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正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已成为各种心血管疾病发生的主要因素之一,识别斑块定量特征与事件发生前不稳定斑块,对预防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及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超声作为临床常用的一种无创影像学检查技术,目前已经在诊治脑血管疾病中被广泛应用。通过颈部血管超声检查,可以了解人体的颈动脉是否出现问题。在日常生活中,若是感觉到颈部出现不适,应到医院进行颈部血管超声检查。该项检查不仅是判断颈动脉血管是否出现疾病的有效辅助检查手段之一,同时也是一种评估、诊断颈动脉壁是否出现病变的常用方法。超声检查在治疗、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及流行性病学调查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义乌市适龄妇女乳腺疾病普查结果,指导临床乳腺疾病预防工作,探索乳腺普查方式。方法采用一般触诊检查、超声检查和乳腺钼靶X线检查对35~59岁适龄妇女进行乳腺普查,对可疑病例采用病理检查确诊。结果83133名妇女中,乳腺疾病检出率为22.93%,乳腺癌检出率0.10%,高峰主要集中在40~49岁,检出率为0.19%。经商人员乳腺疾病检出率为24.13%,教师乳腺疾病检出率为29.46%。结论义乌市女性乳腺疾病检出率较高,尤以经商人员和教师人群的检出率为高,应加强重点人群的相关检查。  相似文献   

3.
陈素娟 《现代保健》2011,(25):111-112
目的评价农民健康检查中经阴道超声检查在妇科疾病诊断中的意义与预防。方法分析5713例已婚妇女或有性生活者,进行经阴道超声检查,了解各种妇科疾病的检出数与检出率。结果经阴道超声检查对妇科疾病的检出率高,但个别疾病之间检出率也有所不同,特别是子宫肌瘤的检出高,可以检测小至5mm的肌瘤。结论农民健康体检中,经阴道超声检查对减少妇科疾病的发生率和早期发现病变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有着很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健康体检中脂肪肝的超声特点、发病规律、发展趋势以及与相关疾病的关系,评价超声检查在体检中的重要意义。方法用2.5~5.0MHz凸阵探头,观察18588例健康体检人群的肝胆脾腹部超声检查。结果18588例中检出脂肪肝4295例,非脂肪肝14293例。结论超声检查在健康体检中能及时发现脂肪肝,有助于早期诊治,加以预防和保健以提高国民的身体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5.
胃肠道疾病比较普遍,很多人都会患这类疾病,在对其进行诊断检查时,通常是做胃镜、肠镜检查。其实,超声检查也可以在胃肠道疾病检查中发挥一定的作用,这里就来介绍一下胃肠道疾病的超声检查。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乌鲁木齐地区城市高危人群乳腺疾病检出情况及分布特征,为乌鲁木齐地区乳腺癌的预防与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2016-2019年在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进行常规体检的女性作为目标人群,采用防癌风险问卷筛选乳腺高危人群,40~44岁乳腺癌高危女性采用彩色超声检查,45岁及以上的乳腺癌高危女性采用超声检查结合钼...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出入境人员中疾病发生的情况,便于疾病的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方法对2008年1月-2009年5月安徽出入境人员的超声检查,检查部位为肝脏、胆囊、脾脏、双肾,并按照年龄、性别、职业分类后再统计分析。结果在被检测对象中发病率前5位的疾病从高到低依次为脂肪肝(18.39%)、胆囊疾病(6.36%)、肾囊肿(1.69%)、肾结石(2.0%)、肝囊肿(1.12%),脂肪肝的检出率远远高于其他疾病,男性检出率高于女性,以30~49岁年龄组检出率最高,劳务人员和公务人员最多,留学人员紧在其次,说明发病的年龄趋于年轻化。结论通过超声检查能及时发现疾病,尤其对于无症状的亚健康人群,每年体检一次有很重要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胃十二指肠肿瘤疾病采取胃肠超声充盈检查方式联合超声造影检查方式进行诊断,探究分析此两种诊断方式对胃十二指肠肿瘤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乌海市人民医院疑似胃十二指肠肿瘤疾病患者共计324例,将其视为本次研究对象且对其进行临床回顾分析。