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虚拟情景训练对卒中后认知障碍伴摄食吞咽困难患者的吞咽功能康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经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估为认知障碍和吞咽造影检查(VFSS)诊断为吞咽障碍的脑卒中患者4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吞咽功能训练和认知功能训练,观察组给予常规的吞咽功能训练和虚拟情景训练。2组患者接受3周治疗后,对其认知功能、吞咽功能分别进行评定分析。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MMSE评分较治疗前提高(P<0.05),观察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吞咽障碍造影量表(VD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评分较对照组降低明显(P<0.05);治疗后,2组口腔运送时间(OTT)、软颚上抬时间(SET)相比治疗前时间缩短(P<0.05),同时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虚拟情景训练较常规认知训练,可更好地改善卒中后认知障碍伴摄食吞咽困难患者的认知及吞咽功能。  相似文献   

2.
龙耀斌  黄福才 《中国康复》2012,27(2):109-111
目的: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结合吞咽功能训练治疗脑卒中慢性期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均按常规进行吞咽功能训练,观察组同时加用风池、风府、哑门、完骨、翳明、廉泉等穴经皮电刺激治疗。2组治疗前后采用洼田氏饮水试验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6周后观察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30.0%、80.0%与13.3%、43.7%,P〈0.01),且误吸性肺炎发生率亦显著低于对照组(3.3%与30.0%,P〈0.05)。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结合吞咽训练能明显改善脑卒中后慢性期吞咽困难患者的吞咽功能,显著降低误吸性肺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间歇口腔胃管营养法结合经络穴位电刺激对脑卒中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2组均给予常规吞咽训练,观察组加用间歇口腔胃管营养法,并配合经络穴位电刺激。治疗后评定临床疗效及肺部感染发生率。结果:治疗6周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0%、45%,P<0.01),误吸性肺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5%、25%,P<0.01)。结论:间歇口腔胃管营养法结合经络穴位电刺激能明显改善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的吞咽功能,显著降低误吸性肺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Rood技术结合间歇口腔胃管营养法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的效果。方法:60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按常规治疗,并留置鼻饲管。观察组给予积极的Rood技术治疗,包括咽部冷刺激、舌肌按摩及主被动运动、吞咽训练,并配合间歇口腔胃管营养法。结果:经过4个月治疗,2组洼田饮水试验达4~5级的患者明显较治疗前增多,其中观察组明显多于对照组(均P〈0.05)。临床疗效比较,第1组痊愈率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第2组(30.0%、87.6%与13.3%、50.0%,P〈0.01)。2组误吸性肺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Rood技术结合间歇口腔胃管营养法能明显促进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恢复,降低误吸性肺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碘海醇和硫酸钡作为电视荧光放射技术吞咽功能检查(VFSS)对比剂在卒中后吞咽障碍 患者误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安全性。方法:脑卒中患者164例,随机分为硫酸钡组和碘海醇组各82例。 硫酸钡组采用硫酸钡作为对比剂,碘海醇组采用碘海醇作为对比剂。观察2组误吸发生率、VFSS后吸入性 肺炎的发生率。结果:2组稀对比剂口通过时间、稀对比剂咽通过时间、稠糊状对比剂口通过时间、稠糊状 对比剂咽通过时间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口咽腔滞留、反流、隐匿性误吸、自主清除等 发生率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硫酸钡组吸入性肺炎发生率高于碘海醇组,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P<0.05)。结论:采用碘海醇做对比剂行VFSS对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误吸诊断具有良好诊断价值, 且可降低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将FOCUS-PDCA持续质量改进程序应用于老年脑梗死吞咽障碍病人护理中,以减少隐性误吸的发生。