普通宫腔镜电切系统治疗的154例为对照组(普通电切组),分别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情...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黏膜下隧道内镜切除术(STER)治疗大直径(大于3 cm)食管上皮下肿瘤(SETs)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28例肿瘤直径超过3 cm的食管SETs患者为研究对象,予以STER治疗,观察瘤体完全切除率,观察术中、术后不良反应及术后有无肿瘤残留与复发等。结果 28例肿瘤均完全切除,手术成功率100%。手术时间34~272 min,平均66 min,瘤体直径为3~7 cm,平均4.3 cm,术后病理均提示平滑肌瘤。4例术中或术后发现局限性皮下气肿或纵隔气肿,经保守治疗后恢复,未出现严重不良事件。28例术后随访12~65个月,平均37个月,未见肿瘤残留及复发。结论STER治疗大直径(大于3 cm)食管SETs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费用低廉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