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鼻咽癌病人放射性口腔炎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减轻鼻咽癌放疗病人放射性口腔炎的护理措施.[方法] 选择鼻咽癌放疗病人80例,对照组50例,为门诊病人,实验组30例,为住院病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对其进行一般的健康教育;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全程护理干预、家庭参与等护理措施.在放射剂量达3 000 cGy、5 000 cGy、7 000 cGy,分别对两组病人口腔黏膜损伤程度进行评估.放疗结束后10 d、15 d、20 d进行回访.[结果] 放射剂量达3 000 cGy时,两组病人放射性口腔炎发生率及程度无统计学差异,当放射剂量达5 000 cGy、7 000 cGy时实验组发生放射性口腔炎的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实验组口腔炎愈合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结论] 对鼻咽癌放疗病人进行全方位的护理干预,能减轻放射性口腔炎的发生程度,缩短放射性口腔炎的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2.
黄英英 《护理研究》2008,22(3):719-720
[目的]探讨黄芪混合液雾化吸入预防黏膜急性放射反应的效果。[方法]将162例接受放射治疗的鼻咽癌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给予黄芪混合液雾化吸入,对照组采用庆大霉素雾化吸入。[结果]依据毒性等级标准(CTC)2.0黏膜放射损伤分级标准,放射剂量≤DT 30 Gy时两组黏膜反应相近(P〉0.05);放射剂量〉DT 30 Gy时观察组黏膜急性放射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黄芪混合液雾化吸入可明显降低黏膜急性放射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冰黄油联合氧疗防治放射性皮肤损伤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苗惠敏 《护士进修杂志》2007,22(15):1393-1395
目的寻找防治放射性皮肤损伤的有效方法,发挥中药在肿瘤放射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80例首次接受放射治疗的头颈部恶性肿瘤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放疗开始每日局部照射野涂冰黄油2次,出现湿性反应时,以氧气6~7L/min,对准局部皮肤吹氧2次/d(不加湿化),每次30min至放疗结束。对照组40例,放疗开始后,每日局部照射野涂强生爽身粉2次,出现湿性反应时,外擦湿润烧伤膏,2次/d至放疗结束。全部病人采用6MV-X线照射DT200cGy/次,总剂量DT5000—7500cGy。观察两组皮肤损伤的进展情况及程度。结果治疗组放射性皮肤损伤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冰黄油联合氧疗是预防和治疗放射性皮肤损伤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估康复新液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防治鼻咽癌患者放射性口腔炎的疗效.方法:将241例接受根治性调强放疗(IMRT)的鼻咽癌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放疗指导,研究组在放疗开始时予还原型谷胱甘肽2.4 g静滴,每日1次,每周5次,同时给予康复新液含漱.记录放射性口腔炎发生的时间及情况,按美国肿瘤放射治疗协作组织(RTOG)分级标准进行临床评价.结果:研究组放射性口腔炎发生时间明显晚于对照组[(30.98±8.06)dus (18.01±7.29)d,P<0.001],研究组放射性口腔炎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86.8%vs.98.3%,P=0.001).研究组Ⅲ、Ⅳ级损伤发生率分别为22.9%、4.8%,明显低于对照组(P分别为<0.001及0.01).结论:康复新液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能明显降低放射性口腔炎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自我效能理论在鼻咽癌放化疗病人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以自我效能理论为指导的干预措施对鼻咽癌病人急性放化疗毒副反应的影响。[方法]将2009年6月—2010年1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疗科收治的120例鼻咽癌病人作为对照组,2010年2月—9月收治的120例鼻咽癌病人作为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护理,试验组采用常规治疗护理+自我效能理论为指导的干预措施。观察不同治疗时段(放疗1d~10d、11d~20d、21d至结束)两组急性放化疗毒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放疗期间试验组恶心与呕吐程度均较对照组轻(P〈0.05);放疗1d~10d两组口腔炎与黏膜炎、放射性皮肤反应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放疗11d~20d、21d至结束两个时段试验组均较对照组轻(P〈0.05)。[结论]以自我效能理论为指导的干预措施可减轻鼻咽癌病人急性放化疗毒副反应,为鼻咽癌病人的治疗康复护理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徐正华  刘静  张梅  马琴 《当代护士》2014,(11):67-68
目的探讨瑞白注射液在鼻咽癌放射治疗引起的口腔炎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对照组采用一般的治疗口腔炎护理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瑞白注射液含漱,并配以恰当的护理措施。观察两组口腔炎的预防和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白注射液含漱液能有效预防和治疗放射性口腔炎的发生,保证鼻咽癌放射治疗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治疗联合综合护理干预在放射性口干症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80例行放射治疗并出现放射性口干症的头颈部恶性肿瘤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研究组病人使用中医辨证疗法联合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病人采用常规治疗及护理,比较两组病人放射性口干症的临床疗效,放射前、放射结束时及放射治疗后1年唾液分泌量以及放射性口干、急性黏膜反应、白细胞下降及食欲减退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病人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研究组病人放射性口干、急性黏膜反应、白细胞下降及食欲减退的发生情况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治疗联合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放射性口干症病人的治疗效果,改善病人的口干症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放射治疗皮肤保护剂用于鼻咽癌放疗患者皮肤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8例鼻咽癌接受根治性放疗的病人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25例,每天2~3次取适量放射治疗皮肤保护剂涂于放射野,直至放疗疗程结束;对照组23例,按常规皮肤护理。结果两组皮肤反应发生率100%,但严重程度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放射治疗皮肤保护剂能减轻鼻咽癌放疗野皮肤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在白血病患儿骨穿和腰穿中的作用。方法将68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患儿给予个性化护理干预,主要包括教育性干预、心理干预和治疗性干预。结果研究组患儿对骨穿和腰穿的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88.24%vs 55.88%,χ2=6.02、P〈0.05;82.35%vs 50.00%,χ2=5.11、P〈0.05);研究组患儿术后不良反应(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腰背痛,下肢疼痛、麻木)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4.10、4.72、5.72、6.11,均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白血病患儿对骨穿和腰穿的依从性,降低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有助于治疗的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10.