[方法]选择2011年8月—2013年12月住院的脑梗死后吞咽障碍发生隐性误吸病人9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及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按照新流程FOCUS-PDCA给予治疗、护理及康复指导,每3个月收集1次资料,应用吞咽功能评估量表(GUSS)和电视透视吞咽功能检查(VFSS)吞咽障碍评估方法,统计病人隐性误吸治疗有效率及卒中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隐性误吸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卒中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FOCUS-PDCA程序的指导下,结合GUSS床旁评估和VFSS评估,有助于指导病人康复及护理,提高隐性误吸的检出率,以预防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 采用电视透视吞咽检查(VFSS)数字化分析方法,定量分析脑干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障碍的特点,并分析各项参数与误吸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方法 采用吞咽造影数字化分析方法采集脑干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12例(患者组)和健康受试者10例(健康组)的VFSS影像资料,每例受检者按要求1次性吞咽浓流质5ml,每例完成2次吞咽。分析的参数包括口腔运送时间(OTT),吞咽反应时间(SRT),舌骨运动时间(HMT),食道上括约肌开放时间(UOT),喉关闭时间(LCT);同时采用8分制渗漏误吸量表(PAS)评估患者误吸严重程度,并分析各项参数与误吸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结果 患者组的OTT[(3.091±1.803)s]、HMT[(1.498±0.550)s]、LCT[(0.651±0.186)s]与健康组比较,均显著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SRT与误吸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440,P=0.032)。 结论 脑干梗死患者的吞咽障碍表现涉及口腔期及咽期。OTT、HMT、LCT等参数可用于脑干梗死后吞咽障碍的评估,SRT可用于预测误吸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食物质地改良联合下颏抗阻力(CTAR)训练对头颈部肿瘤放疗后吞咽困难患者吞咽功能及误吸的影响。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6例头颈部肿瘤放疗后吞咽困难患者分为对照组、食物改良组、CTAR组及联合组,每组24例。4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吞咽功能训练,食物改良组在此基础上针对食物质地进行改良,CTAR组则辅以CTAR训练,联合组则在食物质地改良基础上辅以CTAR训练。于训练前、训练4周后采用视频吞咽造影检查(VFSS)对患者吞咽功能进行评分,采用渗透-误吸量表(PAS)对患者误吸程度进行评估。 结果 经4周干预后发现4组患者VFSS评分、PAS评级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并且联合组治疗后VFSS评分[(7.42±0.41)分]、PAS评级均显著优于对照组、食物改良组及CTAR组水平(P<0.05),食物改良组及CTAR组VFSS评分[分别为(5.96±0.82)分和(6.03±0.76)分]、PAS评级亦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P<0.05)。 结论 在食物质地改良基础上辅以CTAR训练能进一步改善头颈部肿瘤放疗后吞咽困难患者的吞咽功能,减少误吸发生,该联合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刷牙冲洗口腔护理配合舌肌训练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恢复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165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按分层随机法分为观察组80例和对照组85例,两组给予相同的舌肌训练,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涮牙冲洗口腔护理。采用标准吞咽功能评分(SSA)、电视透视吞咽造影检查(VFSS)、Barthel指数(BI指数)、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SWAL-QOL)、住院患者护理满意度量表,评价两组吞咽功能恢复情况、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并比较两组吸入性肺炎、误吸、营养不良、口腔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干预后SSA评分、VFSS评分、BI指数、SWAL-QOL量表评分均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量表各维度分值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刷牙冲洗口腔护理配合舌肌训练,对改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有重要意义,并能提升护理满意度及患者生活质量水平,降低吞咽障碍相关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导尿管球囊扩张术对脑卒中后环咽肌失弛缓所致吞咽障碍的疗效。 方法 选取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32例,均经吞咽X线荧光透视检查(VFSS)确诊为环咽肌失弛缓,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研究组16例,对照组16例。对照组仅行吞咽功能训练及电刺激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以普通导尿管为扩张工具,对其进行环咽肌扩张治疗。