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探测水下小目标的传统水声方法应该增加新技术即磁和电磁传感器的应用,利用这些技术补充现行的系统对于探测掩埋水雷和临时爆炸装置特别重要。磁性传感器用于探测水下大目标已有很长的时间,并在探测潜艇方面的发展达到可接受的水平。机载(安装在飞机或直升机上的)磁传感器已经成功地得到应用,而装备在无人机上使用的可能性正在验证。探测小型铁磁或非铁磁水下目标是另一个更为复杂的问题。对美、法、北约水下研究中心和波兰在利用磁探方法探测弱磁性水下目标领域所进行研究的精选结果给出了评论,评价了用于探测水下目标的某些计量系统,并选择了最佳的解决方法。同时也给出了有关利用电磁方法探测水雷和临时爆炸装置的非铁磁金属模型的初步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2.
汽油车稀释排放连续采样系统的分析与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CVS定容量取样系统和AVL五气分析仪组成瞬态排放浓度测试系统,对某汽油车的尾气进行测试,分析了排放物浓度测试的延时时间及形成原因.测试结果表明,此系统能够比较准确地反映汽油车在各个工况下各排放物的浓度值,应用于汽油车电控系统标定和调试,排放值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3.
为了利用传感器进行多目标信息探测,利用信息增量控制传感器进行目标环境的探测。提出了用于多目标探测的信息增量的计算方法,通过使信息增量获得最大值决定探测的环境单元序列。仿真结果证明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与实用性。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反舰导弹双模导引头集中式检测目标原理的研究,利用似然比函数的方法,计算获取理论检测阈值,经过对反舰导弹双模导引头探测能力的定量分析,进行了仿真检验,得出了雷达和红外传感器在不同检测门限值时,信噪比与单传感器和双模导引头检测概率之间的关系。研究结论对进一步提高反舰导弹双模导引头的探测目标能力具有实际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汤军  孙伟 《弹道学报》2011,23(2):72-75
研究了弹道目标防御雷达的多目标跟踪数据关联方法,提出了一种弹道目标跟踪的自适应多雏分配相关算法.在对多传感器探测覆盖区域进行分区处理的基础上,进行多目标跟踪模式的判断,根据跟踪模式选取不同维数的多维分配相关算法进行相关处理,分析了多维分配算法存在的问题,给出了算法实现的伪代码.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利用该算法能够很好地跟踪弹道目标.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激光引信在短距离内抗烟尘、云雾干扰的能力,通过脉冲激光发射、线阵传感器回收,利用三角夹差法定距,对回波信号中携带的距离信息进行分析提取烟尘背后的实体目标。三角夹差法的发射光轴与接收光轴设有一定夹角,使得在接收端视场内只接收到探测距离中一小段距离内烟雾的后向散射光,降低了烟尘后向散射带来的干扰。通过线阵传感器结合夹差法在接收回波时可以给出夹差区域所对应的目标距离信息值。实验表明,比起同轴探测系统,采用三角夹差线阵探测确实可以在更低能见度下正常工作,并且确实不会因烟尘而虚警,同时也使探测装置具有在一定范围内分档定距的功能。  相似文献   

7.
采用符号化时间序列分析法对某型发动机尾气的静电监测信号进行分析,研究其特征值提取方法,并以此为依据判断发动机气路健康状态.利用气路静电传感器及相关系统采集发动机尾气静电信号,使用Matlab工具对采集到的实验数据进行符号化分析,研究了符号化序列的标准差、香农熵或范数等特征值的提取方法,据此来判断发动机气路的健康状态.  相似文献   

8.
针对机动目标探测研究中对目标雷达散射截面(RCS)使用的局限,提出了借助动态RCS电磁计算进行机动目标探测概率计算的方法。该方法通过RCS与回波幅度的关系纽带,建立了考虑目标特性的探测概率计算模型,相较于传统起伏模型的直接应用更具合理性。仿真结果表明,机动目标的探测受到距离和目标特性共同作用,当距离在一定范围内时探测概率还会出现明显起伏。该研究有助于更加全面地研究机动目标探测机理,为攻防两方如何利用目标特性提升装备性能给出了直观参照。  相似文献   

9.
对于小型主动探测装置在混响背景干扰下的目标探测制导问题,研究了一种简单且易于工程实现的目标探测方法.在深入研究水中目标探测系统的工作背景特点基础上,结合目标回波识别和制导方位估计技术,设计了一种混响背景干扰下方法的目标探测方法.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方法运算简单实时性高,能很好地给出制导方位信息,探测到水中目标.  相似文献   

10.
电容传感器灵敏度与结构关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国林  张旭  赵曦  施聚生 《兵工学报》2000,21(4):314-317
本文主要研究近感探测电容传感器电极结构对灵敏度的影响。在综述和讨论几种近感探测电容传感器结构与灵敏度关系基础上 ,提出了一种具有隔离极的电容传感器。分析了目标出现前后 ,等效电容拓扑结构。给出了理论分析和灵敏度表达式 ,并对两种传感器的灵敏度进行了比较。通过实验研究 ,证明该传感器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较大的探测距离。该传感器具有广泛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根据舰载垂直发射系统的结构特点,对其物理模型进行了简化,给出了三维坐标系下燃气流的控制方程。分析、计算了舰载垂直发射系统在导弹意外点火情况下其燃气排导系统承受的压强载荷。通过对气流场的数值模拟,得到了在导弹意外点火情况下,燃气排导系统的压强载荷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2.
李佳蔚  崔涛  刘宇航  师帅楠  孙强 《兵工学报》2019,40(8):1562-1571
排气温度传感器作为柴油机排放控制和状态监测的重要部件,广泛应用于柴油机电子控制领域。为满足二级增压中低压级涡轮后排气温度传感器在线故障诊断与容错控制的需要,以某特定型号发动机为例,建立排气温度动态模型来反映缸内燃烧状况,利用空燃比、转速和海拔高度对排气温度因子进行虚拟标定;构建包含1阶滞后环节的排气温度在线观测器,并针对典型工况对观测器有效性进行稳态和动态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排气温度动态模型的在线观测器可实现涡后排气温度的在线估计,稳态精度达到±3%以内,动态精度达到±8%以内,响应时间小于3 s;所 构建在线观测器具有良好的计算精度和动态响应性能。  相似文献   

