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茶艺变迁中的明代中晚期园林茶寮及其空间组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明代中晚期图文史料,以图文互证的方法,从宋明文献及图画中的饮茶程式变迁出发,结合明代丰富的茶画与茶事文献,梳理了入明后茶寮兴起及与其相应的空间组合图式,并由此归纳了明代以茶寮为基础的新型茶艺活动的园林特征。并由此提炼了专室式、组合式、外联式三类茶寮类型,及其相应的位置经营、功能组合与园林环境的空间图式。证实了园林活动是园林空间形塑的重要动力,并对理解中国园林动态发展历程提供了积极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
毛华松  李越  王飞 《中国园林》2020,36(10):127-132
宋代是文人园林定型的关键阶段。揭示宋代园林生活、空间组织变迁及其时代特征,是理解文人园林审美的重要基础。以宋代典型的园林活动"西园雅集"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历代西园雅集图文解读,提取"观书""作画""抚琴""题石""说经"5类诗情画意园林活动和相应场景要素、组织方式等共性图像符号。进而纵向对照西汉至唐代知名的雅集活动模式,归纳了西园雅集在活动人群上的儒道释兼容、活动类型上的诗画禅意、空间上的集群串联式结构、审美上的主客体融合等文人园林雅集特征。对理解园林活动对中国园林空间组织变迁上的影响,有着积极的理论补充意义。  相似文献   

3.
园林是空间的艺术,中国古典园林借助多种空间营造手法创造了丰富多样的园林空间。文章在概括空间与园林空间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古典园林的空间营造手法、空间特征,并从其对现代园林和建筑设计影响的角度探索了古典园林空间设计手法的现代化表现,从中感受其空间设计的魅力。  相似文献   

4.
川派古典园林是中国官家园林的典型代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渝新 《中国园林》2003,19(4):68-71
通过对川派古典园林的历史、构园特点以及园艺特征的考察,论证了川派园林是中国官家园林的典型代表。认为在园林分类上,官家园林应具有与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和寺庙园林同等位置。  相似文献   

5.
6.
中国古典园林中人、自然、园林三者关系之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典园林中,人、自然、园林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人来源于自然,又常疏离自然;疏离自然又渴望亲近自然,与自然融合;在自然中体会宇宙人生的真意,以求最终实现自我的人生超越;当今,园林的概念延伸了,园林的尺度扩大了,人、自然、园林的关系变得疏远、冷漠了,中国古典园林文化受到冷落;有鉴于此,当前在学习西方优秀理论与实践的同时,如能对中国古典造园理论的精华做进一步的发掘和整理,并将其恰当地运用到当前的城市园林建设实践中,将有助于在园林行业中形成富有地方特色和时代精神的"新中国风"。  相似文献   

7.
陈奕静  许先升 《山西建筑》2012,38(4):236-238
透过意识形态对仿生文化的影响,论述了在园林中全面渗透的、源于自然的仿生元素,分析仿生手法在园林山、水、建筑小品以及空间布局的应用,最后提出中国古典园林中丰富的、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仿生语言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8.
水景作为构成园林的基本要素之一,在园林中的地位非常重要,水景的营造一直以来受到历代造园家的重视。本文对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水景理法进行了系统的整理,从水景的布局类型、形态特征、情感因素以及水景与其他造园要素的因借关系四个方面归纳出中国古典园林理水的特征,并结合中国古典园林中的部分实例进行说明,通过回溯古典园林水景理法的精华,力求唤醒当代风景园林建设者的民族文化自觉与自信。  相似文献   

9.
忧郁审美情结与中国园林病态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劲 《中国园林》2003,19(12):60-62
在中国传统的审美哲理中,存在着特殊的忧郁审美情结。在这种审美取向下营造的文人山水园林,也表现出特殊的审美取向,即对材料非常态或日病态的运用,以及特定场景下对“丑、瘦、枯、荒、病、残、寂”的咏唱,映现出以愁为美、以悲为美的诗心。文章认为,只有深刻理解民族文化造园的哲理观念和审美情趣,才能透过表象 认识中国园林中的病态美,从而实现清新理智的超越和提升。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典工艺美术中的园林山水图像及其 风格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毅 《中国园林》2020,36(6):119
中国古典工艺美术领域中,有无数以表现中国古典园林形象为内容的作品,面对这悠久的历史及其艺术成就,有必要初步梳理中国古典工艺美术与古典园林的关系。中国古典工艺美术表现古典园林的历史,可以粗略地分为初始期的先秦至唐代与成熟繁荣期的元明清时代两大阶段。经过长期的发展,以园林为题材的各类古典工艺美术品众多,而且其表现能力也日益成熟,这不仅使得中国古典园林的风貌在工艺美术领域得到展现,反过来也促进了工艺美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古代巴渝地区开展过诸多园林营建活动,其发展过程不仅因应地域自然环境,还映射着各历史演进阶段的人文情境,是地域重要的遗产资源。然而,除现有遗存外,散见于方志文献中的巴渝园林信息缺乏系统性整理。综合文献稽考、田野考察与空间图示方法,对巴渝地区园林发展脉络进行系统梳理,划为萌芽起步(先秦秦汉)、缓慢发展(魏晋南北朝)、多元积累(隋唐)、兴盛而衰(宋元)、融会新盛(明清)5个阶段,分析了各阶段园林的类型、分布,探讨了其风格流变及原因,以期形成整体认知,为深入理解巴渝古代园林赓续本相与深化推动地域园林遗产整体保护提供基础参照。  相似文献   

