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农村 3~5 岁留守儿童情绪和行为问题发生率及相关因素。方法 2016 年11 月至 2017 年 1 月,采用横断面调查全国 12 个省 27 个县内农村地区家庭 5 050 名 3~5 岁儿童情绪和行为异常发生情况,主要应用长处与困难问卷(SDQ)进行评估,比较留守与非留守儿童的情绪与行为异常情况。结果 留守儿童情绪和行为问题发生率为 13.3%(140/1 046),非留守儿童为 14.7%(590/4 00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37,P=0.266)。留守儿童组的同伴交往异常发生率(5.0%,52/1 046)低于非留守组(7.2%,287/4 005),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32,P=0.012)。Logistic 回归分析表明,主要监护人赞同体罚会增加留守儿童发生情绪和行为问题的风险(OR=1.655,95%CI=1.121~2.444)。结论 3~5岁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不存在差异。赞同体罚会增加留守儿童发生情绪和行为问题的风险。  相似文献   

2.
本文目的是探讨中国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现状。通过文献研究方法,共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95篇,按照科研设计的"三要素""四原则"及"研究类型"提取数据,综合分析显示目前的研究结论可能并不适合推广到18岁以下的所有农村留守儿童,多是留守儿童中部分年龄阶段的研究结果。留守儿童很可能并不直接等同于心理问题儿童,对于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相关因素的回答还需要更细致的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3.
海阳市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系统评价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为提高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法,抽取海阳市农村地区3所小学及3所初级中学7~17岁学生共1416名,其中留守儿童649名,非留守儿童767名。采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量表(MHS-C)和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PHCSS)对649名留守儿童和767名非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结果留守儿童的MHS-C总分、情绪、意志行为、个性特征、PHCSS总分、焦虑和合群的得分均低于非留守儿童(t=-17.900~-2.954,P0.05)。留守儿童在认知、思维与语言、情绪、行为、合群、智力与学校情况、焦虑因子的得分存在性别和年级差异(t=-5.877~4.667,P0.05)。留守儿童的情绪和焦虑呈正相关(r=0.289,P0.05);意志行为和行为呈正相关(r=0.296,P0.05);个性特征和合群呈正相关(r=0.215,P0.05)。结论留守儿童更容易存在情绪和行为问题,"留守"对男童较为不利,应采取针对性措施,展开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甘肃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及特点,为采取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甘肃省内乡镇学校786名学生,开展心理健康诊断调查。结果留守儿童在学习焦虑、孤独倾向、过敏倾向、恐怖倾向、总焦虑倾向方面的评分均高于非留守儿童,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留守女生在学习焦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和总焦虑倾向等方面的评分高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高年级学生在学习焦虑、过敏倾向、自责倾向、总焦虑倾向等方面评分高于低年级学生(P <0.05),在孤独倾向、恐怖倾向低于一年级学生(P <0.05);在留守儿童中,单亲看护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好于其他留守类型儿童,无看护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最差;监护人的文化程度越高,心理健康状况越好。结论留守儿童总体心理健康水平低于非留守儿童。留守女生、父母均外出、留守时间长、与父母联系次数少、无人看护或祖辈看护、监护人学历低等是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此外,留守女童心理健康更容易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江苏省镇江市6~16岁儿童青少年的行为问题检出率及社会能力,为制定相关卫生政策、提高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镇江市12所中小学的8 998名儿童青少年为研究对象,使用Achenh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评定其行为问题和社会能力。结果在完成调查的6 576名儿童青少年中,检出有行为问题者1 392名,检出率为21.17%。农村地区儿童青少年行为问题检出率高于城市(χ2=9.22,P=0.002),女生高于男生(χ2=15.04,P=0.001);城市儿童青少年CBCL社会能力各项评分均高于农村儿童青少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6~11岁女生的社会能力各项评分均高于男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江苏镇江市6~16岁儿童青少年有相当一部分存在行为问题,农村地区儿童青少年的行为问题更突出,且在活动、社交、学习等社会能力方面均较弱。  相似文献   