陈海丽 《全科护理》2020,18(25):3308-3310
[目的]探讨移动日记对鼻咽癌放射性口腔炎病人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19年6月在某院肿瘤科行放射治疗的鼻咽癌病人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放射治疗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移动日记干预,比较两组病人的依从性和放射性口腔炎发生情况。[结果]出院时两组病人依从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病人放射性口腔炎发生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出院后2个月,试验组病人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病人放射性口腔炎发生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移动日记可有效提高鼻咽癌病人治疗的依从性,并减轻其放射性口腔炎的程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同步放化疗与单纯放疗治疗局部晚期(Ⅲ~Ⅳa期)鼻咽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1—2007年我科收治Ⅲ~Ⅳa期鼻咽癌病人95例,其中采用同步放化疗治疗(CCRT组)49例,单纯放疗治疗(RT组)46例。两组均采用常规分割放疗,CCRT组联合顺铂+氟尿嘧啶(PF)方案或顺铂+氟尿嘧啶+亚叶酸钙(PLF)方案化疗3周期,比较两组疗效和病人的耐受性。结果 CCRT组的完全缓解率和有效率高于RT组,差异有显著性(χ2=4.72~7.19,P〈0.05);CCRT组1年生存率高于RT组,差异有显著性(χ2=4.24,P〈0.05);CCRT组的3年生存率、鼻咽局部控制率及颈部局部控制率均高于R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8~4.40,P〈0.05);CCRT组的5年生存率及无远处转移生存率高于R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6~8.26,P〈0.05);CCRT组胃肠道毒性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RT组,差异有显著性(χ2=11.70,P〈0.05)。结论同步放化疗能提高局部晚期鼻咽癌的缓解率、生存率和局部控制率,病人对同步放化疗的毒性反应可耐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电话随访对鼻咽癌放疗放射性张口困难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64例鼻咽癌放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在住院期间及出院时进行健康教育与功能锻练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由专人负责电话随访,对患者在功能锻炼期间出现的和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后功能锻练依从性和放疗后1年、2年时患者张口困难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比较,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放疗后1年、2年时两组患者张口困难发生程度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张口困难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结论电话随访能有效提高鼻咽癌放疗放射性张口困难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降低张口困难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制动式垫枕在预防乳腺癌术后并发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60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术后使用制动式垫枕,对照组按传统方法护理,比较两组乳腺癌术后皮下引流量、皮下积液、皮瓣坏死和患肢水肿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皮下引流总量为(276.59±163.10)ml,与对照组的(431.72±265.18)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73,P<0.01);观察组皮下积液发生率为0.25%,对照组皮下积液发生率为1.6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901,P<0.01);观察组皮瓣坏死发生率为0.25%,对照组皮瓣坏死发生率为1.3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82,P<0.01);两组患者患肢水肿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92,P>0.05)。结论应用制动式垫枕能减少乳腺癌术后皮下引流量,预防皮下积液和皮瓣坏死的发生,但预防患肢水肿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系统健康教育在鼻咽癌放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湛江市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肿瘤四区83例鼻咽癌接受放射治疗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2例)及对照组(41例),对照组采用普通健康教育(一般常规宣教),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发放放疗健康教育手册,对患者放疗全过程进行系统的一对一教育。放疗期间第10天由护士组长发放放疗健康教育知识调查表,评价两组患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放疗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鼻咽癌发病原因(98%)、放疗重要性(95%)、放疗毒副反应及注意事项(95%)、饮食指导(98%)和出院指导(98%)的掌握度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76%,78%,80%,78%,7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分别为8.742,5.332,4.260,7.499,7.499;P〈0.05),观察组患者的放疗毒副反应的发生率:口腔黏膜反应(35.7%)、放射性皮炎(30.9%)、鼻咽黏膜反应(35.0%),颌关节功能障碍(38.0%),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73.1%,70.7%,65.8%,75.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Hc值分别为10.266,10.173,8.772,10.414;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度(95%)明显高于对照组(8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26,P〈0.05)。结论实施系统的健康教育能提高鼻咽癌患者放疗相关知识掌握水平,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促进护患的沟通。