结果疑似胃十二指肠肿瘤疾病324例患者分别采取单一超声造影检查方式与胃肠超声充盈检查方式联合超声造影检查方式进行检查,且病理学检查结果可知其中阳性245例,就两种临床检查方式准确率之比可知,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通过对胃十二指肠肿瘤疾病采取胃肠超声充盈检查方式联合超声造影检查方式进行诊断,所取得的临床应用效果比较理想,此种联合检查方式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疾病的临床诊断准确率,且为临床医生对患者疾病制定适宜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具有临床推荐实施的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在滋养叶疾病的治疗过程中痛灶区动脉血流阻力指数(RI)的变化及病灶大小对评判滋养叶疾病化疗效果及疾病转归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超声检查结果和临床资料完整的经病理证实的滋养叶疾病41例,对该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及脉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记录病灶大小及子宫病灶区动脉血流阻力指数(RI),对化疗前后病灶大小及子宫病灶区动脉RI相关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41例滋养叶疾病患者化疗前超声检查可见子宫增大,宫腔内见有混合回声,部分宫壁可见低回声区,血流丰富,RI:0.21~0.48;化疗取得疗效后异常血流逐渐减少,RI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病灶范围缩小.结论: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滋养叶疾病的诊断和化疗效果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老年人颈动脉粥样硬化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的主要疾病,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人口老龄化,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迫切的社会问题。颈动脉超声探查是检查动脉粥样硬化及相关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本应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动脉,探讨老年人颈动脉粥样硬化及其相关因素。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对子宫腺肌病与子宫肌瘤中的显像特点及鉴别价值。方法:本次研究为回顾性分析。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本院收治的子宫腺肌病(63例)、子宫肌瘤(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组患者均行经阴道超声检查+腹部超声检查。记录超声检查符合率、超声检查图像特点以及子宫血流参数。结果:子宫腺肌病、子宫肌瘤超声检查符合率分别为88.89%(56/63)、90.00%(54/60),两种疾病超声检查符合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种疾病超声检查图像在病灶位置、超声特点不同;子宫腺肌病超声检查图像以同步增强型为主,子宫肌瘤超声检查图像以环状增强型为主;两种疾病超声检查图像类型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子宫腺肌病患者子宫PI低于子宫肌瘤患者,RI高于子宫肌瘤患者(P<0.05);子宫腺肌病患者子宫PSV、EDV与子宫肌瘤组患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超声检查应用于子宫腺肌病、子宫肌瘤诊断中,具有较高的符合率,并且两者超声图像特点、子宫血流存在较大差异,可用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超声对新生儿肺部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2年5月本院新生儿科收治的疑似肺部病变患儿80例,全部患儿均接受床旁超声与肺部X射线片检查,将CT结果作为参考,比较超声与X射线检查在新生儿肺部疾病中的诊断效果。结果:肺部超声诊断新生儿肺部疾病的准确度、灵敏度与特异度均高于X射线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肺部疾病在超声图像上具备的特征主要为B-线、斑片状弱回声、异常胸膜线以及支气管充气征。结论:超声应用于新生儿肺部疾病诊断的效果确切,可取得较高的诊断灵敏度与特异度,可作为新生儿肺部疾病的有效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超声在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2例中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与32例体格检查健康者进行超声颈动脉检测。结果观察组斑块检出率及IMT增厚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P〈0.01)。观察组病例检查出60处颈动脉斑块,斑块主要位于颈动脉分叉处,多数为扁平斑和软斑。结论颈动脉超声检查作为一种易于重复的无创性检查手段,诊断效果好,可提高斑块检出率与观察IMT增厚现象。