于治疗前和恢复经口进食或治疗达6周后(治疗后)评估2组患者的经口进食人数、吞咽障碍程度(VFSS评分)和临床吞咽功能。 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16例患者中恢复经口进食11例(68.75%),对照组16例患者中恢复经口进食仅4例(25.0%),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VFSS评分在口腔期、咽期、误吸以及总分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患者的VFSS评分仅口腔期和总分显著优于组内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VFSS评分中的咽期、误吸程度、总分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临床吞咽功能评分与组内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常规吞咽功能康复训练和电刺激联合环咽肌球囊扩张术可促进脑卒中后环咽肌失弛缓所致吞咽障碍患者及早经口进食,并改善其吞咽障碍程度,恢复其吞咽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经口喂食功能食品对脑卒中后口咽期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通过洼田饮水试验筛选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3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15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吞咽功能训练,观察组在常规饮食护理基础上采用功能食品进行治疗性经口喂食,然后给予相应饮食指导,对照组则给予常规饮食护理。经干预1个月后采用视频吞咽造影检查(VFSS)数字化分析技术和误吸渗漏评分量表(PAS)评估2组患者吞咽改善情况。 结果 通过VFSS数字化分析发现,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口腔运送时间(OTT)、咽期吞咽启动时间(IPS)及喉前庭关闭时间(LCT)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并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渗漏误吸情况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 结论 经口喂食功能食品不仅能有效减少脑卒中患者误吸发生,而且对其吞咽功能也有明显改善作用,值得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董旭  孙洁  李玲 《中国康复》2023,38(8):455-459
目的:探讨高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卒中后认知障碍伴摄食吞咽困难患者的疗效。方法:将在徐州市中心医院康复医学科住院的60例经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估为认知障碍和吞咽造影检查(VFSS)证实存在吞咽障碍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2组患者均予基础药物治疗、常规吞咽康复训练、常规认知功能训练,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高低频rTMS,对照组给予高低频rTMS假刺激。2组患者接受3周治疗后,分别评估脑神经营养指标、脑部血流动力学指标、MMSE量表及吞咽功能。结果:治疗后2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生长因子(NGF)水平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最大峰值流速(MPV)、平均流速(Vm)均较治疗前增快(P<0.05),血管阻力指数(RI)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MPV、Vm均快于对照组(P<0.05),RI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MMSE量表评分提高(P<0.05),观察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吞咽困难量表(VDS)评分降低(P<0.05),观察组更低于对照组评分(P<0.05);治疗后2组患者口腔运送时间(OTT)、软颚上抬时间(SET)均缩短(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缩短更明显(P<0.05)。结论:高低频rTMS可更好地改善脑卒中后认知障碍伴摄食吞咽困难患者的认知及吞咽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通关利窍针刺疗法联合吞咽障碍治疗仪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效果。方法选取某院85例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组,对照组42例进行吞咽障碍治疗仪干预,观察组43例实施通关利窍针刺疗法联合吞咽障碍治疗仪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吞咽功能。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6.05%(37/43),高于对照组的64.29%(27/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4个疗程后电视透视吞咽功能检查法(VFS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吞咽障碍治疗仪联合通关利窍针刺疗法可改善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吞咽功能,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脑卒中急性期吞咽障碍的临床影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卒中急性期吞咽障碍的临床及影像学检查的表现,分析脑卒中部位与吞咽障碍发生类型的关系。