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鼻咽癌(NPC)放射性口腔黏膜反应的有效防治措施。方法将120例NPC需放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61)及对照组(n=59),观察组于放疗前3d用20%芦蜜液含漱,含漱液在口腔内保持10~15min,3次/d,每次放疗结束用50%芦荟混合液雾化20~30min,至放疗结束;对照组于放疗前3d用朵贝氏液含漱,3次/d,至放疗结束,放疗中患者出现口腔黏膜反应时予庆大霉素,地塞米松雾化和对症治疗。结果观察组明显推迟口腔黏膜反应出现时间,缩短黏膜修复时间,口腔黏膜反应程度为Ⅰ~Ⅱ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芦荟混合液雾化对防治放射性口腔黏膜反应有较好的效果,其取材方便,经济,无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鼻咽癌后程超分割放疗长期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146例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后程超分割治疗组(后超组)和常规分割对照组(常规组)各73例.两组均先行面颈联合野常规分割对穿照射DT36Gy/20次/4周后,后超组:缩野后鼻咽改用超分割照射,每次DT 1.15~1.2 Gy,2次/d,两次放疗间隔时间为6~8 h,每周照射5 d,鼻咽病灶总DT 74.8~776.7Gy/54次/7.5周;对照组73例缩野后常规外照射,DT 2.0 Gy/次/d,鼻咽病灶总DT 69~72 Gy/37~38次/7.5周.颈部均为常规照射.[结果]后超组和常规组鼻咽部肿瘤完全消退率分别为98.3%、96.6%(P〉0.05);、3、5、8、10年两组肿瘤局部控制率分别83.3%、75.1%、72.8%、72.8%和71.7%、60.9%、52.2%、52.2%(P〈0.05); 3、5、8、10年的生存率分别为84.9%、68.3%、51.4%、47.8%和78.1%、42.5%、32.9%、30.8%,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放射治疗急性毒副反应,后超组口腔黏膜反应与常规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远期并发症两组相似.复发与转移:常规组放疗后复发(33.7%)高于后超组(21.9%),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常规组放疗后(30.14%)出现转移高于后超组(24.6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鼻咽癌后程超分割的局部控制率及长期生存率明显高于常规组,常规放疗组复发率高于后超组,但转移率无差别.后程超分割治疗急性毒性反应及后期副反应均无明显差别,患者能耐受,疗效优于常规放射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住院治疗鼻咽癌放疗患者口腔舒适度的影响。方法2011年12月-2012年6月放疗患者98例,选取其中放疗第6周/30分次时的50例患者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2012年7-12月放疗的患者95例,选取其中放疗6周/30分次时的50例患者为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以两组患者自评口干、咽痛、味觉改变症状及口腔舒适度水平为观察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发生程度0,Ⅰ,Ⅱ,Ⅲ,Ⅳ级分别有7,15,20,8,0例,对照组分别有1,6,29,13,1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872,P<0.05);观察组患者口腔舒适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减轻鼻咽癌放疗患者口干、咽痛、味觉改变等症状,减轻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发生程度,提高了患者的口腔舒适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上肢抬高垫在促进乳腺癌患者术后上肢静脉血液回流的作用,同时提高患者术后上肢放置舒适度,减少并发症。方法将120例乳腺癌术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观察组给予抬高垫抬高患侧上肢,对照组给予传统方法抬高患侧上肢。比较两组患者患侧上肢抬高时间、患侧上肢肿胀发生率、切口甲级愈合率及舒适度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上肢抬高时间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4,P<0.05)。观察组患者患侧上肢肿胀率为10.0%,低于对照组(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0,P<0.01)。观察组切口甲级愈合率为86.7%,高于对照组(6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6,P<0.05)。观察组患者整体舒适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57.75,P<0.01)。结论上肢抬高垫可有效促进乳腺癌术后患者患侧上肢静脉回流,减少上肢肿胀、皮下积液的发生率,促进切口愈合,且可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同时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灯盏花注射液联合心可舒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效果。方法将58例ACS病人分为灯盏花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治疗,灯盏花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灯盏花注射液和心可舒治疗,观察两组疗效与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结果灯盏花组显效率为81.25%,总有效率为96.88%;对照组显效率为34.61%,总有效率为57.69%,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χ^2=13.037、13.422,P〈0.01)。治疗后灯盏花组心律失常发生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t′=5.429~26.135,P〈0.01)。结论灯盏花注射液联合心可舒治疗ACS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颌下腺移位术对预防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反应及口干燥症的临床效果。方法2007年7月-2009年6月间选择40例患者进行前瞻性临床对照研究。治疗组20例,在放疗前将颌下腺移位至颊下区。对照组20例不行颌下腺移位术。观察放疗中两组急性口腔黏膜反应,测定放疗前后唾液分泌量的变化,放疗后3个月进行口干燥程度问卷调查。结果治疗组急性口腔黏膜反应明显轻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放疗后3个月移位术侧颌下腺摄取、排泌功能均明显较对照好,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颌下腺移位术预防鼻咽癌放疗后口干燥症的临床近期疗效较好,可改善鼻咽癌患者放疗后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