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该文探究靶向调控AKT/mTOR信号通路后,对人骨肉瘤细胞株(MG63)增殖、凋亡、自噬及成骨分化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RT-PCR检测在不同恶性程度骨肉瘤细胞中AKT、mTOR基因表达的情况;选择靶向mTOR信号通路的抑制剂雷帕霉素和激活剂3-苄基-5-(2-硝基苯氧甲基)-γ-丁内酯(3-BDO),分别用CCK-8检测细胞增殖;DAPI染色、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凋亡;碱性磷酸酶(ALP)染色检测早期成骨能力;茜素红染色检测中晚期成骨能力;Western blot技术检测自噬相关蛋白及分化抑制因子(Id1)表达。结果显示,AKT/mTOR表达情况与骨肉瘤恶性程度有关;通过靶向抑制AKT/mTOR信号通路后,可抑制骨肉瘤细胞MG63增殖,促进凋亡,上调自噬水平,抑制其早、晚期成骨分化;靶向激活AKT/mTOR信号通路后,对骨肉瘤细胞MG63增殖、凋亡无明显影响,下调自噬水平,但可促进其早、晚期成骨分化。该研究表明,靶向调控AKT/mTOR信号通路与分化抑制因子(Id1)表达有关,可进一步阐明骨肉瘤发病机制,为诱导分化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绿原酸对人骨肉瘤MG63细胞增殖、侵袭、迁移及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检测细胞增殖,细胞侵袭实验(Transwell)及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侵袭性及迁移性,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细胞干性基因及凋亡相关基因,凋亡试剂盒检测细胞凋亡比例。结果:在100μg/mL绿原酸干预的实验组中MG63细胞增殖减慢,细胞干性基因较对照组表达降低,侵袭性及迁移性经绿原酸处理后也相应降低,抗凋亡基因Bcl-2表达下降,细胞凋亡比例增加。结论:绿原酸对MG63人骨肉瘤细胞的增殖、侵袭、迁移具有抑制作用并促进MG63细胞的凋亡,有望成为治疗骨肉瘤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3.
该文主要研究microRNA-708-5p(miR-708-5p)在骨肉瘤细胞中的表达及对细胞凋亡、迁移的影响及机制。该研究利用miRNA基因芯片筛选差异表达miRNA; qRT-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检测miR-708-5p在骨肉瘤细胞株MG63和正常细胞hMSC、HS-5中的表达;通过阳离子脂质体介导法过表达miR-708-5p;分别用Hoechst 33258染色、流式细胞术、划痕实验、Transwell法检测凋亡和迁移;通过qRT-PCR检测miR-708-5p、ZEB1(Zinc?nger E-box binding homeobox 1)的RNA水平; Western blot检测E-cadherin、N-cadherin、ZEB1蛋白表达;利用TargetScan和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预测并验证miR-708-5p与ZEB1的靶向关系。结果显示, miR-708-5p在MG63中表达下调,恢复miR-708-5p表达水平可诱导MG63细胞凋亡并抑制迁移。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过表达miR-708-5p可上调E-cadherin,下调N-cadherin和ZEB1。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显示, miR-708-5p可直接靶向ZEB1。敲低ZEB1可抑制MG63迁移。该项研究结果表明, miR-708-5p可诱导骨肉瘤细胞凋亡,且通过靶向ZEB1来抑制迁移。  相似文献   

4.