6.
海口市4~5岁幼儿行为问题与家庭环境因素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口市4~5岁幼儿行为问题与家庭环境因素的相关分析海南省精神卫生研究所(571100)喻爱军,吴传东,叶廷蔚,杨志清,黄胜为探索海南特区儿童精神卫生的防治措施,我们对海口市4~5岁幼儿行为问题与家庭环境因素的关系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对象与...  相似文献   

7.
留守对儿童行为问题影响的Meta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中国留守儿童行为问题状况,为留守儿童的心理干预及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万方、维普、Cochrane Library及PubMed,收集公开发表的关于我国留守儿童行为问题的病例对照研究,由两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和方法学质量评价后,采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纳入病例对照研究9篇,NOS文献质量评价7~9分,均为高质量文献。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荟萃分析:6~11岁男童体诉因子得分留守组高于非留守组(MD=0.99,95%CI:0.20~1.77,P=0.01);6~11岁女童分裂强迫因子得分留守组高于非留守组(MD=1.52,95%CI:1.44~1.60,P0.01)。儿童长处与困难问卷(SDQ)荟萃分析:留守组的情绪症状、品行问题、多动/注意不能、同伴交往及困难总分得分均高于非留守组(P均0.01),而亲社会行为得分低于非留守组(P0.01)。Rutter儿童行为问卷(Rutter)荟萃分析:留守组行为问题的发生率高于非留守组(OR=3.94,95%CI:2.30~8.43,P0.01)。结论留守可增加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留守可能是通过影响儿童的情绪、行为方式及人格特征,从而导致留守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且留守对低龄儿童的影响可能更大。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和分析高铅血症对4~6岁儿童神经行为发展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4~6岁高铅血症儿童为观察组,选取100例4~6岁正常血铅儿童为对照组,应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和多功能心理生理能力测试仪对2组儿童的行为问题和神经心理功能进行检测和比较。结果观察组儿童的社会退缩、忧郁、攻击性、多动、违纪等行为因子得分及行为问题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儿童的视觉选择反应时、视觉注意分配、听觉注意分配正确次数和左右手交叉和左右脚交叉的动作能力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其平均时间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4~6岁高铅血症儿童具有明显的行为问题和神经心理能力下降,应加强健康教育和铅中毒相关知识培训,积极降低儿童高铅血症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9.
作者对497例4~16岁行为问题儿童和522例正常对照儿童的20个危险因素进行因子分析,共提取8个公因子,累积贡献率达69.8%。用公因子代替原始变量做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与行为问题有关的主要危险因素依次为家庭矛盾冲突多、情感交流差、父母社会经济阶层低、寄养或全托、儿童出生时(后))疾病、精神病家族史和母孕期疾病。研究结果说明,儿童行为问题的病因为多病因模式。  相似文献   

10.
精神分裂症患者6~11岁子女行为问题及相关因素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6~11岁子女行为问题及相关因素。方法对山东省11所精神病医院(科)1999年6月~2000年6月间住院,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2版修订本精神分裂症诊断的患者6~11岁子女(研究组)217名及正常人群子女(对照组)191名,采用自编心理卫生相关问题调查表(包括50个项目),Achenback儿童行为问题问卷(CBCL),进行登门调查,对照研究。结果研究组男、女童CBCL总分为(10.05±7.83)及(11.26±14.07),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男女童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0)。CBCL因子得分及家庭环境、教养情况,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6~11岁子女行为问题较多,受生物、心理、社会等多方面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1.
儿童行为问题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作者对497例4-16岁行为问题儿童和522例正常对照儿童的20个危险因素进行了因子分析,共提取8个公因子,累积贡献率达69.8%,用公因子代替原始变量做logistic回归发现,发现与行为问题有关的主要危险因素依次为家庭矛盾冲突多,情感交流差,父母社会经济阶层低,寄养或全托,儿童出生时疾病,精神病家族史的母孕期。  相似文献   

