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超声波辅助提取苹果渣多酚工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超声波辅助提取苹果渣中多酚的工艺,利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考察了乙醇体积分数、料液质量体积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对苹果渣中多酚物质提取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各因子对提取率的影响大小依次是提取温度>料液质量体积比>提取时间>乙醇体积分数;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是:乙醇体积分数50%、料液比1 g:20 mL、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24min;此条件下苹果多酚的提取率为3.80 mg/g.  相似文献   

2.
利用超声辅助提取马蹄皮中的多酚物质,采用正交试验优化了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影响马蹄皮多酚物质提取率的主次因素顺序为提取时间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温度,最佳的提取工艺条件为超声温度50℃,乙醇体积浓度60%,料液比(g∶mL)1∶16,超声时间20 min,在此条件下马蹄皮多酚提取率达3.00%。  相似文献   

3.
采用正交实验设计对溪黄草多酚的超声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优化。通过Folin-Ciocalteu法对提取液的总酚进行测定。考查了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温度、超声功率、提取时间等五个因素对溪黄草多酚超声提取率。结果表明:溪黄草多酚超声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60%,料液比(g:mL)1:10,提取温度40℃,超声功率250W,提取时间25min,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多酚提取率达6.81%±0.11%。DPPH抗氧化实验结果显示溪黄草多酚具有明显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其IC50值为38.47μg/mL。  相似文献   

4.
柿果多酚提取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舟  曾建国  彭淼  钟晓红  李良导  刘婷 《食品科学》2011,32(16):117-120
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研究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提取时间和提取温度4个因素对柿果总酚及缩合多酚超声提取效果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影响因素对提取效率影响顺序为: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90%、料液比1:40(g/mL)、时间30min、提取温度40℃,在此条件下进行验证实验,总酚提取率为2.061%。  相似文献   

5.
以核桃分心木为原料,利用响应面法对提取核桃分心木中多酚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取料液比、乙醇体积分数、超声时间、超声温度为自变量,根据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原理,以多酚的提取率为响应值进行响应面分析。结果表明,核桃分心木多酚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62(g/mL),乙醇体积分数50%,超声时间50 min,超声温度71℃,多酚提取率为6.98%。  相似文献   

6.
以刺三加根为原料,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优化刺三加根中总多酚的最佳超声辅助提取工艺。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L_9(3~4)正交试验设计,考察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等因素对刺三加根中总多酚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乙醇体积分数为35%、料液比为1∶30(g/mL)、提取时间为45 min、提取温度为60℃条件下,总多酚提取率最高,其平均值为1.34%。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9.59%,相对标准偏差为1.27%。  相似文献   

7.
《粮食与油脂》2013,(5):46-48
为改善提取魔芋多酚工艺,通过考察超声温度、乙醇浓度、超声时间、料液比等因素对魔芋多酚提取率影响,研究超声波辅助提取魔芋多酚最优工艺;结果表明,在超声功率150 W、乙醇浓度60%、超声温度70℃、料液比1∶20条件下超声50 min;魔芋多酚最高提取率为1.174 mg/g鲜魔芋。  相似文献   

8.
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响应面分析法优化蜂胶总多酚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星点设计-响应面分析法(CCD-RSM)优化蜂胶总多酚的超声提取工艺。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取超声时间、液料比和乙醇体积分数为影响因素,以Folin-Ciocalteus法测定总多酚含量作为响应值进行响应面分析,确定最佳提取条件。结果表明:超声提取时间24.0min、乙醇体积分数77.0%、料液比1:14(g/mL)时,在此条件蜂胶总多酚提取量为3.34mg/100mg。该提取方法简单快速有效,提高了蜂胶中总多酚的提取率。  相似文献   

9.
采用超声耦合乙醇-硫酸铵组成的双水相体系提取茶多酚,以乙醇体积分数、硫酸铵质量浓度、液料比、超声时间、超声温度为影响因素,以茶多酚提取率为响应值,通过响应面分析法得出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50%、硫酸铵质量浓度0.25 g/mL、液料比70∶1(mL/g)、超声时间16 min、超声温度45 ℃,此时茶多酚提取率可达17.58%。  相似文献   