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早期合理进行有效预防和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长沙市公务员健康状况及患病特点。方法对10791例公务员空腹超声检查肝胆胰脾双肾,体检结束后利用相关软件,对体检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10791名公务员超声体检中共检出患病人数4377人,占参加体检人数的40.56%;脂肪肝检出率居首位,共检出1814例,占检出疾病构成的41.44%;胆囊结石居第二位,共393例,占检出疾病构成的8.98%;多数疾病随年龄增长而增加,中老年组高发,青年组也占一定比例。结论预防这些疾病应从青中年开始,注意合理均衡饮食,培养良好的工作生活习惯,适当体育锻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检查及增强CT检查在肝脏疾病中的诊断价值,以为临床诊断肝脏疾病提供临床参考.方法 :对71例患不同肝脏疾病患者的临床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对超声造影检查及增强CT检查在不同肝脏疾病中的诊断阳性率,并对比两种检查方式对不同肝脏疾病的诊断价值.结果 :超声造影检查对肝癌、血管瘤及局灶性结节中的诊断阳性率为86.36%、90.00%及83.33%,而增强CT为86.36%、90.00%及83.33%,各疾病中不同的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阳性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此外,超声造影检查及增强CT检查对肝癌、血管瘤及局灶性结节均具有显著的诊断价值(P<0.05).结论 :超声检查及增强CT检查在多种肝脏疾病中均有诊断价值,可用于以上多种肝脏疾病的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16.
某学院职工体检腹部超声检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明霞 《中国校医》2006,20(4):363-363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对自身健康的重视,健康体检越来越受到重视.为了掌握职工的健康状况,提高健康水平,做到早预防早治疗,我校职工于2005年10月在南通大学附属医院体检中心做了全面的检查.在体检中,肝、胆、脾、肾的许多隐匿性疾病通过腹部超声检查被发现.本文对腹部超声检查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超声诊断在肝胆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方法:收集我院2017年3月至2018年8月18个月收治的248由于腹痛入院患者资料,其中肝胆疾病患者148例,其它疾病患者100例,都是经过超声检查后进行其它诊断就医,通过对肝胆疾病患者和其它腹痛患者的超声诊断,对比肝胆患者超声诊断准确率与在肝胆疾病治疗中的应用。结果:肝胆疾病患者的超声检查准确率达到了94.59%,并且在治疗过程中和术后进行的超声检查中,准确率在95%以上。结论:超声检查在肝胆疾病治疗中,准确率较高并且能够给治疗提供有效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阴道超声检查和腹部超声检查在诊断宫腔内疾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该院临床上经病理证实确诊的宫腔内疾病患者共1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两组结果进行符合率比较。结果以病理结果为符合率依据,阴道超声组确诊的宫腔内疾病阳性的患者占90.0%,漏诊1例;腹部超声组确诊的宫腔内疾病阳性的患者占83.33%,漏诊6例。两组的结果符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临床中的宫腔内疾病患者,采取阴道超声检查具有很高的准确性,较传统腹部超声检查的符合率显著增高,特殊病例可以两种检查方法结合来增加对宫腔内疾病的确诊率,降低漏诊率。  相似文献   

19.
王翼飞 《职业与健康》2012,28(19):2347-2348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的作用,分析腹腔脏器发病特点及规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3 584例腹腔超声检查结果。结果在13 584例结果中主要疾病检出6 010例,占总数的44.24%;其中脂肪肝检出4 576例,检出率为33.69%;胆囊息肉居第2位,检出率为4.86%;多数疾病随年龄增高而增加,在不同性别与不同企业间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检查能清晰显示器官早期病变,提高疾病检出率,为预防与健康教育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20.
超声检查是一种无创性辅助检查方法 ,在临床各科疾病的诊断中 ,起着很重要的作用。随着超声技术的发展 ,超声检查已成为一项必不可少的检查手段 ,在超声检查中医患关系之间存在的问题也越显突出 ,该文就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伦理分析 ,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