方法:首次发病的急性脑卒中患者62例,根据不同病变部位分为单侧大脑半球组、双侧大脑半球组、脑干与小脑组及多发性卒中组。入院后3d内完成临床吞咽功能评估;入院7d进行吞咽X线荧光透视检查(VFSS);记录分析吞咽障碍的类型和脑卒中的病变部位。结果:入院3d内临床吞咽评定4组患者中有29例(46.8%)存在吞咽困难,其中脑干及小脑组发生吞咽困难的百分率明显高于其他组(P0.05);于7d时VFSS检测11例能完成,其中单侧大脑半球组3例、双侧大脑半球组2例,多出现口腔期困难;脑干及小脑组2例,多出现咽期困难;多发卒中组4例,口腔期和咽期均受影响。吞咽异常表现类型为唇闭合无力、舌运动减弱、误吸及环咽肌功能不全、吞咽反射延迟、喉上抬差、会厌谷和/或梨状窝滞留、喉渗透等。结论: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评定可明确吞咽口阶段的生理状态,VFSS可明确咽阶段及有无误吸。为避免吞咽困难所致的并发症及预防或治疗吞咽困难,需尽早完成吞咽评定,且可以节省患者总体费用及加快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舌压抗阻反馈训练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神经性吞咽障碍的疗效。 方法 选取神经性吞咽障碍患者4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抗阻训练组、电刺激组、综合治疗组,每组10例。4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吞咽康复训练,包括冷刺激、吞咽肌肉相关训练等,抗阻训练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舌压抗阻训练系统治疗,电刺激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神经肌肉电刺激,综合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神经肌肉电刺激和舌压抗阻反馈训练。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治疗后),采用视频透视吞咽检查(VFSS)、渗透-误吸评分(PAS)及功能性经口进食量表(FOIS)对患者的吞咽功能进行评定。 结果 治疗前,4组患者VFSS、PAS、FO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组内治疗前比较,4组患者治疗后VFSS、PAS、FOIS评分均有所改善(P<0.05)。治疗后,抗阻训练组、电刺激组、综合治疗组VFSS、PAS、FOI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综合治疗组治疗后VFSS[(8.9±1.4)分]、PAS[(1.6±0.9)分]、FOIS[(6.7±0.6)分]评分优于抗阻训练组、电刺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舌压抗阻反馈训练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可以改善神经性吞咽障碍,减少误吸,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脑损伤后吞咽障碍患者的电视X线透视吞咽功能检查(VFSS)参数对于判断吞咽障碍预后的价值。 方法选取77例经VFSS诊断的脑损伤恢复期吞咽障碍患者均接受专业吞咽训练,主要包括饮食改变(如选择合适的形状、大小等)、调整进食姿势(如吞咽前误吸的患者可低头吞咽等)、行为治疗(如对于吞咽中误吸可进行声门上吞咽、环咽肌开放不全的患者进行门德尔松法)和口颜面肌肉的训练(每日1次,每次45min,共12周)。经3个月的吞咽训练后,再次进行VFSS检查,分别进食3ml液态钡食、10ml液态钡食、10ml半固体(酸奶)钡食、10cm3固体(1/4包钡蛋糕)钡食,确定能否完全经口进食。根据入组3个月后患者能否完全经口进食,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能完全经口进食,41例)和预后不良组(不能完全经口进食,36例)。分别采集患者VFSS参数,并记录3个月后各种食团吞咽时口腔传送时间、咽延迟时间、咽传送时间、舌骨上抬幅度、舌骨前移幅度,并对2组患者的VFSS参数及其与吞咽预后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预后不良组患者吞咽3ml液体时的口腔传送时间、咽延迟时间、咽传送时间[(0.88±0.18)、(0.40±0.21)和(0.61±0.11)s]较预后良好组[(0.75±0.16)、(0.26±0.17)和(0.53±0.13)s]明显延长,其舌骨上抬幅度[(1.19±0.38)cm]较预后良好组[(1.54±0.53)cm]明显减小,且组间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患者吞咽10ml半固体(酸奶)及10cm3固体(1/4包钡蛋糕)时的口腔传送时间、咽延迟时间均较预后良好组明显延长(P<0.05);预后不良组患者吞咽10ml半固体(酸奶)时的咽传送时间及舌骨上抬幅度与预后良好组患者吞咽同类食团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患者吞咽10cm3固体(1/4包钡蛋糕)时的咽传送时间及舌骨上抬幅度差异不明显(P>0.05)。经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统计显示,口腔传送时间(OR值=0.01,P=0.048)、咽延迟时间(OR值=0.01,P=0.040)、舌骨上抬幅度(OR值=20.26,P=0.000)与吞咽障碍预后不良有关,即口腔传送时间越长,咽延迟时间越长,舌骨上抬幅度越小,则吞咽障碍预后越差。未发现舌骨前移幅度与吞咽障碍预后的相关关系。 结论VFSS参数对于分析中枢神经性吞咽障碍的预后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健侧大脑半球舌骨上肌群皮质对应区的兴奋作用,以及对单侧大脑半球卒中后患者吞咽障碍的疗效。 