10.
超声辅助提取香蕉皮多酚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性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超声辅助技术从香蕉皮中提取多酚类物质,利用响应曲面法建立多酚提取率与液料比、乙醇体积分 数、超声温度、超声时间之间的数学模型,确定香蕉皮多酚的适宜提取工艺参数;通过体外实验评价香蕉皮多酚的抗 氧化能力。结果表明:多酚提取率模型拟合度良好,超声辅助提取香蕉皮多酚的适宜工艺参数为液料比9∶1(mL/g)、 乙醇体积分数54%、超声温度53 ℃、超声时间43 min,在此条件下多酚提取率为2.931%,提取的香蕉皮多酚具 有较强的清除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羟自由基的能力,半抑制质量浓度分别为0.422 8、0.255 2 mg/mL 和0.243 9 mg/mL。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响应面法优化新疆芜菁中总多酚的提取工艺。方法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芜菁中总多酚的含量, 分别考察了乙醇浓度、料液比、超声时间、以及超声功率对芜菁总多酚得率的影响, 单因素的基础上进行了4因素3水平的设计, 以总多酚的得率为响应值, 分析数据, 优化新疆芜菁中总多酚的提取条件。结果 超声波提取新疆芜菁中总多酚的最佳工艺: 乙醇体积分数40%、固液比1: 30、时间30 min、功率 105 W时, 验证试验得出芜菁多酚的含量13.09 mg/g, 该值与预测值13.62 mg/g接近, 表明响应面法得到的工艺参数准确和可靠。结论 该方法提取时间短, 溶剂用量少, 提取效率高的优点, 可作为芜菁多酚提取工艺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2.
菜籽饼是油菜籽榨油后的主要副产物,其含有较多的多酚类物质,多酚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性,菜籽饼多酚是一种具有开发价值的天然抗氧化剂。本文以菜籽饼为材料,探讨用乙醇浸提多酚的工艺条件及其体外抗氧化性。以多酚得率为考察指标,选择乙醇体积分数、液料比、提取温度和初始pH进行单因素试验,并进行响应面试验确定乙醇浸提菜籽饼多酚的最优工艺条件:乙醇体积分数70%,液料比12∶1,温度52℃、初始pH为3,在此工艺条件下多酚得率为21.96mg/g。以鞣酸、维生素C为对照,通过测定多酚提取液的还原能力、对羟自由基和DPPH.的清除能力,结果表明,多酚提取液具有一定的体外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3.
该试验以茶酒糟为原料,乙醇为提取溶剂,采用水浴振荡法提取茶多酚,通过单因素试验探究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提取时间、温度对茶多酚提取量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茶多酚的水浴振荡乙醇提取工艺,并考察茶多酚对羟自由基(·OH)、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DPPH·)的清除能力。结果表明,从茶酒糟中提取茶多酚的最佳提取工艺是:乙醇体积分数60%,料液比1∶30(g∶mL),提取时间12 min,提取温度75 ℃。在此优化条件下,茶多酚的提取量为41.52 mg/g。从茶酒糟提取得到的茶多酚对·OH和DPPH·最大清除率分别达到91.7%、93.7%,表明茶多酚具有一定的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4.
采用L9(34)的正交试验设计,系统研究微波提取黑木耳多酚化合物的工艺条件。以微波功率、微波作用时间、料液比和乙醇体积分数为主要考虑因素,确定了黑木耳多酚化合物微波提取的最佳提取条件为微波作用功率450W、微波作用时间120s、料液比1:25、浸提剂乙醇体积分数75%,此条件下的提取率为0.72%。  相似文献   

15.
研究发芽对粟米中多酚含量变化影响,并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提取发芽粟米多酚工艺条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取乙醇浓度、提取时间和料液比为自变量,以总酚得率为响应值,设计Box–Behnken试验;结果表明,粟米中总酚含量在发芽过程中得到显著提高(ρ<0.05);提取总酚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为70%、提取时间为8 min、料液比为1∶30,在此条件下,提取总酚得率为2.65 mg/g。  相似文献   

16.
以美味牛肝菌为原料,研究不同液料比、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和提取次数对多酚提取率的影响,并在单因素试验结果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美味牛肝菌多酚的提取工艺。结果表明,美味牛肝菌多酚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液料比37(mL/g),乙醇体积分数57%,提取时间90 min,提取温度45℃,提取2次,在此条件下多酚的提取率为1.33%±0.02%。试验结果为美味牛肝菌多酚的生物活性研究及功能调味料开发提供了一定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7.
王华 《食品科学》2009,30(18):152-154
利用超临界CO2 装置对石榴叶中总酚提取工艺进行研究,以期得到高生理活性和高纯度的石榴叶活性物质。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得到最佳萃取条件为料液比1:2.5(g/ml)、萃取压力25MPa、萃取温度60℃、萃取时间120min。活性物质得率为0.1728%,纯度为42.61%。  相似文献   

18.
A microwave assisted extraction (MAE) method has been developed for the extraction of polyphenols from grape seeds of Vitis vinifera cultivars Cabernet Sauvignon, Shiraz, Sauvignon Blanc and Chardonnay. An initial five-factor (ethanol concentration in the extraction solvent, liquid:solid ratio, time, power and temperature), five-level orthogonal experimental array was designed and three factors (ethanol concentration in the extraction solvent, liquid:solid ratio and time) plus their best levels were chosen to optimise the extraction using a central composite rotatable design (CCRD) experiment. This revealed, after the use of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that the optimal extraction conditions were ethanol concentration (47.2%), liquid:solid ratio (45.3:1) and time (4.6 min). Total polyphenols were determined by application of the Folin–Ciocalteau method. Sequential application of the optimal conditions to one sample revealed that approximately 92% of the total polyphenols were extracted in the first instance. In comparison with other extraction methods, MAE provided comparable or better extraction, but was very much quicker. One key finding was that varying the applied power to the extraction was essentially irrelevant; inspection of the applied power profile during extraction revealed that the power was strictly modulated to maintain a constant temperature in the reaction cell.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红毛藻多酚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采用溶剂浸提法提取多酚,选取提取时间、提取温度、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为单因素,进一步通过正交试验优化确定最佳提取工艺。以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率为指标,评价红毛藻多酚的抗氧化活性。结果显示,红毛藻多酚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浸提温度70 ℃,浸提时间70 min,乙醇体积分数60%,料液比1:10 g/mL,此条件下多酚提取量为(9.67 ± 0.14)mg/g。抗氧化活性评价显示,红毛藻多酚对DPPH和ABTS自由基有一定的清除能力,其IC50值分别为0.313、0.445 mg/mL。研究结果表明正交优化提取红毛藻多酚的工艺简单可行,此方法提取多酚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红毛藻多酚具有开发为天然抗氧化剂的潜力,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