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早期机械通气在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救治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患者入院后均入住ICU,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采用不同时间段插管,即观察组30例在入院时立即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对照组30例在患者出现呼吸衰竭时再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将两组进行比较,观察住院时间、治愈率及死亡率。结果观察组平均住院天数少于对照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应用呼吸机治疗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强化呼吸道管理,可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诊护理流程提高急性脑梗死患者救治效果的作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接诊收治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病例研究时间为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按照住院单双号法将其的分为观察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流程进行急诊救治,观察组给予急诊护理流程进行急诊救治。比较两组患者的急诊分诊时间和总救治时间,并评估两组的抢救成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急诊分诊时间和总救治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救治中实施急诊护理流程,有利于缩短救治时间,提高救治效果,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应用针对重度有机磷中毒病例采取规范的抢救流程和新的救治经验手段,比较该类患者的病死率及致残率。方法 2013年1月至12月我科共接收16例重度有机磷患者,通过规范抢救流程和新的救治经验手段,将患者的病死率及致残率和2010年的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规范的抢救流程和新的救治经验手段可以明显减少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结论理清救治要点,完善抢救流程,可提高重度有机磷中毒的抢救成功率,减少病死率及伤残率。  相似文献   

4.
严振 《淮海医药》2013,31(4):315-316
目的观察血液灌流技术结合常规救治方法抢救急性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实验,选择急性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4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血液灌流(HP)+血液透析(HD)组在胆碱酯酶恢复时间、治愈率等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血液灌流技术结合常规救治方法抢救急性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疗效显著,是抢救急性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输液泵注射阿托品救治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 35例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两组。在均达到阿托品化后,观察组使用输液泵持续静脉泵入阿托品,对照组按常规用法间断静推阿托品。结果观察组治愈18例,死亡1例,病死率5.6%;对照组治愈17例,死亡3例,病死率17.6%。结论用输液泵输注阿托品救治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操作简便,减轻抢救工作量,且便于根据病情调整阿托品用量,抢救成功率高于常规给药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再灌注救治流程护理对提升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救治成功率的效果。方法将选取的9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心肌梗死急诊救治护理,观察组予以再灌注救治流程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救治时间、救治护理情况、临床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入院到球囊扩张时间、入院至球囊扩张开通血管时间、转诊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院内存活率、PIC救治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4%,明显低于对照组24.4%(P <0.05)。观察组预后情况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AMI患者从院前到治愈出院开展再灌注救治流程护理干预,明显缩短治疗时间,提升治疗效率,降低院内病死率和救治失败率,护理质量高,康复预后效果好。  相似文献   

7.
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救治急性药物中毒5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治疗药物中毒与常规保守方法治疗药物中毒的救治效果。方法将2005年1月—2010年10月收治的104例急性药物中毒患者分为对照组、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治疗组(HDP组)两组,分别进行常规保守治疗和保守治疗加血液净化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昏迷时间、平均住院天数、治愈率、死亡率。结果 HDP组与对照组比较,昏迷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死亡率明显下降,经统计学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愈率明显提高(P<0.05)。结论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救治急性药物中毒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抢救成功率高、住院时间短、死亡率低,是值得推广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院前急救对急危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对急危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根据61例急危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抢救情况分为院前急救组(观察组31例)和院内急救组(对照组30例),比较两组的治愈率、并发症发生率及平均住院时间等。结果观察组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死亡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所用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院前急救可以提高抢救急危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成功率,降低死亡率,缩短住院时间,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研究创伤性休克患者救治中急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收诊的60例创伤性休克患者分成两组,一组设为对照组(n=30),另一组设为研究组(n=30),救治过程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研究组则应用急诊护理路径,对两组患者的急救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研究组分诊时间、转诊时间及抢救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且研究组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创伤性休克患者,临床救治中,相比常规护理,采用急诊护理路径,效果更理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标准化抢救护理流程在提高心内科护士对心肌梗死抢救能力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8年12月收入我院急诊抢救的106例心肌梗死患者为例,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n=53),对照组实施常规抢救护理模式,观察组实施标准化抢救护理流程,对比两组患者接电话到入院时间以及抢救成功率、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通过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标准化抢救护理流程,两种流程的急救车出诊时间以及到达现场时间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诊时间、到达现场时间、返回时间、以及开始救治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且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出现并发症的概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标准化抢救护理流程,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患者存活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盐酸戊乙奎醚救治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疗效。