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层水洗后,注入水溶解地层中的某些放射性物质,吸附放射性物质的泥土被冲洗,在泥质被冲走的地层,往往出现比原来要低的放射性异常,没有开采的水淹层,往往只形成一个高的放射性注水前沿,而强水淹后的地层,放射性不但不升高,测量的铀的含量反而减小。应用上述放射性物质的变化,可以帮助识别水淹层、判断油层水淹状况。  相似文献   

2.
求取水淹层混合地层水电阻率的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随着注水开发的深入,大部分油田逐步进入高含水中后期或特高含水阶段,相继进入二期或三期采油期,水淹情况日益严重,油田后期开采的难度也越来越大。水淹层地层水电阻率不仅是水淹层评价十分重要的基础参数,也是制约储层评价的难点。求取水淹层电阻率必须充分结合现阶段锰水开发条件,注意水性的变化及矿化度因注水加强而带来的影响,以达到更好的地质效果。本文针对尕斯油田已有相关资料,通过混合地层水电阻率图版的建立,从而为剩余油模型的建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油田进入开发中后期,地层水淹情况复杂,给电测解释带来困难,水淹层评价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实际生产中,水淹层评价技术就是利用测井资料、综合岩屑录井、RFT结果、C/O测井等资料对水驱油藏水淹所发生的变化、水淹部位、水淹程度、剩余油饱和度及其分布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细分水淹级别,为调整油田开发方案,进行二、三次采油提高采收率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大庆油田已处于高含水后期,地下的油水分布越来越复杂,水淹导致地层参数改变,如何准确识别水淹层,成为工作的重点.本文主要介绍水淹层的测井技术,为水淹层的识别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大庆油田已处于高含水后期,地下的油水分布越来越复杂,水淹导致地层参数改变,如何准确识别水淹层,成为工作的重点。本文主要介绍水淹层的测井技术,为水淹层的识别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大庆油田已处于高含水后期,地下的油水分布越来越复杂,水淹导致地层参数改变,如何准确识别水淹层,成为工作的重点。本文主要介绍水淹层的测井技术,为水淹层的识别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通过油层水驱的方法对石油进行开采应用较为普遍。而随着长时间的注水开发,储层中的水淹程度较为严重,地层水的矿化程度呈现较为复杂的动态特征。而通过常规的测井资料来识别水淹层是一项重要的环节。具体是依据测井的曲线图分析油层的水淹情况,定性地分析出水淹的位置与等级。基于此,本文介绍了水淹层性质的变化特点,分析了水淹层测井的曲线变化情况,阐述了水驱以后岩石发生的性质变化,对于水淹层的解释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8.
针对西峰油田合水区长8油藏部分老井的测井电性曲线难以识别水淹层的特征及规律性,本文开展了新方法解释水淹层研究,建立了一套以新方法测井解释、吸水剖面判别、产能法确定为新手段的水淹层识别技术。根据水淹层的水性,通过矿化度与地层水电阻率换算图版得到水淹后的混合水电阻率,应用阿尔奇公式,对按产能数据确定的水淹层可计算出剩余油饱和度,进一步划分水淹程度,为地质研究剩余油分布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最后,通过对研究区水淹层的分类统计,认为该区剩余油挖掘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9.
油井含水的变化及水淹特征取决于产层的地质、物理特性,地层油水分布以及油田开发方式等,即是在一个油藏范围内,对各井含水变化及水淹特征的影响也各不相同.因此,形成了油井或注采单元的含水变化过程有自己的特点,而含水采油也使油藏储量的开采过程复杂化,特别是多层层系的注水开发油田,当含水率较高时,有时令使一些地层压力低的小层不出油等等.为了研究油水驱替过程能反映出该井泄油范围内所发生的现象及各因素影响下的水驱过程特征,本文在常规特征曲线分析的基础上,为了能更显著的反映水驱特点,在此提供一种新的无因次量分析方法,以补充特征曲线分析的不足.  相似文献   

10.
本文课题主要以研究对象的地质状况及岩石物性资料、试油试水资料等与测井资料的关系,在对水淹层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一套水淹层测井解释的适用方法。本文主要介绍:利用混合地层水电阻率法定量解释水淹层的情况。  相似文献   