13.
针对对置活塞二冲程柴油机自由排气、扫气和后充气3个换气子阶段,开展不同换气子阶段对换气过程影响研究,了解不同换气子阶段在整个换气过程中的完成比例。以某对置活塞二冲程柴油机为研究对象,在建立一维仿真模型并验证其准确性的基础上,通过缸内二氧化碳质量的变化研究了该柴油机3个换气阶段在整个换气过程中的完成比例。通过改变转速、压差和排气背压研究了这3种影响 因素对不同换气阶段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柴油机在发动机转速1 200 r/min、压差0.013 MPa、 背压0.18 MPa时,自由排气、扫气和后充气3个阶段在换气过程中的完成比例分别为64.42%、35.57%和0.01%;自由排气完成比例随着转速的增加而逐渐下降,扫气阶段完成比例逐渐增加;进排气压差的影响效果与转速相似;排气背压的改变对不同换气阶段完成比例的影响不明显,只对换气过程中缸内二氧化碳的质量变化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4.
对进入监控区域的运动目标进行探测跟踪是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一项重要功能,以传感器模型和Exposure模型为基础,分析了目标的运动速度与检测可能性之间的关系,给出了不可测临界速度和完全可测临界速度的定义及其与传感器参数之间的函数关系;通过仿真,验证了理论的准确性,这为根据实际需要进行传感器节点布设和传感器的参数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利用热释电红外敏感技术能够有效的探测复杂背景环境中的热目标。针对扩展目标和小目标两种情况,将目标和背景的温度差与其在敏感器处产生的有效入射辐射联系起来,对热释电红外敏感器的温差响应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同一背景温度下,红外敏感器响应率与温差并不遵循线性关系;同一温差下,背景温度越高敏感器输出信号越大;在小目标情况下,对于给定尺寸和温差的目标,红外敏感器响应幅值随距离增大而显著减小。  相似文献   

16.
针对柴油机排放工况特性,在不改变YC6A220C柴油机结构和参数的基础上,从排气管道引出高温尾气裂解甲醇气并通入柴油机进气管混合燃烧.通过对比柴油机在各工况下掺烧甲醇裂解气运行与纯柴油(0号柴油)运行实验,研究了共轨燃烧甲醇裂解气时YC6A220C柴油机的排放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预混裂解气的发动机与原机相比,NOX与碳烟排放大幅度改善,HC排放也有明显降低,CO排放略有上升.在高负荷时,NOX排放可降低32.4%,碳烟排放可降低41.6%.  相似文献   

17.
针对任意波形相关、任意阵列配置情况下分布式MIMO雷达目标检测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Cholesky分解的MIMO雷达检测器;首先分析了分布式MIMO雷达回波的相关性,并给出了任意阵列配置时MIMO雷达检测算法;同时,为了解决发射波形相关矩阵出现奇异性导致无法获得检测统计量的问题,提出了基于Cholesky分解的分布式MIMO雷达检测方法,给出了统一框架下的检测统计量表达式,推导了虚警概率和检测概率的近似解析式;研究得出:在低信噪比情况下,相关性越大,检测性能越好;在高信噪比时,相关性越小,检测性能越优;最后数值仿真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相似文献   

18.
为了验证无线电引信信号处理方案,文章在LabVIEW编程环境下根据无线电引信目标检测算法,编写了数字化目标检测仿真软件。通过对引信回波数据的分析,对检测算法作了进一步的完善,验证了无线电引信信号处理算法的可行性,可以看出系统具有较好的检测性能。  相似文献   

19.
鲍永  钟再敏  杨树军  张璐 《兵工学报》2020,41(6):1056-1066
为了缩短液压机械全功率换段时间,基于全功率换段方法分析油液含气时的体积模量对目标段建压时间的影响。对油液正切体积模量进行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获得油液正切体积模量的变化规律。以某两段等差式液压机械为研究对象,在全功率换段方法基础上,建立功率过渡阶段的目标段建压子过程模型。通过仿真分析与样机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得到考虑纯油液体积模量、油液含气时的正割体积模量和正切体积模量下的目标段建压时间。结果表明:当研究液压机械全功率换段的目标段建压时间时,必须考虑油液含气量对建压时间的影响,且应采用油液正切体积模量;油液含气量越大,油液正切体积模量越小,目标段建压时间越长。  相似文献   

20.
NOx and soot emissions from diesel engines can be greatly reduced by pressure wave supercharging (PWS). The diesel engine matched with PWS needs redesigning its exhaust pipes. Except for meeting the installation requirements, the exhaust gas must be stable in pressure before rushing into PWS. In this paper the lateral and center ported divergent exhaust pipes are designed, modeled geometrically and analyzed structurally based on a 3-D design software-CATIA to determine the structure of two exhaust pipes having the required inner volume. Then flow analysis for two exhaust pipes is done using a flow analysis software-ANASYS. Moreover, the optimal exhaust pipes are determined comprehensively and cast for engine test. Engine test results show that PWS is superior to turbocharging at low engine speeds and inferior to turbocharging in power and emissions at medium-to-high engine speeds. The performance of PWS engine under high speed operating conditions can be improved by contriving larger surge volume intake and exhaust nin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