方法 选取非急性期单侧大脑半球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20例,试验组采用5 Hz高频经颅磁刺激相对健侧大脑舌骨上肌群皮质对应区结合传统吞咽康复训练,对照组仅予以传统吞咽康复训练。于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治疗后)对2组患者行吞咽X线荧光透视检查(VFSS)和表面肌电图(sEMG)检查和分析,并以标准吞咽功能(SSA)评价量表、VFSS评价量表、渗透-误吸(PAS)评价量表进行疗效评估。 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sEMG的吞咽时程和最大波幅以及SSA、PAS、VFSS评分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均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sEMG的吞咽时程和最大波幅以及SSA、PAS、VFSS评分分别为(1.50±0.30)s、(0.40±0.12)mV、(20.30±2.25)分、(2.00±1.69)分和(8.75±1.29)分,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采用5Hz高频经颅磁刺激健侧大脑半球舌骨上肌群皮质对应区,可有效地改善单侧大脑半球卒中后患者的吞咽障碍。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认知训练结合吞咽实时电刺激治疗对脑卒中后并发认知障碍和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40例脑卒中后并发吞咽障碍及认知障碍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20)和对照组(n=20)。观察组给予吞咽训练(常规吞咽基础训练和吞咽摄食训练实时电刺激)和认知训练,对照组给予吞咽训练(常规吞咽基础训练)和神经肌肉电刺激。于治疗前和治疗1个月后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和电视透视吞咽功能检查(VFSS)进行认知功能和吞咽功能的评定。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MMSE和VFSS咽通过时间均改善(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认知训练结合吞咽实时电刺激治疗可促进脑卒中后并发认知障碍和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头皮针针刺下吞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 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的6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2组患者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和吞咽训练治疗,治疗组在NMES治疗后紧接在头皮针针刺下的吞咽训练,对照组在NMES治疗后紧接吞咽训练但不采用头皮针针刺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采用电视X线透视吞咽功能检查(VFSS)对患者吞咽的口腔期、咽期、误咽情况进行评分;采用标准吞咽功能评定量表(SSA)评分、洼田饮水试验、才藤分级对各组患者疗效进行评定。 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的VFSS评分和SSA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的VFSS各期评分[治疗组:口腔期(2.51±0.56)分、咽期(1.94±0.76)分、误咽时(3.63±0.88)分;对照组:口腔期(2.14±0.65)分、咽期(1.54±0.66)分、误咽时(3.40±0.98)分]较组内治疗前的各期评分均有增加,而治疗后的SSA评分[治疗组(23.20±4.56)分,对照组(25.57±4.69)分]则较组内治疗前[(31.54±3.47)分和(30.89±3.59)分]明显下降,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VFSS各期评分及SSA评分与对照组同时间点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治疗组的VFSS各期评分与治疗前各期评分的差值[(口腔期(1.09±0.61)分、咽期(0.71±0.62)分、误咽时(1.14±0.73)分]均大于对照组[(口腔期(0.74±0.83)分、咽期(0.17±0.45)分、误咽时(0.69±0.53)分],且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洼田饮水等级评分均有下降,才藤等级评分均有上升。治疗组患者的洼田饮水评分和才藤评分的总有效率均达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67%,2组疗效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头皮针针刺下进行吞咽训练能显著改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康复训练的效果。方法将90例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系统性康复训练,成立系统康复训练小组,制定康复训练计划,实施康复训练措施,改进康复训练方法。2组患者护理干预后,根据洼田饮水试验对患者吞咽障碍恢复效果进行评价,采用吞咽功能量表(VFSS)评价患者吞咽功能,评价患者饮食分级。结果观察组吞咽障碍恢复效果为91.11%,高于对照组的71.11%(P0.05);护理干预3、6个月后平均VFSS量表评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可进食普通食物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予以系统康复训练对提高吞咽障碍恢复效果、改善吞咽功能、促进完成普通摄食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