12.
中国园林多是穷极思虑,千万金银堆积而成,但结果往往是不出数年,或废、或毁、或易主而面目全非.故造园虽难,但守园更难.自然天灾、社会变革、子孙不可靠等各种不确定因素都使名园难以留传.在此背景下,中国的文人士子对园林作出了另类选择,或不把园子预留给子孙;或劝没有能力的子孙把园子送人;或者干脆劝人不要构园,免得为他人做了嫁衣.因此,真正能留传的不是园林实迹,而是园名;不是园林难传,而是园林中有一个或庄、或谐,有才情自风流的人太难.  相似文献   

13.
赵彩君  王国玉 《风景园林》2018,25(10):45-49
从育景和造景两方面解析中国古典园林气象景观营造的特点和经验,揭示蕴含在园林布局、掇山理水、建筑、花木4个层面的气象育景功能;从时间、空间、感知3个维度提炼气象造景的特点:由时现景、借物构景、多感交融。讨论中国古典园林气象景观营造经验对当代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的启发,包括融合育景和造景功能,构建与气候为友的安全、舒适、优美的城市;借气象造景修复人与气候的关系,激发全社会主动的气候变化适应行动。  相似文献   

14.
李畅 《中国园林》2020,36(10):133-138
中国古典园林是基于中国农耕文明背景的内生型人文景观,却在不同历史阶段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域外园林的生成和发展。基于文化传播的视角探索了农耕时代亚洲的地缘扩散、17—18世纪欧洲的跨域漂积,以及20世纪全球的跨文化移植3个不同时空阶段的海外中国古典园林传播方式和典型模式,认为全球化下差异性的文化协同和竞争是中国古典园林持续演进的外生动力。  相似文献   

15.
谷云黎 《中国园林》2012,28(4):85-87
在中国古典园林中,公共园林与衙署园林在知名度上要低于皇家园林和私家宅园,但是在一些特定的古代城市中,它的作用要明显高于其他园林在南宁的古代城市建设中,公共园林与衙署园林占据重要地位,是城市建设的主要组成部分,被赋予了一些不可替代的功能.分析其关系的通用性与特殊性,对于深入认知中国园林传统,建设有地方特色的当前城市园林最观,增加城市园林景观的历史文化内涵具有广泛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两宋园林中方池现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鲍沁星 《中国园林》2012,28(4):73-76
通过考察遗存的宋代文献典籍和宋代绘画,指出方池和直线形的池岸是两宋皇家园林理水的常见形式.进一步研究发现,这种理水手法受到宋代流行的风水理论和阴阳五行学说的影响,并和曲水流觞一样具有悠久的传统 值得注意的是,方池理水在两宋私家造园活动中也非常流行,反映宋人的理学思考背景,形成了独特的方池欣赏文化.两宋园林中方池的欣赏趣味向外传播,影响了朝鲜半岛的造园艺术.  相似文献   

17.
沈瑶  黄晓  鲍沁星 《风景园林》2020,27(2):38-44
杭州飞来峰与中国园林叠石假山(简称叠山)的发展演变密切相关,南宋文献记载中多次出现了皇家园林以"西湖第一山林"飞来峰作为园林叠山的写仿蓝本。在文献不清晰、考古材料不足的情况下,依靠飞来峰的历史图像整理与分析,从图考园林的角度和方法解读古人眼中的杭州飞来峰视觉形象特征:山体露骨、洞窟玲珑、奇石累累,并不是从字面上认识的置石立峰,而是把飞来峰作为一个整体。结合飞来峰相关文献、实物遗存等资料,探究古人是如何具体参照杭州飞来峰叠山造园,进一步揭示其在中国园林叠山史上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在中西园林文化交流背景下,重点围绕18世纪法国地图学家、版画家及建筑师勒胡日出版的《英中式园林》丛书,介绍了丛书出版的时代背景,对书中表现中国园林的版画进行了研究,推测考证其原画来源,从表达技巧以及构图模式等方面进行多版对比分析,展示了勒胡日在《英中式园林》中对中国园林认知的表达。同时还解析了《英中式园林》在欧洲出版并传播的意义,以期对中西园林文化交流以及中国园林对世界影响的历史研究做出补充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