前期经基因芯片筛选发现,同源盒基因1(distal-less homeobox 1,DLX1)低表达是导致骨肉瘤形成的关键基因。该研究在此基础上,拟通过过表达DLX1探讨其对骨肉瘤细胞MG63迁移和侵袭等生物学特征的影响,并初步揭示其作用途径。采用含DLX1基因的重组腺病毒Ad DLX1(adenovirus distal-less homeobox 1)和空载腺病毒Ad RFP(adenovirus red fl uorescence protein)分别感染人骨肉瘤细胞MG63,观察细胞荧光表达情况,并用RT-PCR和Western blot验证DLX1表达水平;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DAPI染色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水平;CCK-8检测细胞增殖能力;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中β-catenin的表达。结果显示,与对照组(Ad RFP感染组)相比,Ad DLX1能显著增加MG63细胞中DLX1的表达,并导致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下降,但细胞增殖和凋亡情况无明显改变。DLX1过表达还可以上调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中β-catenin的表达。该研究表明,DLX1可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抑制骨肉瘤细胞MG63的迁移和侵袭。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采用miR-133a mimics瞬时转染骨肉瘤细胞系MG63对其细胞增殖和凋亡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miR-133a mimics瞬时转染骨肉瘤细胞系MG63,以miR-negative control(NC)mimics作为阴性对照.通过RT-PCR法检测miR-133a在转录水平的表达,CCK法检测其对增殖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miR-133a mimics对MG63细胞凋亡作用的影响.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miR-133a的靶基因,并对其靶基因进行基因功能分析.结果:(1)miR-133a mimics成功转染MG63细胞,并经RT-PCR检测可有效表达.(2)转染48h后,miR-133a mimics组与miR-NC mimics组比较,增值活性明显降低(P<0.01).(3)miR-133amimics组与miR-NC mimics组和正常细胞相比,其凋亡率显著上升(P<0.01).(4)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miR-133a的靶基因,部分发挥抑制细胞增殖和凋亡的作用.结论:miR-133a对人骨肉瘤细胞MG63的增殖和凋亡能力可能存在调控作用,可能成为骨肉瘤治疗的潜在候选靶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发状分裂相关增强子Hey1在骨形态发生蛋白9(BMP9)诱导的小鼠间充质干细胞(MSCs)C3H10T1/2成骨分化中的作用。方法:包装Hey1、BMP9以及GFP的过表达慢病毒,并分别作用于C3H10T1/2细胞,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Hey1、BMP9以及GFP的慢病毒是否包装成功,碱性磷酸酶(ALP)检测早期成骨指标ALP的变化,茜素红S染色检测晚期成骨指标钙盐沉积,MTT检测Hey1对BMP9调控的C3H10T1/2细胞增值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Hey1对BMP9调控的C3H10T1/2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Hey1、BMP9以及GFP的慢病毒包装成功;在成骨分化早期,过表达Hey1基因可促进BMP9调控的C3H10T1/2细胞的成骨分化与增殖;在成骨分化晚期,过表达Hey1基因可促进BMP9诱导的C3H10T1/2细胞的成骨分化,并将BMP9调控的C3H10T1/2细胞周期阻滞在G1期。结论:Hey1基因可参与调控BMP9诱导的小鼠C3H10T1/2细胞的早晚期成骨分化,并对细胞的增殖与周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人骨形态发生蛋白12对人骨肉瘤细胞的生物学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人骨形态发生蛋白(human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s,hBMP)12对人骨肉瘤细胞株MG63和U2OS的作用,分别用hBMP12重组腺病毒(AdBMP12)以及含重组hBMP12(recombinant hBMP12,rhBMP12)的条件培养液干预人骨肉瘤细胞MG63和U2OS,利用台盼蓝拒染法、TUNEL法、吖啶橙/溴乙啶(AO/EB)荧光双染法、Transwell小室和碱性磷酸酶活性测定法分别检测细胞增殖、凋亡、迁移以及成骨分化能力的变化.与相应对照组相比,AdBMP12和含rhBMP12的条件培养液的干预致两种骨肉瘤细胞株细胞存活率降低,并呈一定的时间依赖性;凋亡率均随时间延长而增加,并且两种检测方法的结果一致;不同时间点的细胞穿膜数均明显减低;碱性磷酸酶活性在干预3d后开始逐渐增加,至第9d仍可观测到.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无论是以腺病毒介导基因转入还是重组蛋白直接作用方式,hBMP12都可以抑制人骨肉瘤细胞株MG63和U2OS的增殖和迁移,并诱导其凋亡和向成骨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8.