方法将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共256例,随机分为盐酸戊乙奎醚组和阿托品组,对治愈率、死亡率、平均住院时间进行观察对比。结果盐酸戊乙奎醚组治愈率(98.5%)明显高于阿托品组(93.4%),且住院时间较短。结论盐酸戊乙奎醚救治有机磷农药中毒疗效好,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一体化救治模式对煤矿创伤患者的救治效果,提升矿山创伤救治水平。方法将2001年5月-2010年8月7个国有煤矿创伤患者2318例,分为两组,2001年5月-2005年12月为A组(n=1209),2006年5月-2010年8月为B组(n=1109)。A组为常规模式救治组,B组为一体化模式救治组,比较两组的救治效果。结果 A组致残率46.07%,明显高于B组致残率35.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实施一体化救治模式,提高了救治的成功率,降低了创伤的致残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标准化院外急救流程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的救治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内科2013年9月-2014年8月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52例为观察组,2014年9月-2015年8月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52例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救治模式,观察组患者采用标准化院外急救流程进行救治。比较两组患者救治反应速度、总耗时、住院天数、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院内外死亡率和急救成活率。结果:观察组的急救反应速度、总耗时、住院天数、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院内外死亡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急救成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化院外急救流程有效缩短急性脑卒中患者的救治时间,减少或者死亡率,提高急救存活率,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急诊流程再造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抢救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5月~2017年5月间收治的68例急性脑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急诊抢救流程,将68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4例。对照组按照急性脑梗死常规急诊流程进行抢救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急诊流程的基础上进行流程优化再造。比较两组患者急诊抢救的临床疗效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抢救时间及抢救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NIHSS评分及TNF-α及IL-6水平比对照组明显低(P0.05)。研究组患者总满意度32例(94.12%),明显比对照组(76.47%)高,两组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流程再造明显的缩短了患者临床救治时间、降低了救治费用、提高了救治成功率,临床疗效显著,且患者对再造后对急诊流程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急救。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资料。结果轻、中度中毒患者全部治愈,重度中毒患者死亡2例,抢救成功率达96%。结论具有起病急、病情发展速度快、病情重、死亡率高等特点,本病的紧急救治对预后非常重要,能够明显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讨论血液净化在抢救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8例收住ICU的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n=28),对照组(n=30)。治疗组:急性重度AOPP28例,在内科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液净化治疗。对照组:同期收住的未能行血液净化治疗,尽使用内科综合治疗的AOPP患者。比较观察在呼吸机的脱机时间,意识恢复时间,胆碱酯酶恢复时间,并发症的发生率,治愈率,死亡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意识恢复时间和CHE恢复时间快,脱机时间早,治愈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结论内科综合治疗是抢救重度AOPP的关键,血液净化可以缩短AOPP的病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控制损伤技术在矿山重症创伤中的救治效果及意义。方法将100例矿山事故中的危重创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常规抢救治疗模式)、观察组50例(控制损伤技术抢救模式),对照两组患者抢救前后体温(T)、凝血酶时间(TT)、血小板(PLT)、乳酸水平变化;对照两组救治后死亡、致残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救治前T、TT、PLT、乳酸(t=3.37、t=1.1、t=3.1、t=1.45,P均>0.05),两组各项指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两组治疗后T、TT、PLT、乳酸(t=6.24、t=4.34、t=22.、t=5.45,P均<0.05),对照组治疗后病死率(25例,50%)、致残率(30例,60%);观察组治疗后病死率(5例,10%)、致残率(10例,20%),两组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控制损伤技术在治疗矿山危重创伤患者中,能够使机体内环境平稳,可有效抢救患者生命,降低死亡及致残率,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性乌头碱中毒的特点,院内外抢救模式,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回顾分析,2004—2010年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33例急性乌头碱中毒的临床资料,院内外救治乌头碱中毒的临床特点,评价抢救效果,转归。结果 33例患者,32例出院1,例死亡,治愈率96.7%。结论循环系统损害是急性乌头碱中毒最显著特点,而室性心律失常是最多见,最致命的危险因素和救治重点,及时合理使用阿托品、利多卡因等治疗是最合理安全有效的方法。实施院前急救-院内急诊救治-重症监护无缝衔接治疗体系,可明显缩短中毒患者的就诊时间,及早实施抢救,缩短病程,提高抢救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9.
严红柱 《北方药学》2014,(2):163-164
目的:探讨护理流程应用于救治百草枯中毒的临床护理效果与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救治的百草枯中毒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实施护理流程干预,观察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死亡率、催吐时间、血液灌流时间和激素静脉滴注时间均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救治百草枯中毒患者时,实施护理流程救治能够缩短患者接受各种治疗的时间,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标准化救治流程对骨盆骨折大出血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8月-2017年11月在我院治疗的骨盆骨折大出血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救治流程,观察组采用标准化救治流程,比较两组医护合作满意度及抢救质量。结果:观察组医护合作满意度、抢救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抢救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骨盆骨折大出血患者采取标准化救治流程,可有效缩减抢救及住院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进而利于调高医护合作间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