11.
于绍泽  荣宇  沈鸿图  孙亚飞  鹿昊  马金江 《当代化工》2014,(12):2680-2681,2717
通过大量的文献调研,从水淹层分类入手,讨论了水淹过程中储层参数的变化以及水淹层的常规测井识别方法,介绍了各种水淹层识别解释技术在油田实际生产中的应用实例,最后做了概括总结。  相似文献   

12.
现场地化录井技术和岩石分析技术的结合 ,解决了随钻定量评价储层钻开瞬间的原始水淹状况问题。文中从原始储层中水的变化入手 ,阐明了储层水淹因素同地化参数的关系 ,建立了计算含水率方程和水淹级别划分图版。地化录井水淹层的判别是一种经济、快速、定量评价储层钻开瞬间水淹状况的方法 ,它对获得原始地层参数和指导勘探现场施工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濮城地区 1 4口地化录井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13.
杨锡江 《广东化工》2013,(15):105+130
2008年准东地区首次引进CHFR和EKOS两种测量仪器对火烧山油田进行过套管地层电阻率测量。过套管地层电阻率测量可以判断小层水淹程度,寻找剩余油分布规律,为油田制定调整加密方案和单井措施提供依据。通过15口井17井次的过套管地层电阻率测量,比较好的判断出了各井纵向上小层的水淹程度和潜力大小;依据测试结论对5口井实施增产措施,获得了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14.
要本文从水淹测井响应规律出发,以试油、生产、动态为依据,寻找并利用已有的检查井、可靠生产井动态资料,分析测井曲线的响应特征及其组合关系以及不同韵律储层水淹规律及薄层席状砂体水淹特征,提出了4种水淹层解释方法,很好地实现对水淹信息的提取,为油田开发提供便利。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了过套管测量地层电阻率的测井原理、方法以及技术特点。详细叙述CHFR测井在中国部分油田的应用,这些应用包括识别死油气层、定性评价油层水淹情况及定量计算剩余油饱和度等方面。  相似文献   

16.
针对榆树林油田低孔渗储层水淹层识别难度大,提出以BP神经网络模型为理论基础,结合研究区岩心分析、试油、以及常规测井等资料,建立油层水淹状况与测井响应值之间的对应关系,实现对水淹层的高精度解释。通过对BP神经网络模型的训练,得到满足误差条件的最佳网络。运用最佳网络对测试数据进行检验分析,最终92.9%油层水淹状况解释准确,有效解决了低孔渗储层水淹层识别难度大,精度低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临盘油田水淹层测井解释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盘油田进入高含水开发期,剩余油分布零散,利用常规测井资料,结合试油试采资料、岩芯分析资料,通过室内研究,进行了水淹层解释研究。建立了适合于临盘油田的水淹层解释方法,研究了水淹层地球物理变化特征,确定了含油饱和度、含水率等参数解释模型,开发了较完善的水淹层测井评价技术。通过现场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下步挖掘剩余油潜力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8.
水淹层测井技术,是20世纪5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测井工艺,是探测注水开发油田含水率高低、预测地下剩余油的重要技术。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水淹层测井技术已经形成了多个技术系列,成为为高含水油田开发中后期剩余油挖潜提供依据的重要手段。常见的水淹层测井技术有自然电位测井、激发极化电位测井、电阻率和介电测井、核测井以及复电阻率测井等。但测井出现复杂的响应特征而形成储层多解性,使得水淹层识别困难。本文对水淹层的识别方法进行了分析,对水淹层解释的困难因素、解释思路及流程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安塞油田水淹层电阻率相对值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水淹层解释中的难点问题,本文从测井资料和各种实验分析资料的对应关系入手研究了安塞油田水淹层的各评价参数(含水饱和度、束缚水饱和度、残余油饱和度、油水相对渗透率、产水率)的解释图版。巧妙的避开了求取地层水电阻率这一难以确定的参数,大大提高了评价结果的可信度。  相似文献   

20.
水淹层解释仍是测井解释的一大难题,水淹层解释关系着开发调整井的投产以及最终的采收效果。为提高测井解释精度,针对中原油田文95块水淹层在电性曲线上的特征反映进行分析总结。并对水淹级别进行综合判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