该研究探讨人尿源性干细胞(human urine-derived stem cells,hUSCs)及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UC-MSCs)的生物学性状差异。分离培养hUSCs及hUC-MSCs,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流式细胞术检测干细胞表面标记物,锥虫蓝拒染实验及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划痕实验及Transwell迁移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染色、茜素红染色、油红O染色及阿利新蓝染色评估多向分化潜能。hUSCs为米粒状贴壁生长细胞,hUC-MSCs为长梭形贴壁细胞,呈旋涡状排列生长,两种细胞表型分析相似,均表达多种间充质干细胞标志物,但CD24在hUC-MSCs表达阳性,而CD105在hUSCs表达阳性。hUC-MSCs的增殖及迁移能力优于hUSCs,但后者的克隆形成能力更强。hUSCs及hUCMSCs都具有成骨、成脂、成软骨分化能力,hUC-MSCs的成骨能力强而hUSCs的成脂能力强。该研究成功分离培养出增殖能力强并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hUSCs,该细胞与hUC-MSCs相比具有相似的生物学性状,可作为再生医学自体移植的理想种子细胞来源。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Periostin(骨膜蛋白)表达上调对雌性去势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成骨分化、细胞增殖与凋亡特性的作用。方法:通过去势手术建立雌性大鼠骨质疏松模型,待建模成功后分离培养并鉴定BMSCs,利用含有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和大鼠Periostin基因的重组慢病毒转染P3代BMSCs,成骨诱导后鉴定其成骨分化能力改变,流式细胞仪检测其细胞周期以及细胞凋亡率的变化。结果:成功建立骨质疏松模型;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绿色荧光提示慢病毒载体实现转染并表达目的蛋白;慢病毒转染组BMSCs成骨诱导后ALP及茜素红染色较去势组BMSCs染色加深;慢病毒转染组BMSCs的S期细胞比例为(17.07±0.56)%,显著高于去势组BMSCs的S期细胞比例(8.42±0.0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病毒转染组BMSCs的细胞凋亡率为(7.3±0.1)%,显著低于去势组BMSCs的凋亡率(12.05±0.55)%,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eriostin表达上调可提高去势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分化及细胞增殖能力,并对其凋亡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通过基因转染正向调节HPSE-1,体外对骨肉瘤细胞系恶性特质的影响.方法:转染HPSE-1基因至骨肉瘤细胞系MG-63,检测HPSE-1 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进一步应用MTT试验和Transwell侵袭试验观察稳定转染的细胞的增殖力和侵袭力的影响.结果:成功建立稳定转染HPSE-1基因的MG-63细胞系MG-63-HPSE,且该细胞系在mRNA和蛋白水平均发现HPSE-1表达增高,MTT和Transwell试验结果发现MG-63-HPSE细胞的增殖力和侵袭力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基因转染后过表达HPSE-1的骨肉瘤细胞系体外表现出增强的增殖和侵袭活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microRNA-155(miR-155)对骨肉瘤Saos2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的影响以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利用实时荧光定量(qRT-PCR)实验检测miR-155在正常成骨细胞与骨肉瘤Saos2细胞中的表达水平,以及miR-155-mimic、miR-155-inhibitor的转染效率。采用CCK-8实验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Transwell实验和划痕实验分别检测Saos2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内的STAT3磷酸化水平以及SOCS1表达水平,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进行靶基因验证。结果:miR-155在骨肉瘤Saos2细胞中表达明显高于正常成骨细胞(P0.001)。在分别转染miR-155-mimic和miR-155-inhibitor后,Saos2细胞内miR-155表达水平明显上调和下降(P0.001)。过表达miR-155可促进Saos2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降低SOCS1的蛋白水平,上调STAT3的磷酸化水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相反,降低miR-155水平可抑制Saos2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骨肉瘤Saos2细胞中高表达的miR-155可以通过抑制SOCS1表达来激活STAT3信号通路进而促进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因此,靶向抑制miR-155表达可以作为潜在治疗骨肉瘤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窖蛋白-1(caveolin-1)是胞膜窖(caveolae)中重要的结构和功能蛋白.Caveolin-1参与细胞的多种生命活动并与恶性肿瘤的发生相关.为探讨caveolin-1对胰腺癌细胞PANC1的体外增殖、迁移、侵袭以及裸鼠体内成瘤能力的影响,通过基因转染技术培育caveolin-1过表达细胞株PANC1/cav-1作为实验组,转染空载体细胞株PANC1/vector作为对照组,采用RT-PCR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caveolin-1的表达量,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软琼脂细胞克隆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侵袭小室实验检测癌细胞迁移和侵袭的能力,建立裸鼠皮下种植瘤模型并检测肿瘤组织的增殖与凋亡.PANC1/cav-1中的caveolin-1表达稳定,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细胞株和亲本细胞株(P<0.01),细胞周期检测显示大量PANC1/cav-1细胞被抑制于G0/G1期,caveolin-1抑制PANC1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在裸鼠的体内实验中,caveolin-1显著抑制PANC1细胞在裸鼠体内的生长,Ki-67染色和TUNEL染色表明在PANC1细胞中过表达caveolin-1,可以抑制肿瘤增殖并诱导肿瘤凋亡.上述结果表明,caveolin-1可能通过对胰腺癌细胞周期的影响(抑制于G0/G1期),抑制胰腺癌PANC1细胞在体内外的增殖、迁移和侵袭,并导致肿瘤凋亡.  相似文献   

13.