12.
宁波市1200例儿童行为问题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以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对宁波市城区1200例4 ̄16岁儿童进行了调查。行为问题检出率为15%。研究结果表明:儿童行为问题与父亲职业,母亲健康状况,父母间关系,家庭教育方法和社区环境等有关。而母亲职业、儿童性别、是否独生等则无显著关系。提示改善社会和家庭环境以及提高父母素质对防治儿童行为问题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3.
对945名儿童的行为问题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儿童的行为问题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旨在了解诸多因素对儿童行为问题的影响程度 ,为早期干预提供依据。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整群抽取江苏省镇江市城乡三所小学共94 5名儿童。其中城市 4 4 7名 (男 191名、女 2 56名 ,平均年龄为 12 .6± 2 .3岁 ) ;农村 4 98名 (男 2 31名、女 2 67名 ,平均年龄为 13.2± 3.1岁 )。1.2 方法 由调查对象的家长自己填写调查表。其内容一是Achenbach氏 (家长用 )儿童行为量表[1] ,二是自编的儿童家庭环境问卷 (包括家庭结构 ,居住面积 ,父母的文化、职业 ,父母关系 ,父…  相似文献   

14.
15.
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病例对照与多因素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141例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提示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与父亲精神失常、酗酒、母新性格内向,父母关系差,父亲在家居住时间少,母孕期危险因素,出生时体重<2.5kg,会走时间晚,疾病,教育方式不当及亲子关系差等多种因素有关。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依次因素偏偏次为儿童疾病、人均收入低,父亲在家居住时  相似文献   

16.
沿海城乡在校少年行为问题及影响因素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沿海城市与农村在校少年行为问题的检出率及影响因素。方法 应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采用整群分层随机抽样方法调查了城市与农村12~16岁1744名在校少年。结果 城市、农村在校少年行为问题的检出率分别为20.82%和19.80%,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揭示少年行为问题的主要影响因素,城市组依次为喂养方式、同学关系、儿童疾病、母亲健康状况、抬头时间、学习成绩、教育方式和在校表现。农村组依次为亲子关系、在校表现、乙童疾病、同学关系、父母婚配、会走时间、停止尿床时间和母亲疾病。结论 少年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并非受单一因素的影响,而是与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了解昆明市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特征,并对外来儿童、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分析,为制订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运用Rutter儿童行为量表(教师用)对昆明市2所小学的380名儿童进行调查,分析留守儿童、外来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并与其他儿童及昆明市儿童常模进行比较。结果:2所小学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为18.5%,不同性别儿童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6.903,P0.05);不同年级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273,P0.05);外来儿童、留守儿童总体检出率明显高于普通家庭儿童,在检出有行为问题的儿童中,外来儿童以神经质行为为主,留守儿童以反社会行为为主。结论:昆明市外来儿童、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应该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农村特殊家庭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方法于2011年3月~2012年10月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南充市阆中金城乡中心小学校四到六年级的在校学生203名,分为特殊家庭留守儿童(A组)、一般家庭留守儿童(B组)和普通家庭儿童(C组),采用儿童孤独量表(CL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CSCS)和艾森克个性调查问卷(EPQ)对其人格特征、孤独感、自我意识进行测量。结果①方差分析显示,三组儿童的个性、孤独感与自我意识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重比较显示,A组的内外向因子分、行为及合群性因子分低于B、C两组,而情绪不稳因子分、孤独感总评分高于B、C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特殊家庭留守儿童中男性自我意识高于女性,女性焦虑因子分高于男性,行为因子分低于男性(P<0.05);③年龄<10岁的特殊家庭留守儿童其合群、幸福、内外向因子分低于年龄>10岁者,而孤独总分和神经质因子分高于年龄>10岁者(P<0.05)。结论特殊家庭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低于一般家庭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其中女性更倾向于情绪问题,男性更倾向于行为问题,年龄越小行为与情绪问题越多。  相似文献   

20.
精神分裂症子女的行为问题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子女的行为问题及相关因素。方法 以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为工具,对260名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子女(研究组)行为问题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并与正常健康者的子女(对照组)进行对照。结果 精神分裂症子女行为问题检出率为31.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2.3%;其主要影响因素为儿童健康状况差、孕产期不利因素、家庭教育方式不当、亲子关系差、居住地社会风气差和学习成绩差。结论 精神分裂症子女的行为问题发生率较高,为生物、心理及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并需全面干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