该文研究了在诱导小鼠间充质干细胞C3H10T1/2细胞成骨分化过程中miR-155的作用及其是否是通过调控BMP9/Smad(bonemorphogenetic protein 9/drosophila mothers against de-capentaplegic)信号通路发挥作用。在诱导C3H10T1/2细胞成骨分化过程中,采用实时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q RT-PCR)检测miR-155水平的变化。转染miR-155模拟剂(miR-155)至C3H10T1/2细胞后,miR-155水平显著增高(P0.001),而转染其抑制剂(anti-miR-155)至C3H10T1/2细胞后,miR-155水平显著降低(P0.001)。转染后成骨诱导培养基诱导成骨7 d,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活性及染色结果显示,miR-155能显著降低C3H10T1/2细胞成骨分化过程中的ALP活性(P0.01)、减弱ALP染色,而anti-miR-155则能逆转其作用。成骨诱导14 d茜素红S染色结果显示,miR-155组钙盐结节较对照组少,下调miR-155的水平后,钙盐沉积结节增多。q RT-RCR检测结果显示,miR-155显著降低BMP9 m RNA水平(P0.001),且miR-155组成骨基因Runx2和ALP表达均显著低于对照NC组(P0.05、P0.01)。Western blot检测BMP9、Runx2和p-Smad1/5/8蛋白质水平,结果显示,miR-155组蛋白质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P0.05、P0.001)。该研究结果提示,miR-155对C3H10T1/2细胞成骨分化的抑制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BMP9/Smad信号通路发挥作用的。  相似文献   

14.
该文主要探讨了长链非编码RNA PVT1(long non-coding PVT1,Lnc RNA PVT1)对胃癌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荧光定量PCR检测人胃癌细胞HGC-27、MGC-803和胃黏膜细胞GES-1中长链非编码RNA PVT1的表达水平;采用过表达技术和RNAi干扰技术分别上调和下调胃癌细胞MGC-803和HGC-27中PVT1的水平,CCK-8实验检测胃癌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细胞划痕和Transwell实验检测胃癌细胞的迁移能力;Western blot和荧光定量PCR检测p21和E-cadherin蛋白的表达。结果显示,胃癌细胞中Lnc RNA PVT1的表达显著高于胃黏膜细胞(P0.01),过表达PVT1后,胃癌细胞MGC-803的增殖和迁移能力明显增强(P0.01),p21和Ecadherin蛋白的表达明显降低(P0.01);而下调胃癌细胞中PVT1的表达后,胃癌细胞HGC-27的增殖和迁移能力明显下降(P0.01);p21和E-cadherin蛋白的表达明显增加(P0.01)。以上结果表明,胃癌细胞中Lnc RNA PVT1的水平显著高于胃黏膜细胞,Lnc RNA PVT1可以促进胃癌细胞增殖和迁移,有可能是通过调控p21和E-cadherin的表达发挥上述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miR-221对甲状腺乳头癌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培养人甲状腺乳头癌细胞株BCPAP、K1、TPC-1和正常甲状腺细胞株Nthy-ori 3-1。将实验分为四组:A:miR-221模拟物组;B组:miR-221抑制物组;C:无关序列组;D:空白对照组。RT-q PCR的方法检测miR-221在各个细胞中的表达以及转染后各组细胞的表达;MTT实验检测转染后各组细胞的增殖;划痕实验检测转染后各组细胞的迁移能力;流式细胞仪检测转染后各组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RT-qPCR检测miR-221在三个细胞株的表达情况显示,miR-221甲状腺乳头癌细胞株TPC-1的表达最高,因此选择TPC-1作为后续的研究;miR-221在转染后各组细胞的表达量显示,转染miR221模拟物的miR221的表达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转染miR221抑制物的miR221的表达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01);MTT实验结果显示,转染miR-221模拟物组细胞的增殖速度最快,转染miR-221抑制物组细胞的增殖速度最慢,miR-221模拟物组和miR-221抑制物组细胞从第三天开始与空白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1),无关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划痕实验结果显示,转染miR-221模拟物组细胞的迁移数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转染miR-221抑制物组细胞的迁移数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1),无关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流式细胞仪结果显示,转染miR-221模拟物组细胞凋亡率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1),转染miR-221抑制组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01),转染无关对照对细胞凋亡无影响(P0.05)。结论:过表达miR-221可促进细胞增殖、迁移,抑制细胞凋亡。抑制miR-221表达可降低细胞增殖、迁移,增加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6.
该研究探讨了抑制Notch信号通路联合沉默Id1对人骨肉瘤细胞MG63的恶性生物学行为及成骨分化的影响.采用Notch信号通路抑制剂DAPT、沉默Id1重组腺病毒分别或联合处理MG63细胞,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分组处理MG63细胞后Notch1、Jagged1、Id1蛋白的表达;CCK8检测分组处理后MG6...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观察SDF-1/CXCR4信号轴在BMP9促C2C12细胞成骨分化过程中的作用,通过重组腺病毒过表达BMP9,检测对C2C12细胞中SDF-1及受体CXCR4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同时利用重组腺病毒或中和抗体干扰SDF-1/CXCR4,与BMP9先后作用于C2C12细胞,通过定量测定碱性磷酸酶(ALP)、染色测定ALP表达、免疫细胞化学测定骨钙蛋白(OCN)表达、茜素红S染色测定钙盐沉积、Real-time PCR检测成骨相关转录因子Runx2和Osx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成骨分化信号通路MAPK和Smad的变化。结果显示,BMP9能明显抑制C2C12细胞中SDF-1、CXCR4的表达(P<0.01),且具有剂量和时间依赖性;预先干扰SDF-1/CXCR4能明显影响由BMP9介导的早、中期成骨标志物ALP、OCN及早期转录因子Runx2、Osx的表达(P<0.01)和MAPK、Smad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变化(P<0.05);外源性SDF-1并不能影响晚期成骨标志物钙盐沉积。提示SDF-1/CXCR4信号轴在由BMP9介导的C2C12细胞成骨分化早、中期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通过pcDNA3.1-rh BMP-2质粒转染小鼠间充质干细胞C3H10T1/2研究其成骨能力和增殖效应,探讨BMP-2的释放规律。将预先准备好的重组rhBMP-2质粒转染至C3H10T1/2细胞,利用G418抗药性筛查转染成功的细胞。将研究实验细胞分为转染组、空载组、空白组。通过ELISA检测各组细胞上清液中的BMP-2含量,CCK-8试剂盒检测各组细胞的增值活性,通过测定ALP活性和进行ALP、钙茜素红染色,检测各组细胞成骨活性。结果显示转染组BMP-2浓度随着时间推移逐渐达到高峰并维持一段时间,各检测点均明显高于空白组和空载组(p0.05),转染组细胞较其余两组更具增殖活性、成骨活性(p0.05)。此结果表明C3H10T1/2细胞是pcDNA3.1/rhBMP-2重组质粒的良好宿主,转染后能在一定时间内平稳和持续地表达外源性BMP-2,有较强诱导细胞成骨分化能力。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讨N-myc下游调节基因1 (NDRG1)过表达对胆囊癌细胞系GBS-SD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本研究采用脂质体介导的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EGFP-NDRG1-N3瞬时转染人胆囊癌GBS-SD细胞,Western blotting检测NDRG1蛋白的表达;MTT比色法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GBS-SD细胞转染pEGFP-NDRG1-N3重组质粒后经表阿霉素(0.4μg/mL)诱导其凋亡,采用Hoechst 33258染色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ingt检测Bcl-2、Cleaved caspase-3和Bid蛋白的表达。MTT检测显示,NDRG1过表达组细胞在48 h和72 h的增殖速度均显著高于空载组和对照组(p0.05)。Transwell检测显示,与对照组和空载组相比,NDRG1过表达组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明显增强。Hoechst 33258染色和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经表阿霉素诱导细胞凋亡后,空载组细胞的凋亡率最高,NDRG1过表达组细胞的凋亡率低于空载组,但显著高于对照组。Western blotting检测显示,与对照组和空载组相比,NDRG1过表达组细胞中Bcl-2的表达明显上调,而Cleaved caspase-3和Bid的表达明显下调。本研究表明NDRG1基因过表达可显著促进胆囊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并抑制其凋亡,其分子机制可能是上调的NDRG1基因能有效调节与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从而发挥其介导作用。因此,NDRG1基因可能成为胆囊癌研究中一个新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的七氟醚(Sev)、异氟醚(Iso)对骨肉瘤MG63细胞增殖、凋亡及对顺铂化疗敏感性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骨肉瘤MG63细胞。用噻唑蓝比色法(MTT法)检测不同浓度七氟醚和异氟醚对MG63细胞增殖的影响。平板克隆形成检测不同浓度七氟醚和异氟醚对MG63细胞克隆形成率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结果:七氟醚、异氟醚对骨肉瘤MG63细胞增殖有一定抑制作用(P0.05),相对其它浓度5.1%Sev和2.6%Iso抑制作用更明显(P0.05)。七氟醚、异氟醚对骨肉瘤MG63细胞克隆形成有抑制作用(P0.05)。不同浓度Sev、Iso促进MG63凋亡作用不明显(P0.05)。2.5%Sev、2.0%Iso使骨肉瘤MG63细胞对顺铂诱导的凋亡率降低(P0.05)。结论:不同浓度的七氟醚、异氟醚可抑制骨肉瘤MG63细胞的增殖及克隆形成,高浓度的七氟醚、异氟醚对其增殖抑制作用更明显。七氟醚和异氟醚不促进骨肉瘤MG63细胞的凋亡,但可以降低其对顺铂化疗敏感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